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翻阅《俞氏宗谱》的时候,似乎常被这宁静、恬淡的精神人格所感动。俞氏一代一代相传,这种田园文化精神也一代一代地沿袭。请看:俞镠,行衡九,字世宝,雅薄功名,隐身空谷,唯专心医道,康济斯民。俞易,行衡廿六,字坦之,并隐者流吟咏怡情。俞逸,行像二,字伯宁,以隐为高,喜览佳山水,攻堪舆术,著地理正宗。俞札,行权十五,字友闻,雅志高尚,淡于进取,喜交贤豪,游览名胜,士林也多推重。明朝嘉靖年以后,********中也曾出现过一些科考后入仕做官的,而他们也都无一例外遵循先祖所奠定的人格基调,淡泊名利,崇尚自然。这就更加难能可贵了。在此,我们不嫌啰嗦列举********中几位颇有影响的代表人物,他们身为命官,心系百姓,淡泊名利,节俭如故。请看:俞大有,是********六百年中唯一一位进士,登进士后在礼部待官,嘉靖六年,奉差役为无锡邵尚书送葬,顺道回乡却病故家中。俞世美,字汝济,号苏溪,是善护的五代孙,因文章著称为时相严讷所重,官任宜黄县令,因政绩显著,受到皇帝的敕旌表。但是他“时相入利薮而不染指,宰大邑而赋归来”。俞款,善护第六代孙,初任弋阳县丞,后升山东青州左卫经历司经历,进阶征士郎,又三任福建都司都事。但却“居官一如布素,清白不渝,始终以故”。那么,为什么********的祖祖孙孙能够淡泊名利而如出一辙呢?我们再来看一下吴丛周先生的叙述:“贾子曰,贪夫徇利,烈士徇名。史公曰,熙熙攘攘为利来往,然则名利关头真能看破者,鲜矣!乃若俞氏之先则不然。”俞氏先祖,讳德者,松阳儒学教谕,但其独不汲汲于名利而雅爱山水,对俞源一见钟情,最后归葬于此。故俞氏“千百世不拔之业,实托始焉”。事实也确实如此,俞氏后辈的操行德义都是从其祖先开始,然后六百年而一脉相承,一如穿俞源村而过的那条涓涓溪流,源源不断,清澄朴野。余秋雨先生说:“由一代又一代中国古代政治家们好不容易构想出来的科举制度,由于开展方式的严重失度,从一开始就造成了社会心理的恶果。”这种恶果比其他恶果更关及民族的命运,因为这里包含着中国知识分子群体人格的急骤退化。
科举制度实行之后,中国的男孩从发蒙识字开始就知道要把科举考试当作自己的人生目标,除了不多的人及第外,他们都将为这种考试度过漫长的岁月。而在俞源,起码自始祖始至以后的十几代后裔中却完全是另一番风景。这里山清水秀,人杰地灵;这里风景如画,田园如诗。有那么一批俞姓知识分子,他们不为科举所束缚,即便是做了官,也都不愿被一官半职所累。他们崇尚自然雅爱山水,他们雅薄功名,保存着非常健康的精神人格。如果余秋雨先生闻知,一定会来这里走一趟,不为别的单为寻求泱泱大国如此广袤的大地上,为什么独独一个俞源在那么长的时间里竟然会是“世外桃源”。
邹伟平
第四节 古村落的民俗文化
受地域、地理环境、气候、传统思想、教育等因素的影响,俞源古村落形成了丰富多彩、富有个性和浓郁地方特色的民俗文化,主要表现在节庆活动、礼仪、风俗、习惯、饮食、服饰、戏曲、婚嫁、丧葬等方面,颇有旅游吸引力。对这些民俗文化的研究有助于我们更进一步掌握和全面认识了解村落的经济社会及历史文化变迁的脉络。
一、婚丧嫁娶(30)
婚嫁
