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徐国国君忙做一团时,孙武已经开始了他的计划。先令大军将城团团围住,然后抽调一部分兵力去凿丘开渠,并令大军喧嚷要水淹徐国都城。城中的百姓听到这个消息,慌乱不堪,都预图谋反,想抓住徐君献给吴王,以免遭来玉石俱焚的命运。
徐国百姓为什么这样不爱国呢,因为自从徐国讨好楚王后,总是费尽心思搜刮百姓,纳贡给楚王,结果弄得百姓苦不堪言。当百姓听说孙武要水淹徐国都城后,哪肯为徐君牺牲呢?于是就自发组织起来去谋刺国君。但由于国君防范严密,几次都没有成功。
这天晚上,月朗星稀,微风凉习,正是水淹徐国都城的最佳时机,可孙武却突然下令取消这一计划。
伍子胥不解地问:“将军为何取消计划?”
孙武说:“徐国虽小,可城高池深,可谓固若金汤,攻打不易。只图固守,估计城中粮草储备可供一年之用。如今他们已派人去求援于楚国,楚国早晚必出兵来救。若我们用水攻之策,虽利于攻城,却苦了夷城百姓,所以非到万不得已,不能行此术。”
听到这里,伍子胥已经完全明白了孙武的顾虑,于是问道:“依将军之见,我们该怎么办?”
“我打算选一个合适的人去说服徐国国君,晓之以利害,劝他献城。若他执迷不悟,再决口淹城不迟。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不以战,拔人之城而不以攻。”
其实,孙武下令凿丘开渠,并不是真的想以水淹城,他的目的是造成一种无坚不摧的态势,以削弱徐城军民的抵抗意志,迫使他们投降,以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结果。当然,这一计策只是藏在他自己心里,并未向任何人透露。因为“事成于密”,把以水淹城的戏唱得越逼真越好。
伍子胥非常同意孙武劝降的做法。他们选了一名精于游说的使者,去见徐君。当徐君听说孙武派来使者,不敢怠慢,以礼相待,问其来意。现在徐国都城内,人心大乱,预谋造反,而楚国的救兵却迟迟不来,再加上孙武扬言要水淹夷城,徐君很是害怕。
孙武的使者仔细为徐君分析了当前的战况,如果让吴军攻城,那么徐国都城不但会不攻自破,而且还会祸害百姓。与其样,不如投降吴军,吴军肯定会善待城内百姓,而且也不会损徐君的利益。
徐君在权衡利弊之后,同意了这一意见。第二天,便打开城门,投降了吴国。
孙武不战而拿下徐国之后,估计楚国救徐之兵不日便到,立即调转兵锋,向南长驱五百里,渡过淮水,攻入楚国腹地,又是战略要地。
楚昭王看到徐国投降了吴国,非常气愤,但又无可奈何。他想:当年阖闾刺杀王僚而驱逐他的两个弟弟,掩余、烛庸二人就是阖闾的仇人,我们应该加以利用,让他们两个守舒城,看他们吴国人自相攻杀。于是,楚昭王给了掩余、烛庸精兵一万,让他们驻守舒城。
孙武在得到这一情报后,就让伍子胥和伯噽攻打舒城。掩余坚守不出,可是烛庸耐不住性子,领兵出战。伍子胥知道时机来了,就与其在城前展开了激烈的战斗,烛庸虽然勇猛,依然敌不过伍子胥聪明灵活。所以双方实力相当,半天也分不出胜负。
掩余见兄弟不能取胜,也出城加入了战斗,这时伯噽带兵一拥而上,掩余、烛庸寡不敌众,领兵逃往楚国的养城。他们手下的兵士原本有很多是吴国人,这次战斗后,他们中有很多人都归附了吴军。
孙武、伍子胥乘胜前进,攻占了楚国的舒城。然后,他们写信给楚昭王,历数了楚平王和费无忌的罪行。其时楚卒王早就死了,费无忌也死了。当楚昭王看到伍子胥的书信,知道舒城已经沦陷,楚国已经危在旦夕,于是就急召群臣商议。
所有的文武官员都明白,这时楚国的情势已经岌岌可危,谁也没有扭转局势的办法。大殿上寂静无声,楚昭王向左边看看,左边的群臣都低下头。然后向右边看看,右边的群臣也是低头不语。楚昭王实在耐不住性子,大声呵斥道:“你们为什么都不说话?关键时刻一点用都没有,国家养你们干什么”
这时,令尹子两从群臣中站了出来,说:“目前,吴国兴盛、兵强马壮,又有孙武、伍子胥等高人,依愚臣之见,还是不战为妙。当年费无忌用谗言害了他的全家,伍子胥报仇也是理所当然。我们不如买他一个人情,将费无忌的人头献给他,了却他的心愿,这样或许吴楚两国之间可以和平相处。”
楚昭王已经被眼前的局面逼得无路可走,只能听从子西的建议。于是,他们命人打开费无忌的棺木,割下他的首级,派使者过扛去见伍子胥。伍子胥见到费无忌的首级,大骂不止,并用剑乱砍,但也解不了他父兄被害的心头之恨。
已经铲除了徐同,拿下楚国也指日可待,可是现在要一举攻下楚国,时机并没有成熟,孙武见伍子胥已经报了父兄的仇,就劝他说:“既然大仇已报,现在还不是攻打楚国的最佳时机,而且士兵也已经疲惫不堪。不如我们先在此扎营住下,休息一段时间,等待时机成熟,我们再战不迟。”
对此,伍子胥和伯噽都没有异议,于是,三军在楚国驻扎下来,准备下一阶段的战斗。
孙武治军一向严明,禁止部下侵扰百姓。当初他率军刚进入徐国境内时,就颁布命令:吴军官兵要视徐国百姓如亲人,不得随意惊扰与侵犯,假若发现有践踏蹂躏徐国百姓者,必定严惩!
