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617200000012

第12章

行所除下正解经能治三行。初对治流转苦中有三。初配苦忍因缘对治。标经初总文。次若著色等下释经不应住色生心等文。后为成就彼诸不住故下释应生无所住心等结文。初文复二。初配。后释。有三苦相。现前逼迫不欲发心。不舍生死而为救度。便著涅槃而兴小意。或全诽拨。耶见沉迷。常处生死。故不发心。是流转苦之因缘也。即法执三想痴贪等。一切二障以为体性。近流转因。正是烦恼痴无明缘行故。痴之根本即是智障。三想心是生死起次第。如无垢说此对治。应离三相起。无分别发心等是离三相故。痴等自无。无明灭故。乃至老怨亦复随灭。流转自息。天亲论云。若有菩萨不离我想等。彼菩萨见苦行苦。亦欲舍菩提心。为对治彼故。经云。应离一切相发心等。未发心前有是过故。下经文破之。彼云。为何等心。起行相而修行。为何等心。不舍菩提。谓为忍波罗蜜。修彼能学心。谓以无我等相而修行。亦以无我等相。习能学心。不舍菩提。又得忍成就无我第一义者。谓入初地已上菩萨。谓初地已上菩萨得忍成故。离一切相。证发菩提心。劝初种性发心。亦应离一切相。

及释何以故下文相有二。初明相缚故生粗重缚。属经不住色等。后逐难释。此初意说若著色等。诸有境相。即于流转中。便增疲乏。故菩提心不生。若为境相之所拘碍。心执有相故。于生死中。身生粗重缚。粗重缚者。不安隐性。不调柔性。无堪任性。身心劳倦疲乏等性。故深密经颂言。相缚缚众生。亦由粗重缚。善双修止观。方乃俱解脱。如观戏调境。相拘心耽嗜。不已便生劳倦。后休息已。方觉疲乏。此相拘心。生乏亦尔。此相缚者。体通一切三界三性有漏境相所生粗重。亦通一切有漏之性。故说三界皆是行苦。不安隐性无堪任等。然由执心取境相故。诸有诸有漏境相皆拘心不得自在。非一切相皆执所执。此护法义。若依安慧。一切相皆所执取。故能拘心不得自在。或此文意。逐难释中。由执色等以为实有。便起希求追恋悭惜。于流转苦更增疲乏。觉心不生复增生死。为遮此故。次经文说不住色生心等。如前为愿净土中文义中说。天亲云。彼心不住佛菩提。非真住故劝不住。此论及真谛罗什能断四本。并初应离一切相发心。次说不应住色生心等。后方说应生无所住心。若心有住即为非住等。然流支本便大相乖。于初住发心后。即说何以故若心有住即为非住。方说不应住色生心等。应依四本为正。其流支本前愿净土中。自同四本。先说不住色等。后方说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故知彼经后文自倒。其罗什流支皆唯说不住六尘。无不住非六尘。能断之中。于六非六。皆令不住。其真谛及此论但有不住于前五尘。无不住非五尘。其法非法中即出。故此论中不解不住于法。以可觉故。不住非法者。谓非法无我故。即显不住法者不住法无我理中。不应住非法者。亦不住非是法无我理中。即显有法我。故名为非法。亦令不住执法有我于非法我及法我。二皆不住故。

后释结文。为成就等者。上说不住色等非色等及不住我无我令生其心。为成此义。应生无所住心。住空住有。皆不应故。释此所由云。若心有住。便是执著。非为真住真如理。住真如理中无所住故。发心亦应顺理无住。故无垢云。无住即无本。从无住立一切法。经引前说。诸菩萨心不住色布施。布施摄六。此中偏说。论中略无。经文具有。举初不住起行方便。以劝久学。或举十地真行方便不住布施。以劝地前。不住修行。如劝离相发菩提心。