俞源村落婚嫁,由简到繁,由节俭到阔绰。明初,刘基为俞涞写像赞这样描述俞涞节俭:“结庐人境而无车马,竹冠野服栖迟其下”,足见其穿戴俭朴,生活艰苦。后世无为子为俞涞小儿子善护写像赞说:“蔬食甘于分足,布衣勿屑于奇妍。粗菜淡饭生活。”(31)从此可断,俞姓第五、六代祖,元末明初生活俭朴,婚嫁无疑亦是从简。《俞氏宗谱》明弘治癸亥年(1503)序记载:“奈兵火之后,颇有残缺,吾辈惧其日湮废而无传也。”清康熙庚申年(1680)序:“清垒遭兵火。”特别顺治十二年(1655),祝融之乱,三年,俞源房屋毁尽,遭杀、被害致死百余人。康熙十三年(1674),耿精忠兴兵扰乱,踞府坐县。家囊殆尽,堂室萧条。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序:“明景泰初,盗寇焚掠,人各逃散。”以上记载可见在明朝前期和清初,俞源遭兵灾严重,对经济发展打击很大。因此这两个时期,婚嫁也比较简单。另以社会生产力发展观点看,社会在前进,清朝婚嫁比明朝豪华。清朝康熙后期,社会渐趋稳定,俞源人重操旧业,栽靛青,种苎麻,造粗纸,制食品,开各类商店等,经济复苏。子孙也走向两极分化,贫富更加悬殊,随之婚嫁繁简距离大大拉开。
俞源俞姓先祖为杭州人,又是汉族,与当地风俗习惯差异不大,直至20世纪40年代末,均延续“媒妁之言、父母之命”的包办婚姻,“夫权至上、三从四德”的贞节观,“早婚早育、五代同堂”的八字论,并吸收丽水、金华两地区农村一些做法,形成一套俞源婚嫁习俗。
旧时俞氏讲究完整的婚仪,如媒妁之言不可少,男女双方须交换庚帖,合八字,开礼单,议聘等。
初议亲:古时,经媒人介绍,双方父母认为家财、地位等基本对称,即所谓“门当户对”,就开始初议亲事。当地流传有“表妹嫁表兄,黄干(芒草)竹叶心”(32),因古时有钱人家小姐,不准出房门与外界男子接触,只有表兄弟姐妹小时一起玩,有所了解,对有好感的表兄弟铭记在心,从而道出肺腑之言。到辛亥革命以后,提倡妇女解放,取消缚小脚,从此开始出现相亲。相亲即男青年去看女青年相貌,称“望大囡”。若中意,邀姑娘到男家作客,称“望侬家”,男方父母送“见面红包”。(33)至今有的仍行此俗。女方收下红包表示同意这门亲事。
下求书:由媒人将女方出生年月日时辰用红纸条交给男方父母,请算命先生或地理先生将男女双方生辰合八字。以生肖相合、相克为主,合则娶,克则散。有的将未来媳妇与公公婆婆出生时辰合八字,相克程度如何,亦影响婚姻成功与否。如果男方满意,就请来媒人拎船篮(红漆,竹编精细长方篮),内放男方出生年月日时辰与女方初合八字红帖,请女方复合,意在尊重女方父母。并在船篮内放桔饼、糖霜一对,红包银二十至三十两,当地称之为“下求书”,即男方向女方正式求婚。女方同意,回一个船篮送礼帽、布鞋,并办席酒,谢媒人、邻居。此俗解放后基本取消。
定吉日:男女双方父母同意婚事,男家就择定吉日,写成红帖,请媒人和一至亲两人,去女方送帖和聘金,亦称“定亲”,送聘人各提一只船篮,篮内放桂圆、荔枝包头,聘金六十四至一百二十两。女方同意男方择定日期,受聘后,女方备二桌洒席,请送聘人,家人和邻居相陪。酒后回篮有冬帽、鞋、绣花袋等。解放后简化。但20世纪80年代始,此俗恢复,并有发展,定亲价码大涨,女方要聘金六千至万元以上(俞源不富裕,并有讨价还价之风,而嫁妆也为彩电、冰箱、洗衣机等现代化商品)和馒头、面条、猪肉、鸡蛋、香烟、糖果、衣料等。女方受聘,请吃定亲酒,回男方礼物,同意按期结婚。
