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789100000024

第24章 “我亦平生伤偏迫”――被元明清三朝册封为圣人的一次私生活曝光

叶绍翁所著《四朝闻见录》,是让朱门弟子最感到头疼的一本书。

因为其中提到朱熹生前诸多不端之事,如:虐待老母,不孝其亲;与尼偕行,诱之为妾;儿女嫁娶,利在揽财;开门授徒,厚索束?;“四方馈赂,鼎来踵至,一岁之间,动以万计”,乃至“冢妇不夫而自孕,诸子盗牛而宰杀”,“据范染祖业之山以广其居,而反加罪于其身;发掘崇安弓手父母之坟以葬其母,而不恤其暴露”等等……

无论哪一条,要细究起来,都够呛。

朱熹(1130―1200),字元晦,号晦庵,江西婺源人,元、明、清三朝,为官方册定的圣人,尤为后世做八股文的生徒所宗奉。因此,怎么能有那些狗皮捣灶的糗事呢!于是,到了明代,有一位姓朱的孝廉,当系朱熹后裔,遍觅江浙一带书肆,将所有能搜罗到的这部宋人著作,统统购下,然后,付之一炬。这种为存祖宗体面的焚毁行径,倒有点“此地无银三百两”了。这位理学家,大概确有被人疵议之处,否则,何必如此心虚胆怯,忙不及地灭口遮羞呢?

清人纪晓岚在《四库提要》中,对此书评价不错,认为“所论颇属持平”。从叶绍翁对于朱熹的那个不成材的儿子朱在,叹其“尽根尽骨卖了武夷山”,辱没先人名声看,叶并不是在出朱的丑。只是在记述有关朱的“庆元党”和“伪学案”时,不得不引用告讦者的文书而已。如果纯系不实之词,我想叶当有驳诘,既然未置可否,可能朱的对手们指证揭露之事由,也不全是空穴来风,无中生有。朱熹本人也坦承自己“聩?”,“罪多擢发”,“至于众恶之交归,亦乃群情之共弃”。看来,这位仅次于孔孟的二等圣人,所作所为,所行所止,恕不敬,想必是有一点伪君子味道的。

其实,朱门弟子大可不必做此手脚,在敝国,不伪君子者,又有几何?即是比朱圣人大得多的孔圣人,也不能例外。

有一次,一号圣人到了卫国,国君灵公的夫人南子,邀他同坐在一辆车上,穿街过巷,招摇过世。这大概是孔丘一生中少有的浪漫行径,一位香喷喷的,相当性感的女人,同他保持着零距离的接触,作为一个“食色性也”的鲁国男子,有没有足以自持的定力,坐怀不乱,那且当别论。不过,这位把持朝政,作风淫乱的寡小君,声名十分狼藉,他老人家的门生子路,很看不惯他为南子骖乘。如果你老人家要解决荷尔蒙过剩的问题,哪怕随便在桑间濮上,找一个良家妇女,也比这骚货强。因而对老师在车上“弗洛伊德情结”的举止,大不满意。孔夫子急了,对学生赌咒发誓:“如果我做了不正当的事情的话,上天厌弃我吧!上天厌弃我吧!”(见《论语》)

夫子死乞白赖地拼命辩解,很难说不是做贼心虚的缘故,谁能保证老爷子守着如花似玉的美人,而不心旌荡漾呢?因之,时下一些具有献身精神的年轻女作家,欲登文坛,必先把评论家搞定。因为她也吃准了,任是铁石心肠,也经不住一脱,圣人尚且想吃南子的豆腐,何况性腺发达的评论家呢!