对治三苦因缘中。上来明对治流转苦因缘能发大心。下解第二众生相违苦因缘对治。虽复发心。但为众生相违之时。便生劳倦不能济度。勤修自行对治此。故有下经。释疑有三。初明对治。次劝信佛语故忍。后破如言执著。初文有三。初牒经配。次解忍相。后释二无我文。解忍相者。既为一切众生而行于舍等者。即五忍中住亲善想及摄受想。舍即布施。天亲云。以檀度摄六度偏说之。云何为利益众生修行。而不名住于众生事。为断此疑故下经云。此意既为众生行施。云何不名住利生事。偈云。修行利众生。如是因当识。众生及事相。远离亦应知。此说利益是因体故。彼行利益众生。非取众生相事。故虽利生亦成不住。释二无我中。由不能无众生相故。相违之时即生疲乏。由有人我。必有法我。二我既行。利益之时便为劳倦。故生疲乏。显二无我以破彼执。经言一切众生相即非相。依法无我。一切众生即非众生。显人无我。此中总说。天亲别释云。假名及阴事。如来离彼相。诸佛无彼二。以见实法故。众生事有二。一众生名。二五阴事。即彼众生能诠名相。非实体相。以名自性无实体故。由是一切众生相即非相。众生名相无实体故。能诠名成法无我。又以五阴假名众生。于五蕴中。无众生体。以无实故。由是一切众生即非众生。明人无我。但有假阴和合及假呼名。若人若法皆无实故。成二无我。故相违时不应嗔恨。五忍中住。唯法相。人无我也。法名亦假。法无我也。彼偈又云。如来离彼相。诸佛无彼二。以见实法故者。诸佛见实二无我。理由佛离二相故。二我不实。观此诵意何义故来。流支本中更无别说。唯真谛本。非众生下。更有何以故诸佛世尊远离一切相故。诸本以重。至皆删略也。如前一段中已说此故。然观彼论及真谛。有即显世尊由内证实二无我故。外离不实人法二想故。劝发心修行之时。众生相违故。观二无我不生嗔恨。故言何以故。微出二无我之所由。方言世尊离诸相等。有似重踏。乃顺理成。文虽省繁。不阙成前说。

劝信佛语故忍中有二。中初生经意。后正释文。世上贤善良。犹无诸诳。况乎大圣对诱。天龙有四谛语而为轨说。总说俗谛相语名真。别依俗谛修行。有所断烦恼相。有能断清净相语名实。于中实者。此有为行烦恼。此有为行清净。或依俗谛而修行了时。此行生烦恼。如为名利行。此行增烦恼。此行增清净。如舍名利行。故言实者。此行烦恼清净。总说真谛语名如语。别说真谛修行。有所断烦恼。有能断清净。语名不异。或依真谛而修行时。此行生烦恼。如有住心施。此行增清净。如无住心施。准前应知。今劝菩萨。依真谛修。应信生忍。天亲云。此中有疑。于证果中无道。云何彼道为果。于果能为因耶。谓诸圣人以诸无为而有差别。则无圣道。云何观二无我。利益众生道行。能为彼因。为破此疑。故说四语。果虽不住道。而道能为因。以诸佛实语。彼智有四种智。境有四故说四语。四语与此论解全别。一菩萨。二小乘。三大乘。四授记。除此以外。或假施说。今说菩萨及大乘故。劝信语果。虽不住道而能为因。破彼疑也。于小乘中。说苦谛等。不可令乐。于大乘中。说法无我真如。不可令异。于受记中。记三世事。决定无别。如义而记。不颠倒故。

对治众生相违苦因缘中。第三破如言执著中有二。初来意。后释文。所执法非有。名无实非所执法不无。名不虚。可名法无故。无实不可言法有。故不空。天亲总云。诸佛所说法。此法不能得彼法。而随顺义故。初二句解无实。后一句释无虚。以所说法。不能得彼证法。如所闻声。无如是义。是故无实。以有所说法。随顺彼证法。是故不虚。此及依流支真谛。皆言所觉所说法无实无虚。罗什但云所得法。能断云。所证所说所思惟法。内智有所得。外言有所说。故言得说。天亲依此解云。若尔何故说如来所得法所说法。以依字句说故。此意说言。由法内有所得。外依字句而说。虽复如此。其所说法于所得法。无实无虚。不如言故。能顺得故。天亲复问。何前说是真语者。今复说言。无实无妄。偈言。如闻声取证对治。如是说意言。若闻声教。便如取证。此事既非。为对治。故复言不实。随顺可得。前言真语。即后不虚。亦不相违。罗什文略。能断文广。此文处中。三文同故。

