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持对生意的热情和毅力
无论从事什么样的工作,有钱人总是会执着于自己的职业。他们懂得,在这个世界上,其实没有不辛苦的工作,他们将工作视为乐趣。京剧《红灯记》中的一句唱词说得好:栽什么树苗结什么果,撒什么种子开什么花。因而,从事一项工作,我们就需要有相当的耐力,专注于工作,并培养自己对工作的兴趣,持之以恒坚持下去。
从前有个农夫,他有一匹马,这匹马每天要干很多活儿,但农夫给它的饲料却很少。于是,马就祈求上帝为他寻找一位新的主人。很快,马的愿望实现了,农夫将这匹马卖给了一个陶器匠,马很高兴,心想终于换了主人了。没想到,陶器匠这儿的活更多更累,饲料给的比农夫还少。马又抱怨自己的命不好,于是祈求上帝为它重新寻找一位好主人。很快,这个愿望又实现了。陶器匠把这匹马卖给了一个皮革匠,当它在皮革匠的院子里看见一张张马皮的时候,不禁大声哀叹道:“唉,我这个可怜虫!还不如跟着原来的主人好!看样子把我卖到这里不是要我去干活儿,而是要剥我的皮。”
今天的社会,赚钱的机会非常多。我们无论是从电视中还是报刊杂志中,总是能够看到那么多创业成功的典型,但是你会发现,这些成功的典型无不是在坚持自己熟悉的职业和领域,时刻保持对生意的兴趣和热情,于是才有了后来的创业成功。当然,你同样可以看到很多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的人,他们觉得今天生意兴隆就开张,明天赚了一把就关门,后天再新开一家店铺。或许这种三分钟的热度可以暂时赚到一些热钱,但长此以往,对每种生意都不精通,始终也无法树立起自己的商业形象,最终成功的可能性也不大。
因此,坚持自己的选择,保持对做生意的兴趣和热情可以产生神奇的功效,在别人都已停止前进时,你仍然坚持着;在别人都已失望放弃时,你仍然进行着,这就能使你赚到比别人更多的钱。这种忍耐与坚持的能力,不以喜怒好恶改变行动的能力,是很多人成功的关键所在。
沈小平现在是南京香源食品公司的总经理,她的成功创业,便源于这种坚持和毅力。1992年的时候,在南京的热河南路,沈小平曾经开办了一家酒店,由于风味独特,一时生意红火,来往食客络绎不绝。有一天,一场大火突然降临到这个酒店中,沈小平两年多的心血在这场大火中付之一炬,而且还欠下了十多万的贷款。
由于以前是做食品生意的,在酒店惨遭火灾之后,她开始筹措资金办起了老本行,开了一家食品加工厂。沈小平带领她的团队开发新产品、拓宽销售渠道,经过一年多的艰辛努力,南京市场终于认可了沈小平食品厂的产品,一时甚至出现了脱销的局面。可是好景没多久,两名负责产品开发的员工偷偷将产品的核心秘方带走,一时间在南京市场上充斥着假冒该品牌的产品。而正宗的产品却积压在了沈小平食品厂的仓库中,积压的资金多达三十万元。
这一次的打击使得沈小平欲哭无泪。一方面,她利用生意外的时间通过法律途径讨回公道;另一方面还要拖着已经虚弱不堪的身体在全国各地到处跑市场。后来,经过沈小平的不懈努力,食品厂的产品终于成功进入南京的数家大型超市,而且还远销东南亚等地。在一次“南京女老板谈创业”的表彰会上,沈小平深有感触地说:“市场不相信眼泪,重要的是要有毅力。”
的确,人只要能坚持、有毅力,成功就不难实现;不能坚持、缺乏毅力,最终只能前功尽弃。当你走完了九十九步,剩下的最后一步,就是考验你毅力的关键一步,只要你咬紧牙关,再多一点努力,再多一点坚持,再多一点毅力,就能成功。如同赛跑一样,夺取金牌往往只是一步或半步之差,起决定作用的往往是最后那一瞬间,谁能在最后爆发出巨大的潜能,谁就是胜利者。
用毅力获取成功
心理学家做过这样的实验:把一只饥饿的鳄鱼和一些小鱼放在同一个水箱里,中间用透明的玻璃隔开。刚开始,鳄鱼会毫不犹豫地向小鱼发起进攻。一次次失败后,它毫不气馁,总是接着向小鱼发动更猛烈的进攻。一次、二次、三次……无数次进攻无望以后,它不再进攻了。这个时候,心理学家把中间隔板拿开,鳄鱼却仍然一动不动,任凭那些小鱼在它的眼皮底下游来游去,自己最终被活活的饿死。
其实,如果这个时候那只鳄鱼再多一点坚持和努力,就能够保住自己的性命!往往,再多一点努力和坚持便能够收获到意想不到的成功。以前做出的种种努力,付出的艰辛便不会白费。
令人感到遗憾和悲哀的是,面对一而再,再而三的失败,多数人选择了放弃,没有再给自己一次机会。现实生活中成功往往就是在你承受不了失败和痛苦后,再多一点点坚持,多一点点努力得来的!
