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多的忧虑其实并不值得忧虑,很多忧虑只是自己臆想出来的而已。
有不少人整天忧心忡忡,不是担心这个,就是担心那个,每天都愁眉不展,始终快乐不起来。其实回过头来仔细想想,很多忧虑都是自己臆想的,根本就是杞人忧天。
在我认识的人当中,很多人都会自寻烦恼,自己给自己套上枷锁,从而搞得自己疲惫不堪。好多人都这样假设:假如变成这样要怎么办?假如变成那样又会如何?这样做会不会变得更差呢?
丽娜从小就是一个成天无故担忧、自寻烦恼的人。出门总担心自己会不会穿得太邋遢?对方会不会看轻自己?结了婚,有了小孩,她的毛病更是变本加厉,成天担心:她的小孩是不是生病了?会不会平安成长?
这是很常见的。实际上,我本人也曾杞人忧天过。
我的童年是在密苏里农场里度过的,有一天,正当我帮母亲采樱桃时,我忽然哭起来了。母亲问道:“戴尔,你哭什么?”我嗫嚅着说:“我怕被活埋。”
现在听起来,这似乎很可笑,但在那段岁月中,我的确充满了忧虑。夏季雷雨时,我怕被雷打死。干旱时,我担心食物不够吃。我担心死后会下地狱。我怕一个叫山姆的小男孩,他曾威胁要割我的大耳朵。如果我向女孩们举帽致意,我担心她们会嘲笑我。我甚至担心没有人愿意嫁给自己,结婚后,可能不知道要跟太太说什么。我想象在乡村教堂结婚,再坐马车回农庄……可是在回程的马车上,应该说些什么呢?怎么办?怎么办?我成天被这些问题烦得要死。
年事渐长后,我渐渐发现我担心的事99%根本从来没有发生。
举例来说,我怕闪电,后来我知道,根据国家安全委员会的资料,任何时刻遭雷电击毙的概率只有三十五万分之一。
怕遭活埋的恐惧则更为荒唐,我没有想到一个人遭活埋的概率为千万分之一,而我还居然为它哭了一次。
每八个人中有一个人死于癌症,如果真要找个什么事来担心,他可以去担心得癌症——也不用担心被雷电击死,或被活埋。
当然,这都是我青少年时代的担忧。可是很多成人的忧虑也差不多一样荒唐,一样很少发生。
全世界最有名的保险公司——英国伦敦的罗埃德公司——之所以能日进斗金,完全是因为人们担心的事很少发生。罗埃德公司赌的是人们所担忧的灾难永远不会发生。当然,他们不称之为下注,而称为保险,不过事实上就是基于概率的赌注。这家保险公司二百年来都生意兴隆,而且除非人们改变天性,否则这家公司仍将继续蓬勃下去,因为人们担心的灾难,依概率并不像人们所想象的那样会经常发生。
仔细去想那些可怕的事情,你会发现许多惊人的事实。如果我知道未来5年我得参加盖茨堡战役,我一定会吓坏了,我会领出保险金,写好遗嘱,料理好我手边的事务。我会说:“我也许不能活着回来,我应该好好过完剩下的这几年。”可事实是,平时人们由50岁活到55岁是和上战场作战同样的危险致命。我的意思是,常态下50~55岁的人死亡率是与盖茨堡战役16.3万名士兵的死亡率是一样的。
我们的海军常用所统计的数字来激励士兵的勇气。当有新兵被分到那些运油艇上的时候,新兵们总会被吓坏。想一想,在一艘装满高标号汽油的船上,就等于站在一个炸药堆上,任谁也无法安心工作。
海军指挥部有专门对付这种事件的办法,海军指挥部发布了一些经过调查统计的数字。
数字显示,在被鱼雷击中的100艘油轮里,有60艘没沉到海里,而在沉到海里的油轮中,只有五艘是在击中五分钟内沉没的。这就是说,每个人都有足够的时间跳进海中,而死在船上的机会是非常小的。知道了这些数字后,新兵们就像吃了一颗定心丸,每个人的心里都好受多了。新兵们知道他们有足够的机会,他们死在这里的机会微乎其微。这样,每个人都能静下心来服役。试想,如果让这些新兵们忧虑下去,让他们时刻被死亡的恐惧所笼罩,后果真是不堪设想。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弗莱德雷·马格恩特躺在散兵坑里为生命安全而担忧时,也是用这种方法驱散了忧虑。当时,弗莱德雷在通讯连服役。1944年6月初,盟军开始在诺曼底登陆,弗莱德雷和他的战友抵达诺曼底后,被安排在奥玛哈海滩附近的散兵坑里。那些散兵坑给人的感觉就像是一座座坟墓。到了晚上11点钟,德军的轰炸机出现在头顶,炸弹跟下雨似的,爆炸声震得耳朵嗡嗡直响,弗莱德雷吓得连动都不敢动一下。前三天晚上他根本不敢合上眼。一是爆炸声太大,二是怕闭上眼就再也醒不过来了。第四天、第五天他还是不敢睡,而他的精神也快要崩溃了。每一根神经就像弓弦一样,绷得紧紧的,弗莱德雷知道,如果不想办法解决的话,他肯定会发疯。于是他提醒自己:已经5个夜晚了,自己还是好好地活着,而且他们这一组的人都还活着,只有两个人受了伤。而他们也并不是被德军炸弹所伤,而是被盟军部队发射的高射炮弹的碎片击中所致。弗莱德雷决定采取一种行动来阻止自己再忧虑下去:他在坑上造了一个厚厚的木头盖,防止自己被碎片击中。他告诉自己,除非有炸弹直接落到坑里,否则让这个坑变成真正的坟墓是不可能的事情。他算出了炸弹直接掉进坑里的概率:不到万分之一。
做完这一切之后,他的神经开始松懈,又过了两三天,他完全平静下来了。就是在敌机来袭的时候,他也能睡得安稳。
有一个心理学家作了一个很有意思的实验。
他要求一群实验者在周日晚上把未来7天会忧虑的事情都写下来,然后投入一个大型的“忧虑箱”。第三周的星期日,他在实验者面前打开这个箱子,与成员逐一核对每项“忧虑”,结果发现,其中百分之九十的担忧并没有真正发生。
接着,他又要求大家把那些真正发生的百分之十的“忧虑”重新丢入纸箱中,等过了三周,再来寻找解决之道。结果到了那一天,他开箱后,发现那些剩下的百分之十的忧虑已经不再是那些实验者的忧虑了,因为他们都有能力对付。
可见,太多的忧虑其实并不值得忧虑,很多忧虑只是自己臆想出来的而已。当你回顾过去的岁月,你会完全同意这句话。所以,当我们被忧虑所困扰的时候,不妨计算一下事情发生的概率,查查记录,让我们自问,自己所担心的这件事情到底有多少机会发生,如果你掌握了这一点,你就不会再被忧虑所困扰了。
现实生活中并没有那么多的事值得忧虑,我们完全没必要整天生活在忧虑中。自寻烦恼有百害而无一利,再怎么样的忧虑都无法解决任何问题,只会让自己心情不好,想法更消极而已。烦恼的想法一经出现,我们便不由自主地陷入到更多的纠葛中,搞得整个人心神不宁。在这个自由的社会中,没有人束缚我们,束缚我们的只有自己的心。我们应该从自己编织的网中走出来,学会解除这些束缚,让内心一直都保持着明朗、愉快、积极的状态。不要再患得患失,掂量来掂量去,过于瞻前顾后,要无畏无惧地活下去。无论发生什么事,都要想得开,凡事往前看,向新的人生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