所以,在这个世界上,绝对透明纯净的,无遮无掩的,不藏不盖的,三点成一线,直来直去的真君子,又有多少?凡人必伪,几成定律,只是在伪的恶劣程度,坏(动词)人程度上的有所区别罢了。一般而言,伪君子,是有其三部曲的过程。第一,说一些并非自己想说的话,做一些并非自己想做的事,是为初级阶段;第二,那些不想说的话,说得顺溜起来,那些不想做的事,做得顺手起来,渐渐地入港了,是为中级阶段;第三,不想说的话,说到严丝合缝的地步,泰山崩于前色不变,不想做的事,做到滴水不漏的程度,面不改色心不跳,是为高级阶段。到达这个台阶上,便是有资格“立德立言”的社会贤达,国家栋梁。数千年来,中国的大人先生们,哪一个不是这样历练过来的呢?

不过孔丘之伪,估计尚在初、中级阶段,还不得不向学生发毒誓以自辩。而朱熹之伪,就伪得坦然自如,不动声色,显然,青出于蓝胜于蓝,孔夫子当自惭弗如。看他在收拾那个色艺双绝的台州营妓严蕊时,眼都不眨一下,盯着那漂亮女郎的美妙胴体,一鞭一鞭地抽得皮开肉绽,心中好不快活的同时,嘴上却在义正词严地批判,得到弗洛伊德性虐狂的大满足,又做出正人君子的冠冕堂皇状,说明朱的伪,是上了层次的非同小可的伪。所以说,这部记叙朱熹行状的《四朝闻见录》,是研究此人的重要著作。幸好他的后人不是焚书坑儒的秦始皇,否则,我们就看不到圣人背后其实更近乎人的原生态的一面了。

很遗憾,关于作者叶绍翁本人的史料,却所知甚少。不过,有一首脍炙人口的七绝,千年传唱下来,几乎被大多数文人雅士所熟知。

你绝有可能背不出朱熹的诗,但这首,你一定有印象。

应怜屐齿印苍苔,

小叩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

一支红杏出墙来。

(《游园不值》,见《靖逸小集》)

诗写得很精彩,至少在朱熹的《南山集》里,很难找到这样动感十足的诗句。朱的诗,乏灵韵,多呆板,好议论,少情趣,这恐怕与他害了后人,也误了自己的理学有关。叶诗的最后一句,想不到成了港台地区经常用来形容妻室外遇的隐喻词,这自然不是诗人的原意。若以文衡人,似可想象这位诗人,是既风流,又浪漫的,不像朱熹,一副布道面孔,一副教父神气,让人很讨厌的。

据杨和甫《行都记事》:“朱晦庵为仓使,某郡太守颇遭捃摭,几为案治,忧愁万端。未几,晦庵为节他路,喜可知也。有寄居官者,因招守饮,出宠姬,歌大圣乐,末句云:‘休眉锁,问朱颜去了,还再来么?’太守为之起舞。”他离任,大家开庆祝会,他调走,众人如释重负,一个人,混到大家恨不能送瘟神似的盼他滚蛋,这张“朱颜”,至少要在冰箱里冻了一些时日,才有这种令人望而生畏的凛然之气。

小诗小词写得很俏皮的严蕊,应该是个生性活泼的女子。尽管她操的职业,很近乎时下女作家小说中,招之即来,来之能战的女主角,但她的诗词,倒还追求风雅。她有一首《如梦令》,即席赋成,倒也不俗。

道是李花不是,

道是杏花不是,

白白与红红,

别有东风滋味。

曾记曾记,

人在武陵微醉。

(《赋红白梅花》)

唐宋间,有专门侍候官老爷们宴游娱乐,吹拉弹唱,席间陪酒,夜晚伴宿的官妓,直到明代,才由朱元璋禁绝。严蕊虽是营妓,但酷爱文学。她出卖身体,可作品离裤裆很远。我们知道,在封建社会中,一个女性,只有不专属于某个男人,成为每个男人都可以占有的公众人物,她才能拥有知名度,知名度愈高,其相对的自由度也愈大。因此,严蕊以其才女的身份,倾情于赏识她的知州唐仲友,是可以理解的。正如《巴黎圣母院》里的爱斯米拉达,宁可接近伽希莫多,也要离那个克洛德副主教远些,是她的自由。

