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040600000021

第21章 在细节当中淘出金子

细节决定成败

西方有这样一个谚语,说的是马掌松动后,导致了马失前蹄,由此而耽误了一次冲锋的机会,然后导致了一次战斗的失败,之后就是输掉了一场战争,最终终结了一个帝国。

这个寓言看起来很夸张,但是在现实生活中,由于一个小小的细节而导致严重后果的例子俯拾皆是:当年美国太空3号快到月球了,但却无法登陆,最终只能无奈地返回来。调查结果显示,是一节仅值30元的小电池坏了,所以导致了这个酝酿已久的航天计划失败,浪费了几亿美金。

所谓“泰山不拒细壤,故能成其高;江河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所以大礼不辞小让,细节决定成败,因而我们做任何事情都应该严谨认真,有道是“千里长堤,溃于蚁穴”。看看我们的新闻报道,从来没有说一次飞机失事是翅膀和机头掉下来的,大多是一节油管不通,或是一个轮胎放不下来才失事的。同样,在生活中,想做大事的人很多,但是能够把小事做细、把细事做透的人却非常少。

然而,再高的山都是由细土堆积而成,再大的河流也是由细流汇聚而成,再大的事必须从小事做起,先做好每一件小事,大事才能顺利完成。

美国福特汽车公司是当今世界最大的汽车企业之一,不仅使美国汽车产业领先于世界,而且改变了美国的国民经济状况。然而,谁又能想到,这个奇迹的创造者福特当初进入公司的敲门砖,竟是“捡废纸”这个不起眼的动作?

当时,福特刚刚大学毕业,到一家汽车公司应聘。和他同时应聘的几个人学历都比他高,他当时几乎认为自己没有希望了。

当他敲门进入面试考场的时候,发现门口的地上有一张纸,他很自然地弯下腰捡了起来,看了看,原来是一张废纸,就顺手扔进了纸篓。

然而,福特刚说了一句话:“我是来应聘的,我的名字叫福特。”话音刚落,面试官就发出了邀请:“福特先生,你已经被我们录用了。”

这个结果让福特感到十分惊讶,后来面试官告诉他,他能够打败学历比他高的对手,实际上就来源于捡废纸这个不起眼的动作。从此之后,福特开始了他的辉煌之路,直至公司更名,福特汽车从此扬名世界。

还有一则流传很广的关于应聘的故事:有一所学校要招聘教师,参加面试的应聘者有好几位。这几位应试者为了能够应聘上,都做了精心的准备。上课铃响之后,他们分别走上讲台,面含微笑和学生们致意后,便开始讲课。

有一位应聘者为了活跃课堂气氛,也效法前几位应聘者,设计了几道题课堂提问。但由于题目准备仓促,学生的反应并不是很好。下课时,这位应聘者觉得很沮丧,因为自己的表现不如前几位。

没想到,第二天,这位自己认为最没有希望的应聘者,却意外地接到了录用通知。他惊喜地问校长为什么单单选中了他?校长说:“说实话,论那堂课的课堂效果,你的表现和其他人相比确实稍逊一筹。但是在课堂上提问时,你的一个细节让我们决定录用你。因为你叫的是学生的名字,而不是和前几位一样叫学号,更不是用手指指定学生回答。你想,不尊重自己的学生,又如何能教育好他们呢?”

就总体而言,中国人往往有着一种大而化之、马马虎虎的通病,好像、几乎、似乎、将近、大约、大体、大致、大概等等,成了我们经常能够听到的日常语言。就在我们熟悉了这些日常语言的同时,生产线上的次品出来了,矿山事故也频发了。要知道,“1%的错误会带来100%的失败”,这绝不是危言耸听。因为任何麻痹和对细节的忽视都会带来难以想象的后果。据《山西日报》2010年5月19日报道,山西王家岭矿“3·28”透水事故中的9名工程技术人员,因涉嫌重大责任事故罪近日被乡宁县检察院批准逮捕。因为这起透水事故在发生前就出现了种种征兆,但9名相关责任人员思想麻痹,对已经出现的征兆没有引起足够重视,也没有采取相应措施,最终造成38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近5000万元的透水事故。

海尔集团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张瑞敏先生在比较中日两个民族的认真精神时曾说:如果让一个日本人每天擦桌子6次,日本人会不折不扣地执行,每天都会坚持擦6次;可是如果让一个中国人去做,那么他在第1天可能擦6遍,第2天可能擦6遍,但到了第3天,可能就会擦5次、4次、3次,到后来,就不了了之。因此,张瑞敏认为,能够将每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

