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福水,吃糯饭。十月水质特好。历史经验,以十斤糯米的饭,一斤红曲,十五斤十月水的比例,倒进缸或坛中。经二十天后一斤米出一斤酒,酿出味道醇正的上等黄酒,俗称十月酒,或福气水。十月水浸蒸糯饭,放露天冻一夜,第二天搓撒过筛晒干,称这为“冻米”。冻米为过年切糖原料。顺便吃糯饭。仙云山客家经营山林,每年什粮收成,要请俞姓男丁到山铺吃一顿饭,白米饭配毛芋,青菜豆腐肉,意为“吃福”。
十一月:冬至,吃麻糍。五谷进仓,喜气洋洋,做社戏,舂麻糍,祭祖,吃忌辰。麻糍馈赠亲戚朋友。麻糍制作方法为:糯饭蒸熟倒进石臼,捣烂成糊团,放进红糖,粘上燥熟米粉,制出圆扁软果,称麻糍。不包糖,一粒一粒小颗摘出,表面滚上芝麻粉白糖,谓麻糍摘。有“快乐麻糍辛苦果”俗语。
三、擎台阁
擎台阁是俞源传统民俗文化活动,解放前因战乱停止,文字记载无存。1994年元旦,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俞源村民集资重新建造擎阁台,购买了大批道具,村老年协会对台阁原貌进行了回忆设计。通过县文化馆、乡文化站的指导,俞源台阁既保持了原来风格,又有了新的突破,做到了“新、奇、意”相结合。1995年参加“中国武义温泉节”广场表演和踩街活动,使观众大开眼界,深受好评,被县委评为“最佳优胜单位”。
近年来,俞源对台阁活动起源进行了考察,采访了50年代前参加过擎台阁的知情者,60岁以上老人50多位,同时考察遗迹,查阅《俞氏宗谱》,基本澄清擎台阁确切时间为康熙末年。当时由俞源文人、家庭殷实者倡导,村民支持而始办。实为祖辈遗言:俞源,元末,刘基帮助俞源消灾致富,历时三百多年,累遭兵燹,数度兴衰,到康熙后期,仍能恢复元气,人财两旺。因此,认为俞源全赖刘基设计太极星象之功。饮水思源,将刘基神化,成为俞源人心中的保护神,举行多种方法纪念,如现存古建筑中有三处表现刘基设计太极星象村的壁画,墙上、梁上、雀替、石子路径有四百多幅太极图案等。而擎台阁最初也是为了纪念刘基而兴起的。
擎台阁始于刘基好友俞涞的十二世孙秀才俞孝儒(康熙十八年生)、十三世孙拔贡俞文焕(康熙十九年生)、首富俞攀桂(康熙十五年生)、十五世孙秀才俞盛治(康熙十五年生)等四人为主,联合他人,共十二户,筹集基金(租田),用股份法成立台阁会,雅称“春彩会”。用六台台阁为一队,及旗銮驾、纸马、乐队、神亭共六队,谓之“六六顺”,意为年年顺利。会员自报一至二件銮驾(古兵器,类似戏剧道具)、旗类。其他的由村民自助。洞主老爷神亭队由村六甲负责。原为俞姓办理,至清道光年间,重修洞主庙吸收外姓参加。按人数全村六甲,其中俞姓四甲,李姓一甲,董姓一甲,六甲每年轮流负责做消灾馒头、洞主老爷神亭踩街、香烛、鞭炮等等。而后台阁队伍逐年扩大,台阁也分成二十四股。到民国三十八年(1949)正月擎台阁,俞冠群和俞良富等四户又新增二台,至此合计台阁八台。每年定正月十三日擎台阁。选定这一天作为擎台阁吉日有三种说法:一说因为刘基十三数带来俞源平安;二说沉香七岁成神,十三岁救母,在俞源古龙宫擒孽龙,得神斧,斧劈华山救母亲,古代圣贤以孝当先,为此年十三作纪念;三说纪念治水功臣李冰,为与全国十五元宵时间错开,提前二天在正月十三进行。但多数村民倾向纪念刘基,总的认为是纪念洞主老爷保安造福,而洞主老爷神像小孩佛像早在宋朝前已定位,而刘基仙逝明朝洪武八年,迟数百年。神像应延续,纪念不在外表而在心中。理由是刘基在元朝至正元年(1340)为俞源设计巨型太极图、七星塘、七星井,得以消灾,丁财二旺。事隔十三年,元至正十三年(1358),刘基罢官,由杭州回青田,路过俞源,又一次献计俞涞组织民兵利用村口太极图,抗乱成功,处州守帅石末宜孙表为“义民万户”,涞不受。清初,战乱中俞源受害惨重,但仍能复兴,均归功十三数带来消灾吉祥,所以确定每年正月十三擎台阁。这个吉日,历时二百三十余年。台阁是露天小戏台,戏剧性背景山花、亭楼城墙全用纸糊,见不得雨雪,就是道具和小孩也经不起雨雪。但神奇得很,十三这一天擎台阁,从古至今不会有雨雪,成为奇村俞源又一谜团。
元至正十四年,俞源组织民军抗乱。俞涞问刘基:如遇较多敌兵攻击,与其开战,民军日夜坚守难下战场,用什么野餐?刘基答说:送糯米心的麦面馒头,以壮斗志。方言糯音同烂,心是指当时朝廷,朝廷腐败已烂,盗贼(秽语)蜂起,心被包围,好似烂心馒头,将它吃掉,天下太平。果然,吃了糯米饭心馒头,打了胜仗,百姓得安。后来纪念刘基擎台阁,就吃糯米饭心馒头,亦称糯米馒头或“消灾馒头”。做消灾馒头,为赶台阁,规定每年自古历正月初八开始吃素(俗称封素),表示纪念消灾神和祖先的诚心,不准吃荤食,要持续八天之久。初十、十一、十二,这三天日夜在洞主庙和俞姓大祠,做消灾馒头,规格一律大馒头,一般每只重半斤,谓之“讲究”。做馒头户有“一年馒头三年辛苦”之说,头年种糯谷,冬天种小麦,第二年夏割小麦,第三年正月初碓好糯米,磨好麦粉,初十开始做馒头。上宅、下宅、前宅三宅轮流做馒头,三年轮一次。一般配原料标准,每只四两糯饭,三两面(麦粉水拌)。阔气户,每只用八两原料,称雄全村,称做“大消灾”。每年做馒头的师傅四至五人不等,负责落酵、和面、汗笼(生馒头放入笼,放进沸水锅,有点暖后立即端掉,使之发酵)、垒笼、执火五道工序全过程。