送口份:男方送给女方长辈(外婆、娘、祖母)的礼物。口份包括一只鹅、八斤猪肉、八只馒头。叔、伯、表外公、娘舅、兄长、姐夫小口份:一只鸡、四斤猪肉、四只馒头。收到口份,要送回礼物,有的当场送回多于口份价款红包,并对女方说“请自办嫁妆”等客套话,有的在出嫁前数天,办成嫁妆物件送到女方家中。
扛新妇(即迎亲,又称接新娘):结婚前二天,男方备办八担供女方宴请贺客的食物。大富之家亦是八担,其中二担肉(猪肉120斤),二担菜(鸡、白糖、海菜),二担糕(发糕四盖),二担酒(家酿黄酒四坛)。雇人装箩筐挑到女方,称为“上轿担”。送上轿担的人在女方吃一餐满堂红(肉、豆腐之类,一桌九碗菜)及酒、饭。饭后空箩筐回男方。男女距家远,二十里以上或走路费时且吃力,扛新妇队伍在头天吃晚饭前到达女方,吃嫁衣酒。若路近,扛新妇队伍天未亮吃早餐,天蒙蒙亮出发到女方,会同女方雇来抬嫁妆壮汉,吃头天特留嫁衣酒,而后启程。一般中午扛新妇到男方拜天地,有的要按吉时拜天地。解放后嫁妆不紧跟扛新娘队伍,而是在头两天抬嫁妆回男方。20世纪90年代接新媳妇用小轿车,男方贺喜亲朋好友坐车去女方接新媳妇,车辆逐年增多,现在发展到六辆至十几辆小轿车不等。
吵新娘(即闹新房):拜过天地,入洞房。厨师送上索面蛋。利市嬷嬷一手拿酒壶,一手拿酒盅到新郎新娘床前,口说吉利话,斟满一盅酒,劝新郎新妇轮流各喝三口,谓之吃“和气酒”。接着宴请宾客。请新娘坐中堂,最上一桌中央交椅(俗称上横头),谓之“请新娘”,跟帐姑娘(即女傧相)及男方最亲女客人相陪。其他酒席随意坐满即可开席。中午请女客人为主,晚上请男客人为主。晚宴后,新妇归房,坐床前等待新郎。晚宴请男客,新妇位置换由大舅坐,改称“大舅席”。将近半夜,一些好玩亲友,伙同厨房帮工,串通新妇房内利市嬷嬷、帐姑娘,趁本村小孩、中青年女子看新妇、讨七子(瓜子、花生、红枣、栗子、红绿染色花生果)即喜果,满房是人,赞美声、嬉笑声热闹得不可开交之时,暗地偷出新妇的棉被枕头、头饰、花鞋、蜡台等中一物。待半夜后人散时,便要大舅赔钱,而且讨价还价,谓之“吵新妇”,亦称“闹洞房”。大舅拿出钱赎回窃物。其钱大家推选一人第二天到商店买酥糖、冻米糖。召集参与者及厨房、新妇房人员,论功分“赃”,但一般还按人头分尝。少数大宴请新妇三天三夜。第一天“贺礼酒”亲朋好友四十桌以上,中餐女,晚餐男。第二天“会族酒”亲房叔伯、母亲祖母娘家至亲,亦中女、晚男。第三天“大舅酒”本家至亲相陪。晚餐“请厨师”,所有家人、帮工、至亲均相陪。
送大舅:晚上设专席请大舅。第二天备糕、粽子、馒头等物,插香柏、万年青,馈送大舅回家。如有大宴则推至第四天送大舅。
扛新妇(即迎亲)队伍,以扛新妇牌排场,分成六个等级。
一等:大吹,为大富或虚富(空有其名,借债娶媳)之家。队伍庞大,为五十至六十人。花轿为木制,四面雕花,外罩红绸绣花套,轿盖四面挂金丝须,锻打圆球压轿顶心。扛新妇队伍排列:大筒(类似喇叭、下半段约三寸直径圆筒,其声呜呜)一人,喇叭(俗称先锋)一人,二面大锣二人,二支唢呐(俗称仙引、梨花)二人,吉子(俗称三寸)一人,笛子(俗称声)一人,小锣一人,淌淌锣一人,镫镫锣一人,铜钹大小各一人,十景一人,一对大灯笼二人,一对小宫灯二人,二面红绸方旗二人,二根子孙竹各挂小登料灯二人,抬花轿八人,护轿二人,红色小盖伞一人,大舅轿二乘四人,拎船篮(兼放鞭炮)二人,扛嫁妆(女方雇送)二十四人。共六十多人扛新妇。远路头天到女方家,因人多只得楼上铺稻草,和衣过夜。
