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斯科开始了全力以赴的奥运会准备工作。尽管世界第一体育大国苏联当时就拥有足以承办大型综合性运动会的体育设施,但苏联政府为了办好百年不遇的奥运会,还是决定不惜血本大兴土木。著名建筑师弗拉索夫,波利·卡波夫和雷斯尼科夫承担了能容纳10万观众的主场地——中央列宁体育场的设计工作。除主体育场之外,其他赛场和一系列辅助设施也在紧张的新建,扩建和翻修之中,它们包括:
莫斯科奥运会开幕之前,彼得·尤伯罗斯曾以下一届奥运会组委会主席的身份赴莫斯科考察,他深深地为苏联人迎接奥运会的热情所感动。最令他吃惊的,是广大奥运场地建筑工人对奥运知识的了解。在尚未竣工的克里拉茨科耶赛车场,工人们对场地自行车的比赛规则了解得颇为详细。他们十分珍爱这座耗资高达数百万美元的漂亮赛车场。一个建筑工人送给尤伯罗斯一顶安全帽:“送给您,作为莫斯科和世界上最宏伟的赛车场的纪念。”
莫斯科人不但准备了第一流的比赛和训练设施,建设了高质量的公路,他们还新建了一大批高级酒店、餐厅和咖啡厅。为了能够迅速地接纳和疏散来自世界各地的奥运观众,苏联民航采取特别措施,提出了每天除正常运营之外,可运送6万名奥运观光客的应急预案。莫斯科的谢列梅捷沃二号航空港在扩建之后,每小时可接待2100名乘客。此外,苏联民航还第一次将“伊尔86”大型客机投入运营。
为了迎接世界各国的奥运选手,多才多艺的苏联艺术家向莫斯科奥运会奉献了一个造型极为可爱的奥运吉祥物——小熊米莎。大街小巷及各种公共场合,到处都是笑容可掬的小米莎——“米莎欢迎您到莫斯科!”苏联还在全国范围内调配了1500名会讲外语的招待员和6000名厨师。在接受专门训练之后,进入奥运村参加紧张的服务工作;奥运村的菜谱上,各式大菜足有4000余种。
为了筹办莫斯科奥运会,苏联政府投资50多亿美元。组委会通过出售电视转播权、出售体育彩票、奥运会彩票、奥运会纪念邮票及抛售黄金、白银、卢布等措施,获得了相当的收入,以弥补筹办奥运会带来的巨大财政亏空。全力以赴的莫斯科,以极大的热情进行着精心的准备。人们热烈地期待着1980年奥运会的到来。
20世纪80年代,体育实力超群的东欧集团,在奥林匹克世界里影响甚大。鉴于国际奥委会主席基拉宁勋爵即将退位,东欧各国奥委会反复探讨着新一届国际奥委会主席的人选。他们希望选择一位便于合作的新主席,并在内部提出了两位候选人的预案:首选,德高望重的国际奥委会副主席威利·道默,因为东欧集团最重要的体育领袖埃瓦尔特与威利·道默十分熟悉,便于合作;次选,国际奥委会副主席、西班牙驻苏联大使萨马兰奇,萨马兰奇与苏联的关系甚好。东欧各国奥委会与众多第三世界的国际奥委会委员关系密切,他们完全有能力在国际奥委会莫斯科全会上主导选举结果。
当东欧集团还在反复探讨国际奥委会新主席的人选时,国际政治风云突生巨变——1979年圣诞节前夕,苏军出兵阿富汗,引起了全世界的强烈抗议。1980年元旦前夕,美国总统卡特指出:苏联若不从阿富汗撤军,美国将抵制1980年莫斯科奥运会!卡特的声明,如同晴空霹雳一般炸响在奥林匹克世界。
严格地说,抵制奥运会并非卡特的新发明:1896年,英国抵制雅典奥运会,宣称“奥运会是一场逃债人的活动”;1956年,埃及、伊拉克、黎巴嫩为抗议以色列占领苏伊士运河,退出了墨尔本奥运会;同时荷兰、西班牙为抗议苏联出兵匈牙利也抵制了墨尔本奥运会;1976年,因为新西兰橄榄球队访问过奉行种族歧视政策的南非,非洲国家以及伊拉克、圭亚那等国要求国际奥委会驱除新西兰代表团。当国际奥委会没有满足这一要求时,上述国家在奥运会开幕前夕离开了蒙特利尔。