馒头户主派人参加揉面团,印糯饭块,包面皮,所有参加人员全动手做,做多少不计较。做一户,蒸笼蒸一户。蒸好一户,将蒸笼连馒头端到观斋神(即消灾神,用红纸书写贴墙上)神位前一张八仙桌,桌面前中心香炉,炉左右蜡烛台,红烛亮堂堂。洞主庙设置下厅(俞祠放灵寝厅右边靠墙)神位前。一盖蒸笼放到八仙桌上,一人敲响小锣,口叫某户消灾。馒头做好,户主上香叩拜谢神灵,馒头摊凉装箩筐。待十二夜馒头做好,拦庙佛前,由于村庄大户数多,有上百担馒头。正月十三大清早,和尚念经,逼恶(即赶鬼怪),每担洒净水。箩担大队排队,多时百数十担,从庙门排长队至下万春堂大门口。将近早晨9时许,台阁相见。然后,各挑回家分发,同时发给神亭队踩街人员,每人两双,当作义务奖赏。看台阁户户吃消灾馒头。到了晚上迎龙灯(龙头一般约百朝),十二日夜试龙,十三日夜正式开迎。上宅、下宅、前宅各迎一夜,至正月十五日开斋,大年春节就算过完了。
擎台阁阵容庞大,雄壮威武。擎台阁游行队伍共分十队:
先锋队:二根长项喇叭开道,后跟八条壮汉个个身背神铳为一队。
开道队:红黄两面大旗及八面地垫大清道旗和二面大锣开道。
战旗队:十面蜈蚣旗,三十面各色三角与方形旗。
銮驾队:由寿字枪、方天戟、阴阳铛、偃月刀、猛锤、长矛、神斧、镬、枪等古代兵器队组成。
纸马队:由四匹篾扎白纸丝糊成纸马,两个少年一拉一推,四组共八人,后跟一组乐队组成。
台阁队:原为六台,一台一出戏,每台戏剧人物二人,由八岁左右小孩子扮演。四人抬一台,每台左右各配护台亲人一名,每台后面又配乐队(由吴宅、小后陶、岩坑、下杨等邻村自助锣鼓班,插各大队之后,自觉而来,成为惯例)。
令官队:由二辆仰天竹轿,坐一小孩扮令官。令官面前置令箭,另配一黄绸包大官印。轿前头四面回避、肃静旗牌开路。
大蜡烛队:由两座锡加工而成的大蜡烛台,直径约一米,高一米,中插一支直径20公分的木制假蜡烛,土漆漆成红色,看似红烛,烛身金龙缠绕。每座重百斤,两个壮汉抬一台,烛旁配一利事侬,所谓“八字好”,手拎红漆细作竹编船篮,篮内放数百五寸见方折叠成三角红纸的蜡烛帽,套在大蜡烛上,想得子的妇女争着抢。据说,抢到蜡烛帽,洞主老爷准定送她一个公子,特别抢得头帽最灵。因而思子的丈夫和亲戚也帮着抢蜡烛帽,场面非常热闹有趣。
神亭队:在木制大方桌桌面上,制成酷似缩小的皇宫金銮殿,金碧辉煌。中设四根金龙柱,柱前放原洞主老爷佛前神牌,好似抬大红花轿,由四人抬,称之为“神亭”。亭前行走二盏大行灯(即灯笼),佛像前架50公分直径大行灯,换上新灯壳。四名守炉各执檀香炉,二根紫金棍。一位拎盛佛香船篮(称香公)。合计神亭前九人,亭后执掌扇二人,一个背盖伞壮汉。
执香队:由近三年考中秀才(民国成立后改高小毕业)的人员每人双手捧香约五十枚左右,香根部用毛巾捆卷,排队跟在神亭后,多时达五十多人,以展示俞源人才辈出。
参加擎台阁的人,多时340余人。台阁队戏剧人物,由八岁左右小孩子扮演。参扮小孩原为台阁会会员家的小孩,十二户进行抓阄,每台演员二名,六台共十二个。后会员增至二十四户,扮演每台增为三人。有六户无扮演任务,到厨房负责点心及台阁进出服务。参扮小演员标准要求六至十岁,身高三尺左右。传说参扮过的小孩个个更聪明,读书好,胆大有魄力,快长快大,将来有出息。更奇的是能化险为夷。据村民回忆,40年代初,前后有三位参扮小孩从高台上掉下来均安然无恙(至今均健在)。
古代扮台阁,小孩下半身用粗布包扎在制有箍腰铁箍的铁棍上,脚踏铁棍底部木制小圆盘背,盘心铁棍头打有方孔,孔套到从台底伸上的铁条尖上,尖与孔吻合,套得很紧。高台离地有五米以上,四人抬台阁,如遇抬者高矮差距大,加之力气有大小,左右晃动大,不小心就有脱套之险,因而造成俞戴雄在广惠观门口掉到油菜田;俞俊豪在下桥头供销社门口,从七米多高掉下溪滩,九岁大小的俞俊豪因受惊大哭,大人跑去抱上路,再套回高台,好似未出过事故。俞月娥(女),在双枫巷口大路段溪埠头,亦从高台掉到溪里,下身落地,似降落伞,亦完好无损,抱起插回继续踩街。当年的三小孩现均六十余岁,老人们都认为历次事故全靠洞主老爷托住,沉香显圣(以现代科学分析:由于台阁小演员下身缠着粗铁棍,脚盘下露一段铁棍有方孔粗重,加上小演员身穿大衫袖状古戏装似鸟翅,而高台约有六米距离,有重心垂地时间,因而安全无恙,绝不是神灵保佑)。由于擎台阁发生过以下巧事,至今人们都认为扮台阁是件喜事,每年正月十三日,家长争先恐后要求小孩参扮。为此擎台阁组织者只得规定,每人交化妆费四十元,以便控制。
擎台阁由台阁会定戏名,如三国、隋唐、西游记、刘基智破陈友谅及长命富贵、团圆、祝福等内容,并委托地方艺人设计,每台工资为五十斤稻谷。参扮小孩,正月十二早沐浴穿新衣,由家长带到洞主老爷佛像前,大人帮忙点烛烧香,大人小孩一同跪拜,祈求上台安康,下台永好。拜过佛,到扮台阁处参加试台(俗称浪台),只穿戏装衣帽不化妆。正月十三是正日,台阁到洞主庙桥前会集,地方乐队先到先奏。其他八队物件已备庙内,背物件人入庙后各负其责,背的背,扛的扛,到庙桥前排好队。洞主老爷龙亭在后,经四守炉人跪拜上香,然后将神位木牌接进龙亭。执香队紧跟亭后,咚咚丁乐器最后,为总队伍之尾。前面先锋(喇叭)起动,神铳轰鸣,鞭炮震天,按历年传统顺序列队,习惯线路游行踩街,气氛热烈非凡。前站到俞氏祠堂前广场擎一圈,进俞姓大祠中厅绕柱暂休。台阁队伍人员吃台阁酒;喜酒尽喝,一人二薄片咸豆腐干,均由大囝(头年全年所生男孩户)赞助。而后擎到广惠观(凤凰山脚,现为小学)也擎一圈,再次为前宅坛(俞姓辈分最高住户),四下宅屯,五上宅坛。1994年恢复擎台阁庙会,增擎乡政府,前宅旧全堂旁,下宅下菜园,上宅大菜园。最后仍到庙桥前起点处拆台。神事抬进洞主庙,上香神牌复位。台阁扮演小孩下台卸衣,父母将小孩领回家,拜谢祖宗,庆祝大喜。
