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听是最好的交流
倾听是孩子感知外物和理解语言的行为表现。倾听能力在现实生活中运用非常广泛,大到听报告、欣赏音乐,小到一句话及每个字词的听和用,日常生活中时时处处需要倾听。倾听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孩子知识技能的接受和掌握程度。有些孩子注意力极易分散,对一些要求和指令不能马上做出反应,究其原因,是我们忽视了对孩子倾听能力的培养。
倾听是孩子学习知识和掌握技能的一种表现。一个充满好奇心和求知欲的孩子也会具备倾听的本能,不善于倾听不是耳朵的问题,而是心理的问题。所以是否会听,能否成为一名好听众,这将是孩子在以后的学业中取得进步的关键问题。
倾听是孩子感知和理解语言的一种行为表现,对孩子来说,倾听将直接影响到他学习新知识、新本领的能力。学会倾听是学会欣赏他人的基本要求之一,只要认真倾听,在评价他人时才能做到全面准确,只要认真倾听,才能取长补短……
很多孩子在学校有这样的表现:发言的同学还没讲完,便有部分学生插进话来,喊道:“老师,我,老师,我”,而真的让他们回答时,又会出现重复的答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状况呢?我想就是因为孩子想急于表现自己,没有细心听取别人见解的缘故。这样,既降低了课堂效率,又会对回答问题的同学造成一定的影响。
在家庭中,爸爸妈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是孩子学习倾听的最好榜样。通常自家人在交谈时比较随意,长此以往,势必影响到孩子。因此,即使是在家里爸爸妈妈也要特别注意交谈时的方式和礼仪,专心听对方讲话,不要同时做其他的事。其次,告诉孩子在听对方讲话时应耐心听完,不要抢话、插嘴;特别是在上课时要做到安静地听、专心地听,不做小动作,不影响别人,让孩子懂得影响别人听讲也是一种不礼貌的表现。
为了让孩子学会交流对话,就必须培养孩子耐心倾听的习惯。任何语言都是先听才有说的,先输入才有输出。让孩子学会听,是和他人交流的第一步。会听然后才能说,才能用语言交流思想感情。倾听就是最好的交流。
培养孩子的倾听力,对孩子今后的语言发展乃至社会生活都是极为重要的。要想让孩子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取得令人满意的进步,父母不妨从现在起,把培养和锻炼孩子“听”的能力提上日程,让孩子在知识的海洋里,倾一颗纯真的心,听快乐跳动的音符。
如何让孩子善于倾听?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往往会发现许多孩子非常善于表达自己,但是却不会倾听他人,无法与人在交往中体现出真诚,甚至不愿意倾听他人的建议和忠告。事实上,每一位父母都应该培养孩子倾听他人的习惯,这将使孩子终生受益。那么,如何培养孩子倾听他人的习惯呢?
1.倾听孩子的心声,重视孩子的存在
心理学家提示父母说:如果父母从不听孩子说话,孩子长大后往往要经过许多年治疗才能恢复自尊。事实上,孩子虽然还小,但是他们也有独立的人格尊严,他们也需要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父母是没有权利剥夺孩子的这些权利的。
在现实生活中,许多父母都没有认真倾听孩子心声的习惯,这也是孩子无法养成倾听他人习惯的原因。经常有父母这样感叹:“孩子有什么话总不肯跟我说,我说什么孩子也不愿意听,真是拿他没有办法。”事实上,父母不善于倾听孩子,孩子说的话就得不到父母的重视,孩子便只会把自己的想法藏起来,而且,孩子还会感觉到父母是不尊重自己的,从此更加减少与父母之间的沟通。这种后果将是非常严重的。
倾听孩子的心声不仅是了解孩子心灵的有效途径,也是培养孩子倾听他人的重要方法。父母必须定期抽出专门的时间来倾听孩子的心声,让孩子感受到你对他们的重视和赏识。倾听孩子说话时,父母一定要端正姿态,千万不要摆出一副表面上倾听、实际上千方百计想出一些理由来反驳他们的样子,完全不顾及孩子的感受,总是否定孩子的思想,这样孩子便不会再主动与父母交流了。
有经验的父母认为,通过倾听孩子们说话来了解他们心中的感受,是非常有用的一种方式。不论孩子提出的问题是大还是小,父母要尽可能找时间去倾听,而不要让孩子等你有了时间再说。立即倾听孩子说话,有助于赢得孩子的信任,更有助于培养孩子与人交往、善于倾听的好习惯。
2.教育孩子用心倾听,赢得他人的好感
有些孩子在家里受到父母的宠爱,经常在大人说话的时候插嘴,不能认真听别人说话,这些不好的习惯其实都是大人造成的。父母一定要端正对孩子的态度,孩子首先是一个独立的人,其次他是一个与大人平等的人,如果孩子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不良习惯,要想让孩子倾听他人是不太可能的,因此,父母既不能无视孩子的自尊,也没必要把孩子当成全家的中心,什么事情都围绕孩子转。应该让孩子懂得在听别人讲话时,要尊重他人,可以自然地坐着或者站着,眼睛看着说话的人,不要随便插嘴。安静地听别人把话说完,这是一种倾听他人的礼貌。