而今,奥运历史上又一场大规模的抵制风潮开始孕育。
1980年2月初,美国总统顾问卡特勒带着卡特总统的口信从华盛顿飞赴都柏林,与居住在那里的国际奥委会主席基拉宁商谈抵制事宜。卡特以世界霸主的口吻,要求国际奥委会推迟或取消奥运会。在他看来,奥运会不过是他政治棋盘上的一颗棋子,挪动一下位置或是改变举办时间,不过是小意思而已。面对美国的政治压力,基拉宁勋爵坚定地表示:重要的是举办奥运会,而不是在哪里举办。奥运会是当今世界最为重要的社会力量之一。举办奥运会的决定一旦作出,所有的国际体育组织、各国体育组织以及成千上万的运动员、教练员、官员都应该在法律和道义上对此承担自己的责任和义务。
美国总统顾问卡特勒没趣地离开爱尔兰首都都柏林之后,由美国人发起的抵制活动拉开了序幕。1980年普莱西德湖冬季奥运会前夕,国际奥委会召开了全体会议,就抵制问题进行了激烈的辩论。会议期间,卡特总统来电,要求取消莫斯科奥运会。他还照会苏联,如果苏军不在1980年2月20日前撤出阿富汗,他将全力阻止其他国家参加莫斯科奥运会。
在美国总统的压力之下,英国首相撒切尔和澳大利亚总理弗雷泽先后表示支持美国政府的立场,反对本国奥委会参加莫斯科奥运会。面对这样的局面,国际奥委会最高领导层决心发表一份声明,表明自己的严肃立场。在全会辩论的尾声中,基拉宁召集了三位长期与他密切合作的国际奥委会委员:威利·道默(联邦德国)、雷金纳德·亚历山大(肯尼亚)和詹姆斯·沃勒尔(加拿大),共同起草以国际奥委会主席名义发表的声明。声明提醒人们:
(1)1980年奥运会主办权已授予莫斯科市,有关方面已就此于1974年10月23日签署了协议,各项筹备工作正在按照该协议的条款以及国际奥委会的规定进行;
(2)国际奥委会的主要负责对象是世界各地的运动员。它应当保证奥运会按照奥林匹克宪章的规定每四年举行一次;
(3)国际奥委会完全了解并已察觉到目前对奥运会形成严峻挑战的国际政治危机;
(4)许多国家的政府不鼓励甚至禁止本国运动员参加1980年莫斯科奥运会。应美国总统的要求,美国奥委会向国际奥委会表示了不参赛的意向。如同对待其他建议一样,国际奥委会对此进行了讨论和辩论。
所有被国际奥委会承认的国家奥委会,都应受到奥林匹克宪章的约束。这些国家奥委会只有在与其成员协商之后,才有权接受或拒绝国际奥委会向其发出的参加奥运会的邀请。
国际奥委会主席的声明在最后指出:国际奥委会无力解决世界上的政治问题。它呼吁所有国家的政府,尤其是大国政府共同解决它们之间的分歧。
这个声明提交给国际奥委会普莱西德湖全会之后,得到73名与会委员的一致同意。全会决定:1980年奥运会必须按计划在莫斯科举行。面对美国的无理要求,国际奥委会在其主席基拉宁勋爵的领导下,坚定地履行了奥林匹克运动独立于国际政治影响之外的既定方针,拒绝了来自美国政府的政治威胁。
按照奥林匹克宪章的规定,奥运会由主办国的国家元首宣布开幕。然而大约是为了向国际奥委会表示不满,忙于大选的卡特总统没有去主持普莱西德湖冬季奥运会的开幕式,而仅派了副总统蒙代尔聊作应付。在普莱西德湖冬季奥运会的闭幕式上,基拉宁主席发表了对莫斯科奥运会前景充满忧虑和警醒的讲话:“本届冬季奥运会表明,我们对促进这个世界的相互了解,对促进人们之间的共同点而不是分歧点,尽了自己的一切努力。如果我们所有的人都能走到一起来,这个世界肯定会变得更加美好,我们就会避免灾难。如果我们不谨慎从事,灾难就可能会降临。”
但愿灾难不要再度降临到奥林匹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