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国,辽国——”张猛上气不接下气地说道。
“你倒是说辽国怎么了啊?”一旁的一位须发花白的老臣催王腾冲。
“辽国进犯我蜀南的边境,竟有五万大兵!前方哨位还发现,另有精兵十万,距我边境约50里地处安营!王腾冲大将军派末将十万火急回来禀报!”张猛满脸涨红,一口气讲完。
“什么?辽国出兵?攻打我蜀南?”
显然,蜀南王惊呆了。他怎么也没有想到当今的天下太平如此快就结束,辽国啊辽国!
“当年不是还都和谈好了吗?怎么辽国今日出尔反尔?”很快大臣们义愤填膺。
“当今的辽主真是狼子野心啊!”惊闻此言,朝臣的惊异、责骂、痛惜……各种声音交织在一起。
蜀南王在龙椅上坐着也是愁眉不展。他想起父王在世时讲起当年的和谈,颇是意味深长。只是,当年辽王赠与的奇剑,自己还从未亲眼见过呢!
正在蜀南王若有所思的时候,张猛又嗫嚅道:“禀告殿下,辽国这次是为一柄奇剑而来!他们在战书上写着,当年辽王把奇剑暂时放在蜀南,用来保管。而今先王和辽王皆已驾崩,他们说辽王立下遗嘱,要索回此剑——限我蜀南十五日内交出奇剑,否则——”
“否则什么?”蜀南王急切地抬高声音,带着几分怒气问道。
“要把南滨一带据为他们所有!”张猛眼睛血红地说道。
这一下整个金殿炸开了锅。
“什么?那柄剑当年不是赠给我蜀南的吗?怎么会是暂时保管?”血脉喷张的蜀南王大吃一惊道。
朝臣们纷纷喊不平。
“对啊!当时先王想把奇剑封给临风大侠时,还请辽王同意过的。如今,怎么又要——”一位已经六十“花甲”的老臣颤颤巍巍地说道。
“奇剑早已不知随临风大侠到了何处,就算真的要索回去,也是麻烦!”新上任的京兆尹李智道。
眼下,这个冠冕堂皇的理由让蜀南的早朝乱成一锅粥,大家都在作判断,猜测辽国的真实意图,蜀南王也在深思。
殿前玉阶处,有一人五旬上下,手持象牙笏板,一品官服着身,气宇轩昂,两眼炯炯有神,临危不乱,处变不惊。偶尔皱眉,似乎心思重重。
此人正是护国公马成钧——先王临终时指定的辅佐蜀南王的人。他年轻时随先王平定蜀南,能文能武,是先王的左膀右臂,也是最解先王心意的人。
此时马成钧心中暗想:“这估计是辽国使的一个计策,恐怕这‘醉翁之意不在酒’!”
八日前,辽国的五万大兵正在边界挺进,他们有精备的军队,铁甲骑兵更堪称是其他三国无以能比的。
但见一匹匹高大威猛的战马仰天长嘶,棕红色的马鬃像燃烧的烈焰,马背上的人个个装备精良,头上的银盔铆着闪亮的银钉,银盔的顶尖处飞着一簇雪白的缨子,远远看去,身上银色的铠甲或金黄色的铠甲,闪着凛然不可侵犯的寒光。
蜀南的守兵虽然提前打探出辽兵进攻,但是还没来得及请到救兵。辽兵竟“从天而降”!
蜀南的士卒都紧紧地拉起弓,瞄准一步一步近前的辽军。
但听得辽军一队人马来到城外高喊:“有战书呈上——”
蜀南军丝毫不敢放松警惕,唯恐有诈。从城楼上吊下一只竹筐,让辽军将战书放于其内,待拿上来王腾冲大将军一看:却是要蜀南将奇剑十五日内还给辽国,否则出兵云云。
不由得王大将军倒吸一口凉气,奇剑一事天下几乎妇孺皆知,怎么今日却大兵压境意欲索回,事情恐怕不止于此!但是自己现在仅有两万守军,虽然训练有素,但是面对五万大军,也是敌众我寡,不敢贸然交战!