而企业的不平凡,正是来源于这种细节的努力。比如麦当劳对每一个生产流程都量化细节,连炸薯条、制作牛肉汉堡都有详细的规定。麦当劳规定:牛肉饼烤出20分钟,没有卖掉就要扔掉。沃尔玛更是仔细,规定面对顾客的微笑要“露出八颗牙”——因为露出八颗牙就是真的在笑了。这些都是细节的外在表现。

同样,成功的企业家也总是关注细节的人。上海世茂集团总裁许荣茂无论是在工作中还是在生活中都是一个极其严谨的人。对于每一个生活细节或是工作细节,他都会认真对待,光是公司里要安装一个灯进行的调式都会要试几百次,直到满意为止。正是这种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感染了员工,员工也愿意与他一起努力,才取得了现在的成就。

所以,细节决定了我们能否成为有钱人。同时,尽管细节非常细微,但我们决不能因此而轻视它,甚至漠视它,否则,我们会为此而付出高昂的成本和沉重的代价。

在细节中淘出金子

所以很多时候,不少人认为自己能力强,但就是没有机会得到发挥,于是便自怨自艾,埋怨别人。然而,当真是有人跟他过不去吗?当然不是,是他们自己不注重生活、学习、工作中的细枝末节,以至于丢失了很多机会。

我们想想看,一个对工作缺乏认真细致的态度,对事情敷衍了事的人,他的工作必然会热情不足而冷淡有余。在这样的状态中,要想做好工作,必然是一件困难的事情。而有钱人往往都是那些考虑细节、注重细节的人,将小事做细、将细事做透的人,往往才能从细节中掏出金子,从而使自己和企业踏上成功之路,最终成为成功的有钱人。

台湾著名的企业家、台塑集团创办人,被誉为台湾“经营之神”的王永庆就是这样一个善于从细节中挖掘财富的典型。汪中求在《细节决定成败》一书中,讲述了王永庆从细节中挖掘财富的故事。

王永庆很小的时候,因为家庭贫困,只好去做买卖,以补贴家用。1932年,16岁的王永庆怀揣200元钱,从老家来到嘉义开了一家米店。当时,小小的嘉义已有30多家米店,竞争非常激烈。

由于资金少,所以王永庆的店面只能租在一条偏僻的巷子里,而且没有办法做大宗的生意。那些地点好的老字号米店不仅经营批发业务,同时也兼做零售,所以很少有人愿意跑到这样一个偏僻的角落买米。于是他只能背着米挨家挨户地推销,但效果并不好。

仔细思考之后,王永庆感觉到,要想在嘉义的米店市场上立足,自己就必须要有一些别人没有的优势才可以。很快,他便从提高米的质量和提供服务上寻找突破口。

很早的时候,由于技术上的一些原因,米中总是会掺杂一些砂子、小石子之类,而且当时大家几乎都习以为常了,谁也没有觉得这样有什么不对。王永庆却从这司空见惯的细节中找到了切入点。

他带着两个弟弟一起动手,一点一点地将掺杂在米中的砂子、小石子之类的杂物捡出来,然后再出售。这样,很多人在买了王永庆的米后,觉得质量好,没有杂物,他米店的名声很快就传了出去,生意越来越好。而他也从这细节中,挖掘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在提高米的质量的同时,他开始在提升服务上动脑筋。当时,很多人家都是自己来买米,自己运回家。对于年轻人来说,根本不是什么难事,很多人家的年轻人白天都上班,买米的多是一些老人,对他们来说,就很不方便了。

王永庆注意到这个细节,于是灵机一动,主动对那些行动不便的老人提出送货上门,后来扩展到对所有顾客都送货上门。当时还没有送货上门这一说,自从他推出了这项服务后,便吸引到了更多的顾客。

当然,送货上门也需要有很多的细节要做,并不仅仅将米送到就行了,他还会帮助人家将米倒进米缸。如果米缸当中仍有旧米,他会倒出来,将米缸擦干净,然后倒进新米,将旧米放在最上面,这样旧米就不会因存放过久而变质了。

在每次给新顾客送米的时候,他还会细心记下这户人家米缸的容量,几口人,每人饭量如何,据此估计这户人家下次大概会什么时候买米。到了差不多的日子,他会主动将米送到这户人家,为此感动了不少顾客。

正是由于王永庆注意到了做卖米生意过程中的种种细节,最终赢得了嘉义大量的忠实顾客,为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和壮大奠定了基础。

就这样,随着忠实顾客的增多,他的生意越办越火。经过了一年多的资金积累和顾客积累,王永庆自己办了个碾米厂,在离最繁华热闹的街道不远的临街处租了一处比原来大好几倍的房子,临街的一面用来做铺面,里间用作碾米厂。从此开始,王永庆从小小的米店生意开始了他后来问鼎台湾首富的事业。

