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尼黑奥运会
时间:1972年8月26日至9月11日
分赛场:基尔市(水上项目)奥格斯堡市(激流划水,障碍赛)
参赛代表团:121个
参赛人数:7134人(含女运动员1059人)
报名人数:10088人(首次超过10000人)
人数最多的代表团:联邦德国(421人)
观众数:4457252人
新增设项目:激流划水障碍赛、女子1500米长跑、女子
1972年深秋,以好莱坞著名导演沃尔帕为首的八位电影大师,隆重推出了一部得到国际奥委会高度评价,受到各界大力推崇的艺术纪录片《1972年慕尼黑奥运会》。沃尔帕是个热烈的奥林匹克崇拜狂,虽然摄制过上百部故事片和纪录片,两次荣获奥斯卡金像奖,40次荣获过其他各种国际电影奖,但依然念念不忘要拍摄一部关于奥运会的片子。1972年,他终于得到机会,组建起一个大腕如云的导演班子,开赴慕尼黑拍摄1972年奥运会。他不喜欢用编年史的手法去平淡地描述奥运会,他以一个艺术家的眼光和一颗对奥林匹克理想无比热爱的心,用理性蒙太奇的手法,执导出一部艺术性极强的纪录片。影片一开始,是一组瑰丽壮观的日出镜头,喷薄欲出的红日渐渐迭化为熊熊燃烧的奥运圣火。在圣火的辉映之下,慕尼黑奥运会缓缓地拉开了序幕。
德国,曾经是两次世界大战的策源地;慕尼黑,更是纳粹法西斯发迹的老巢。为了赢得举办1972年夏季奥运会的机会,为了向全世界表明,德国已经告别了不堪回首的过去,从战争的废墟上站立起来。国际奥委会联邦德国委员威利·道默与苏联奥委会达成了“默契”:苏联支持慕尼黑主办1972年奥运会,联邦德国支持莫斯科主办1980年奥运会。威利·道默是聪明的——赢得了苏联的支持,就意味着得到了东欧国家国际奥委会委员们的选票。威利·道默明确表示:联邦德国将对莫斯科申奥投桃报李。在国际奥委会苏联和东欧委员的大力支持下,慕尼黑击败蒙特利尔等对手,赢得了1972年夏季奥运会的主办权。
国际奥委会投票决定将该届奥运会的主办权授予慕尼黑,是因为新生的联邦德国已经从物质上和精神上恢复了元气,并成为一个举足轻重的世界经济大国,它有能力主办世界青年体育精英的大聚会,它的选手有能力同来自世界各地的运动员一起去追求“更快,更高,更强”的境界。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曾经有过惨绝人寰的黑暗历史。为了塑造联邦德国战后的新形象,组委会主席威利·道默为1972年奥运会定下了“欢快和充满人情味”的主调,以便让世界各国的青年在慕尼黑体验无拘无束的潇洒和饱含情感的真诚,使奥运会真正成为世界青年欢快的节日。
欢快!人情味!
欢快的氛围中,奥运史上第一个吉祥物在慕尼黑诞生了——小狗瓦尔迪。这只由蓝、绿、红、橙、淡紫色拼接而成的小狗一出现在媒体和海报上,便受到爱狗成癖的德国百姓的特别青睐。奥运吉祥物是一个好主意!从此,奥林匹克吉祥物作为带有主办城市特征的重要角色,加入了奥林匹克运动的行列,给紧张激烈的比赛增添了欢快的色彩,成为参赛者及观众特别喜爱的纪念品,也为奥运会组委会带来了滚滚财源。
慕尼黑奥运会之后,历届奥组委都开发出属于自己的吉祥物:1976年,蒙特利尔人选择了一只叫“阿来克”的海狸;1980年,莫斯科人奉献了一只造型极可爱的小熊“米莎”;1984年,山姆老鹰盛行于洛杉矶;1988午,汉城隆重推出小虎“虎多里”;1992年,现代派的小狗“科比”不仅活跃在巴塞罗那的街头,而且还加入了商品广告大军的队伍,为体育商业化推波助澜;1996年,亚特兰大组委会选择了一个抽象的大鸟作吉祥物,名叫埃泽;2000年,悉尼奥运会组委会创意出三个土著动物,分别名叫奥利,悉迪、米联;2004年的雅典奥运会更是选择了雅典历史上的两位保护神雅典娜和阿波罗作为自己的吉祥物。
慕尼黑奥运会不仅创造出了奥运吉祥物,而且还向世界奉献出了令人耳目一新的帐篷式顶棚奥林匹克中心,整个中心的面积达74800平方米。45岁的斯图加特建筑师拜尼施,主持和领导了整个工程。匠心独具的拜尼施,以蜿蜒的奥林匹克湖为背景,用出人意料的手笔将奥运会的主要场馆包容在连绵的帐篷式悬空顶篷之下,将体育场馆与自然景观融为一体,给激烈的比赛带来了大自然的温馨。