谱例清末,曾有俞开榜嫁女盛事。迎新队伍后面,嫁妆有家具、农具、书房用具、五金器具、衣布等八十杠,扛肩红头绳连绵十里,称之“十里红”。并加“伴丽田”(陪伴美丽女儿的良田)租谷二十担(田契)。
二等:中吹,为较富之家。扛新妇四十至五十人。红轿为竹制架,外罩红绸套,轿盖四面挂黄色丝线须,也用圆锻顶。乐队比大吹减少,有大灯笼、十景、吉子、笛子、大筒、二旗、盖伞。
三等:小吹,一般富裕之家,二十至二十五人,租用中吹之大红轿。乐队仅用二面大锣、一对唢呐。子孙竹小登科灯二支,各由持镫镫锣和铜钹之人背敲。二人拎船篮(兼放鞭炮),四人抬红轿,紧跟一顶大舅轿。
四等:小轿(过山龙或乌壳轿),贫农之家或二婚亲(女子第二次嫁夫),不足十人,小轿二人抬,无乐队,拎船篮媒人一个(兼放鞭炮),迎亲二人,大舅跟着走。
五等:无轿,主要是“童养媳”,贫农之家,重男轻女之户。至民国时期,个别聪明小伙子,因家贫就去领养五岁小女孩,善待至十四岁,得以自愿嫁三十多岁养哥,总算有妻。亦有自知家贫,难娶媳妇,领养童养媳,待其长大,请算命先生合八字,求族长或房长亲友吃餐满堂红。令儿子与童养媳各吃一碗索面蛋,便可同床合被成夫妻,接上香火。如上宅俞佐魁一妻生十子(后十子各成家,称十家头),且家境贫寒,常租不多,衣食无着,因为难娶媳,就先后领养童养媳九个,匹配成双。由于后来勤耕勤劳,第十子学贵,才用小吹娶媳。童养媳又叫“舍新妇”,遇着恶婆婆,其苦难言,有的命丧黄泉。这是封建社会制度下的牺牲品。
六等:典妻买妻,不坐轿,女人作商品。有的男人家本来富裕,由于不务正业,吃喝嫖赌,任意挥霍,家业败光,只得卖妻。买得者领回便可上床成夫妻。还有家庭原贫困,生有子女,加之丈夫生长病,无路可走,而另有富裕户妻无生养,就向贫困户典妻。典三至五年,以图生男孩传宗接代,族长亲房参加写契约,吃过素粉干酒,就到男方家。生下儿子才能入谱、吊红线。
新妇轿:清朝末期,俞李君根据上祖破旧花轿样品,重新制作构件,造成新的花轿、红轿各一乘,及凤冠霞帔一副,大统衣(似古戏富家小姐穿戴、红色绣花裙)一套,进行出租。从此,全村用“三吹”娶媳妇,大多向俞李君租新妇轿。富有之家均有小轿,放堂楼上备用。
20世纪40年代大富之家俞晶均娶媳妇,用大吹,租李君家花轿到陈弄大富之家(李子荣之女)扛新妇。50年代初废除包办婚姻,自由恋爱,文明结婚。1952年,俞荣炎与岩坑廖月香行文明结婚,为俞源村第一对举行新式婚礼的新人,乡长和农会主任亲临,组织秧歌队送到男家进洞房,非常隆重。
俞源还有一个重要习俗,由于婚后生女不生男,或无生育,又不喜欢兄弟之儿为嗣子,同时宗祠又规定不准女婿改姓为子,因此,为后继有人,而且得子后能入谱、吊红线,有的就令媳妇“扮大肚”,即让媳妇常在有人地方走动,在衣内肚皮贴肉处,每天贴一张利市(卫生纸),利市逐渐增厚,衣外看就见肚子大起来。家人亦行张扬,说她会呕吐,爱吃酸,如此到所谓十月怀胎,一朝临产。而暗地已托人在物色差不多同时将生儿、且属多子、要将再生男孩出卖的,商定交钱后,秘密将新产婴儿放在长壳空(竹篾编制,长方形,有盖小箩篮),偷偷送到扮假大肚房中,将婴儿抱出放进假产妇被窝,从而大胆宣传,某媳今天产下一贵子。有的思子典妻,若典来的妻产下一女,亦令典入和典出之家人保密,封锁消息,生母女婴不出房,而放出空气已生一男孩。实际上,典妻户已暗派人寻找同月出生之男孩,且多子又贫困、愿以子换钱的,双方商定半夜后放某地方男女婴调包,典妻换得男孩后出房门,装成自己出生的男孩。上述计谋的最终目的是为传宗接代入族谱。