对治第三乏受用苦因缘中有二。初牒经属。后别释文。由著未来果事行施。心有相故。果有限量。受用便乏。即执著等。是乏受用因缘。所乏受用。是外资具增上果故。此依此论所解不住于事行施。是布施度未来果。说又依天亲。自体名事。此中说是乏受用故。若不住施。心无相故。果无限量。受用无乏。受用无乏即是外具。增上果摄。无相施心是彼因缘能治。执著所受。资具乏因缘。故为说此行。对治彼因。故有下经。天亲云。复有疑。若圣人以真如无为得名。真如三世一切时有。三界一切处有。云何不住心得佛菩提。有得则非不住性故。既说一切时处实有。何故有得有不得者。为破此疑。故有下文。偈言。时及处实有四而不得。真如无智。以住法余者有智得。义虽时处有。以无智故。乃住法故。不得真如。答后同也。若有智心及不住法后得真如。答初问也。及答后问。亦有得者。以诸佛清净真如得名故。无智有住。既不得。当果有限。便乏受用。有智无住便得真如。当果无穷。受用无乏。彼因疑以生下。此明行以起后。已观虽异。正与此同。

别释文中有二。初释有相著果报施。后释无相不著事施。初文复二。初喻三施时。由著未来事。得当果时。不解出离。彼喜乐欲乐亦尔下。后喻喻现在正行行施时心生执著。不解出离而希当果。施者现在正行布施。其异施者。即施所得未来事果。与因异名异施。此当事果。是五欲乐。是三受中乐受舍受。施行得果故。非三中苦受。此舍乐受。即名苦受。前引经云。诸有所受皆苦故。故说欲乐名为苦受。或成欲具。假名欲乐。有漏皆行苦。亦名为苦受。所苦故。于此果中。不解厌舍。不悟唯识。不知无相。不证无我。不为四观。不修出离。譬如入闇盘桓。于中不知今者我何所趣。不求理槃。求理槃正为出离体也。由得事果。不解出离。有相受用正体。修施时行。于有相喜乐。当来欲乐亦尔。由有相行。行布施时。不知执著是颠倒故。不解出离。亦正得有相果时。不知颠倒。执著受用。不解出离。亦正得有相果时。不知颠倒。执著受用。不解出离。或前喻现境。后喻现行。心俱有相故。不解出离。此说执著无知。如阇俱心。如目不见种种物。不解出离者。喻不见物。由执著闇故。虽有心目不见物。如名不解出离。故真谛经及能断云。菩萨随相行堕相施亦复如是。

后释无相不著事施中亦二。初喻无相行布施时。未来果位得种智故。见种种物。后却释前有住相施不解出离。当来欲乐苦受果故。于中布施时喜乐欲乐。若解出离。当苦欲乐果便无。施时因乐故。明喻不执著。有智过夜闇故。目喻俱时心。种种物喻真如等。由不执著。明现前故。菩萨智心便证真如。及一切物翻前执著。解不执著。亦应二文。无相违故。不复别喻。天亲云。闇者示无智执也。日光照示有智不执也。并有同三法等。皆广如彼。大意皆同。

第十为离阙少智资粮者。菩萨二因。上来已劝修福资。下劝修智慧资粮。前福资粮有三。初劝亲近如来。引供养因。次劝修福因时少欲精勤勿贪利养勿退勿懈。后劝闻证法谛察他恼害。以无嗔逢苦缘。以安忍。修因不息。福德当满所以者何。常行供养。摄因行以果生。善支恒遇。好闻胜法。净土果圆。珍饶乐满。少欲精勤等故。举手摩空。皆成七宝。明珠宝柱处处皆有所为究竟。好为胜事。由闻法以忍察。为他说法。所言诚谛。他皆信受。忍他害故。菩萨天龙多善眷属。三十二相八十随好。严以其身。逢苦缘以安受。虽行无生。随类化生。生死不拘。无苦恼逼。故修福业。有上三文。劝修三行。下修智因。文亦有三。初劝依经而舍定味。受持读诵为因。发生修慧。前资粮道中虽复物为无相理。观修三摩钵帝。而耽定味。当未别修。无别修无相理观四寻伺等。从修智因已下是加行道。广说相貌。如花严经第十回向。此初得修慧。是暖位中由得智慧。名德既高。我慢便增。逐生喜动。为离此故。此说第二文。令离喜动。喜动除时。在于顶位。次为将入忍第一法。位外求良缘。以希教授邻近。即入初地证道。非世第一法。后更求教授。唯一刹那即入见道。故求教授。在见位中。暖顶雨位观所取。无初作难故。今至忍位。即所取。无学观能取无。久修易故。世第一法位二空双。因成满故。前修福德是四位。前近回向位。即修修慧。正入四位。由此准前文亦三段。解初段中分二。初标名配属。后别释经。上离少闻。多是闻思障。除已舍令多闻。由有分别二障。时时微起。俱生二障多数现前。未能别修无相修慧。由阙此故。不得证慧真正断二执。今于修慧位中。别观真理。观无二取。令分别除一向不行俱生二障。亦能征伏速入见道。故说下经。其阙智因。体唯智障。障修慧故。此据断正障而说智行。以生下经。前卷据离爱味乐定。不肯修慧。为说智行。令断定爱。以生下经。又此阙智即由爱定。爱定即是障修慧体。故前后卷亦不相违。前卷云。寂静味者。静虑爱味。味者定故。不肯修慧。能味定乐。体即贪爱。能障胜慧。即余论说四无记报。天亲云。于何法修行。得何等福德。复成就何业。如是说修行。显以下文。于此经中。读诵受持以生修慧。修慧功德所作福业。明此等生。

