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383700000002

第2章

世尊云何菩萨于大乘中发阿耨菩提心乃至则不名菩萨。此第三段经名为住分。亦名我心。所以名为住者。欲明菩萨既道登初地。现见真如法无我理。永断四住习气及无明粗品。出二十五有分段生死。离五怖畏。尔时过凡夫地。入菩萨位。生在佛家。种性尊贵。无可讥嫌。具足广等四种深心。毕竟利益一切众生。则能决定安住菩萨初地。所言住者。以不住道解为住。云何不住。谓观有为虚伪。断生死因尽。故不住世间。现见真如平等。得大慈悲。愿力成就。故不住涅槃。以此不住为住。故云住也。所以复名我心者。明初地菩萨既证圣位现见真如平等之理。由会此理。解知我之所有真如佛性无为法身众生所有真如佛性无为法身亦复如是一体平等无二无差别。于此理中。不自见我是菩萨修行之人有真如法身彼是众生不修行者无真如法身。解知一切众生即是我身。然凡圣虽异。而真如平等。故云我心亦得。云何一体悲心成就。彼此无二。故曰我心。此以解真如自在我为我心故。十地经云。于一切众生起我心也。此住分经文所以来者。上第二段中。既明如来善护念地前二种菩萨与其智力令证初地。然上既明地前相似无漏能入之行。未出证地之行。是故第三次正辨入初地已上真如无漏行也。问菩萨尔时以何等心观何境界。修何等行证何等法。而得住于初地大乘法中。住初地时有何相貌也。明菩萨尔时僧祇行满具足四种深心六度行成现见真如证无生法忍过凡夫地入菩萨位生在佛家。有如是心行相貌则得住于初地。名为大力菩萨。是故次明第三住分也

此一段经中须菩提有总别二。问云何菩萨于大乘中。发阿耨三菩提心者。此问中总句。然泛明大乘有二种。一者因中大乘。谓十地六波罗蜜。明十地菩萨乘六波罗蜜趣于极果。故曰因大乘也。二者果头大乘。谓无为法身佛果是也。今言于大乘中者。是因大乘。亦得义通因果也。大乘之义乃有无量。且略辨四种。一者体大。明大乘之体苞含万德出生五乘因果。故名体大也。二者大人所乘。明菩萨大士乘此地行趣于佛果也。三者大人所证。明唯诸佛如来穷会此法也。四者能成大义。明诸佛既证常果复能化益众生有大恩义。故曰能成大义也。具此四义。故名大乘也。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菩提亦有二种。一者因菩提。谓十地万行也。二者果菩提。无为法身是也。通此因果二种。以为无上菩提也。今所言菩提心者。即是初地僧祇行满。现见真如所证无生法忍。以此为菩提心也。随分证用无为法身。即是果菩提也。发者亦言生成证得也。阿之言无。耨多罗言上。名为无上。亦云最胜最上。三之言正。藐言遍知。正者真如智即一切智也。遍智者有中一切种智也。又言三者亦是正也。菩提言道。此是如来果头无上最胜正遍知。离断常二边。知中道正理。初地菩萨证会此道故。言发阿耨三菩提心也。亦有解言。三藐者正也。明声闻道不正佛菩萨道正。此明不同声闻。后三言遍也。明缘觉之人观境起行不能周遍诸佛菩萨能遍观万境广修万行。此明不同缘觉也。云何住等。此三问中别句。一云何住者。即起此住分经也。二云何修行三云何降伏其心者。此二问即起下第四如实修行分也。如来所以赞言善哉善哉须菩提者。上第二段中。须菩提虽叹如来希有善护念付嘱地前根熟未熟二种菩萨复发初地以上总别四种问。然大众意谓须菩提乃是声闻之人。向前所叹如来善护念付属二种菩萨。及闻初地已上行。此乃诸佛菩萨境界非其所知。惧其此言未必契当于理称可圣心。有此疑念。今将明须菩提得如来冥加力故。说当于理。所叹所问合其圣心。真实不虚。非为谬说。是故如来赞以善哉。佛去时众疑心也

佛告须菩提菩萨生如是心以下一段经文。答初问云何住也。就此答初问中。明菩萨具足四种深心故住于初地。大乘法中生如是心者。初地菩萨缘三种众生决定证得四种深心也。所有一切众生所摄者等。论云广心所以名广心者。明初地菩萨现见佛性平等之理得一体慈悲。故能化度虚空法界一切众生情无限局。故曰广心也。然此心所化众生有总别二周经文