以上讲述人:俞清藩(87岁)、俞孝贻(83岁)、俞耀忠(79岁)、俞新富(73岁)、俞发春(88岁)、俞耀明(80岁)、俞松海(74岁)。俞步升整理
俞源擎台阁,自清初至20世纪40年代末,二百多年经久不衰,规模有增无减,为此誉满近县,成为农村节日亮点。笔者经过多方查访发现其成功经验有以下四点:
第一,组织多种物会积累基金。
诸如台阁会、香会、锣鼓会、神铳会、大旗会、纸马会等等(会员投资租田,或积谷)。台阁会(雅称春彩会)开始俞姓十二户兴办,制台阁台,置戏装。为延续千秋万代,每户入股二百斤谷租田,每年收租谷二十四担,可谓租田就是基金。租谷用于正月十三擎台阁开支,如雇艺人扮台阁工资(制作剧情背景、帮助穿戴、化妆等),道具添置、革新,台阁维修和踩街购香烛、方纸锡铂、大小鞭炮及茶水招待,至十三日下午擎台阁结束。在正月二十二日至二十五日,定一吉日,二十四位股东聚餐一次,会长主持研究下年擎台阁事宜,由本届当事户清理后事,如清点行头、铠甲、铁条、扎包,小演员扮过的道具,并雇人洗晒戏装及存到戏箱,以备来年使用。
因台阁会每年开支后尚有较大盈余,所以,到清末在村内开始股分买卖,股主有所更换。其他如大旗会、黄旗会,传至20世纪40年代,由俞应宝、俞经余、俞晶均、俞洪宾、俞彭年、俞洪琰、李清宣(清末,其父从陈弄村迁住俞源)、周德兴(清末,其父挑货郎,从永康迁住俞源)共八人组成。基金每户一股,交谷五十斤,称之为“积谷”。放债收利息,共四百斤本,得年利二百斤,用于擎台阁后聚餐。而背旗踩街每股派一劳力参加,无劳力雇人资自负。另一面红色大旗,附二面三角小旗,大旗会由十六人组成,亦是每股交积谷五十斤。纸马有纸马会,亦积谷作基金,四匹纸马到民国后期,雇艺人俞经绶糊,每匹五十斤稻谷,便可交货踩街。还有神铳会也用积谷形成凝聚力,每次每铳向台阁会领火药四两,参加台阁踩街开道,形成习惯义务。
第二,继承祖训。
俞姓祖宗常田多(祭田、蒙田、儒田),台阁祖宗兴,祖宗捐助旗类,古兵器,子孙有义务扛背,不然有愧享受祖宗福禄(即常田)。如倡擎台阁四人之一的俞盛治,还捐助有寿字枪一支,传由大儿子俞丛周及子孙,因俞盛治有一百八十担租的祭田传代,为此,二百年来代代子孙接力背寿字枪踩街。
第三,吸收外姓参加,得到各方支持。
辛亥革命后,宗族开始淡化,擎台阁不分姓氏均可参加,外来居户认为能与俞姓融为一体,参加擎台阁是一种荣幸,通过擎台阁增进村民团结。如外来人怕欺生,而俞源以礼义贤享誉四方,宗派观念不强,欢迎外来经商,清末,准于参加擎台阁。所以有周德兴随父亲迁到俞源经商,办酒坊开南货及肉店发了大财。另一户永康人徐金明,到俞源开豆腐作坊,也盈利很多。上述二户自助蜈蚣旗各十面,每年雇小孩背旗,从未间断,与俞源村民团结为一体,全家感到荣耀。
第四,造就了喜庆热烈氛围。
地方舆论认为,参加擎台阁能增福增寿,无上光荣,这就造就了天时地利人和的热烈氛围。50年代前,农村很少有文艺活动,只有入冬和开春做几天社戏。在原宣、武二县农村,仅俞源有擎台阁,名震八方。为此,不但邻村众多锣鼓班前来助阵,亲戚朋友也特意等到正月十二日到俞源拜年,也好赶看台阁,同时评头品脚,往好的方面宣扬,使参擎者感到自豪,鼓励下年再努力。
四、闹龙灯
龙灯历史比擎台阁早。唐朝贤相魏征奉天命斩老龙,唐王圣旨接龙头等神话,流传至今。
据传,金华老龙(金华江源头、武义县白姆乡三潭之龙王),千年行雨,为民造福。到唐朝初期,有一天老龙化作老翁。须发眉毛雪白,背驼嘴歪,拄拐杖,漫步金华大街。见一店口小条桌后,随坐一位八字小胡老先生,桌角插竹棒,上垂挂白布条幅,上写“铁嘴仙”。老龙心中不服,就上前行礼坐下,请先生看相。先生略看头部天廷、印堂,微笑着说:本县已现旱情,各处本保老爷奏请天廷,玉皇大帝圣旨将到三潭,令你行雨:“金华城内三分、城外七分雨。”老龙装傻,口说我一糟老头行什么雨,你乱看相要敲你招牌的。如此数语后,半信半疑回三潭。果不出先生所料,玉旨行雨。老龙心不老,雄心过了头,专顾称雄欠顾后,将分雨调个头,以便使看相不灵来羞先生。结果金华县城洪水成灾。金华城隍状告老龙。玉帝下旨,征来日午时魏斩老龙。老龙接旨吓得汗淋全身,当夜魂飞皇宫,托梦李世民说,金华老龙千年积德,因老眼晕花犯错,万请皇帝行善救老龙,设法缠住丞相魏征,误过明天行刑时辰。皇上应允,老龙放心回三潭。到了来第二日吃过早饭,皇帝请魏征弈棋。二人坐着对弈,二个太监观棋和茶水、执扇侍候,弈不多时已近中午,魏征举棋不定,困倦难耐,伏桌而睡。皇帝心中甚喜,认为魏征不会出宫去杀老龙。魏征睡得满头汗,为使魏征多睡觉,误过午时,就拿过御扇用力扇他三扇,魏征汗流立止。又过半炷香工夫,魏征醒来,合手擦双眼,大叫吃力,说还好皇上助我三阵风追斩老龙成功,及时交玉旨。皇帝这才知道帮倒忙了,悔之不及。待到夜里,皇上梦见无头老龙手提血淋淋龙头,到金銮殿评理。李世民只有下座谢罪,下圣旨为它接龙头,第二天,旨行全国,年初接龙头。京都长安的大街首先出现迎龙灯接龙头。(38)由于金华老龙居住武义三潭,三潭又与俞源邻村吴宅慈仁寺古井相通(1926年《宣平县志》载),据说老龙祖籍俞源古龙宫,特别引起俞源百姓怀念,怜悯老龙千年功德毁于一旦。故事传至明末,俞源人认为金华老龙功大于过,罪不当诛,祈望龙头接回龙身行及时雨,于是兴起正月十三开始迎龙灯、接龙头,连迎三夜,至正月十五元宵节与全国共欢。这种活动蔓延宣武二县农村。当然,神话不可信,总之,笔者只想说明俞源有组织闹龙灯的习俗而已。