虽然,新任浙东提举的朱熹,也是遐迩皆知的文人,但戴着理学家面具,披着道学家衣冠的他,那张一本正经的“朱颜”,可能使她举步趑趄。也许她像夜总会小姐,将不想服侍的客人放了鸽子,曾经惹得朱大人不悦过。加之,唐仲友讥弹朱熹,相当冒犯,朱的这一肚子的火,发不出去,于是,先将唐的相好严蕊,捉将官去。

“朱晦庵以节使行部至台,欲摭与正之罪,指其尝与蕊为滥。系狱月余,蕊虽备受?楚,而一语不及唐。然犹不免受杖,移籍绍兴,且复就越置狱,鞫之,久不得其情。狱吏因好言诱之曰:‘汝何不早认,亦不过杖罪。况已经断,罪不重科,何得受此辛苦邪?’蕊答云:‘身为贱妓,纵是与太守有滥,科亦不致死罪。然是非真伪,岂可妄言以污士大夫,虽死不可诬也。’其辞既坚,于是再痛杖之,仍系于狱。两月之间,一再受杖,萎顿几死,然声价愈腾,至彻阜陵之听。”(周密《齐东野语》)

后来,朱和唐的官司,一直打到宋孝宗那里。“寿皇问宰执以二人曲直,对曰:‘秀才争闲气耳。’仲友眷官妓严蕊奴,晦庵系治之。后晦庵移官,提刑岳霖,行部至台,蕊乞自便。岳问之曰:‘去将安归?’蕊赋《卜算子》,岳笑而释之。”(邵玄同《雪舟脞语》)

这首《卜算子》,写得也颇有风致。

不是爱风尘,

似被前缘误。

花开花落自有时,

总赖东君主。

去也终须去,

住也如何住。

若得山花插满头,

莫问奴归处。

朱熹报复不了唐仲友,那小女子严蕊被他无端地收拾以后,成了高风亮节的圣女贞德,着实让他血压升高,两眼发黑。其实,朱熹生前,仕途上起起落落,文场上名大实虚,并不十分得意,尤其晚年扣上一个“伪学”帽子,名誉扫地,很灰头土脸一阵。他是死了以后才逐渐风光的。这就是老百姓所说的高灯远亮的道理了,距离越近,灯下越黑,距离越远,不关痛痒的后代之人,通常都采取模糊哲学了。凡“以一眚而掩大德”者,都是太近,太了解,太知根知底而带有感情色彩的看法。庆元六年,朱去世,又隔了七年以后,好运才来临。嘉定元年,宁宗谥曰文,封信国公,绍定间,理宗改封徽国公,从祀夫子庙,这时已是宋末。

宋亡,他继续走红,由元而明,而清,逐步升值为圣人,被彻底神化起来。每朝的最高统治者,都要颁行诏书,确定他对《四书》解读的垄断地位。于是,他的《四书集注》一书,说是中国儒生的《新约全书》,是不过分的,而这位朱文正公,被追捧得比耶稣教徒所信奉的使者,或者先知,还要圣明些。四时八节,孔孟之徒要向他三牲上供的,哪怕穷乡僻壤,也不成敬意地要端上一盘煮得半生不熟的冷猪头,请他老人家享用。

在旧中国科举取士时代,《四书》,是“学而优则仕”的敲门砖。《红楼梦》一书中,那位也属伪君子一族的贾政,对家塾的教育方针,发表意见时讲过:“你去请学里老爷安,就说我说的,什么《诗经》、古文,一概不用虚应故事,只是先把《四书》一齐讲明背熟,是最要紧的。”这一番话,便可了解《四书》的重要性。而要“讲明”这部儒家启蒙典籍,朱熹的《四书集注》,便是首选的“教辅”。朱的书,有点类似解放后的《干部必读》,也有点类似“文革”期间的“红宝书”,属于ABC的入门读物,是封建王朝认定的标准诠释本,是中国的读书人,从开蒙入塾,到进场应试,到上京赶考,到对策御殿,几乎一生都应手不释卷的书。旧时的莘莘学子,启蒙那天,磕过孔子、孟子、颜回、曾参的头以后,就要磕这位“峨冠博带”的朱熹的头。