所有一切众生者。谓先总明虚空法界一切众生也。众生所摄者。明此所化者唯化有心众生不化摄无情之物也。此下别明广心所摄众生有三种差别。化生等四生名生依止差别也。有色无色等六名粗细差别也。所有众生界众生所摄者。二乘意生身差别。亦名憍慢差别也。此第三别明二乘人既道出三界前二生不摄。所以别明也。然二乘人有二种。一者发菩提心声闻。如法华中舍利弗等受记作佛者是。二者寂灭声闻。断三界惑尽。出分段生死生究竟想。起憍慢心。入寂灭定。迳千万亿劫。于此定中。而不勉变易生死微细行苦。后时定力既尽。从禅定出。更无所依故。还觅善知识。发菩提心。求无上道故。菩萨于此憍慢众生。亦兴悲救度。故须明也。亦得云十一种众生。生依止中有四。粗细中有六。意生身有一。合有十一也

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者。论云第一心也。前虽云广度湿生等一切众生。未知化此众生与何等乐。是以第二次明唯以常住佛果无余涅槃第一之乐与此众生。不以二乘中道所证灰身涅槃而以与之。况人天乐。故曰第一心也。此言无余者。有二种。一二障永尽。二万德圆满。备此二义。故曰无余。非谓以小乘身智亡处为无余也。涅槃者。此幡云寂灭也。如是灭度无量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论云常心也。常有二种。一就佛性法身凝然常住彼此平等。以明常。然佛性法身虽复平等。若就行者而言。一法身上有三种名。或覆法身全不净者。名为众生。修行断惑半净半不净。名为菩萨。十地行满断惑障尽具足清净者。名之为佛。若据真如等有法身彼此无二。故曰一体常心也。二就得慈悲一体常心。众生如自己身。常现在前心不舍离。故名常心。具此二义。故名常心也。依此论释一体悲义道。初地菩萨得一子地者。犹非尽理之言。何以得知。如有女人。唯有一子。爱之甚重。常言宁愍我身不愍我子。王即使人以大火炎此女人。此女人患热。推子遮火。护惜己身故。知言一子地者。非尽理之言。故引事来证此一体悲义也。然此众生所以护惜己身者。以无量世来计着虚妄我见习久故尔。如经中说。有人造五逆罪。迳五大劫在阿鼻地狱。偿罪将毕。有人谓曰。汝明日得出地狱。然虽复得出。而汝此身于即断灭。罪人闻之。即答云。我宁更尔许劫在地狱中。不用出已断灭。以此众生从无始世来。贪着妄我故护惜己身。非实有我也。此菩萨亦复如是。从一大阿僧祇来习此慈悲。证初地时。于一切众生得一体心成。冥然一体。不见二相二差别。故曰一体。以此为常心也。此常心者亦得二心。一真如自在我二一体悲心分也。如是灭度无量无边众生者。牒前菩萨所化众生令入涅槃者来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明菩萨虽度向无量众生令入涅槃。而于真如平等理中不见我是菩萨有真如佛性。亦不见彼是众生异于我身无真如佛性而可度者。以真如平等理中泯然一观彼此无二。故曰实无众生得灭度也。又此菩萨得一体悲成故。取一切众生如自己身。冥然一体。不见彼此之异。故曰实无众生得灭度者

何以故若菩萨有众生相即非菩萨者。此释前实无众生得灭度者。云何释。明菩萨既广化法界众生令入涅槃而复言实无众生得灭度者。何以故。如此二言相违也。今将明菩萨由证此真如平等及一体悲成。绝分别之心。不见彼是众生我为菩萨。而起心度之令得解脱。故言实无众生得灭度者。非于妄想世谛缘用明道中亦无众生可度者。故此二言不相违也。若菩萨有众生想即非菩萨者。明若菩萨起心分别。谓离真如佛性平等利外。别有定实众生异于己身而可度者。故有众生等想。此未是初地解真如平等真我菩萨。故曰即非菩萨。此举有众生相不生不分别相者非菩萨故。明得我心无众生相者。此以是非相形答也。何以故知。如首楞严经中。坚意菩萨白佛。菩萨住何地中。得首楞严三昧。佛告坚意菩萨。非初地中得。乃至非九地中得。若尔竟何地得也。故答于第十地中得。又云若不得首楞严三昧者。则不名菩萨。若尔九地已下岂可一向非菩萨也。即答亦得如分力得此三昧。然此言即非菩萨者。明九地已还虽是菩萨而不得名为第十地中具足得首楞严三昧菩萨。然非不分得此三昧也。宝仿论中。有人问龙树菩萨。菩萨从何地来得首楞严三昧。答初地中得乃至第十地中得。又云菩萨不得此三昧者。则不名为菩萨。以是文验。足知九地已前亦名得此三昧。但遂胜处彰名。故云不得首楞严三昧者不名菩萨也。如涅槃经云。十地菩萨眼见佛性。九地已还名为闻见。然九地已下亦分有眼见。但以下形上。云九地为闻见。非是全不眼见。何以得知。又即云唯佛一人眼见佛性。十地已下皆名闻见。以此验知。亦得言初地以上眼见佛性。地前凡夫名为闻见。此皆就人有上下迭相形夺。优劣中语。非称实之谈。故今道则非菩萨者。则非初地解真如平等菩萨也