一位著名的推销大师,在告别职业生涯之际,应邀做了一场演说。演说会场上座无虚席,人们热切地等待着。大幕徐徐拉开,舞台正中央的铁架上吊着一个巨大的铁球。一位老者在热烈的掌声中,走了出来,站在铁架的一边。
人们惊奇地望着他,不知道他要做出什么举动。两位工作人员抬着一个大铁锤,放在老者的面前。主持人邀请两位身体强壮的听众到台上来,推销大师请他们用大铁锤去敲打那个吊着的铁球,直到把它荡起来。
年轻人抡起大锤全力向那吊着的铁球砸去,一声震耳的响声后,吊球一动也不动。他们用大铁锤接二连三地砸向吊球,很快就气喘吁吁,但都未能将铁球打动。
会场寂静无声,这时,推销大师从上衣口袋里掏出一个小锤,然后认真地,对着那个巨大的铁球轻轻地敲了一下,然后停顿一下,再一次用小锤“咚”地敲了一下。人们奇怪地看着,老人就那样敲一下,然后停顿一下,再这样持续地敲。
10分钟过去了,20分钟过去了,会场早已开始骚动,人们用各种声音和动作发泄着自己的不满。老人仍然用小锤不停地敲着,仿佛根本没有看见人们的反应。许多人愤然离去,会场上到处是空着的座位。
40分钟后,坐在前排的人突然叫道:“球动了!”刹时间,会场又变得鸦雀无声,人们聚精会神地看着那个铁球。那球以很小的摆幅动了起来,不仔细看很难察觉。大师仍旧一小锤一小锤地敲着,吊球在大师一锤一锤的敲打中越荡越高,它拉动着那个铁架子“哐、哐”作响,它的巨大威力强烈地震撼着在场的每一个人。终于场上爆发出一阵热烈的掌声。
大师开口讲话了,他只说了一句话:在成功的道路上,你没有毅力去等待成功的到来,那么,你只好用一生的毅力去面对失败。
一个人每天抽出15分钟的时间用来读书,这谁都能做到。但是能够有毅力坚持10年30年的人却不多。能够坚持下来的人,即便没成为专家、教授,也会成为一个有知识的人。而一旦一个人具备了足够的知识,那么他就具备了成功的因子,有了成功的因子,连不幸的命运也挡不住前进的脚步。
体育竞赛如此,读书学习如此,赚钱同样如此。如果我们都能够有毅力坚持赚钱的目标,那么我们每个人都能够在这辈子成为有钱人。
如果认准了一个行业,那么就要干一行爱一行,专注于这一行、坚持于这一行。如果有了兴趣,专注与坚持便是顺理成章的事情。比如曹操之于权谋,李白之于诗酒,还有拿破仑之于战争与冒险,毕加索之于绘画。他们这些人专注于其中,既获得了自己的事业,也得到了充分的快乐。
哥伦布因专注于航海,因而出生入死年复一年地在汪洋上漂泊探险,发现了美洲大陆;袁隆平因专注于农业,因而沿着田埂从满头青丝一直走到白发苍苍,为国家和老百姓创造了巨额财富。如果没有对事业的热情和坚持的毅力,他们能成功吗?
所以,无论是战争还是商战,无论是做人做事做生意,决定成败胜负的关键往往不是你智商有多高,而是你能否有毅力和热情坚持下去。
在上个世纪初,美国亚利桑那州有一位男子,到兹默斯顿小镇附近寻找传说中丰富的银矿矿脉。他努力寻找了好几年,在一座小山的侧向掘出了大约200米的坑道。但是,当他走到坑道尽头时,却发现这座掘出坑道的银矿早已被挖掘一空了,他只得放弃了原来的计划。
10年后,某矿山公司买下兹默斯顿地区的几处矿区。这家矿山公司重新挖掘了当年被放弃的矿脉,就在距离废弃的坑道一米左右的地点,发现了从来未有的丰富银矿脉,给公司带来了巨额利益。而这一米的距离,其实就相当于几百万的美金。
你会发现,在我们身边永远都不缺乏这样的一些人,他们在创造财富的过程中,一旦遇到一点难题和阻力,便松懈下来,在困难面前变得惊慌失措或心灰意冷,而且再也没有了原先的豪言壮志和坚强的进取之心。如同上面故事的主人公一样,在距离财富只有一米的地方停止了前进的脚步。因为缺乏坚持到底的毅力,所以财富与他们失之交臂。
因而,认准目标,能有毅力坚持下去就是胜利,由此而成功的生意人不胜枚举。比如从电话大王吴瑞林到去大西北承包油田的王荣森,从金刚不能夺其志的施仲谋到始终扛起民族软件业大旗的求伯君,莫不如此。
在美国,曾经有这样一个奇怪的企业家,他专门买濒临破产的企业。而这些企业一旦到他手中,却一个个又起死回生。这个人就是著名的企业家保罗·杰克。有人曾问他说:“你为什么总爱买一些失败的企业来经营?你能将这些失败企业经营成功的秘诀是什么?”
杰克回答说:“那些失败的企业,如果能够再坚持一下,稍微改进一下管理方式与经营策略,本来是能够成功的。可是他们到了最关键的时候放弃了。在接受之前,我先分析它失败的原因,当我接手后,只要把那些缺点改过来,自然就会赚钱。这比自己从头干起来省力得多。”有一位商战高手说过,一个新生的商机,有一半的机会,有一半的风险,有胆识的人,能够先抓住那一半的机会,剩下一半的风险就要靠意志力来战胜,只要能挺过去,前面就是一片新的天地。
杭州娃哈哈集团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宗庆后曾这样描述自己的性格:我个人一向主张稳妥,娃哈哈这十几年的发展很快,但一直很稳。因为我有这样一个原则:自己能力做不到的事情我不做。但是认准了的事,我这个人是碰死不回头,不管什么困难,我始终信心很足,勇往直前,办不了,转个弯再走,一定要达到目的。
当然,我们所说的坚持,一定是自己有信心、有能力达到的理想彼岸,而不是所有的不切实际的幻想。如同宗庆后所说的,自己能力做不到的事情不做,而一旦认准的事,就一定要达到目的。
请记住:没有绝望的环境,只有对环境绝望的人。奋斗打拼的路上,无论何时,我们都应该信心百倍去全力争取,并永远这样激励自己:离成功我只差一步,只要再有一点点的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