当他人在讲话时,听者或心不在焉,或左顾右盼,或处理他事,或摆弄东西,或不时走动,这种方式最易伤人自尊,说话的人往往觉得自己不被尊重,因此而不愿再讲,更不愿讲心里话,谈话不仅无法收到较好的效果,还会影响到双方的关系。
实际上,在人际交往中,孩子不仅要理解他人的情绪,而且还必须感受和体验他人的情绪。父母要教育孩子在别人愉快的时候与他人分享快乐,在别人痛苦、失落的时候与他人分担痛苦和失落,这种用心与人交往的表现必然会赢得他人的好感。
3.与孩子平等地交流与对话,可以提高孩子的倾听能力
许多父母在与孩子交流的过程中,喜欢把自己置于家长的权威位置上,喜欢对孩子下命令。事实上,这种命令式的话往往让孩子产生反感,由此而对父母的话充耳不闻。如果父母能够调整自己的心态,把自己置于孩子的朋友这种角色,与孩子平等地交流,平等地对话,孩子反而能够倾听父母的教导。
例如,不要说“跟你说了多少遍,进门后一定要随手关门!”而要说“有礼貌的人应该进门就随手关门,因为这是对屋里面的人的尊重。”不要说“每天都要我来叫你起床,你到底起不起床?”而要说“一个人应该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起不起床是自己的事,不应该让别人来叫。”不要说“你是个最懒的孩子了,有谁像你那样把自己的房间弄得这样脏?还不快收拾房间!”而要说“我看你有必要收拾一下自己的房间了,要不,客人进来参观都会觉得不好意思的。”不要说“我说的话你怎么不认真听呀?这孩子老是心不在焉。”而要说“妈妈有件重要的事情要跟你说,你要认真听,我讲完后还得让你帮我办个事。”不要说“我刚说完你就忘记了,是不是不想听呀?”而要说“今天是不是精神不太好,要不要我再重复一遍,你再认真地听一下。”
父母调整了与孩子交流的心态,调整了说话的方式,孩子就有可能认真倾听父母说话,也就能学会认真倾听他人说话。
4.从游戏中锻炼孩子的倾听能力
孩子能否认真倾听是一种重要的能力,父母在日常生活中要有意识地去培养孩子的这种能力。培养的形式可以是游戏,可以是活动,只要能够引起孩子的兴趣就可以。
一种良好的练习倾听的游戏就是传话法。比如,妈妈可以向孩子说一段话或者讲一个故事,要求孩子认真仔细地听完,然后再把这段话或者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听,妈妈则听听孩子讲得是否准确。或者每个人各出一段话传给其他人,当最后一个人把话传到发话人的时候,原话往往已经变得面目全非了。这种游戏比较有趣味性,孩子往往会比较喜欢。
5.让孩子通过提问获取对他人的了解
倾听他人,就要给予他人更多说话的时间。如果孩子能够掌握恰当的提问方式,可以帮助他们把说话的机会让给他人。
对于陌生的同学,在交谈的时候,两人往往会以提问的方式进行,但是怎样提问却是有讲究的。比如,有些孩子会这样问:“你是从外地转学来的吧?”“你爸爸妈妈是做什么的?”“你有兄弟姐妹吗?”“你现在住在哪里呢?”“你以前学习成绩好吗?”“你喜不喜欢我们的班级?”“我们两个交朋友好吗?”这种打破沙锅问到底的方式往往会让对方感到压抑,同时,这种提问往往三言两语就可以回答。
如果孩子换一种方式提问,把回答改成开放式的,那么,就可以引导他人畅所欲言。比如“你是从什么地方转学过来的?”“你们那里是怎么样的?有没有好玩的地方?”“你到我们班后有什么想法吗?”“你能不能谈谈你来这里后的所见所闻?”这样,对方就可能介绍一些提问者不太了解的事情,这种提问方式无疑是巧妙的。
当然,父母应该教导孩子,在提问的时候尽量避免涉及对方隐私和敏感的话题。
6.学会倾听的艺术
倾听他人有许多好处,学会倾听不仅讲究肢体语言,而且还讲究文明礼貌,对孩子的身心健康和人际交往大有裨益。
倾听他人讲话一定要保持安静的环境,这样可以减少外界的干扰,提高倾听的效果;要以冷静的心态,面带微笑地倾听,可以让对方感到轻松自如,提高谈话的质量;倾听时不要挑对方的毛病,不要当场提出自己的批判性意见,更不要与对方争论,尽量避免使用否定别人的回答或评论式的回答,如“不可能”、“我不同意”、“我可不这样想”、“我认为不该这样”,等等。应该站在对方的立场去倾听,努力理解对方说的每一句话,不随意打断他人的讲话,这是对他人起码的尊重,也有利于谈话能顺利进行下去;通过眼神、表情等非语言传播手段来表示自己在认真倾听,尽可能以柔和的目光注视着对方,并通过点头、微笑等方式及时对对方的谈话做出反应;也可以不时地说“是的”、“明白了”、“继续说吧”、“对”等语言来表示自己在认真倾听;如果对对方谈到的内容比较感兴趣,可以先点点头,然后简单地表明自己的态度,最后再说“请接着说下去”、“这件事你觉得怎么样?”“还有其他事情吗?”等等,这样会使对方谈兴更浓;要注意倾听对方说的内容,最好能够在对方讲完后简单地复述一遍,这样也确保理解了对方所讲的内容;如果对对方的谈话不感兴趣,可以委婉地转换话题,比如,“我想我们是不是可以谈一下关于其他方面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