何以故非乃至不名菩萨。此论释云不颠倒心。何故明此众生有人生疑。菩萨住初地时。云何于一切众生得我心者。此以何义故名为我心。如外道凡夫。以颠倒见故。于众生五阴无我法中。横计神我。未知此菩萨我心者何。异外道凡夫横计神我。故言何以故也。为除此疑故。佛将欲答菩萨起于我心者非是横神我。故言何以故也。为除此疑故。佛将欲答菩萨起于我心者非是横计颠倒之我。故言非也。泛明我有二种。一者一切众生真如佛性一体平等自在之我。二者于众生五阴中横计即离等神我颠倒心也。然菩萨得真如平等自在我解故。便住初地。故此非横计颠倒我也。应直作此答。何故乃云有众生相等不名菩萨答也。将以未得二种无我平等解者。有众生等相非菩萨故。明知得二种无我平等解者。无众生相。是名菩萨。以未得者非故形得者为是。此转答也。若菩萨有众生相至寿者相等者。此明若菩萨犹有我人等相则不名住初地已上解真如平等得无我菩萨。故云则不名菩萨也

论曰。云何菩萨大乘中住等。此是论主将释前经故。设此论生起也。大乘中住者。取经中问答所明之义。为此一段经名也。问者须菩提问。答者如来答也。示现此义者。明此经辨具足四种深心永大乘中住义也。此一段经虽科为四句。论以一偈释尽。初广心者。别释卵生等三种众生。明菩萨发心教化卵生等色无色等尽众生界。情无限局。故名广心也。大者与广。义一名异。但为成偈故所以并置也。第一者。释经中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明菩萨乃以常住涅槃至极之乐度于众生。不以声闻缘觉中道所证而灭度之。况人天等乐。故名第一心也。常者释前经中实无众生得灭度者。常有二种。一明初地菩萨会真如佛性常住之理。然此常理妙有湛然古今一定。无有凡圣彼此之异。于此真如一体平等理中。何得见有众生异于己身而得灭度者。故言常心。二明菩萨得一体慈悲平等之解。我所修善根即是众生善根。教化众生如我自身。恒无休息。故名常心也。其心不颠倒者。释经中。若菩萨起众生相等则不名菩萨者。明道言我心者非妄计神我颠倒心也。利益深心住者。此是疾转义通前四种心。下皆云利益深心住。此言深心者。缘真如深理起此四心。故曰深。又复深起悲心。亦名深也。今言住者。具上四心故。初地大乘法中决定住也。此乘功德满者。明初地菩萨具前四心故初地僧祇大乘功德分中满足非究竟满也

此偈说何等义者。论主作偈释义讫竟。复以长行。论来释故。先假设问。其一偈所释之意说何等义也。既有此问。即答云若菩萨有四种深利益心。此是菩萨大乘住处讫未明。此下答意有二。初辨以有四种深心故。此菩萨能住初地大乘中。二从何等为四种心以下至未。广别提四心各举经结之也。若菩萨有四种心者。牒偈中上二句四种心也。深利益菩提心乃至大乘住处住者。释偈中第三句也何以故此深心功德满足者。举偈中第四句。以功德满足故。释成前第三句云何此四种心得住于初地大乘中也。明具四种功德满足故得住初地大乘中也。是故四种深利益摄取心生等者。结总释四心也。是故者。是四种深心满足故。便近摄取初地远生佛果也。何等为四种心者。将欲以一句经结一种心故问出四种心也。一广等数出四心也。云何广心利益如经等。自下别提偈中四种心各为问。各以一段经结之更不委释。即指经为解依论可知也。但第三常心其义犹隐故。论主偏作问云。此义云何。虽此一段明于常心犹未可解。不知此常心之义云何也。菩萨取一切众生犹如我身者。答于常心义。明菩萨得一体心成。是故取一切众生如我身。不见众生异于我也。以此义故者。以此菩萨取众生犹如我身义故也。令众生得涅槃灭度之者。即是我身涅槃故。异菩萨身外无别众生得灭度也。若菩萨于众生起众生相不生我想等。犹是经中举非形是也

