“千经万典,孝义为先。”其意是“无论有多少种经典著作,都一致主张,‘孝’是众德之本,众德之首。”
古时候,孔子说学授徒,相传弟子三千,成名的有七十多人。孔子教育学生把“孝敬父母”放在第一位。
孔子说:“学生在家要孝敬父母,出门要尊敬兄长,少说没用的话,对人要讲信用,要热爱众人,接近有道德的人。这样做了,有剩余的精力,就去学点文学知识。”用今天的话讲,这可算是孔子的教学大纲吧。
又有一个学生叫孟武伯的,也来问这个孝道问题。
孔子回答说:“当父母的,就是怕孩子有病啊,一定要加强身体锻炼和品德的修养,不使父母担忧啊。”
从这两问两答中,我们可以看出孔子教育学生孝敬父母的内容,主要是对父母的尊敬、热爱、关心和赡养。特别是要按父母的教导去锻炼自己,健康成长,不让父母担忧。这难道不是我们今天要继承和发扬的美德吗?
鲁迅先生就是一个具有现代“孝道”的伟人之一。
鲁迅先生是新民主主义文化革命的旗手,他坚决地毫不妥协地反对封建主义,反对封建孝道。但是,他对于孝道中敬老侍亲的合理道德精神,则采取了继承和发扬的态度。鲁迅对父母很孝敬,24岁那年,鲁迅在日本接到母亲“有病速回”的信后,立即起程赶回家乡。鲁迅在北京任职后,又马上将母亲从浙江绍兴家乡接出来赡养。母亲病了,鲁迅立即亲自送她老人家住院就诊,又亲自为母亲取药。鲁迅在外面买了水果、点心回家,首先请母亲挑拣品尝。鲁迅的著作《呐喊》出版后,他首先给母亲呈上一本。母亲看了之后,鲁迅请母亲指教,老太太答道,还可以,但没有什么意思。鲁迅诺诺不语,厚道地笑了。鲁迅知道母亲喜欢看才子佳人小说,就特地买了许多送给母亲。
鲁迅先生这样对母亲孝敬,是他热爱母亲的真情流露,是他一片赤子之心的真诚反映,是他高尚人格的具体表现。我们每一个人,都应当像鲁迅先生那样,尊敬父母,尊敬老人,树立起敬亲尊老,人人友爱的社会新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