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8年7月,李嘉诚出生于广东省潮安县,父亲是位小学校长,书香门第,家庭贫寒。
李嘉诚从小聪明懂事,爱学习,尚节俭,待人谦逊和蔼,求知欲特强。在小学念书时,他最喜欢听历史上杰出人物的故事,萌生了长大后要做一番大事业、出人头地的念头。
日本军国主义者挑起了对华战争,李嘉诚更喜欢听中华民族英雄的故事,为他们的爱国情操和高尚的民族气节深深感染。家乡沦陷,李嘉诚上完了“最后一课”,脑海里留下雄鸡报晓似的中国地图,与全家一起逃难到香港,此时,仅有11岁。
在香港,李嘉诚一家人寄居在舅舅家,父亲继续教书,生活并不宽裕,他天天放学后为母亲做家务活,照管弟妹。李嘉诚年少时曾在半夜醒来,看见父亲仍在灯下改学生作业的背影,这件事给他留下难忘的印象,这是对李嘉诚人生境界最有力的挑战、警示和支撑。不能只为名利,只做一个名利之徒,人生在世,要达到一种高尚的境界。后来,李嘉诚终身相伴结发的妻子。两年后,他的父亲因病去世,一家人失去经济来源,生活顿时陷入紧迫窘态,李嘉诚不得不再次离开学校。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14岁的李嘉诚以稚嫩的双肩承担起照顾母亲、抚养弟妹的生活重担,走上了艰难的谋生道路。由于弟妹幼小,李嘉诚从未与他们争吵、斗殴过,逐渐养成宽容博大的胸怀,这种优秀品质伴他一生,使他后来在事业中朋友遍天下。
李嘉诚到茶楼做“茶博士”,到舅父的公司做小职员,后来到五金公司做街头推销员,一天工作16小时。由于他勤奋刻苦、机敏精干,很快就得到老板的赏识。20岁时,他被提升为经理。少年的欢乐、人性的懒散和嗜欲,几乎在他身上消失。他的最大努力就是挣到他和家人活命的资本。
李嘉诚在打工谋生的日子里,深感缺乏文化的弱势。如果总是这样在社会底层谋生,始终只能处于一种原始、低下的水平。于是他白天工作,晚上到夜校苦读,无论风雨交加,或是疲惫万分,都没有放弃学习,逐渐积累了一些文化知识,逐渐聪明起来。
香港人称推销员为“行街仔”,在推销员的生涯中,李嘉诚逐渐养成了敏锐的观察力和分析能力。总是能够凭着他的直觉和经验区别眼前的客户是什么类型的人物,并且能够马上了解客户的心理与性格,这就是商业直觉,这对他未来的创业起了很大的作用。
李嘉诚勤奋节俭,拼命工作,以获得更多的收益。除了养家糊口外,他将每一分钱都存起来,8年后,终于有了一笔积蓄。无论老板怎样挽留,他决心离开公司,独闯社会,开创自己的事业,哪怕公司再小也不在乎。
1950年夏天,李嘉诚与两个潮州青年合资在筲箕湾租了一间厂房,从事塑胶玩具和简单的生活日用品的生产与销售。选择这个行业与他推销塑胶玩具的经历有关,因为他已经积累了一些推销玩具的经验,在销售中驾轻就熟。在这个小厂中,李嘉诚投入的资本只有50 000港元,约等于7 000美元,而且这笔创业资金包括他的全部积蓄和向亲朋好友筹来的一些款项。
李嘉诚将这个小厂取名为“长江塑胶厂”。后来,当别人问他这个厂名有什么含义时?他说:“我取这个名称就是提醒自己,要像长江那样奔腾不息,同时,长江也有大江不择细流之意。”
创业初期,困难重重,李嘉诚身兼数职,联系货源,督导生产,负责推销,管理厂务,每天至少工作16小时,晚上还要进行自修,导致他经常睡眠不足,早上必须用两个闹钟,才能惊醒起床。创业的艰辛让他终身难忘,“我不知道这个时期是怎么度过来的。”
李嘉诚在创业初期对市场的把握还并不太准确,曾败走麦城,濒临破产。
小工厂的产销直接面对市场,产品数量少,加上销售经验的积累,最初运转顺利。李嘉诚头脑发热,开始迅速扩大生产。由于资金不足,设备简陋,人手缺乏,产品质量不断下降,加上国际市场风云突变,销售受阻,库存品越来越多,原料商不断讨债,一些欠长江货款的人又逃之夭夭,应收的款项不能到位,尤其严重的是,银行不但不向他贷款,也加入了索债行列。一系列的打击差点让“长江”断流。李嘉诚苦苦挣扎,不断地积聚着意志和力量并期待着市场发生变化。