迎龙灯,俗称迎龙头接龙头。俞源村龙灯为板龙,称之为大龙头。龙头底架四片厚木板,其中三片组成三角架,中间一片稍长接龙身,架背用竹片扎成方形塔,四层佛,每层制12个戏剧人物,谓之“龙头佛”。合计龙头佛48个,每个佛前各配一盏彩纸雕花花灯。如遇头年大囝多,龙头佛超出龙头限定佛数,装箩筐挑回。俞源村龙头都到下杨马山村定做(马山有祖传制作龙头佛技艺),称为缚龙头。龙身由近百朝或数百朝龙灯朝板连成一线,前接头,后连尾。龙朝板每朝设二盏灯,龙朝板规格与龙头板同。
俞源宗祠下设龙头会,由祠堂账房先生任会长,各房长及头年大囝先出生的两名户主(称龙头官)组成。祠堂里有龙头租田二百把,东坑土坐近口山脚,称“龙头丘”。租谷八百斤,用于缚龙头工资、抬龙头、擎大尾(即:龙尾),三夜利市(即粗方纸、爆竹、十三日台阁酒等,全由头年俞姓生大囝户承担。龙灯十五夜止,然后化龙,十六日上午龙头会人员和龙头官算账,结账结束。
大囝户要三夜参加擎龙头,每夜跟随头尾换红烛上香。并供应十三日台阁酒豆腐片,每户一筒碗(台阁酒在头年十月间由二位龙头官负责,到祠堂左前索面店做十斗缸酒一缸,糯米200斤,出酒30多坛)。二盏牌灯,抓阄抓到的二个大囝,要各拿二条香烟钱,补贴擎大尾的大囝户主,以便用香烟“收买”连接大龙尾巴段的十多朝朝灯,请邻朝合力照顾,帮助保平安。迎龙灯者全为俞姓子孙,李姓曾参加过几次,由于人少,闹龙时吃过亏,为此退出迎龙灯,改为正月十三做社戏。清末民国初期,俞源村外姓亦参加。
龙头及大尾部分头灯为大囝任务,三夜都要擎,而龙身是三宅各擎一夜。20世纪40年代,前宅俞姓少,六十朝左右,下宅约九十朝左右。上宅最多,一百二十来朝。俞祠规定,虚龄16岁至50岁男丁称为“大侬”(16岁以下“舍侬”,50岁以上为老侬),每人要擎一朝。祠堂发红票,红票1.5寸×6寸大小,上面印有“红灯一朝”黑色字样,合格男丁一人一张,如丧失劳动力者须雇人擎,成为硬任务。不参加者,祠堂祭祀时不能享受常产,而且被人鄙视为跛落松。为此家中老少都催促,从而形成了高度重视迎龙灯的氛围。
参擎朝灯,早时灯清一色都是红色,大小规格基本相同,上下四角,胖胸八角(传说,因迎龙灯、擎抬阁等,全村人都吃素食,不迎花灯)。到了民国中期,灯规格式样与前一样。先用竹篾折架,糊上白絮,每朝两盏灯,用热羊油画到灯壳纸上,画出各式各样花卉、鸟兽类,还有戏剧中人物,也有名人诗句等,其艺术有的可与名画家相媲美。有的两灯间缚上红绿硬纸作风轮,随风转动以增风采,有的灯间插上纸扎鲜花以增美丽。由于各显神通,灯彩多姿,常引来观众喝彩声。
龙灯走向流传数百年,已成规律。龙头正月十一日从马山村(距俞源13里)上香,迎进俞源俞祠上厅灵寝(即中堂,俗称神柜)告祖,安放待用,十二日试龙。龙灯排列顺序为:龙灯分三段,连接头一段10余朝称“头灯”;中段朝数不限,尾巴段10多朝,后面紧接一朝称“替劳灯”,最后称“大尾”。大尾朝板竖一段锄柄粗一尺5寸高的硬木棍,棍端平铺一尺五寸的厚木板与朝板平行,上装置两盏花灯(同龙头佛前灯样式),在夜晚远看大尾,龙尾上翘,很是威武。在正月十二日晚,将龙头、大尾红烛点亮,扛到洞主庙朝拜,拜毕后抬回俞氏宗祠,意为拜请洞主老爷,预示俞源将要闹龙灯,保佑消灾平安。
正月十三日龙灯正式开迎。龙头、龙尾、背牌灯、喇叭、大锣、小锣、铜钹都由大囝户主负责擎,抬龙头最前一个是头年最早生的男孩户主。左右二人是第二第三出生男孩户主。以后出生的其他大囝抓阄执龙尾,放火炮,敲响器、喇叭、大锣、小锣、铜钹、背牌灯等。大囝头灯多少,以一年出生大囝多少而定。头灯后为轮到各宅的子孙朝。快到夜晚急行敲锣,一人持锣到轮到宅敲,口叫“接龙头、接龙头”,每隔十分钟敲一次,如此三次。参擎者吃饱晚餐,头包汤布(白色粗洋布,宽一尺五寸,长五尺),腰缚扎包,足捆裹脚,武士装扮,肩背朝灯涌向祠堂接灯。刚满16岁的少年身体欠壮,提早进祠堂接到大囝头灯之后,谓之“抢头灯”。抢到头灯后在闹灯时好擎。而尾巴段十多朝,常由意气相投的壮汉串连组成,为了使擎大尾的人送香烟给他们,不然就算计大尾,使其头破血流。所以尾巴段往往临时约好地点另行集中,最后接灯。全条龙接好,大尾相邻一朝,实是贴身保镖,称为“替劳灯”。每次接龙,大尾与“替劳灯”事先接好(这是历史上龙头会对大尾的保护措施之一)。然后放炮起灯,在俞氏宗祠内天井开擎并萨旋圈,龙头在中心连旋三圈后,龙头向反方向回头向外旋转,待大尾旋进圈心,再旋三圈。龙头拆开,抬上上厅(即灵寝),龙灯全落肩换烛,再由参擎者跪拜祖先后,放炮起灯接龙头,全龙到上厅绞屋柱。龙灯路线似蝴蝶形,再绞廊厅而后到下厅,又绞屋柱似交剪形。最后出祠到门前小广场(称祠堂坛)。龙头进坛心,旋转圈,整条龙向四方扩,人人用肩外挑,尾部人员急跑还很难跟上,有时大尾人员甩出去数丈,头破血流(立即换人),“替劳灯”也拽倒(大尾似重伤,睡后实感轻伤,第二天继续参擎,这也是俞源擎龙头奇事之一)。擎三圈大尾向前拉龙上庙,待龙拉直,龙灯身头拆开。由龙头预备人替拆龙头。全条龙灯,龙尾在前,龙向后退向洞主庙方向。龙头单独在后跟着,龙尾连身迅速进入洞主庙,龙头停庙门口。至此,喝令全龙灯落肩休息。休息一会后,换点红烛,全体人员朝拜洞主老爷,跪拜三叩首,而后放鞭炮起灯,由于洞主庙屋宇矮窄,龙朝板用手抓起,只能趁地拖着绞屋柱。龙身龙尾绕过屋柱,出庙门口上肩。龙头先走,龙身紧跟,喇叭响器,牌灯开路,龙灯从头到尾远观成一直线,向俞祠方向运行。依次为下宅、前宅坛,最后是上宅坛。总之,按习俗,进坛接龙头,出坛拆龙头。