王永庆不仅在创业的时候重视细节,善于从细节中淘出金子,就是在他事业发展壮大以后,也同样注重每一个细节。他经常说:“我不仅做大的政策,而且更注意点点滴滴的管理,比如操作人员的手艺、操作方法、机械的配置等等。道理很简单,因为它们都会影响生产力。如果我们对这些细枝末节进行研究,就会细分各操作动作,研究是否合理,是否能够将两个人操作的工作量减为一个人,生产力会因此提高一倍,甚至一个人兼顾两部机器,这样生产力就提高了四倍。”

王永庆成功的例子说明了细节中可以发现财富,可以创造财富。正如一向以创新意识著称的海尔集团总裁张瑞敏说的那样:“创新存在于企业的每一个细节之中。”事实上,海尔集团在细节上创新的案例数不胜数,每年仅公司内部以员工命名的小发明和小创造就有几十项之多,并且这些创新已在企业中发挥着越来越明显的作用。

所以说,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谁关注细节,谁就把握了创新之源、挖掘到了财富之门,也就在竞争中抢得了先机,正所谓“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得金”!

同类推荐
  • 曾国藩修身十二法

    曾国藩修身十二法

    曾国藩在个人修养上最为严格,他每日静坐,反思己过,数十年如一日潜心修为。很多人都想从曾国藩身上学到成功的黄金定律,修身处世,立于不败。很多成名的人物,也都受过他的思想熏陶。梁启超对曾国藩推崇备至,说:“吾谓曾文正集,不可不日三复也。”毛泽东青年时期,也潜心研究过《曾国藩文集》,他说:“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在晚年,他还曾说:“曾国藩是地主阶级最厉害的人物。”而蒋介石,对曾国藩更是顶礼膜拜,认为曾国藩为人之道,“足为吾人之师资”。他把《曾胡治兵语录》当作教导高级将领的教科书,自己又将《曾文正全集》常置桌旁,终生拜读不缀。据说他点名的方式,静坐养生的方法,都一板一眼地模仿曾国藩。
  • 德艺双馨

    德艺双馨

    《颜氏家训·名实》曰:“德艺周厚,则名必善焉;容色姝丽,名之与实,犹形之与影也。”《德艺双馨》为“中华美德”丛书中的一种,从传统文化的角度,对美德和人格修养的各个方面做出了形象生动的阐释。呼吁广大青少年肩负着祖国的发展任务,成为德艺双馨的卓越领导者。德为先,艺为本,学前辈,奔双馨。书中故事短小精悍、内容积极健康、文字通俗凝练,注重趣味性和可读性。本书内容丰富值得一读。
  • 职场丽人变身计

    职场丽人变身计

    本书是一本专为职场女性准备的福音书。全书分为五章,内容包括职场女性众生相、职场女斗士、让升职来的更猛烈些吧、职场与生活的无间道等。
  • 读心术:可怕的心理学1

    读心术:可怕的心理学1

    你还在为摸不透别人的心思而烦恼吗?其实,万物皆有规律,人心也不例外,而左右人心的正是人的潜意识。《可怕的心理学》作者齐藤勇教授从人际交往、男女关系、梦的解析、家庭关系、现代人的心理疾病以及自我分析六个方面,详细阐述了人们普遍存在的心理规律,各种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及解决方法。直视自己与他人内心最阴暗的角落吧,知心才能成为最受欢迎的人!
  • 人生高起点——巧妙生存法则

    人生高起点——巧妙生存法则

    俗话说:生容易、活容易、生活不容易。生活,最重要是的学会生存。生存,又是存在一定技巧与法则的。巧沟通是生活第一能力;会择业是职专胜出必备技能;勇追求是奋斗人生的途径;善交际是改变人生的良药;重感情用真心才能换真情;善借势,贵人相助事情方能更顺畅。本书为读者朋友展示巧妙生存法则,愿读者朋友生活越来越好。
热门推荐
  • 我在勐巴拉等你

    我在勐巴拉等你

    《青春的荣耀·90后先锋作家二十佳作品精选:我在勐巴拉等你》是一部长篇小说,讲述了袁黎和林竹影两人纠缠一生的情感故事。从十来岁开始,一直到他们鬓发斑白的晚年,从“我在勐巴拉等你”开始,最后还是回到勐巴拉。一个纯真凄美的故事,其中有青春岁月的躁动,也有成人后的现实纠葛以及他们的家庭遭受的爱情和亲情的考验,而最让我们感动的则是他们一生不变的纯真的感情。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德伯家的苔丝(世界文学名著典藏)

    德伯家的苔丝(世界文学名著典藏)

