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7月21日,“无线纳米生医团队”举办“病毒崩”成果发布会,被记者团团围住。台湾大学李世光教授是研究计划的总主持人,正向记者说明手上的喷剂。它可以对抗肠病毒、金黄色葡萄球菌以及H1N1流感病毒。这瓶小小喷剂的技术转移金额是1500万元新台币,对跨国制药公司来说只是一笔小金额,但比台湾大专院校每年的技转金高出30倍。
自2003年成立以来,无线纳米生医团队几乎每两个月就产出一个专利,每一个月就发表4篇优质国际学术论文。2003年的“抗煞一号”(对抗SARS病毒的外用喷剂)与2009年的“病毒崩”更是这个团队的突破性成果。另外,治疗下背痛的电刺激芯片、倒车雷达、纸喇叭等创新成果,统统是这个团队交出的成绩单。
研发速度快、专利技转金额高、论文发表影响力大、研究经费充裕,是无线纳米生医团队的四大特色。在研发速度上,一般研究型大学多重视纯理论研究,大多是渐进式的技术改良,研究少有“速度”可言。无线纳米生医团队却一再以突破性创新凸显这个实验室质量兼具的研发实力。
2003年推出的“抗煞一号”震惊全世界,从研发到技转只有短短21天。2009年的“病毒崩”更是超越国外科研机构,在第一时间完成研发成果产业化。在技转金额上,台湾的大专院校每年平均只有50万到100万元新台币的技转金。无线纳米生医团队每年的技转金额约为300万元新台币,有些单一研究案如“抗煞一号”的技转金则突破千万。
在专利论文发表上,短短6年时间,无线纳米生医团队申请了64个专利,发表了300篇以上的优质学术论文,这让许多一流大学的科研团队望尘莫及。
2003年,第二位主角,台湾大学电机工程学系研究所吕学士教授的论文发表在“国际固态电子电路学术会议”,使他一夜成名。2005年,“抗煞一号”药剂也成为国际顶尖期刊《细胞微生物》(Cellular Microbiology)的封面故事。
起初,这个顶尖团队由三个台湾大学的科研实验室组成。这三个实验室包括:林启万教授主持的“医用微传感器系统实验室”,吕学士教授主持的“射频集成电路实验室”,以及李世光教授主持的“无线纳米机电实验室”。这三个实验室是“无线纳米生医团队”成军的主体。许多人揣测,这个团队之所以如此顶尖,是因为这三位教授都是留美优异学者,研究人员都是台湾大学的高材生。
不对啊!难道有优秀的科研人员就可以“自然地”产出顶尖研究成果吗?
令更多人好奇的是,为何这些教授在限制颇多的台湾科研环境下,仍能做出媲美国外实验室的顶尖研发成果?如果这些实验室没有特殊的运作机制,怎么可能栽培出优异的科研人员、怎么让研究计划运行顺畅、又怎么让复杂的高科技研究持续不辍?这三位计划主持人是如何经营各自的实验室的?顶尖团队究竟是如何打造而成的?
这些问题常常被许多人问起,但是连李世光教授与团队核心成员自己也想知道答案。在探索这些问题前,我们得先追溯这三位教授的留学生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