王腾冲将军细细查看对方的阵容,他们的铁甲骑兵威严待阵,杀气腾腾,真是来者不善!
突然,蜀南军的又一拨探子回来,报上的消息更令人大吃一惊:“辽军距此50里处还有十万大军也正在向蜀南边境挺进!”
王腾冲大将军暗暗握拳,眼睛似要喷火,“众将领集合——”
将士们神色专注,他们都异口同声要请命出战。
“大兵压境,不可乱来,听我指挥,张猛——”
“末将在——”只见虎背熊腰的张猛出列,高喊一声。
“你呈我的文书,火速回去禀告蜀南王事情始末。请南王火速调动兵马速来支援!切记,事关城中数十万百姓性命,十万火急!”王腾冲的口气不容置疑。
张猛身为副将,本应和王大将军并肩指挥作战,无奈此次战情非同小可。虽然派信鸽带信回蜀都,但是都被辽军射杀!
辽军还扬言:“狼烟一起,马上攻城!”
城下,辽国的军队已经开始分开几股,围抄着把城池包围在内。
王腾冲将军知道,辽军此行,实在是为战事而来,看他们的行动,是要进入蜀南腹地,才肯罢休!无奈,王将军和张猛商量,由张猛一人送信,自己坐守城池,随时准备应战。
城池被包围,若张猛硬要突围出去,怕是九死一生,而且辽国也会马上交战,而蜀南救兵还未请到,如此决战是鱼死网破!
只好请张猛走秘道,从将军营进入,一行五十里,方能见到出口,那时就平安多了。
出去后,张猛带着两名贴身护卫,快马加鞭,火速回蜀都……
蜀南守军隔着护城河望去,辽军那边阵形摆开,高举着松油火把,气势冲天。
辽军也在暗暗观察蜀南守军的情况,只见他们镇定自若,心下不由暗叹。他们原本还想着,若是蜀南军轻易出击的话,将调动所有兵力攻入,定叫蜀南军片刻间就溃不成军!
孰料蜀南这边,王腾冲将军亲自坐阵,守在城楼上,他已经部署将领,把守各处要地,蜀南军现在兵力虽少,但是在气势上却毫不示弱,众将士都表现出严防死守、誓死抵抗的气概!
剑拔弩张之际,双方都没有贸然行动,辽军心想不费吹灰之力便让蜀南俯首,就算暂时不称臣,至少要得到诸多的好处。
虽然蜀南士卒一个个在那里摩拳擦掌,跃跃欲试。但他们也在着急救援的兵力怎么还没有到!遂暂时按兵不动,意在一点点拖延时间……
在几百里外的金殿上,大臣们开始商议如何打退辽国的进攻,而另一方面有人又提出,要打听那柄奇剑,他们都想着找到临风大侠取回奇剑;或者是大侠闻听战事,突然把剑送回来,蜀南易如反掌地劝退辽国……
蜀南王也在寻思奇剑的事,可还是先下令张猛副将军马上点兵,赶赴边境,又命人火速送信各地,尤其疆界处,严加防守!
众臣皆在交头接耳,唯独马成钧紧皱眉头,他万万没想到,先王临终前担心的事情此时已经开始应验:一、殿下会在安逸中不思进取;二、辽国地处大漠,粮食匮乏,辽王的后人怕是会有动静。三、天下太平,在百年之内;出了百年,天下又会有新的大乱。初始,仅为一国相犯,最后,必将四国牵制,局面堪忧!……
想到此,马成钧心中隐隐作痛。
大殿之上,早该退去早朝的人们都没有离开,仍在愁眉不展地商量着。
蜀南王接到辽军围城的消息就已经是时过八日了,就说真要去找奇剑,余下七日,怕是远远不够!但他还是命人起草文书,告示寻回奇剑者,赏金万两!
而另一方面,张副将已经带领五万精兵马不停蹄,火速赶往南蜀边境……
==========================
快用大把的票票砸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