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今日房价,很多人都“望房兴叹”。因此,政府为了调控房价,接连出台“限购令”等政策。其实,回顾一下历史就会发现,房价问题一直就没有消停过。在古代也有高房价、限购令,还有廉租房、房奴、蜗居等。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中国古代的“房市”,一探究竟。
古代有趣的“限购令”
今日,高房价被称作压在老百姓身上的“三座大山”之一,多数人每天拼命挣钱的目的、愁思苦想的内容都与房子有关。但很少有人知道,古代房价也是压在普通百姓头顶的“大山”之一。我们可以从古代历朝的“限购令”中就能窥得一二。
我们从西汉说起。据史料记载,西汉初年,天下大定,心气很高的统治者们汲取了前朝的衰亡教训,决定给老百姓一个“安居乐业、休养生息”的生活环境,以求在最大限度上聚揽民心,维护社会稳定。因此,让老百姓“有所住”的议题很快摆到了当权者面前。
经过再三商议,朝廷颁布命令:居民的宅基由官府统一划分、统一分配,一户家庭只能给一块宅基。他们之所以这么做,是考虑到防止前朝土地兼并现象重现,更是为了杜绝有权、有势者坐拥大量宅基,而普通百姓无任何立身之地的情况的发生。为此,官府出台了若干“限购令”:其一,规定“受田宅,予人若卖宅,不得更受”。意思是说,你可以把唯一的那点儿宅基卖掉,但千万别妄想能再申请到其他宅基。其二,规定“不比其宅,勿许”。意思是说,如果你想买一套房子完全可以,但前提是你购买的房产必须紧邻现在居住的地方,哪怕你买了紧挨着邻居的下一家房产,也是不允许的。这实际上几乎堵死了想买房产的路子,因为这样的概率实在是太低了。除非你很幸运,在想买房的当头,邻居正好想卖房,否则,一切免谈。可以想象,在严格的“限购令”下,当时的老百姓会很“幸福”,最起码他们不会为了买房子而绞尽脑汁。
较之于西汉严肃刻板的“限购令”,唐朝的限购政策则充满了“人性”和“温情”。唐代的相关政策是这样的:“天下诸郡,应有田宅产业,先已亲邻买卖。”这是在说,宅基等不动产,可以买卖,但有个条件,在买卖时先问问你的族人或亲邻同不同意,他们如果不答应,关于宅基的买卖就行不通。现在看来,这样的规定好是好,但也有弊端。假如你想卖宅基,但有某位亲邻故意“捣乱”,你的交易就无法进行。当然,这只是后话,我们不能苛求古人们在制定法令时像今天这样专业、全面。
看到这里,我们会恍然大悟——原来我们的先人们早就懂得了“限购”之策,只不过没用“限购”二字罢了。古人的智慧高于今人啊!
古代房价也“坑爹”
近年来,“穿越剧”大行其道,受到了很多人推崇。但有趣的是,不同的观众对待“穿越”的视角也是五花八门:有的女生想穿越到古代做一回格格;有的男生想穿越到过去体验一回英雄的感觉;但也有很大一部分人想的是,如果能穿越到古代去买一套大房子,那该多好啊!下面我们要说的,可能会使持这种想法的人失望,因为古代的房价照样“坑爹”。
据史料记载,宋朝时的房价高得令人不敢相信——成套住宅售价从500贯到1000贯不等。“贯”是当时的计价单位,如果以米价来折算,将“贯”换算为人民币,当时的一贯钱相当于今天的300~600元。如果取300元和600元的中间值,450元,那宋朝的房价就可算出来。如果是一套房子500贯,便相当于现在的22.5万元;如果是1000贯的房子,则相当于现在的45万元。
通过以上计算所得的数字,现在看起来,也让人有点儿接受不了。乍一看,宋朝的老百姓真是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但这里需要说明的是,这样的房价也只有在宋朝才出现。大家都知道,宋朝在中国历史上一直给人一种“弱国”的形象。因为无论是蒙古军队还是金军,时常南下至中原地区,而羸弱的宋军根本算不上一支有效的“国防军”,除了逃跑,他们几乎没有作为。那么,这样一个被战火困扰的国度,为什么还有人能买起价格如此之高的房子呢?