经过5年的沉浮,“长江”到了丰水期。李嘉诚在挫折中也逐渐成熟起来,商业眼光变得更加敏锐。在瞬息万变的市场中,抢先抓住一个机遇,让“长江”奔流不息。
50年代后期,欧美流行塑料花,不论是办公室、会客厅、卧室等,都可以看到不同颜色、不同品种的塑料花,由于它不凋谢,可洗耐用,四季鲜艳,价格便宜。适合欧美社会的需求。尤其在欧洲,第二次世界大战造成的破坏仍然在产生影响,经济恢复没有完成,人们没有更多的财力消费鲜花,因此塑料花在欧洲特别畅销。
李嘉诚尽一切可能从欧美市场上收集到所有品种的塑料花草、水果进行研制,所生产的品种不仅能达到欧洲市场的要求,而且创新后加入了东方的花草与审美观念,使品种更有竞争力。
1957年,李嘉诚一方面加紧扩大厂房,增添设备,以抢先的速度投产塑料花,另一方面则四处寻找海外代理。要扩大对外贸易就必须按国际惯例行事,代理是长期形成的、非常有效的一种国际贸易方式。
一天,他与欧洲一名客商进行商务会谈,对方就产品质量、艺术性、交货时间等问题提出询问,其间流露出疑问的语气。第二天早晨,当客商醒来开门时,李嘉诚早已站在客商的房间门口,与手下人捧着一大堆符合欧洲市场需求的塑料花。客商感到非常的意外,也感到非常满意。李嘉诚微笑着将另一些更加新颖的东方花草赠送给客商,引来对方眼里光芒四射,连呼:“了不起,东方文化!”原来,李嘉诚将客人安排妥当后,火速回厂,与技术员通宵达旦地按客户的要求进行研制,并对东方花草的造型进一步艺术化,自然逼真,趣味盎然。当客商看到李嘉诚红红的眼睛时,什么都明白了,他不再担心交货的时间问题,非常爽快地签下了长期订货合同。
李嘉诚赢得了信誉,扩大了规模,获得了大量的订单,全力转向生产塑料花草。由于他抢占了先机,也就抢先掘到塑料花的第一桶金:第一年的营业额达到1 000万港元。第二年,他建立一幢12层楼和一幢6层楼的工厂大厦,产生了规模效益。随后的7年间,李嘉诚在生产销售塑料花中赚到了数千万港元。“长江”不仅在香港独占龙头,而且也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塑料花生产厂。
李嘉诚并不因为自己戴上“塑料花”做成的大王桂冠而沾沾自喜,也没有陶醉在千万资产的财富中,更没有编织豪华生活的美景,而是不断激励自己,将长江事业做得更大。
后来,李嘉诚审时度势,因势利导避免了另一次灾难性的打击。
当香港的塑料花厂如雨后春笋般地出现时,李嘉诚认为:物盛必衰,塑料花不久将成明日黄花,不能大量购进原料,必须重新进行产品定位。
由糊涂变聪明易,由聪明变糊涂难。李嘉诚激流勇退,转产塑料玩具,人们感到糊涂:“塑料大王为什么放弃了盈利丰厚的塑料花?”“李嘉诚没有王者风范成不了大气候!”对这些流言蜚语,李嘉诚淡然视之。不久,欧美对塑料花失去兴趣,一时间,香港的塑料花滥市,送人都没有人要,一哄而上的厂商纷纷破产,而李嘉诚早一步退出,不仅脱过劫难,而且在每年的玩具生产中赚到1 000多万美元。人们这才恍然大悟,都认为:李嘉诚不仅能战胜他人也能战胜自己。
早期创业的艰辛、挫折与成熟,使李嘉诚感慨万千。当他后来回答别人的提问时,总是说:
“20岁前,事业上的成功,100%是靠双手勤劳换来;20岁到30 岁之间,事业已有些基础。这 10 年成功,10%靠机遇,90%靠勤奋。”
“如果没有个人条件,运气来了也会跑掉的。”“不论做什么生意,必先了解市场的需求。待人处事则应忠诚努力,遵守诺言,而且要不断地充实自己,追上瞬息万变的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