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是最令年轻人兴奋的字眼。《赢在中国》、《我为创业狂》、《创业大本营》等创业电视节目的播出更是点燃了他们的热情。然而,创业绝非易事,李开复建议年轻人在接受了各种职业训练后再行创业。
相对于在电视节目上担任创业导师,李开复更愿意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帮助创业者。虽然创新工场能够直接参与的项目有限,但其意义更多的在于模式的创新以及创业经验的推广。对于李开复来说,创办创新工场是一次创业,其中的每一步也值得创业者学习和借鉴。
星期一 认识你自己
有了团队、经验、经历和点子,也有了钱,实际上,你依然只有十分之一的成功机会;没有经验,那就可能是千分之一了;没有经验也没有团队,那就是一百万分之一;没有经验没有团队没有执行力,那成功的可能性就是零了。所以,第一个问题,你是否渴望创业;第二个问题,你是否愿意努力、拼命、辛苦。
——2009年10月,李开复接受《南方都市报》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背景分析
古希腊戴尔菲的阿波罗神庙的入口处写着一句醒世语:“认识你自己。”创业也是一样,每个人都有着不同的性格和经历,有的人适合于创业,有的人并不适合。所以,在创业前必须清楚地认识自己,审视自己是否做好了准备,而不是固执地认为别人能够创业成功,自己也不会失败,一时冲动或者赶时髦地投入创业。
创业是对个人能力的全方位的考验,并非你拥有了创业成功的基本条件,例如团队、经验、经历、点子和钱,就能保证百分之百的成功,当条件不具备的时候,成功率就更低了。因此,创业不仅是素质的比拼,也是对心理的考验。在创业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意想不到的艰难险阻,除了要追随自己内心深处的直觉,认识自己也至关重要。
行动指南
评估自己的资源和机会,以及自己愿意付出的努力。
星期二 先实践,后创业
我不赞成大学生马上创业。要多实践!想创业的学生,最好的方式是,毕业后不要急于创业,先加入一个刚创立的公司或者自己觉得理想的公司积累经验。2~3年的正确经验足够了。同时注重培养自己的情商,学会与人相处,提升团队协作能力。
——摘自2008年9月李开复与湖北大学学生的对话
背景分析
在一个人的职业生涯中,工作和创业二者的关系或许可以用恋爱和结婚来形容。理想的方式应该是先工作,在各方面有了一定的积累之后再进行创业,也有人选择先创业,但这种“先结婚、后恋爱”的方式,或许更多地是因为创业者在决定创业时没有能很好地认识创业而犯下的“美丽的错误”。
创业是伟大的事业,但是这个伟大的事业是由琐碎的事情、困难和问题组成的。要创业成功,除了应具备热情和勇气之外,还要有解决琐碎的事情、困难和问题的方法和经验,而这些方法和经验往往是在真正进入社会后,通过工作积累出来的,缺乏了实践的积累,一个人的创业之路会困难得多。
李开复所说的2~3年的正确经验也是因人因创业项目而异的。不同创业项目所需要的技能各不相同,如果项目的起点较高,不妨借此积累自己的资源。
行动指南
从模板公司积累足够经验后,再考虑创业的事情。
星期三 为客户创造价值
放弃自己的学业,去开公司,基本上我是反对这个事情的。因为创业是一个非常艰难的事情,因为你创一个公司,你的目的是要帮助用户制造有价值的东西,做这么一件事情不是一个没有经验的人能够很轻易成功的。
——2001年,李开复做客央视《对话》节目时如是说
背景分析
创业是一件非常艰难的事情。在创业初期,创业者往往身兼数职,这也要求创业者对每个项目、公司的各个环节都有一定的了解,这对创业者的要求是很高的。
媒体往往只宣传创业成功的正面例子,对于缺乏工作经验和社会经验的学生来说,这样的宣传往往让他们低估创业的风险和难度。如果还没有想清楚就凭着热情去做,遇到困难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了。实际上,有统计显示,学生创业的成功率是非常低的。
对于任何一个公司来说,生存都是第一位的。不管创业的目的是什么,只有先生存下来,才能谈进一步的发展和理想。企业要生存,就必须创造出客户需要的产品和服务,然而这个道理并不是人人都能明白的,或者能明白这一点,但由于自身能力所限无法达到预期的目标。在创业之前,人们应该考虑清楚“如何为客户创造价值”,然后再去制订创业计划,逐步实施。
行动指南
创业需要理想的指引,更需要对现实的正确认识。
星期四 未思成,先思败
不是每一个创业者都能成功,大部分的创业者都会失败。如果一个学生要创业,不管是早创业、晚创业,他都要抱着从失败中学习的想法,这样他才能够越做越好。
——2001年,李开复做客央视《对话》节目时如是说
如果要创业,你必须有坦然接受失败和从中学习到智慧的广阔胸襟。
——摘自李开复文章《想成为企业家需要具备哪些知识和素质》
背景分析
创业是一件残酷的事情,一百个创业者中,或许最终只有1个幸运儿,而这1%的成功者是从99%的失败者身上跨过去的,许多人往往只看到了成功者的成就,忽略了失败者的艰辛。创业不成功的原因可能也并不是因为创业者不够聪明、不够优秀,而只是时机不对、运气不好,或是其他意想不到的原因,往往一个小错误就会造成整个项目的失败。
失败并不可怕。事实上,许多创业者在成功之前都有过多次创业失败的经历。在李开复做创新工场项目时,实际上也估计了最坏的情况,但在他看来,即使是最坏的情况发生,也可以培养出一批创业者,创造出相当大的价值。
创业者不仅要有成功的信心和信念,还要做好创业失败的心理准备。古人说“未思进,先思退”,创业也是如此,在创业之初对困难要有充分的心理准备,这样在遇到苦难和挫折的时候就不会觉得难以接受,也有利于创业者总结经验教训,进行新的创业活动。
行动指南
做好应对最坏情况的准备。
星期五 为创业打好基础
创业是很艰辛的事情。创业的人1000个里只有1个成功地创办出有价值的公司。创业不仅需要很多的时间和资源的投入,而且需要有商业头脑、管理经验、人际关系方面都很成熟的领导者。
——摘自2005年12月李开复的博客答疑
背景分析
1998年,李开复离开SGI的时候,他也面临着两个选择:继续做职业经理人或者是创业。最终,李开复列出了一张利弊分析表,选择继续当职业经理人,直到11年后的2009年,他才创立了创新工场,真正走上了创业的道路。但即便如此,业内也有人不看好李开复的创业计划,称“李开复不具备创业者的气质”。
创业并非各种资源的简单堆砌,并非持续地投入热情、时间和各种资源就能成功,除了以上“硬资源”的投入外,还需要商业头脑、管理经验、人际关系等“软资源”的配合,再加上好的时机和机会,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
把创业当作一项事业认认真真地做好、做成功并不容易,能将自己的创业项目做成有价值的公司的创业者更是千里挑一。要真正把自己的公司经营好,必须在产品生产、运营管理方面打好基础。
行动指南
有计划地积累商业智慧、管理经验、人脉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