    女主人公苔丝出生在一个贫苦的家庭中,家里靠一些小生意糊口。有一天,苔丝的父亲听说自己是古代贵族德伯的后裔,便要求女儿去一个自称也是德伯后裔的富老太婆家攀亲,希望能得到经济上的支援。但苔丝却在那里被老太婆的儿子亚历克诱奸。几年后,苔丝在她做工的奶牛场与牧师的儿子安奇尔·克莱尔相爱。新婚之夜,她把自己昔日的不幸向丈夫坦白。但是丈夫非但没有原谅她,还抛下她只身前往巴西发展事业。苔丝断了生计,加上父亲病故,她觉得自己有责任照顾家人的生活,而这时亚历克又对她百般纠缠,绝望中的苔丝只能被迫与道貌岸然的亚历克·德伯同居。
  • 重生多情女王

    重生多情女王

    “什么,你们说的是什么意思。我不认识你们,更不可能和你们结婚了。”搞没搞错。这么多美男都说要嫁给我。我勒个去!“殇儿。怎么了。你不认识我们了吗?”“额。不要再跟着我了,求你们了……”
  • 情相牵故人归

    情相牵故人归

    作为大一新生,前一刻忘忧还苦兮兮地在操场上站军姿,突然眼前一黑……再睁开眼,就到了不知位于哪个时空的黎国。
  • 王爷的戏精丫鬟

    王爷的戏精丫鬟

    上一世顾烛是丞相府里平平无奇落水无痕的妾生庶女,娘是妾,她也同样被渣爹送去晋王府里做妾。但人家晋王只搞事业不搞她,连她死了都不屑一顾。重活一世,顾烛誓要做自己,可谁能料想,她竟然重生成了国七王爷的贴身丫鬟。国七王爷苏绯,气质如兰温文尔雅,是一个回眸便烟花生的主。你以为他很好吗?不,顾烛从未见过如此难搞的主子。要她替他去偷东西?要她替他去挖坟?要她替他去打发京城第一辣美人?哦豁,她真是不要命了。王爷野心大,非要带着她一起上刀山下火海,甜点不一定一起吃,但火坑可以一起跳。岂有此理?待到江山如他愿的那一天,她想离开。他却执起她的手放在怀里,“说好的一起斗蛐蛐呢?”满目山河空念远,顾烛哼唧一声,“山高水远,我不认帐!”.苏绯版:十五年前他身不由己,寄人篱下虎落平阳被犬欺,十五年后他带着一身孱弱病归来,本以为心无牵挂便可无软肋,可府里的那个丫鬟时刻在引起他的注意。无可逃避,他便装作薄情寡性之人,只给表面的温柔,但她竟敢私自窥探他内心。刀刃伤人,温言软语更夺人魂。终于,他卸下所有。“你来迟的那些年,我一人可抵漫长岁月,现在你来了,寥寥余生还嫌短。”
  • 重生之凤凰涅槃

    重生之凤凰涅槃

    一场事故中一位消防员被炸的粉身碎骨,结果却被一块玉石所救拥有了超级异能,一场爱恨情仇的故事就此开始。
  • 别让借口害了你

    别让借口害了你

    有人说,一个借口就是一个缺口,这个借口足以毁了一件事、一个人。但也有人说,一个借口能补一个缺口,这个借口能让你摆脱尴尬,避免伤害他人。的确,借口具有正反两方面的作用。工作不能完成是因为“难度太大了,事情太多了,自己太忙了……”;人生没有成功是因为“没有人帮忙,缺乏资金……”最无厘头的借口是“命运不太好”。借口是可怕的敌人,是成功人生的窃贼。它会损坏人的性格,消磨人的意志,从而让人变得变得慵懒,让人最终一事无成。在很多人的眼里,借口是一种推辞,更多是对责任的推脱。很少有人意识到借口的作用是多元化的,因为不是所有的借口只会给人产生消极的暗示,有些借口的使用也会给我带来便利。
  • 假如王伦没有死

    假如王伦没有死

    在《水浒传》里,王伦一般被认为是心胸狭窄的典型,后世常用来比喻各种嫉贤妒能、求贤若渴、但又是没有胸怀的人。自从被吴用设计,被林冲火并以后,从此身死名灭,成了别人眼中的笑柄。但是,当初王伦能成为梁山的第一任寨主,并且成为杜千,宋万的大哥,足以证明他的能力,如果当初王伦能识破吴用的暗算,躲过林冲的火并以后,梁山会怎么发展。本小说试图用假设的手法,为你讲述另一个你不了解的王伦,那个王伦没有死,水浒会怎么发展下去的故事,希望能写完。
  • 微型小说一千零一夜·第四卷

    微型小说一千零一夜·第四卷

    本书中的每一篇小说都是一个贴近生活的精彩故事,反映着当代生活的广阔图景。它们不仅能教会你如何理解生活,更能教会你如何热爱生活。开阔读者的视野、启迪读者的心智、使读者得到精神享受,是编者编选此书的最大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