到第三夜正月十五散龙,龙头抬回俞姓宗祠,当夜拆龙头佛。一面检查修理龙头佛灯,同时将佛、灯搭配好。分佛依次序,先是龙头官而后是大尾、龙头左右手、龙头后,其余大囝通过抓阄参与分佛。龙头佛塔(竹架)抬到洞主庙前纸库旁,上香拜谢洞主老爷,将塔点燃,俗称“化龙骨”。然后大放鞭炮宣告全村开斋。其时,大囝户在祠堂,将各自龙头佛花灯点亮,放大小鞭炮,争先恐后出祠堂。大囝家中已摆香案守候,龙头佛到家,急行燃放鞭炮庆喜,拜见家祖。将龙头佛送进生大囝的卧室,插在大囝床头,以示大吉大利。
迎龙灯,俞姓以年龄规定硬任务。如年龄合格但体力不支,经济困难,无钱雇人代劳的,允许单朝跟擎,不接进整体内,独自跟在整条龙灯后,谓之“挑私盐”。进坛后放旗杆石上,或借长凳置放。整条龙灯出坛,又背起朝灯紧跟其后。龙头二盏眼睛灯及大尾灯,不准熄灭,如熄灭要罚放鞭炮。
以上讲述人:俞清藩(87岁)、俞孝贻(83岁)、俞耀忠(79岁)、俞新富(73岁)、俞发春(88岁)、俞耀明(80岁)、俞松海(74岁)。
20世纪40年代末,迎龙灯因战乱停止。1985年正月十五日,同乡凡岭脚村组织龙灯擎到俞源村。村民触景生情,追忆历史上俞源擎龙头风光日子,纷纷要求村领导恢复迎龙灯活动。为此,俞源村两委会经研究,决定恢复,砍大松树锯板制龙朝板。至古历十二月派人到下杨马山村艺人家预付定金缚龙头。1986年正月十二,由老年协会具体负责,组织分宅擎龙灯活动。只要是俞源村民,不分姓氏,自愿报名,一律欢迎参加,擎了三夜,得到村民好评。同时,激发青壮年妇女亦组织了一夜擎龙灯活动。对迎龙灯场地进行扩大,新增上菜园、下菜园、李祠广场、丛蓬乡政府。
由于没有基金组织为后盾,迎龙灯活动,参擎者逐年减少,三年后(1989年),停止擎龙灯活动。至1998年,为开发旅游,村两委又重做龙朝板,全村发动村民举行了一次擎龙灯活动,仍分宅进行,但规模小。从而两年没有擎大龙头活动。2000年,村老年协会组织了老年妇女为主也有青年妇女参加的迎龙灯活动。龙灯采用的是两条布龙,布龙参照擎大龙时间,夜间活动。灯光改用冲电式电灯照明,每条龙二十多人。龙灯统由老年协会成员外出参观学习后自制而成。但愿俞源龙灯传人不断,发扬光大。
第五节 古村落的艺术
古村落的建置很讲究景观美的营造,通过自然环境的美、建筑物、构筑物的美、生活的美,构置了和谐、淡雅、宁静、淳朴的农村意象,建筑、雕刻、绘画、书法、工艺制作等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一、雕刻
俞源村古建筑浩瀚的雕刻,由木雕、石雕、砖雕组成,广泛分布于各类古建筑上,如:门窗、雀替、牛腿、横梁上的木雕;门楼、照壁、窗楣、屋脊上的砖雕;门框、柱础、天井构栏板上的石雕等。这些雕刻内容大致分为传统戏曲、人物故事、神话仙佛、城门星宇、山水楼阁、飞禽走兽、花鸟虫鱼、四季花卉、瓜果蔬菜、吉祥图案等,神态、造型、内容各不相同,人物、动物、植物、静物俱全。
现以俞源“六峰堂”古建筑一部分群雕为例作比较详细的赏析。六峰堂由牌楼、正厅、后进、东西围廊组成。牌楼整座为砖雕,正面门楣上砖雕匾额“丕振家声”四个大字,苍劲有力,气势非凡。匾额两边有“天马行空”和“天禄避邪”雕刻。“天马行空”是居室主人超群的才气、奔放豪迈的气势的表现,暗示人中豪杰春风得意。“天禄避邪”则寓意此宅有天神护佑,处处可以逢凶化吉。进入正厅,仰视屋檐上的三根大梁,木雕大师以其奇巧的构思、自然写实的手法,充分利用了浮雕、圆雕、斗圆雕、镂空雕等多种刀法,雕刻出海、陆、空三个空间。雕刻作品表现上为“鱼跃龙门”、“百瑞朝圣”、“百鸟朝凤”,蕴含太平盛世、科场中举、幸福生活三种不同内涵。左边第一根梁是“鱼跃龙门”,惊涛骇浪、水花翻卷中九尾鲤鱼正向中间游去,正中有一条看来已跃过了龙门的鱼,已变成了鱼龙,正等待同伴奋力跳进龙门。九尾鲤鱼和中间鱼龙的鳞甲、神态、大小、种类皆不相同。“鱼跃龙门”正应了房主科场中举的夙愿。中间第二根是“百瑞朝圣”大梁。雕刻空间内一只麒麟居中,其余分别有鹿、马、羊、狮、虎等瑞兽分居左右。麒麟全身鳞甲、牛尾、猪蹄、龙头鹿角。古代圣迹图谓:“孔子生,见麟吐玉书。”(39)意即太平盛世降临。而鹿、马、牛、羊、狮、虎等皆为瑞兽,所以“百瑞朝圣”寓太平盛世之意。第三根为“百鸟朝凤”梁,一只凤鸟居中正在接受众鸟朝拜。相传凤原是一种普通的小鸟,它终年累月不辞辛劳,在大旱之年,曾以辛勤劳动的果实拯救了濒于饿死的各种鸟类,众鸟为感谢它救命之恩,从各自的身上拔下一根最漂亮的羽毛献给它,凤也就成了一只极其美丽、高尚、圣洁的神鸟,被尊为百鸟之王,每逢它生日之时受到众鸟的朝拜和祝贺。民间借此象征吉祥和喜庆,歌颂幸福生活。“百鸟朝凤”梁上,每一只鸟大小、动作、羽毛等各不相同。无论雕刻图、章法、布局、深浅,皆主次分明,栩栩如生,使人得到性情和情操的陶冶。