论曰自此以下说菩萨如大乘中住修行者。此是论主。牒前住分生后修行分也。如大乘中住者。牒第三住分也。修行者。处分生后大段第四如实修行也。此正应直处分。如实修行分。何故通牒住分来者。明菩萨虽得四种深心住于初地犹行未究竟故须臾进修二地以上诸行故。通牒前第三分生起第四分也。复次须菩提不住于事行于布施等一段经。名为第四如实修行分也。云何名为如实修行。明二地已上修道菩萨。既会真如平等。现见佛性得一体慈悲故。能以无分别不取相心。而不为三事。亦不见三事相。行八万四千诸波罗蜜故。名如实修行也。此经所以来者。前第三段中。已明菩萨现见真如具足四种深利益心。则能永断四住。出分段生死。离五怖畏。生在佛家。住于初地大乘法中。然虽一大僧祇行满证初地无生见道之解并观三种二谛平等照万有。犹地行未圆。一切种智未满。观境未周。断惑未尽。大光明未具足。必须重修万行增习见道备精众德更迳二大阿僧祇。行满或尽。方能进趣证于佛果。是故菩萨若能始从二地终于远行。以不取心。行诸波罗蜜。遣功用相尽。乃得证于八地已上无功用位。备修十地。得一切种智。是故第四次辨如实修行分也。就此经中始未具明三道。何者是前之住分局在初地。即是见道此如实修行分。二地已上至于七地。即是修道。下断疑分中言违于不住道者。即是八地至十地无功用道也

不住于事行于布施者。论云不着自身事者。自五阴事也。以菩萨离不活畏故不着自身。所以教不着自身者。若着于身。则有二种过。一畏身不活一向不施。二说使布施着相心求不成彼岸义也。无所住者。论云不着。报恩报恩者。谓供养恭敬。供养有三。一奉施。二恭敬。三尊重。恭敬亦有三也。一给侍。二迎送。三礼拜也。菩萨得一体心成故。常作心念。我应供养一切众生。云何乃求他人供养。是故不着报恩也。不住色等者。论云不着果报。此明菩萨为求无上菩提行于布施不为三界人天中色声等五欲果报。故云不着果报也。此三句答于问中云何修行也。以能如是不住三事行于布施。方得名为如实修行也

有人乘此生疑。凡人所以行布施者。为自身报恩果报。若菩萨不为自身报恩果报者。云何而得行于布施。复布施之行云何得成。有如此疑故。佛答须菩提。应如是布施。此明虽不为三事。以此菩萨为求佛果。复得一体慈悲愍一切众生故所以能施。此是无相布施故彼岸义成。故言应如是布施。应如是布施者。应如上不为三事行无相布施也

虽言不着三事行无相布施。未知菩萨观何境界调伏其心。能如是不着三事行于布施。故下云不住于相想。此经答上问中。云何降伏其心。释成前云何修行中不着三事。明所以能于自身报恩果报不着。而修布施等行者。明此菩萨由证真如平等得胜三昧。柔伏其心。便不见我是施者彼是受者。既会平等不见彼此施主福田二相差别之异。不见财物但是我许非余人物。而用施前众生。又亦于平等理中。不见有菩提果报可求。明菩萨于真如理中得胜三昧。于此事中降伏其心。得柔软自在故。能不着三事而行布施。此三种事有二种。一外。二内。一不住相者。谓受者财物二种外相也。不住想者。谓施者内心想也若能如是不取内外法相。以无分别。能降伏心。而行布施。故成上不着自身等三事布施行也。云何而言若不住自身等相。何得布施。不施之行云何得成也。明真如平等理中不见三事而行布施者。乃真成无相檀。非谓性空中不见也

因何不着果报。更生一疑。若不着果报行布施者。无上菩提亦是果报。云何为佛菩提行于布施而不名著果报也。此中未答指下第五段。彼处明法身菩提是无为相。设使为此菩提行布施者。不名取相故。遥以此为答也。何以故。若不住相布施。其福德聚不可思量者。此乃为释。前疑者云若不见施者受者财物三种相者。未知此为有心故言不见为无心故而云不见也。若无心者。此何异郁单越人。彼处人无我所心。他来取物者劫无心吝惜。以无施心故。虽舍布施无福。此亦如是。若无心分别不成彼岸行也。若不见三事行布施者。此施为有福德。为无福德也。故答不住相布施。其福德聚多不可思量。明此布施得平等真如一体心成故。但于此三事中不生取着。名为不住。非无真如平等知慧解心而行布施。此明有心非是无心也。若取相布施。是有漏因。但感三界有为果报。其福有尽故少。不见三事行布施者。不取相是无漏之因。乃远招佛果。不感三有果报。故无相福德转多不可思量。此明无相心布施得佛果无量功德聚。故非无心无福也。故以此一。何以故等。双释二疑也。然此虽法说云福德不可思量。义犹未显。故复别虚空譬喻证成福德多也。然既行不取相因。必得无为法身大功德聚。此云功德。非凡夫二乘下情图度。故云不可思量。此因中说果。亦得道十地因行亦不可思量。所以须说十方虚空者。恐人谓东方世界虚空不可思量。余方世界虚空是可思量。复为彰施福多故。亦得云一一法门中功德不可思量如十方虚空也。然如来虽如是广释菩萨不住相布施之义其福德聚如十方虚空不可思量。而大众疑心犹故不尽。复云未知此之布施波罗蜜行为毕竟成得大菩提无量功德为不成就也。为除此疑。是故佛答但应如是行于布施。此明应如我上来所教。不住三事。不见三事。调伏其心。行于布施。必得无为法身大功德聚。但信我语勿复生疑