然而,中国人后来的全部不幸,与朱熹的理学,与二程兄弟的道学,有相当大的关联。清初思想家颜元对宋儒的批判,有过一针见血的说法:“千余年来,率天下入故纸中,耗尽身心气力,作弱人,病人,无用人者,皆晦庵为之也。”(《朱子语类评》)

这位集伪君子,假道学,正经面孔,花花肠子于一身的朱晦庵,在思想领域中所起到的长期的消极作用,是为害甚广,流毒甚远的。如果说,汉唐时期的儒学,多少还有一点生命力,而宋以后,至明,至清,儒学,已是一块毫无墒情和养分,毫无生机和活力,只有板结和僵硬,只有迂腐和迂执的死土。只能起到窒息中国人思想,压迫中国人自由的作用,都是朱熹和宋儒的罪孽。可怜数百年来,那些不能够,也不允许,更无胆量去冲破桎梏,追求人性的知识分子,不作八股文,不作假道学,不作伪君子,何以为计?

于是,唐和宋,在中国历史上,便是一个在思想上是放,还是收的分界线。

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有一次,与日本国池田大作谈起华夏文明。这位日本学者政治家忽发奇想,问道:“阁下如此倾情古老的神州大地,假如给你一次机会,你愿意生活在中国这五千年漫长历史中的哪个朝代?”汤因比略略思索了一下,回答说:“要是出现这种可能性的话,也许会选择唐代。”

他为什么选唐而不选宋,因为自汉至唐,中国人的基本主张,为放,向外看。自从程朱的儒学系统出现以后,自宋至清,中国人的大政方针,是收,向内看。虽然,元曾地跨欧亚,明曾屡越重洋,清曾大拓疆界,但绝无汉唐向全世界袒露胸怀的盛世气度。汤因比,这位伦敦皇家国际关系协会的雇员,更愿意居住在唐代,因为唐比汉,更是中国历史上胡汉混杂,种族融合,与世界交往频密,在文化经济政治宗教各方面更敢往外看的时期。中土人的大度和器识,西域人的剽悍和浪漫,所凝聚起来的这股敢想敢干、敢作敢为的气度,恐怕是汤因比心向往之的。

一个男人,有这份气度,显得豪迈;一个女人,有这份气度,显得美丽。一个民族,有这份气度,显得宽容;而一个国家,有这份气度,必定显得气象万千的发达。

汉以这份气度,做大事业,唐以这份气度,有大格局。然而,到了宋朝,休想再有这等大作为,大手笔了。为什么,就是因为有了这些理应躺在太平间里,却大摇大摆的,吆五喝六的,像煞有介事而狗屁不是的,坐在尊位上的腐儒。

大师多了,本来就是痛苦,假大师多了,则绝对是灾难。而假大师兼僵尸者多了,神州就该陆沉了。

颜元说得好:“秦汉以后,千百余年,气数乖薄,求如子路冉有亦不可得。何独以偏缺微弱,兄于契丹,臣于金元之宋,生三四尧孔,五六禹颜,后之南渡也,又生三四尧孔,五六禹颜,乃前后有数十圣贤,上不见一扶危定倾之功,下不见一可将可相之才,拱手以玉玺投海,以少帝与元矣,多圣多贤之世,而若是乎?”(戴望《颜氏学记》)

朱熹,这位道学先生,对其本朝,究竟有何贡献,真是大可怀疑。除了偷鸡摸狗,拐骗两个丽尼,心怀鬼胎,收拾一位艳妓外,别无任何裨益。所以,鲁迅先生1934年给一位日本朋友的信中写道:“我为了写关于唐朝的小说,去过长安。到那里一看,想不到连天空都不像唐朝的天空。”