再如卧“九重门”之内的“精深楼”,整组门窗雕刻分别表现古代士大夫生活场面的故事,“临流鼓琴”、“庭院观鱼”、“携琴访友”、“松下对弈”、“柱杖看山”等内容的雕刻细腻圆润,毛发毕现,如不细观,许多“藏”起来的景观,极易被人疏忽。这正是古代艺术大师们在“如痴如醉”中创造出来的经典杰作。“精深楼”的冬瓜梁、雀替和方形小构件上的雕刻题材与众不同,有雕丝瓜、黄瓜、野兔偷吃豆角的,有雕蜜蜂、蚂蚁、蝈蝈、蛐蛐之类的,还有海里的虾、蟹的,别出心裁,情趣盎然,充满浓厚的农家乡土气息,楼出面栅、眠梁、角梁、雀替有木雕人物,缩小老者之头部仅筷子头状,尚将眉毛胡子刻出,真细似头发,精美之极。
二、壁画
在俞源古村落与建筑雕刻相媲美的是壁画,一幅幅由古代工匠、画家精心绘制成的壁画,或水墨、或工笔、或白描,墨彩交融,浓淡相宜,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刺激。这些明清壁画数以万计,数量相当于世界艺术宝库——西方“罗浮宫”的藏画总和。
在俞源的“高坐楼”,从第一道门外的照壁开始,一直进入大门、正厅至后进,所有适宜绘画的地方,照壁、围廊、门楣、门楼、山墙,到处画满了以各种历史人物故事、四季花卉、文房博古、山水佳境、吉祥图等为内容的壁画。如第一道堂门楼两边墙上所绘的两幅人物故事水墨,一幅为“石壁题诗”,画面上一高士正执笔在一突兀巨石上题诗,有童子手捧墨砚傍立侍候,一人悠闲地执扇注目欣赏。作品用笔轻松,落落大方,将古诗“林间暖酒烧红叶,石上题诗扫绿苔”的意境表现得淋漓尽致。古代文人隐士游览山林泉石,无忧无虑悠然生活的情景跃然画面。另一幅是“羲之爱鹅”,取材于中国东晋时期伟大的书法家王羲之与山阴道士以书换鹅的故事。人物造型准确,章法分明,且线条流畅,浓淡相宜,整幅图画极有生命力。且画家为了使作品更具趣味,除了用红色“加盖”印章外,更巧妙利用手中的画笔,把作品进行“装裱”,用“钉子”将整幅作品“固定”。从而使作品的内容,与“装裱艺术”形式有机结合,真是妙不可言。
清代“谷仓楼”内的壁画神采纷呈。如明代的古建筑照壁上,刘伯温设计俞源太极星象村四幅连环壁画,有一幅水墨与东汉马王堆古墓出土的帛画内容极其相似,画面记叙了大地主奢侈生活的整个过程。在有九重门的“精深楼”,围墙上分真、草、篆、隶四体书法写的诗文,“老子骑牛图”、“松鹤延年图”等水墨,笔法丰润,水平之高如宋元古画。在书法家俞丽霞的故居,草体书写的作品气势飞动,飘逸洒脱。更有一幢建于清朝嘉庆年间的古建筑“六基楼”,门楣上巨幅“双狮滚绣球图”色彩鲜艳、亮丽,宛如明官窑“釉里红”瓷器。
三、文艺活动
明朝弘治十七年(1504),吴桓为俞源俞涓写像赞说:“日用行乐,随所追从。”(40)此处“行乐”应指“琴、棋、书、画”,琴代表各种古代乐器。同代俞缪,在俞川“十咏”中的“松楼玉笛”中,描述了西山皆山楼秋天夜静玉笛演奏的情景,“月照高楼十二层,谁吹玉笛暗飞声,怕传岭外梅花曲,散入秋空韵转清”。(41)明初,俞涞长子善卫建十二间“迎玩堂”,欢迎四方游乐名士。至第六代的后三代,俞姓家族已达一千二百余人。由于俞源是古代处州(丽水)至婺州(金华)的必经之路,商贸繁荣,多代经营积累资金,俞源已成为富裕名村,延续数百年,富而思乐。俞源村历代文艺活动均为原宣平、武义二县边区最活跃的村落。擎台阁、迎龙灯等文艺活动前篇已有详细介绍,在此仅以采风锣鼓班(又称坐唱班)、办剧团为主。经数十位老人追忆,20世纪初至40年代末,俞源有二组锣鼓班。大略可分为后宅(上宅、下宅)的昆曲锣鼓班,经济实力雄厚;前宅的徽曲锣鼓班,经济实力不及前者,规模也较小。
昆曲锣鼓班
九十多岁老人俞叔昌说:“我青年时参加锣鼓班唱戏,唱小生角色。听上辈人说,我们昆曲班是明末与闹龙灯活动同时产生的。”准确年月无法考查,因历经三百多年,俞源数遭劫难,已无文艺活动史料可查。仅从村外发现的文艺资料可知,光绪三十二年俞源永乐会锣鼓班由俞泽茂(小生)、俞洪柏、俞寅、俞维宜、俞经继、俞经绶(正吹)等人组成,详情不得而知。到了20世纪20年代昆曲锣鼓班改称“韶成会”,由俞金和、俞碧联(小生)、俞叔初(花旦)、俞洪宾(正生)、俞兴林(正旦)、俞晶均(大花)、俞洪词(小丑)、俞洪栏(副净)、俞天德(老外)、李有堂(老旦)、俞彩文(副末)、俞经传(正吹)、俞清高(副吹)等组成。戏先生毛舍定、祝斋。主要剧本有:《追桃八仙》、《套头八仙》、《九曲珠》、《通天河》、《火焰山》、《金棋盘》、《长生殿》等。折子戏:《牡丹对课》、《赏桂调情》、《打肚产子》、《游台古苏》、《吴王采莲》、《伍员寄子》、《柴荣见姑》、《现龙成亲》等。30年代初,昆曲锣鼓班改称“继承会”由俞叔昌(小生小锣)、俞金连(花旦)、俞经荣(正生、副吹)、俞良涛(正旦)、俞友海(大花、正吹)、俞友法(副净)、俞成品(小丑)、俞法宾(老外)、俞洪如(老旦)、俞经岳(作旦、鼓板)、金益祥(副末)、俞章全(三弦)及戏先生祝斋等组成。