没想到,孙武的命令刚刚宣布,徐周的人民就起来反抗,吴军士兵与徐国的百姓打起来了,颇有爆发大规模流血冲突的势头。孙武感到很奇怪,不明白徐国的百姓为何如此痛恨吴军,也不明白为何自己颁布了这么多开明的政策,徐国的百姓还会有如此大的意见?
经过调查,孙武终于明白了矛盾的根源。前面已提到,孙武为了逼徐君投降,命令将士们凿丘挖渠,以造成一种以水淹城的态势。在挖渠时,一位吴军校尉杀死了徐国的一位老汉,因而激起了当地居民的反抗。
为了阻止越来越激化的矛盾,孙武急忙率卫队赶到现场,只见数百名徐国民众正以镰刀、锄头抵敌吴兵,有吴军士兵倒在血泊中,也有几个百姓受了重伤,倒在地上不断地呻吟,身旁的家属不停地号啕大哭,不住地骂着吴军。
孙武见状,大声呵斥吴军,命令他们都放下武器,要求对徐国百姓骂不得还口,打不得还手。士兵们都乖乖地放下了武器,百姓以为孙武是故作姿态,仍不肯罢休,蜂拥而上,向吴军士兵攻击。很快就有几个吴军倒在血泊中。
百姓们打骂了一阵之后,渐渐感觉到了孙武的诚意,于是,慢慢地就有人放下了手里的锄头、铁锹等农具,聚集在孙武身边,看他如何处理这个问题。孙武看到百姓的怨气已经消除大半,这才开始讲话。他说,楚国豺狼成性,侵略了许多弱小国家,残酷地榨取这些国家的民脂民膏,害得这些国家民不聊生;他又说,徐君为保君位,向楚王献媚取宠,每年将大批的粮食、棉麻、茶叶、金银珠宝献给楚王,害得徐国百姓饥寒交迫,整日在死亡线上挣扎;最后他说,吴军是仁义之师,而仁义之师的神圣职责是惩强扶弱,使受苦的弱小国民获得解放。他的话,打动了在场之人的心。大家纷纷鼓掌,刚才的愤激之情已荡然无存。
回到军营之后,孙武立即命人给受伤的吴军治伤,还亲自探访受伤的吴军,然后追查吴军校尉杀死徐国老汉的原因。
事情原来是这样的:七十岁的张老汉,一家九口,全靠丘里这二亩八分水浇地过活。孙武为了百姓吃水方便,就令吴军挖渠解决缺水的问题。而这次挖渠的规划刚好要经过张老汉的水田,张老汉不同意。先是苦苦哀求,然后是谩骂,最后是躺在吴军的锨镐下边,泣不成声地以死相逼。
面对这样的事情,吴军校尉也不知该怎么办?先是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地给其讲道理,然后是找人相劝,都没有结果,张老汉执意不肯离去。吴军挖渠是战斗任务,工期极短,误了时间是要军法处置的,总不能因为一个人反对而置元帅的军令于不顾。校尉出于无奈,下令继续挖,于是,张老汉死于非命……
查明了事情的真相,孙武真是左右为难。如果惩治吴军校尉,他本身无罪;可如果不惩治,就难以服众。究竟该怎么办?孙武左思右想,从大局考虑,决定“杀人偿命”,处死校尉,以安抚徐民,然后吩咐厚葬校尉,重金抚恤其眷属。看着校尉的家属时,孙武挥泪如雨,泣不成声,诚心道歉。此举令吴军将士们感佩不已。
太平的日子没有几天,又出现了一件令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事件。那就是辛庄的赵贞夫妇,点着了自家的三间茅草房,老两口被活活烧死。这老两口无儿无女,孤苦无依,平时靠几亩薄田勉强度日,日子过得也算安稳,可这次吴军要挖渠,刚好是从他们家穿过。这时,正是三九寒天,鹅毛般的雪花纷纷扬扬,口中呼出的热气在空中都可以结成水珠,现在要拆掉他们老两口的破屋,这么冷的天气,冰天雪地,让他们上哪里避寒?明摆着是要老两口的命。老两口觉得与其被活活冻死在街头,还不如活活自焚而死,图的是干净利索,少给乡邻增添麻烦。
辛庄父老和三里五村的民众,抓住这一事件,纷纷闹腾起来,反对吴军毁村掘壕。负责挖渠的吴军将领有了校尉被处死的前车之鉴,也不敢私自处罚百姓,只能苦苦相劝。可是众多百姓,言杂语多,根本就听不进去,只是一味地闹事,闹得挖渠工程无法继续进行。
孙武得到这一消息后,立即赶到现场。这时的赵贞夫妇已被抬了出来,他们仍然紧紧相拥,紧缩着,蜷曲着,很是凄惨,十分可怜。孙武顿起怜悯之心,命人好好安葬了赵贞夫妇,并且下令挖渠一定要绕过村庄,即使占用百姓的土地也一定要赔偿应有的损失。
由于孙武的这些命令只是口头许诺,并没有形成统一的条文,所以在下面,难免会出现差错,也有执行不到位的。之后,又经过了几次小的冲突之后,孙武下令:挖渠所毁的麦田,按来年的最高产量加倍赔偿;渠壕尽量避开村庄,万一避不开的,必须先安置好搬迁民众的住处,并付给建同等房屋两倍的费用,以备来年重建新居。这次不仅是口头许诺,而且形成了明令的条文,有法可依。这些严明的规定就如浩荡的东风,吹得沱河三九解冻,似淅沥的春雨,滋润着徐民的心田,徐国的百姓也积极配合挖渠,工程进度快了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