又复一解。疑云若不取相行布施者。然亦不应为佛菩提行于布施。若为佛菩提行于布施者。虽舍世间有为法中着。还于出世间法中取着。云何而言不住相布施得福多如虚空也。故佛答但应如是行于布施。明虽为佛菩提而行布施。然佛答菩提无为法身非有为相故。为无为佛菩提行于布施。非取相也。然下长行论中更不别释此疑。即指第五段中如来非有为相答也

此一段经。凡以三行偈释。初一偈真释。何故此经六度之中。独明檀度之疑。第二偈释经中不住于事等三种修行。第三偈释经中不住于相想等尽经也。初偈云释疑。何者是疑。疑云如来前七部般若中及以余经皆具说六波罗蜜。以摄万行。此中何故单明檀波罗蜜。不说余五也。若有此疑。还应有问。以此经多不作问答故。论主随顺经意。亦不作问答。故宜答言檀义摄于六。既有此答。即知有问。故不作问也。此偈言檀义摄于六者。此明如来说法有二种。一者总相法门。二者别相法门。此即是总相法门也。明以一檀之义摄取余五。以此五中皆有檀义。故得相摄。是故此经单说一檀之名。以通收于六。故不明余五也。虽言檀义摄六。未知此六云何皆有檀义。故下句行出云资生无畏法。资生者。谓以珍宝饮食衣服财帛等资生之具。惠施于人。故名为檀也。无畏者。摄戒忍二波罗蜜。亦名为檀。由持戒故。不报外恶。以有羼提波罗蜜故。能忍加毁。即以此二能施前人无畏。故名为无畏檀也。法者。摄精进等后三波罗蜜有于檀义。以此后三波罗蜜故。便能以胜法施人。故说此三说在法施檀。义释在长行论中也

又复一解。云何菩萨布施摄尸波罗蜜。菩萨布施时。受时不如法修行。菩萨尔时其心清净不生慊恨。是故布施摄尸波罗蜜。云何菩萨布施摄忍辱波罗蜜。菩萨布施时。受者嗔恚打骂菩萨。尔时忍不生嗔。是故布施摄羼提波罗蜜。云何菩萨布施摄精进波罗蜜。菩萨布施时。受者嗔恚慊物少恶。毁骂菩萨。菩萨转转精进。勤行布施不休不息。是故布施摄毗梨耶波罗蜜。云何菩萨布施摄禅波罗蜜。菩萨布施时。不求人天二乘果报。但求无上菩提。故布施摄禅波蜜。云何菩萨布施摄般若波罗蜜。菩萨布施时。不见施者受者财物。是故布施摄般若波罗蜜也。此中一二三者。前句明其六檀之体。此句还出上六檀之数。一若资生檀也。二者或忍二度无畏檀也。三者摄法中精进等后三檀也。此中非但唯檀波罗蜜摄于余六。下五度皆迭互有摄六之义也。名为修行住者结句。明以此一檀摄六波罗蜜。故得名为二地已上修道菩萨如实行住也。何故唯一檀波罗蜜名说六波罗蜜。乃至相义亦现。此中有一问答。释偈中初句。以一檀波罗蜜摄六之义也。一切波罗蜜檀相义者。自下论主将欲解第二句。六波罗蜜皆有檀义。故还牒前句也。谓资生无畏法等应知者。正出第二句。明资生无畏法摄。以六波罗蜜皆有檀义劝人知也。此义云何以下。一一别释句三摄六皆有檀义也。于已作未作恶不生怖畏者。此解戒忍二度作无畏檀义。已作者。前人已曾诽谤菩萨言。汝是破戒毁禁行恶之人。非持戒人。故云已作恶。未作恶者。前人虽起恶心欲诽谤菩萨。犹未诽谤。故言未作恶。又云已作恶者。众生已曾加毁打骂菩萨。名为已作恶。未作恶者。众生始起心。犹未打骂。故未作恶也。不生怖畏者。明菩萨于此二种已作未作恶人。若加报者则令前人恐惧。以菩萨持戒忍辱故。不报其恶。便施前人无畏。此解戒忍二波罗蜜有檀义。故言不生怖畏也。法檀波罗蜜不疲惓者。明菩萨以有精进波罗蜜故日夜精勤求五明论智。为一切众生说法教化无有休息也。善知心者。禅波罗蜜此云思惟。以得禅波罗蜜故。获他心智众生三乘根性利钝不同欲乐厚薄有贪心离贪心等。称机说法。或应与念而得度者。如禅默众生等是。或有乃是断命而得度者。如佛昔作仙预国王杀五百婆罗门等。或有应说颠倒法门者。为说颠倒法门。如持戒之人应因破戒而得度者。教破戒等是也。以因禅定故善识根机。故名禅波罗蜜为善知心也。如实说法故者。以般若波罗蜜故。善解二谛法药。称于法相。如实为众生说法也。此三解精进般若等有法施檀义也。此即是菩萨摩诃萨修行住者。近结别释。三檀摄六。以为二地已上如实修行住也。如向说三种檀摄六至是名修行住者。此句远结总别释。一波罗蜜摄六之义。皆为修道菩萨修行住义也