锣鼓班历来采用股份制,每股50斤稻谷,集体研究同意,交股后成为正式会员。古历每年正月十九日会餐一次,会址俞洪如家小厅。由于坐唱锣鼓班属业余性质,仅限农闲季节活动,活动时间短,活动时请人指点,称“戏先生”。祝斋是位老演员,而且后台也很精通,为此在当地是位有一定影响“戏先生”。学戏均在秋收后,农闲的冬季,学习地点放在俞洪如家。时间一个月,戏先生工资由二十多位正式会员平均摊,先生工资每天一元银洋,饭餐会员轮流供奉,以贵宾礼相待。锣鼓班主要为寂静山村添热闹,增欢乐,常年参加红白喜事,演奏、唱戏,而会员家中需要则不请自到。参加每年正月擎台阁踩街活动,自正月初一至正月十六开斋为止,被邀轮流到各堂楼厅演奏,唱八仙及其他戏本。
锣鼓班出屋游大街小巷,演奏行路调(思凡片段),锣鼓琴笛配合,煞是悦耳动听。春节过后,也出村赶庙会,特别是在八月十三日,永康胡公老爷生日,“继承会”会员自带乐器,步行一百五十里,上永康方岩赶庙会。永康人闻老客俞源锣鼓班到达,就派人从老远迎接,热情接待。庙封后,永康县城大店争相邀唱。由永康唱戏后返乡时,路过泉溪、宏阁等村又被知情大户请到家唱戏,接待排场,气氛热烈,喜气满堂。昆曲锣鼓班去一趟永康,就得唱十来天戏,才能回俞源家中。
到1941年,日本侵华已历四年,国家危难,险及家门,国民党79师进驻俞源。“继承会”锣鼓班为了配合抗日,做了很多宣传工作。
徽曲锣鼓班
经多方采访,只查得三十年代的徽曲锣鼓班“同乐会”,而原会全体会员至今全过世。组成人员大部分是前宅人,亦有少数后宅人,以俞姓为主。如前者用参股法组成锣鼓班,每股40斤谷,共20股。其中六股之人入会,从会员成分看,经济条件较前者稍差,文化程度也不如前者高。坐唱人:俞孝芝(小生)、俞其望(花旦)、俞风刚(正生)、俞其茂(正旦)、俞风鸣(老外)、俞君清(老旦、鼓板)、俞良寿(大花)、俞森木(正吹)、俞良富(副吹)、俞良福、楼方(后台)、戏先生舍娜。会址俞良富家中。40年代仍是这班人马,数次研究渴望培养接班人,但仅收得俞孝文、李法德、董银贞三人。而三人只听戏几次,时间短未入门。40年代末,国家进入战乱时期,社会混乱,国民党抓壮丁,恶势力横行乡里,因而停止活动。
“矮子班”
民国十三年(1924),俞洪词、俞经余、俞品均三人合股,接办“胡庆聚班”(昆曲剧团),共同办一年,后二人退股,由俞洪词一人独办。当时俞洪词二十余岁,个子矮小,身高一米五,家财万贯,财富全村排列第二。由于金华地区观众开始偏好徽戏,因徽戏语言通俗,剧情干脆激昂。为此洪词昆曲班经营不到二年,就改办以徽曲为主的“金莲玉班”,又称三合班(能演徽戏、叶扬、昆曲三个剧种)。戏班演员向外地招收,学戏、写戏(即联系演出剧场)、演员出演等一切业务,均由洪词负责。
暑期,前台演员、后台乐队全体人员,都在俞源俞洪词家休养,供饭餐。加上当时社会穷困,票价低,观众少,剧团开支大,亏空多,洪词只得卖田、卖地、卖屋等维持办剧团。承办剧团七年,加之挥霍,将大富之家亏成贫穷之户,因而“败子洪词”远近出名。但洪词对当时活跃农村文化起到重要作用。
戏班演员金锁(花旦)、德金(大花)、元清(小丑)等,后台由肖玉(正吹)等组成。其他剧团成员,由于俞源知情者均谢世,无从查考。
剧目:《金棋盘》、《地藏王扫秦》、《九曲珠》、《通天河》、《火焰山》、《平顶山》、《哑口背疯》等。
演出地点:由于胡庆聚班、金莲玉班当时均属上档次的专业剧团,大部在金华、兰溪、武义、永康、东阳、义乌等县城上演。当然也常在本村演出。以上三演员,解放后曾被武义县婺剧团聘为编导。
春蕾剧社
1949年古历正月,俞源村俞耀忠创办了春蕾剧社。俞耀忠,师范毕业,教过书,喜爱戏曲。受新潮流影响,30年代,绍兴地区出现戏剧,女扮男装,女子上戏台,打破封建社会妇女不准上台的禁令。出现了绍兴女子戏,以文戏、情戏见长,后发展为越剧。其创新亦波及山城宣平。1939年,俞葆初随父迁宣城,共创“醒民剧团”。王昌明亦于1947年10月独创“菲菲越剧团”。对耀忠影响很大,对此感兴趣,于是动员叔伯妹妹、众多姑娘学演戏,耀忠自任戏先生,充当导演。同时向热心戏曲者筹资置乐器,借台阁会扮台阁小演员戏装,创办越剧团,取名“春蕾剧社”,百姓称耀忠班。
演员有:俞香荷(小生)、俞香琼(花旦)、俞掌珠(正生)、俞掌芝(彩旦)、俞佳珠(老外)、李叔银(老旦、小生)、俞生菊(小丑)、俞耀忠(大花、副末、鼓板、导演)、汤养棋(琴师)、俞章全(三弦)。
剧目:《蜜蜂计》、《琵琶记》、《临江驿》、《莲花庵》。现代戏有:《血泪仇》。折子戏有:《送花楼台》、《送花八仙》、《打金枝》、《十八相送》。自编自演现代戏有:《肉债》。
地址:上万春堂。
演出地:以本村娱乐为主,同时外出表演,内至西南向陶村、上坦、柳城、马口,外至东北向梁宅、白姆等大村,演了二冬一春。到宣平县城演出,得到观众好评。1950年底,耀忠班归属宣平县文化馆,耀忠被国家聘为戏改干部,剧社随之解散。
农余剧团
解放后,俞源村成立农会。1951年,由农会组织俞源农村业余剧团,由会长俞加茂兼管,团长由俞春法任一年,后由俞文清担任。实际业务安排、戏剧导演均由俞耀忠全权负责。剧团办至1953年2月,俞文清报名抗美援朝入伍,俞加茂任团长。前宅另创剧团,称俱乐部(徽曲)。1956年,俞源三宅分别组织三个农业高级社,第三社即前宅,继续支持办俱乐部。农余剧团延续到1957年,仍由后宅二个高级社联办,改名称“文工团”。团长由村党支部书记俞国英兼任。当年春节后执行中央“百花齐放”的文艺方针,统一由县文工团安排管理,陶村班、俞源班、杂技团组成巡回演出队。1966年“**********”开始,随着批“四旧”的发展,文工团自行解散。
