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北京的很多地方,历史上是别有一番风景。城市的规划与修缮常年不断,于是,多年以前的建筑在今天面目全非,也是自然。
譬如,今天的北京西城区区委、区政府、法院和实验中学一带,明清时期原本是一个大水坑,称二龙坑,有沟渠与大明濠(今赵登禹路,明清时期修有喑沟,进行城市排污)相通。民国之后,填坑修路,改名为二龙路,才慢慢发展成今天的样子。
当地的老人讲,把坑填成路,一开始并非政府行为。解放前,人们都往这里的大水坑中倒垃圾。经年累月,垃圾不仅填平了二龙坑,而且形成了一座垃圾堆成的“二龙山”。这座垃圾山,臭气熏天、蚊蝇孳生、老鼠乱窜,风刮脏土、烂纸满天飞,雨冲烂菜叶、死耗子四处漂。在“二龙山”附近生活的老百姓,贫病交加,挣扎在死亡线上。
由辟才胡同到二龙坑,有一条弯弯曲曲的南北横胡同,有宽处、有窄处,这条胡同有个好名字,叫贵人关。贵人还需要过什么“关”呢?其实这是改的,原名鬼门关,名画家白石老人就曾住在这里。老人有句名诗:“寄萍堂外鬼门关”。看来,至少在白石老人居住的时期,这里根本不是什么好的所在。
这种说法,今天的很多人或许难以相信,但是有诗为证:
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清风吹不起半点漪沦。
不如多扔些破铜烂铁,爽性泼你的剩菜残羹。
也许铜的要绿成翡翠,铁躍上锈出几瓣挑花:
再让油腻织一层罗绮,霉菌给他蒸出些云霞。
让死水酵成一沟绿酒,飘满了珍珠似的白沫;
小珠笑一声变成大珠,又被偷酒的花蚊咬破。
那么一沟绝望的死水,也就夸得上几分鲜明。
如果青蛙耐不住寂寞,又算死水叫出了歌声。
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这里断不是美的所在,
不如让给丑恶来开垦,看他造出个什么世界。
如今,人们已经不记得还有个地方叫二龙坑了,地图上依然标着“二龙路”。住在二龙路的居民出门走几步便是西单商场,长安街。时代毕竟是进步了。
§§第六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