云何菩萨不住于事行于布施等者。此论主将欲作第二偈正释经中不住三事。故举此经文来问。故云云何也。第二偈释经中不住于事等三种修行经文自身及报恩果报斯不着。应云自身不着报恩不着果。报不着但以偈狭。先具列三事。后云不着也。自身者释经中不住于事行于布施。明菩萨证初地解时已离五怖畏。无有不活之畏。故能不着自身而行布施也。报恩者。释经中无所住行于布施。明菩萨行布施于不为供养恭敬衣服饮食种种恩惠之报也。果报者。释经中不住色布施等。世人布施为求未来人天中五欲果报。今明菩萨布施不为人天中色声等报。乃为远求佛果故。此三句下皆云不着。故曰斯也。下半偈二句。还释上二句。获存已不施者。释初句中自身。若存着己身。畏身不活。吝财不施。遮此着心。故言护存已不施也。防求于异事者。释上报恩果报。又虽布施。若为世间报恩果报。即是求于世间有为异事。不求出世无为佛菩提。为遮此事故。云防求异事也

不住于事者。论中提经也。谓不着自身者直以偈论属经也。无所住。谓不着报恩乃至如经无所住者。此亦经论相属。并释出报恩事。复以经结之也。不住色等谓不着果报者。亦是经论相属。何故如是不住行布施者。问上二句中不住三事所由。提下半偈为答。然后就偈中。次第释不住三事之所以也

第三偈调伏彼事中者。释经中应如是布施不住于相想也。菩萨既证真如之解得理中定。能除惑障。得喜乐意。心得柔软自在犹如良马。亦如真金。无取三事相刚矿。故云调伏也。彼事中者。虽云调伏。未知于何处调伏。明菩萨得佛性真如平等解一切众生即是我身故。不见我是能施前人是受施者。又复不见财物唯是我许非前人物以我财物施与前人。于此施受财物三法中调伏故。言彼事中也。上虽云三事中调伏。未知云何调伏。故次第二句远离取相心也。于三事之中。不生取着故。言远离也。此上半偈。唯释不住于相想经。第三句通释上下生疑也。及断种种疑者。此种种疑。即上经中三种疑。又亦通生下第五第六疑中断疑经文。故云及断种种疑也亦防生成心者。次前句释上下其义已竟。所以复作此一句者。但为偈故还重指出上疑。若不取三事相。云何布施。若不见三事而行布施者。为有心。为无心。若无心者。为有福德。为无福德。若有福德。为多为少。波罗蜜行为成不成。此是生疑也。遮此疑心令使不起。故云亦防生心也。成者即答布施行成有多福德。释云前疑斯一句中合有疑答也。又解上生疑。若菩萨不住三事相。复不见三事。为有心有福。为无心无福。彼岸功德成以不成。遮前人如此疑心。故言亦防生成心也。此文说何义者。问上不住于相想经文中。为说何等义也。故答所谓不见施物受者。及施者此列经中所明事。即指上半偈为解。复举经来结可知也。次说布施利益者。将以下半偈释菩萨不住相布施以下经故。作此一句。生起下疑答之意。如论可知也