同类推荐
  • The Light of Western Stars

    The Light of Western Star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佛说乐璎珞庄严方便经

    佛说乐璎珞庄严方便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王氏谈録

    王氏谈録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玉堂闲话

    玉堂闲话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入众须知

    入众须知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为什么我会遇到这样的魔女姐姐

    为什么我会遇到这样的魔女姐姐

    作为插画公司的老板莫普,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遇到一位名叫丽塔的魔女大姐姐。和她一起到底会遇到怎样的邂逅呢?不说了,大姐姐才是最棒的!(=??`)人(??`=)
  • 热情王子狂追酷公主

    热情王子狂追酷公主

    她,是出生于贵族的,经历了一次残酷的事情始于她变得开始伪装起来了,回国之后,来到了世纪第一贵族学院,成了这里,人人都敬佩的公主。他,就是学院里热情的王子。但是,他对别的女生看都不看一眼,哎,自己的公主何时出现在他的眼前那?那些贪慕虚荣的人,除了觉得自己是富家子弟还能缠着自己吗?
  • 异化之争

    异化之争

    世界出现莫名裂缝,宇宙规则发生变化。人类社会将被导向何处?未来,路在何方?本书慢热,前期偏日常|?ω?`)书友群:835234829
  • 大秦帝国之诸子百家

    大秦帝国之诸子百家

    公元前221年,秦王扫六合统一天下,百家争鸣,天下在看似平静的现实下,又是有怎样的风雨呢?
  • 假话全不说,真话不全说

    假话全不说,真话不全说

    说话是件简单的事,但是要在与人交往中,把话说好也并非是件易事。有时一句话能把人说笑,有时一句话也能把人说恼。现代社会是一个竞争与合作的社会,有的人在竞争中失败,有的人在合作中成功,这其中的奥妙何在?答案其实就在说话的分寸之间!对说话分寸的把握和拿捏才能真正体现你说话的技巧,才能真正看出你这个人会不会说话。也许你会惊叹,说话的魅力有这么大吗?西方人称当今世界有三大魔力:除了金钱、原子弹,就是语言了。这也并非夸张,在我国自古对语言功能就有“三寸之舌胜百万之师”、“一言可兴邦”的美誉,在欧洲也有“正义的话能截断江河,和蔼的话能打开铁锁”等谚语,说话的巨大威力……
  • 苍寒魔传

    苍寒魔传

    是天道遗的弃废物又如何?有朝一日,我定要打碎这天,断了这道……
  • 捡到小怪物一只

    捡到小怪物一只

    废物作者,简介无能女主是真的苟,男主也是真的粘人精,字面意思!男主原型类似史莱姆,小清新慎入!!!
  • 现代礼仪常识全知道

    现代礼仪常识全知道

    本书介绍了现代礼仪知识,分别从个人礼仪、社交礼仪、职场礼仪、商务礼仪、生活礼仪、饮食礼仪等方面进行了分门别类的系统归类、详细的阐释说明,把现代人应知应会的实用礼仪一网打尽。
  • 天涯海角

    天涯海角

    《天涯海角──福尔摩沙抒情志》,是简媜散文创作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作品。本书立意的高远,内容的充实,情感的饱满深厚,文字的精打细炼,境界的雄浑苍劲,图文形式的相得益彰,都足以让这部作品成为华文世界里的典范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