呜呼哉!不用说民国初年的长安天空,迥异于唐代,就连紧挨着唐代的赵宋王朝,那天空也被程朱理学的乌烟瘴气,弄到令人窒息的程度。从那开始,中国人不但失去了汉唐的大气,生气,灵活之气,壮伟之气,而且从此多了些要不得的犬儒气,迂腐气,伪君子气,小家子气,以及更要不得的阳痿之气,阉寺之气,苟且之气,羼头之气。以致直到今天,以我所熟知的文学领域而言,阳刚之气,大雅之音,振聋发聩的黄钟大吕,汪洋恣肆的壮丽史诗,也是可遇而不可求的鲁殿灵光了。

因此,朱熹,包括二程,以及一切腐儒,对于中国文化的负面影响,其后果实在是很缺德,很缺德的。

话说回来,这位圣人,跳出他自己挖坑埋葬自己的理学陷阱,仅仅作为文人的那一刻,他也不是一味愚执,一味僵直,一味跟鲜活的人过不去,要大家都朝木乃伊的方向奋斗,成为死的活人,或者,活的死人的。有他的诗为证――

其一,是他眼中的自己:

长言三复尽温纯,

妙处知君又日新。

我亦平生伤偏迫,

期君苦口却□□。

其二,是他眼中的世道:

十年浮海一身轻,

归对梨花却有情。

世上无如人欲险,

几人到此误平生。

他不是不明白,不是不清楚,但是,那张已成正果的伪君子和假道学的“朱颜”,要改也难。正如近半个世纪里,我们充分领教过的“左派”伪君子,“革命”假道学一样,只好由他们顶着花岗岩脑袋,去见上帝了。

明代的牢,是中国历史上最糟糕的牢,明代的刑法,是中国历史上最残暴同时又是最残忍的刑法。当狱门打开,透过来一丝光亮,见锦衣卫帅纪纲为他端过酒来,起初,他还真吓得有点魂不守舍,以为是一盏鸩酒。腿一软,马上就反弹琵琶。“这,这,这……”嗫嚅得都说不出一句整话。幸好,纪纲先啜了两口,以示无碍,然后告诉他,贺你啦,解学士,永乐爷说,想不到你仍旧活在这个世界上呢!

同类推荐
  • 前世

    前世

    百花洲杂志社编著的《前世(身穿尘埃的字符)》精选近几年《百花洲》杂志纪实文学作品,汇编成册,总结了近几年中国各类文体的文学创作成就与风貌。在浩如烟海的文学创作中,编者们从作品的价值上反复斟酌,碰撞,判断,从而披沙炼金,把或感人肺腑或引人深思的,现实中受到普遍好评、具有广泛影响的,具有经得住时间考验、富有艺术魅力特质的好作品,评选编辑出来,以不负时代和读者的重托与期望,恪尽对中国当代文学事业的责任。本书将充分展示编选者视野的宽广、包容、博大,体现当下文学的多样性与丰富性,是一部水准较高的集锦之作。
  • 不列颠上空的鹰

    不列颠上空的鹰

    1940年8月13日,德国实施“鹰袭”计划,1500多架德军轰炸机在战斗机的掩护下,呼啸着向英国飞去,不列颠空战开始了。
  • 愿时光待你好

    愿时光待你好

    都说岁月是把杀猪刀,但对有些女人来说,时光是把琢玉剑。岁月的存在,仿佛就是为了给她们曾经青涩柔弱的周身,罩上一层淡金色的光芒。刀枪不入,只收爱与智。难道时光待她们格外青眼?其实呢,岁月终会让每个人过上想要的生活。关于自己:做一个任性的自己,做自己喜欢的事。关于感情:有知己三五作伴,和喜欢的人白首相守。关于生活:有很多次说走就走的旅行,也在家门前的小院种满鲜花收获芬芳。关于梦想:把它像宝贝一样藏好,从不放弃,也别慌张,总有一天它会令你的生命闪闪发光。
  • 和大唐诗人对酒当歌