何故说修行后。次显布施利益者。此中论主设难云。布施之行正是其因。所得利益乃是其果。夫说法之来应先说果在前。然后劝修其因。此是圣人说法之常式何故今者先说因于前。后方说其果也。故答以得降伏心故。后说布施利益。明若此菩萨未修行时。须先说果以示之劝修因行。今明此二地以上菩萨已能现真如。降伏其心。不着三事。布施等行久已成就。既有此因。直须次第为说因所得果也。此义云何等者。故释前问答之意也。自此以下一切修多罗示现断生疑心等。此一段论生起下经。凡作二意。初断生疑心。以前通生起第五段以下讫末经中疑也。云何生疑以下。次第别生疑意。然疑答之意。如后就经中生起。若以经答时。会须作疑。故不二处具作生疑意也。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相成就见如来不者。此段经第五名如来非有为相分。何故此名非有为相者。明法身如来古今湛然万德圆满体是无为永绝生住灭等有为三相。故曰如来非有为相也。次何次第起者。上第四段中。明菩萨以不取相心行于布施。此辨无相之因。疑云若有无相之因。还应得无相之果。然今现见释迦如来。始生中住终灭。果头既有此三相。以果验因。明知因亦应是有相。故知无有无相之因也。那得上言不取相行于布施能得果头无为法身无量福德也。为断此疑故。佛应答。须菩提莫作是念。汝言果头如来有生住灭有为三相者。是方便身随感故有。非是无为法身。然无为法身。古今湛然万德圆满。体绝三相。故非有为。汝云何以方便身有三相故。谓即是无为法身名三相也。此中应作问答。所以不作问答者。此经始末多不问答。然须菩提既是法身菩萨现为声闻。又得如来冥如力故。善解如来意。故佛直问。须菩提于意云何。以相成就见如来不。明可以生住灭等有为三相成就见果头无为法身如来不也。故须菩提解如来意。即答不可以相成就见如来者。此明法佛如来无为法身体无三相故不可以有为三相而见也。又有二乘凡夫。即执丈六如来二种涅槃以为无为。亦是常住无为者。谓释迦如来从发心已来。三大阿僧祇劫。修十地行满。菩提树下证正觉时。始降伏天魔。及断烦恼魔。身智犹存。此名有余涅槃。不为烦恼所为。故名无为。无余涅槃者。身智尽时。不为生住灭等三相所为。故曰无为。有此二义。故名丈六为无为法身。名常住者。明丈六如来一入涅槃更不还来二十五有。故名丈六为常也

自此以下讫经。广解三佛一异之义。今此段中。唯明法佛者。就别相中论从此以下。明报应二佛。经文历然自广明之。此中乘生疑念。应佛既有三相。非无为法身佛者。此丈六身。为当是佛。为非佛也。又亦疑报佛妙色无量相好庄严身。既非法身。为是有为。为是无为也。为是有漏。为是无漏。为是常耶。为无常也。又复报佛依报净土。为是有为法。为是无为法。为当三界所摄。为非三界摄也。有如此疑。下经当自一一别释可知。何以故者。因前不可以相成就见如来。乘生疑难。若法身如来无三相者。何以故如来自说我三大阿僧祇劫修道。最后身生于释种白净王家。六年苦行。道场成佛。八十余年处世说法。自云我身无常。却后三月当般涅槃。于双林灭度。故云何以故。经答言。如来所说相即非相。云何所说相即非相。明从王宫生至双林灭相。此是应身方便之相。非即此相。是法身无为相也。此应佛随众生感见故有。无其实状。论其体也。则唯一法性寂灭湛然。亦无四大色香等相也。佛告须菩提。凡所有相皆是妄语者。此泛论世间心心意识虚妄分别。应佛所有为三相所成者。皆是虚妄不实。亦得云凡所有果头报佛万功德相别相义边非古今一定虚空法身。故言凡所有相皆是妄语也。若见诸相非相。即非妄语者。若见有为三相非是无为法身相者。非是虚妄也。若尔有人疑。如来正可无有为三相。诸佛果头万德相者可是无也。答如是诸相非相。则见如来。如是知有为三相非无为法身相者。此人能见真实法身如来也。此明法身如来有真如解脱相而不同生住灭等有为三相也

此一段经。以一偈论释。分别有为体者。明诸小菩萨二乘之人起心意识虚妄分别。谓有为三相所成者。即是第一法身如来更无别无为法身。道无为法身者。虽诣虚空以为法身。而不可见。明知无有无为法身也。此一句将欲释疑。先举惑者之计。故言分别有为体也。第二句云防彼成就得。防者。遮前人计勿取三相所成者。是第一法身如来也。故言防彼成就得。此一句释经中于意云何以下至不可以相成就得见如来以前经也。三相异体故者。此一句释经中何以故如来所说相即非相至是妄语。明应佛三相及报佛万功德相异法身如来体。以法身如来别相义边离于三相及报佛佛万相故也。离彼是如来者。此句释经中若见诸相非相以下经文。明无为法身湛然常住古今一定体相寂灭。自性离三相等相。非断故离也

