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昔佛陀在世时,在迦毗罗卫城中有一个十分富有的长者,家有财宝无数。长者生有一个男孩,此男孩不但有着世间少有的端正容貌,而且身上和口中都散发出旃檀香,长者对儿子十分喜欢和疼爱,为儿子取名叫做“旃檀香”。旃檀香长大后随佛陀出家并修得正果。
有位比丘看到旃檀香如此不凡的生平,就去问佛陀:旃檀香往世曾有什么福德,才使今世不但能生于富贵之家,浑身散发香味,而且还能出家修得正果?
佛陀庄重地回答:“早在前九十一世时,当地有一座舍利塔。有一天有位长者来到佛塔,见佛塔破落,就和泥涂抹,又以旃檀香涂散在上面,并发了善愿后才离去。正是缘于此功德,从那时至今已九十一世,他都未曾堕入恶道,无论投生在哪世哪家,身上皆散发香气,受用大福。乃至今世,又值遇佛陀出家得道修得正果。”
佛家的因果善恶学说,我们平凡人或许无法领悟,但其中的与人为善是我们应该学习的。
过去,西藏有一位高僧叫潘公杰,每天打坐,在面前放黑白两堆小石子,来辨识善念恶念。善念出现时他便拿一颗白石子放在一边,恶念出现时就取黑石子。潘公杰大师在黑白石子中辨别善恶二念,到晚上查点,开始时黑石子多,他打自己耳光,甚至痛苦、自责:“你在苦海里轮回,还不知悔过吗?”30多年后,他手上的石子全部变成了白的,大师终于修成正果。
一个人把爱施与他人与环境,包括植物、动物,佛法称之为“慈”。如果目睹苦寒之中的贫儿老妇,心中生出一点点同情心,则是另一种大善。这种情怀,即所谓“悲”。慈悲二字,听起来有些苍老,有人甚至会觉得它陈腐,实际上它穿越时代,是包容苍生的大境界。今天流行的“关怀”以及“温馨”,也都是它的现代版解释,内涵是一样的。
心灵钥匙
心怀善念方能收得福果,幸福是由善而来,因此,我们时时处处都不要忘记心怀善念才是为人之道,时时刻刻都不能忘记行善积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