这其实是一个天大的误会。宋朝的军事力量的确让人有点儿鄙视,但当时的经济实力却是独冠全球。据考证,宋朝时的国内生产总值占全世界的一半以上。可以想象,当时宋朝人有多富有。拿普通百姓的收入来说,北宋中等人家的资产最低在1000贯以上;南宋时,资产在3000贯以上。而当时的CPI是非常低的:北宋时,一头生猪只值一贯钱,一石米只值600铜钱;到了南宋,最贵的生猪也才2~3贯钱,一石米也才值2贯钱。如此低的“消费水平”,对于富得流油的宋朝人来说,真的不算什么。
古代名人也是“房奴”
我们历数了历史上个别朝代的“房价”及相关政策。看过之后,大家可能觉得除了有趣之外,也感受到了那个时候“限购令”的严格有效。这样一来,当时的人民是不是都很“幸福”呢?其实未必,古代也有“房奴”。而且,有很多名人也被房价压得喘不过气来。
提起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几乎无人不晓,其流传千年的佳作名篇深得后人青睐。但很少有人知道,这位大诗人也曾被房价压得抬不起头。其买房经历颇为“前卫”,有点儿类似今天的打工族在城市买房的经历。
据史料记载,白居易28岁时考中举人,29岁时考中进士,32岁参加工作。当时其职务是“校书郎”,专职负责校对一些官方文件。其官位相当于现在的县长,官从九品。按理说,这个不大不小的头衔,工资应该不是特别低。但遗憾的是,这位大诗人当时的月工资只有可怜的一万六千钱。工资低也就罢了,问题是在“京城”工作的他没有固定住处,还得租房住。好不容易在长安市郊租了四间茅屋,又因为距离工作地点太远,不得不去买来一匹马代步;另外,家里的很多杂务也要有人整理,无奈的他只得再雇两个用人。如此一来,每月的开销大概是七千五百钱,再除去每月的生活开支,剩下的也就八千钱左右。可怜的“校书郎”省吃俭用,存了十年的钱,也没能在“首都”买下一套房子。但生活还得继续,思来想去,聪明的诗人决定“退而求其次”——在长安城附近的渭南县买下一处宅子,较之于长安,这里的房价的确不是太贵。由此,白居易平时住在“单位”,节假日就回渭南的家,总算过上了比较“舒心”的日子。
到了宋朝时期,官方规定那些无力自购住房的官吏,可以向相关部门申请租房,但“休官”(失去了在某个职位上行使权力和支领全额官俸的特权)后,则不能继续住在所租住的房子里。因此,虽然宋朝有些官员暂时会有寄居的住所,但很多人还是“人心惶惶”,整天考虑着“休官”后的去处。
宋仁宗时的宰相杜衍,因为为官清廉,不置私产,退休后连迁居乡间住宅的退路都没有,只能长期借居在南京车院,直到去世。据说,苏轼之兄苏辙也被买房折腾得厉害。退居许州后,他看到著名文人李方叔建造了30间房子,羡慕不已地说:“我年七十无住宅,斤斧登登乱朝夕……不如君家得众力,咄嗟便了三十间。”于是,他下决心要给自己弄一套体面的房子。结果,房子是盖好了,但自己几十年的积蓄也花完了。他为官一生,也做了一生的“房奴”,不得不叹啊!
古代也有“蜗居”
北宋初年,有个叫陶毂的大学士,他这样描绘老百姓的住房紧张情况:“四邻局塞,半空架版,迭垛箱笼,分寝儿女。”意思是说,房子太小了,只能在屋顶和地板的中间加一层,隔成“小复式”。卧室太小放不下床,就把箱子、柜子拼起来让孩子们睡。
现在看来,古代的“蜗居”跟现在还真没两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