    和大唐诗人对酒当歌

    唐朝,那是一个呼唤天才、造就奇才的时代!是梦想的力量唤醒了无数文人士子志存高远,心怀天下,驰骋四方。江湖有酒,庙堂有梦,乡愁在路上,风雅在诗中!诗人们一路走来,唐风浩荡,诗意飞扬。诗歌不再是文人的专利,诗歌走进了平头百姓。一时间,华章迭现,锦句璀璨,成了一个朝代撼古耀今的盛世标志,成了一个民族辉煌灿烂的不朽记忆。赵斌著的《和大唐诗人对酒当歌》选取了50位唐朝诗人,品人品诗,品阅那个不可复制、早已远去、又令人梦绕魂牵的伟大时代,既有学术价值,又可快意阅读,行文流畅,意蕴流美……
  • 坐牢家爸爸给女儿的80封信

    坐牢家爸爸给女儿的80封信

    快意恩仇的男人对女儿是如此温柔,即便身处牢狱也关心备至传授知识。一句“亲爱的小文”包含多少父爱!大坐牢家李敖给女儿的80堂趣味英文课。快意恩仇的大男人写给小女孩的80封温情亲子信。来自监狱,最有趣、最温情、最寓教于乐的感人家书。
热门推荐
  • 星雨散文集嘿时光

    星雨散文集嘿时光

    时光偷走我们的日子,都在那沉浮的尘世。在这飘零的风中,我们伸手能抓到些什么呢?
  • 原来是顾教授

    原来是顾教授

    言诗一直过着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生活,只希望自己可以平静的结束硕士生涯然后离开京都。直到有一天,她突然跟英语系男神顾教授传出绯闻。于是,言诗的大名享誉全校......
  • 错将伯爵当猫养

    错将伯爵当猫养

    有没有搞错啊???她明明是在救人的,怎么一觉醒来人就全不见了的?还被人赶出来,好,她和他的婚事吹了她这辈子是不是都在救人中度过啊???看吧,又多事救了一个,只是这个人也太霸道了,白天是他的厨子,晚上是他的看护,到他走了,还不忘卷走她当抱枕她不干了。
  • 她和他的可爱多

    她和他的可爱多

    沐孟退役。带伤退役后她辗转遇见了正在大学的程栖。这两个人本应该不会出现交集。但,这个世界就是这么的小。
  • 恨天而行

    恨天而行

    神州惊变,天地轮回,少年方天行破一路恩怨情仇,过一段人世变幻,终踏上天道巅峰!
  • 星际崛起之政府成立

    星际崛起之政府成立

    狩猎者摧毁了我们的家园,我们每一个星球的人民濒临着灭绝,但是狩猎者无法摧毁我们的意志。因为神圣的父神耶和华将会庇佑我们赢得这场战争最终的胜利。
  • 春风断秋雨

    春风断秋雨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总是那么微妙,往往很多索取被当作理所当然,但我们是否应该去思索,在我们向别人索取的同时,我们又能给与对方什么作为平等交换?
  • 从灵入武

    从灵入武

    拜宗门,当野人,进学院,总要多学点才能进步不是~总之,先从修灵开始吧。
  • 冰山公主樱花恋

    冰山公主樱花恋

    她们因遭到至亲的背叛而走上漫长的复仇之路。她,冷漠而危险;她,可爱而腹黑;她,妖媚而神秘。10年,就成为了世界前三的杀手、皇室公主,不同的身份让她们有能力复仇。10年,这段复仇之路可真长...为了复仇,她们闯进了他们的生活。他,冷漠无情;他,花心无比;他,温柔待人。她们为了复仇而接近他们,结果却‘假戏真做’。他/她们相遇在樱花堇色学院,明明可以得到幸福的她们,却因为仇人而破碎。如此悲惨的命运,他们该如何挽回......
  • 冰道法则

    冰道法则

    一个普普通通的少年,在危机重重的世界中,成长为一个顶天立地的王者。(本文有女主1v1,作者是个新手,不喜勿喷,欢迎大家的各种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