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姐妹们,快用票票砸我呀...
=================================
“这,一言难尽!不仅要心性敏睿,还要持之以恒,熟悉天下兵法,敢于妄想,敢于指挥。坐镇军中,战场形势要了于心中,一如棋盘的棋子,你每走一步,都要思虑再三,或是如履薄冰,或是大胆进发,隐忍为保全自己,突破在于攻下敌人……”鬼谷滔滔不绝地说道。
许文修心中暗惊,原来,兵法不是记住别人的,自己就可以运用自如,进而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往往还要自己临阵观战,随机应变。而且,要心纳天下,有胆有略,能进能退。
每日清晨,许文修还是跟随鬼谷坚持闭气修炼,养气怡神。
他的悟性胜于从前,气理从容,悟性集中,自己反复琢磨兵法之中的精髓。鬼谷认为许文修还是太柔弱,“若是真要用兵法之道,你这样柔弱,该出手时,怕是也难以出手!而两军阵前,岂容你犹豫不决?敌我相争,你该知道有多么残酷!”
认真体味鬼谷先生的话,许文修再一遍遍看兵书。
“凡兵,制必先定。制先定则士不乱,士不乱则形乃明。金鼓所指,则百人尽斗。陷行乱际,则千人尽斗。覆军杀将,则万人齐刃。天下莫能当其战矣。”许文修学到一月,他看到这段兵法,内心凛然升起战场的残酷场面,他悟性勃发!
要说从前,他是一个安于现状,只是恪守着自己心灵规则的人,从孤儿到学生,他始终心性怜悯,然而,来到这个时代之后的惶惑,慢慢转化为冷静,而兵法之中的刚性和血腥,让自己开始思考现实的生存法则,“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许文修反复咀嚼这段话,他知道,在和敌人厮杀时,需要的是什么,凭借的又是什么,兵法,也许就是指导战争成败的灵魂!他更加如饥似渴地学习兵法,连鬼谷都诧异眼前这个看来文弱的年轻人!
蜀南。
许文修头一次下山时,便在驿站听说辽和蜀南交战,不觉自己已经从山下回来都已十余日。真是光阴似箭啊!
且说蜀南,蜀南王近日政务颇少,宫中清闲,每日优哉游哉地品着今年刚刚上贡的新茶,还看看乐班新编的舞曲,看着花容月貌的舞女,他还不时斜眯着眼,在歌女的胸前瞄上一会儿。但是却没料到,辽国此时已经点精兵十五万,正长驱直入蜀南边境!
蜀南王,三十几岁,眉目周正,于太和元年登基,先王在世时励精图治,蜀南也是百废俱兴,一举成为当时的大国,其他的几个国家:燕国,辽国,仇犹,皆羡慕蜀南的富有,却都只能望其项背。不可相比!
而蜀南王初即位时,也是豪情万丈,大展宏图。不过后来渐渐听信奸佞小人,几年后,便安于蜀南现状,不思进取。
辽国的出兵,蓄谋已久。
辽王和蜀南的先王在世时关系密切,而辽国现在的国主颇有野心,他早已蠢蠢欲动,想把蜀南最富庶的南滨一线掌控在自己手中。
早已觊觎蜀南富庶的辽国,千方百计想要找到出兵的理由。
野心勃勃的辽主多次召集群臣合谋。而大臣意见不同,尚无万全之策。
最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臣武谋雍诡秘地献上一计:“国主,今,天下太平,来不得半点轻举妄动,当年辽王在世,曾赠予蜀南奇剑一柄,据说,此剑后来被蜀南的先王封给临风大侠,而今辽王和蜀南先王皆已过世,临风大侠早已归隐江湖,何不借此剑为由?”
“何以见得?当年父王与蜀南先王交好,赠予其奇剑,这是天下皆知的事情。怎么现在又要用此剑作饵?”辽主的鹰一般犀利的眼中透出不解的光芒。
“殿下!这事还不在您一句话吗?当年的先王和咱们的辽王早已不在人间,你可以假托辽王的遗书,说辽王欲要回奇剑,想要留作给您的镇国宝剑。而今,奇剑早已不知去向,若蜀南拿不出来,就说他们背信弃义,这样你不就……”武谋雍长得尖嘴猴腮,可他居然给想出如此的下策!
辽主暗惊,这事真的可以如此办。古人不再,今人不知。遗书为证,何人敢疑?他暗暗佩服起其貌不扬的武谋雍来!
与众位大臣商量以索剑为理由出兵攻打蜀南时,辽主此举遭到几位老臣的反对,但他还是一意孤行。
辽主即刻便封武谋雍为帐前先锋官,此次带兵攻蜀南。
武谋雍一计出手,获利无数。顿时不知天高地厚,雄赳赳地领兵去了。
那些老臣多半认为辽国现在最紧要的是发展自己的农牧业,地处大漠的辽国,粮食极度匮乏,这次出兵,又要许多粮草,对于已经两年歉收的辽国来讲,此举无疑是雪上加霜。
辽主心中想的却是,蜀南定然交不出奇剑,那么就谈判,让蜀南每年纳贡,粮食、绫罗绸缎和金银玉器等等,皆在供奉之列。
这样辽国就有后备保障了。如此而来,不出十年,定伤蜀南元气!
老臣们的忧虑似乎不足以说服辽主。
太和十年,五月廿日,辽大举出兵蜀南,直接攻入蜀南边境。
而此时,蜀南王听信国师莫愁潜的调唆,召集群臣商议遴选宫女一事。
群臣不悦,但是又顾念他在先王驾崩后,遣散众多宫女,而备受爱戴的王妃怀柔因难产而薨,蜀南王几年未立新的王妃。
蜀南王今日寂寞难耐,这不竟和群臣商量选宫女的事情,而且一开口就要选二十位!
这正是许文修在驿站听到的消息:蜀南王要选宫女,什么“环肥燕瘦”的。
不过那日众位商人都是道听途说,本来一共选二十位美女,却被添油加醋地说成是环肥型二十位,燕瘦型二十位,整整给翻了一倍。
大家都在窃窃私语。
有的蠢臣倒是很乐意,他们想把自己的女儿送入宫中来享受荣华富贵。一个个掩着口,贼眉鼠眼地盯着蜀南王。
“若是小女被选中,我怎么也当个国丈,出去也是车来轿往,何处不风光啊?嘿嘿——”有一个四十出头的五品官臆想一番,还不由得笑出了声。
其他的忠良之臣还都冥思苦想,想着如何劝谏。他们都还未来得及发表意见。
突然有人不顾蜀南王的早朝,风风火火闯入金殿。猛地大喊一声:“报――”。
大家都将目光盯向那个无所顾忌冲进来的人,定睛一看,送来战报的竟是张猛副将。
若不是十万火急,就是太子也怕是不敢这样在早朝上大喊大叫;而若是平常小事,也不会是让副将亲自送来战报!
“看来有大事啊——”朝臣马上议论纷纷……
还在想着选宫女的蜀南王,刚要责骂何人如此无礼私闯金殿,却看是王大将军。再看朝臣都面露疑色,也隐隐感到事情蹊跷。
“哦!张猛副将军,为何如此慌乱?定有急事吧?”蜀南王显示出一国之君的镇定自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