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到这篇序言邀稿的时候,正好看到一个朋友Facebook的涂鸦墙贴了一则“国际阅读周”的活动讯息,规则如下:
1.拿起离你最近的一本书;
2.翻到第56页;
3.把第5句话贴到你的涂鸦墙;
4.不要提到书名,也别忘了把规则一起贴在涂鸦墙上。
拿了这本新出炉的书稿做了个小实验,当时书稿还处于编辑阶段,其中第56页的第5句话是:
“这些问题常常被许多人问起,但是连李世光教授与团队核心成员自己也想知道答案。”
真是巧合,这句话刚好提到我们的团队,而话中所带出想挖掘答案的好奇心,正是我当年一口答应开放研究团队让萧老师明察暗访的主要原因。屈指算来,跟台湾政治大学科技管理研究所的同仁们,萧老师、素华等人见面也有五六年了,看着他们一一访谈实验室里的同仁,参加实验室的各项活动,终于我们想要的答案随着这本书创作和完稿而逐步露出曙光。在萧老师笔下,实验室化身为太阳剧团,奋力地在舞台上展现用10年的努力练习所换来的精彩表演。
现在的10年不比以往的10年,因为就在这10年间,Web 2.0、社交网站崛起,跨越时空与疆界的联结与互动,让“创新”这个名词一直不断被重新定义,跨领域创新、开放式创新、使用者创新、破坏式创新……各式各样的创新名词如雨后春笋般不断冒出,萧老师却在这本书里提出一个有趣的新观点:创新来自创“旧”。
的确,今后的一二十年是一个有趣的交锋时代,30岁以上的数字新移民(Digital Immigrant)与30岁以下的数字原住民(Digital Native)在此相遇,无法适应数字环境的数字新移民,是否会像《楢山节考》里的老人被装在竹篓里背到山上弃置,任其自身自灭?答案很明显是否定的。不会用键盘,没关系,可以用触控的方式操作;不会用电脑,没问题,网络接到电视里,让你用遥控器也可以上网;iPad不能打苍蝇,那我们用软性电子纸……“国际阅读周”在Facebook中的活动亦然,用新时代的电子媒介(社交网络),推行旧时代的实体媒体(书),没有书名的片段字句,隐约透露着朋友近来阅读的页面。未来的时代就像百纳被,必须接受与包容旧时代的人类文化。
创新之前,要了解既有脉络(“旧”),再根据脉络来设计或扩散,才能让使用者因创新而获益,组织因创新而成长,机构不会因创新而变成万恶。
举例来说,台湾资讯工业策进会过去这些年来一直在推动服务创新,过程中深刻地体会到“组织”、“组织制度”、“组织文化”对于“创新”的影响。这也是资策会为什么自去年开始将“科文共裕、创新开放”作为愿景,还特意将中文愿景翻译成“Techno-Cultural Synergy,Innovation Unbounded”的基础想法。如同呼应萧老师在书中提到的:
要做出最能感动人心的服务创新,首先必须要让提供服务的人先改变心念。先要“创心”之后,才能创新。
我们的研究与实际体验也发现,唯有真正的“从心出发”才能“从新出发”。“从心出发”就是要“用心想象”,通过“文化与自然的相遇”,从科技跨入文化,让文化带领科技,提供以人为中心的服务,借由“创心”,逐步达到“科文共裕”的目标,开创未来“心经济”;而“从新出发”,则更要立足在原有的“脉络”中,发挥“创新”的本领,以“创旧”为中心,向四面八方扩散,臻至“创新开放”的愿景。
萧老师在本书中从“使用者”、“组织”与“机构”三个角度,以幽默的笔触与洗练的文字阐述案例,让“创新”也有脉络可循。我推荐给数字原住民的你了解如何创“旧”,介绍给数字新移民的你了解如何创“新”。在交错纵横的创新脉络中,让我们共同编织未来世界的百纳被。
李世光
台湾资讯工业策进会执行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