此义云何者。一偈释经之义意云何也。自下答释云何之意也。答分别有为体等三句。指出偈中上句惑者计情也。为防彼相成就得如来身者。提偈中第二句。遮上计情。即释经中不以相成就得见如来故引经也。何以故者。何以故遮言不可以应佛三相见法身如来也。故释云如来名无为法身故。明此法身体无三相故是无为故不可以相见也。如经等者。并引经偈来证也。彼相成就即非相成就者。释于经偈也。彼相成就者。明应佛三相也。即非相成就。此应佛三相。即非无为法身相成就也。此经偈明法身无有为相故得为证也。何以故者。复欲将举下偈释于下经问。何以故应佛三相成就非是法身相成就。故云何以故也。三相异如来体故者。还举前偈为解。上已将此偈证所以。此中复牵为解者。以此一句通释两处经文。是故中重提偈来释下经也。此句显有为虚妄故者。此是论主属当凡所有相等经之与论也。偈言离彼是如来者。此偈何故别提者。上通牵证义未别释经文。故更提此偈来释。若见诸相非相等以下结也。此句明如来体非有为故者。此论主属当若见诸相非相等经论也。菩萨如是知如来已下以经释疑竟。结释疑答之意也

同类推荐
  • 帝王世纪

    帝王世纪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维摩诘所说经

    维摩诘所说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富克锦舆地略

    富克锦舆地略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幼科切要

    幼科切要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Gaudissart II

    Gaudissart II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三公主的三骑士

    三公主的三骑士

    三位公主与三位骑士的校园爱恋,轩我喜欢你,我们要在一起!
  • 倾城:一世无忧

    倾城:一世无忧

    她是侯府庶女,不受宠爱,任人欺凌;他是燕国太子,却无人敬重。一朝雪地相遇,既是命中注定,也是心甘情愿。几年后,他依旧白衣翩翩,而她,早已不复当年。只有他的痴情依旧未变,只是她又该如何承受?“不管你是谁,我只愿你一世无忧!”
  • 纯白不白

    纯白不白

    在我纯白的年纪,遇见纯白的你。沧海桑田之后,即使相守已经无望,我还是想再陪你走一段。
  • 任寻我心

    任寻我心

    二十六岁的软件研发项目经理方从心,机缘巧合之下,将两居室中的一间出租给了“无家可归”的大学毕业生任寻。她惊讶地发现,任寻这个名字,竟与她喜欢的网络写手的笔名一模一样……然而,眼前这个大男孩儿所表现出的“流浪艺术家气质”,与“腹黑奸诈的性格”,却又与网络上的写手任寻判若两人。莫非真的是一体两面?任寻有自己的理想,不为现实妥协,其处女作《列国任行》言辞犀利,直击现实人生。方从心极力协助任寻出版他的处女作。两人在网上虚拟世界与网下现实人生的感情扑朔迷离,爱情,会如小说一般大团圆结局吗?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参见司马夫人

    参见司马夫人

    别人穿盛世她穿汉末别人穿祸水她穿悍妇别人的汉子都是王侯贵人,她的汉子是个狼顾鹰视别人穿三国认识孔明赵云周美郎,她穿三国天天面对司马家狐狸窝……算了,咱也认了,至少丈夫是自己的,儿子是自己的,有个空间也是自己的。啥?老狐狸是重生的?还一开始就看出自己不对劲?看了那么多年笑话真是太过分了!话说狐狸啊,你这重生是决定跟世子玩养成吗?穿越+重生+空间,无史实考据,纯属娱乐。考据党请自觉点右上角离开。
  • 相濡之镜

    相濡之镜

    有没有想过,其实镜子里也是一个世界?那么镜子里的世界和我们到底有什么一样的或者不一样的呢?
  • 相恋人鬼殊途时

    相恋人鬼殊途时

    一场车祸,身价千亿的财阀二代沦为一只游荡山间的孤魂。另一场车祸,刚走进职场的菜鸟灰姑娘捡到了这只可怜虫。“恋爱是有圈子的”,这句话讲的很有道理,比如你在沙县小吃吃5块一份的蒸饺时那就不能遇到此刻在品着几十万一瓶红酒的白马王子。因为即使是下雨天,沙县蒸饺也没有和拉菲比较配。但是更有道理的一句话是,“爱情,特么根本就是没有道理的!”香港的沦陷成就了柳原和流苏之间的倾城之恋,而两场车祸成就了豪门世子和职场菜鸟的爱情喜剧。这出戏里,甜蜜里透着点点悬疑,悬疑里带着些恐怖,恐怖里还裹着搞笑!
  • 嫡女谋略

    嫡女谋略

    晚亭一直不知道自己穿越了千年到这里来究竟是为了什么,直到遇上他,才明白:原来,我来这里是为了遇上你,与你两心相知相依,为了尝遍爱情的酸甜苦辣。原来,我是为了来等你,为了和你并肩走一段人生;看一段风景;品一段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的传奇;唱一首爱情的颂歌,谱一曲风住尘香花已尽的故事。
  • 奇葩铸造师

    奇葩铸造师

    周奇,曾经在神魔网游《TheWorld》中掀起近战奶妈狂潮后突然消失的那个男人,经历了一年的高考空白期,于幻想类网游《TheWorld2》中再次归来!这次他将掀起怎样的波澜呢?他……呃?这是在干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