这个大胆的创意,来自于1967年蒙特利尔世博会上一个小小的帐篷式结构的启发。这个在世界建筑史上堪称杰作的大型建筑群,为慕尼黑的市容增添了不少姿色。慕尼黑奥运会之后,先后有三亿多各国游客前往观光。在赞叹之中,大约很少有人关心奥林匹克建筑群的成本——它由预算时的一千八百万马克激增到一亿七千万马克!虽说有关方面对此不无非议,但慕尼黑市及巴伐利亚州政府的首脑们对此抱支持态度,于是也就没有出现太大的麻烦。拜尼施个人则因这一划时代的杰作而跻身于世界著名建筑大师的行列,并在20年后主持完成了柏林德国议会新楼的建设工程。
拜尼施设计奥林匹克体育场时,无论如何也不会想到:这个场地的命运,在30年后成为慕尼黑全民公投的起因——奥运会之后,慕尼黑奥林匹克体育场成为拜仁慕尼黑和慕尼黑1860俱乐部的比赛主场。该场地虽然在20世纪70年代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但在日月荏苒之间,它逐渐老化和落伍了。为了拥有一个更大的足球场,获得更好的票房受益,德甲巨无霸拜仁慕尼黑希望拆除奥林匹克体育场的田径跑道,将其改建为纯粹的足球场。然而,对奥林匹克体育场拥有专利的拜尼施,拒绝了拜仁的改建计划。走投无路的拜仁和慕尼黑1860俱乐部,只能向市政府请求新建足球场。由于纳税人的巨大争议,慕尼黑市政府最后不得不举行全民公投。经过艰苦的宣传和动员,拜仁和1860最后在全民公决中胜出。2006年,一个新的足球场将在慕尼黑落成,而拜尼施的奥林匹克中心依旧能够保持其历史性和整体风貌,继续成为慕尼黑旅游的一个亮点。
慕尼黑是自豪的——浓厚的文化底蕴使组委会和有关方面格外在意奥运会的文化色彩。他们在奥运会开幕之前先后组织了57场歌剧、9场轻歌剧、10场芭蕾舞、8场合唱音乐会、43场交响音乐会、24场独奏和宫廷音乐会,为即将开幕的奥运会带来了浓厚的文化气息。
大约是受到建筑大师拜尼施创新精神的感染,历来刻板的德国人决心在入场式的编排上独辟蹊径。他们放弃了以往奥运会鸣礼炮的传统,而用充满民族特色的阿尔卑斯大号来发布联邦德国总统入场的信号;他们不用进行曲,而用具有参赛国特色的民族乐曲来伴奏运动员入场:用“卡林卡”伴奏苏联队,用“听,外面什么来了”伴奏联邦德国队,用“美丽的阿美利加”伴奏美国队……
大约是刻板的德国人与创新无缘,欢快的入场式上竟然出现了富有喜剧色彩的失误:根据程序安排,首先由6名阿尔卑斯大号手发出开幕信号,尔后联邦德国总统入场。作为国家元首,他将宣布本届奥运会开幕。总统入场后,军乐队奏国歌,运动员随后开始入场。然而,大号手们不知何故未在规定的时刻吹响开幕号角。但德国总统海涅曼却在规定时间分秒不差地准时进入了总统包厢。面对被打乱了的程序,军乐队赶紧奏国歌,观众起立。国歌刚刚演奏完毕,观众还没来得及落座,以希腊队为先导的运动员大军已从体育场的马拉松大门鱼贯入场。入场式就在这喜剧般的气氛中开始了。
曾经发动过两次世界大战的德国,忌讳军人的形象。与此前历届奥运会开幕式不同,慕尼黑奥组委不用戎装的军人护卫奥运会会旗入场,而是由联邦德国1968年墨西哥奥运会获8人赛艇金牌的运动员护卫五环旗入场,气氛欢快而热烈。
慕尼黑的奥组委有诸多大胆的创意。面对由5976人在29天经5538公里路程传来的奥运火炬,慕尼黑奥组委没有选择德国的奥运英雄在开幕式上将火炬送进场内然后点火。为了体现奥林匹克运动是连接各国人民纽带的精神,慕尼黑组委会特意选择了4名来自非洲、亚洲、美洲和澳洲的选手,与联邦德国1500米少年冠军察恩组成团队,一起跑进奥林匹克体育场并绕场一周——他们象征着五大洲,代表了奥运会旗上的五色圆环。最后,由年轻的察恩点燃了奥运圣火。
组委会在奥运史上第一次选择了一位女性——联邦德国女子跳远明星海蒂·舒勒代表全体参赛者宣读奥林匹克誓词;承担水上项目比赛的联邦德国北方重镇基尔市在14艘货轮上摆下了4000个座椅,临时兴造了一个神话般的水上看台。
欢快和人情味成了慕尼黑奥运会的主调。那时,彩色电视机和自动照相机刚刚开始普及。为了赶上这届奥运会,许多人拿出多年的积蓄或买彩电,或买照相机——正在度假的人们带上心爱的相机赶往慕尼黑,使奥运赛场的观众席上几乎成为自动相机的海洋,成为业余摄影爱好者的奥运大赛;必须留守在工作岗位的人们,则在下班之后全神贯注地守候在电视机前,与赛场上的选手同喜共忧……
空前的奥运热,席卷了联邦德国,慕尼黑奥运会成了一届欢快的,充满人情味的奥林匹克狂欢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