农余剧团演员有俞香荷、周宝菊(小生)、章秀荷、李金花(花旦)、俞火文(正生)、俞舍芝(正旦)、俞掌芝(彩旦),俞舍振(副净)、俞生菊(小丑)、俞舍宝(舍振之兄、老外)、李根法(老旦)、俞美娇(作旦)等。候补演员有俞寿仁、俞金火、俞章珠、俞良畴、俞国荣等。
导演:俞耀忠。1954年,耀忠改入所在农业合作社,管理前宅俱乐部。农余剧团改聘徐五连担任,教昆曲。
后台:俞友海(正吹)、俞章贵(副吹)、俞风刚(三弦)、俞增良(鼓板)、俞彭年(戏箱、煤气灯)。
戏种:先越剧后昆剧。
剧目:《梁祝化蝶》、《信陵公子》、《琵琶记》、《拾玉镯》、《莲花庵》。
现代戏:《肉债》、《渔夫恨》。
1951年,首次参加宣平县会演,参演剧目《渔夫恨》获二等奖。从此年年参加县级和区级会演,均得好评。
农余剧团的主要目的是丰富本村文化生活,配合革命运动,故不计报酬,义务演出。为此经常在本村演出,亦被邀出村演出。演出范围,南向柳城曹门、凡井岭头、马口、内河洋、河涧、郑回、上坦、赵村、上周、南源、白岩、大黄岭头、九龙山等村;北向任家坞、项山头、东阳门、石井里、上四保、岩宅、陶宅、下杨等村。
1986年,武义县文化局为搜集全县民族文化遗产,在县城召开陶村、吴宅、俞源三村艺人座谈会,共六位代表参加。俞源由俞叔昌、俞金火二人参加,会上呈献珍藏手抄本戏簿,现由武义档案馆保存。
注释:
(1)《俞氏宗谱》,民国三十四年(1945)修,《河间俞氏重修宗谱序》,第6页。
(2)俞步升:《中国古村俞源》,内部文献资料,第237页。
(3)《宣平县志》(第二卷),《送铁砚先生司教邵武序》,第624页。
(4)《俞氏宗谱》,2005年修,第108页。
(5)《俞氏宗谱》,2005年修,第109页。
(6)《俞氏宗谱》,2005年修,第109页。
(7)《俞氏宗谱》,民国三十四年(1945)修,第579页。明招文化是1600多年前吕祖谦在明招山讲学以后出现在武义大地上的一朵文化奇葩。它的出现是古代武义从单纯农耕文化向耕读文化发展的一个历史转折点,标志着武义儒家文化新的起点的开始。它涵盖了古代隐逸文化、禅宗文化、儒学文化以及酒文化。南宋,吕祖谦进入明招山,创立了集上述文化精华的“婺学”,明招山也因此在当时理学阵营中成了一面鲜艳的旗帜,从而奠定和完成了明招文化形成的全过程,使明招文化更具生命力,也更具有鲜明的地方文化特色。详见武义县政协文史资料室编《吕祖谦与浙东明招文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8)http://www.wenbifeng.com/bbs1/dispbbs.asp。
(9)《俞氏宗谱》,2005年修,第102页。
(10)何德润(1838-1911),字君慎,号芰亭,武义南湖人,他18岁补博士弟子员,36岁考取拔贡,49岁考取八旗官教习,未仕,终生从事教学和著述,著作甚丰。其中,最有价值的是光绪二十六年(1900)成书的《武川备考》,积二十年辛劳,填补了武义近百年历史记载的空白。
(11)俞松发:《松楼笛韵》,内部文献资料,第135页。
(12)《俞氏宗谱》,2005年修,第44页。
(13)俞松发:《松楼笛韵》,内部文献资料,第6页。
(14)《俞氏宗谱》,2005年修,第46页。
(15)《俞氏宗谱》,2005年修,第46页
(16)《俞氏宗谱》,2005年修,第46页。
(17)《俞氏宗谱》,2005年修,第47页。
(18)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13970945.html。
(19)《俞氏宗谱》,2005年修,第474页。
(20)《俞氏宗谱》,2005年修,第49页。
(21)俞松发:《松楼笛韵》,内部文献资料,第108页。
(22)《俞氏宗谱》,2005年修,第49页。
(23)《俞氏宗谱》,2005年修,第49页。
(24)《俞氏宗谱》,2005年修,第50页。
(25)俞松发:《松楼笛韵》,内部文献资料,第69页。
(26)俞道坚归故里后,在村边兴建了静学斋,用以招待文友,吟诗作赋,颐养天年。苏公伯衡又为之著《静学斋》一文,作为《江山息兴图卷序》的姐妹篇,“参互而观之”。
(27)《俞氏宗谱》,2005年修,第52页。
(28)同上。
(29)同上。
(30)同上。
(31)以下根据俞步升提供的史料整理而成。
(32)俞步升:《中国古村俞源》,内部文献资料,第136页。
(33)同上。
(34)黄老《心经》略说,http://www.fosss.org/basic/ks.htm。
(35)《九阴真经》,http://post.baidu.com/f?kz=52440635。
(36)俞步升:《中国古村俞源》,第152页。
(37)俞步升:《中国古村俞源》,第100页。
(38)此故事在俞源民间流传,无据可考。
(39)黄伟林:《孔子的魅力:重温孔子圣迹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9页。
(40)俞松发:《松楼笛韵》,内部文献资料,第104页。
(41)同上引用,第9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