丧葬
生、老、病、死乃人类自然规律。对死人的处理,俞源俞姓与本地区风俗大同小异。20世纪90年代改土葬为火葬,丧事简办。俞源历史悠久,办丧事类型多,本篇追述数百年,直到解放前,办丧事旧俗对研究丧葬文化史,有借鉴作用。俞源办丧有比较完整的丧仪,概括起来有如下主要程序:
送终:儿孙守床前,老人病死,全家举哀。一面给死者沐浴、含袭、更衣、正冠履,移入灵床,燃长明灯,敬香,烧纸。另一面给将死者生前席垫及纸伞拿村口焚毁,伴烧锡箔利市、香,称之为“送幽灵上路”。
报丧:母死后,儿子披麻戴孝,用红纸包一包茶叶米,先到娘舅家报丧。见娘舅,撒茶叶米,跪下说:“娘过辈,儿不孝。”娘舅家烧点心给外甥吃,此所谓“报死不空肚,报生不空手”。接着,舅母啼哭着送外甥出村口,俗称“不哭送要晦气”。到其他家报丧亦类此。
穿寿衣:给死者穿寿衣要单数,或上七件下五件,或上十一件下七件。有的将寿衣先披“孝子”肩上,称“暖衣”,然后用秤钩钩一件,众人喊一声“千斤万两”后,再给死者穿上寿衣。有的帽、鞋、袖口各缝一颗珠子,说是给死者在阴间照明。有的还给死者手握锡铂做的“金元宝”、“银元宝”,意为“金银买儿孙”。身前放黄纸做的“金牌”,写上死者姓名、出生年月日。若死者是女的则挂耳环、戴头饰。
入殓:棺内放白布包稻草枕头和踏脚,并用砖垫实,枕上放锡箔剪的月亮、星星和红纸剪的太阳,棺底垫木炭、草纸。入殓时,由亲人把死者连同灵床抬放棺材背上,谓之“上泰山”。然后由亲人捧头、抬脚,把死者放入棺内,把头、脚放正,用石灰包凑实,称“天空地实”。接着盖“寿被”,先用儿子送的蓝色布,将死者从头到脚盖严,再盖亲友送的白布红头被。最后盖一床用红纸画成的“抢花被”。入殓后进行祭奠。
出殡:一般停灵两天即出殡,称“三日撞”。而富有之家择吉日,停灵甚至多达一个月。出殡时,子、女、媳全身孝服,女媳辈跪天井两旁,每边五至七人。头顶一条白布,称“金银桥”,意为让死者灵魂过桥升天,抬棺材队伍走过后才站起来。随后请一人杀鸡并将鸡血淋于停过灵柩的中堂各柱脚。意谓“惊走摄壁鬼”。对出殡队伍有如下要求:二面大锣开道,其次孝子、孝孙,从大到小排列,个个手持哭丧棒(一尺五寸长小竹段,留柄全身缠贴白纸丝),全体躬腰走路。老大兼拎香碗,老二兼分路钱(利市条)。当队伍暂停行进时,孝子们要跪地等候。从出门到坟地不能回头看。队伍一人奉位牌(现改镜框像),一人放火炮,及亲友奠轴、白色素旗(现改花圈、绸被面)。接着是灵柩,女婿戴青(兰)色布帽扶柩,柩后女眷跟随哭送。最后为戴白帽的送殡者。到达坟地脱去孝服、白佩系上红头绳,提红灯回家。同吃“长寿饭”,亦称“利市饭”,从此守孝吃素三年。
古代俞源丧事非常看重超度。佛教“以空为主”教义。如:心经“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34),道教“大道自然,善恶循环”(35)教义等。总之,对亡灵超度,以善空慰藉亡灵,即有神论贯穿丧事全过程,古时俞源丧事超度也不离这一宗旨。百姓称之为“装神弄鬼,活侬骗死侬”。女眷哭灵不离“来也空,去也空,来来去去一场梦,一双空拳捏捏归孔”等句子,通过对死去人的祭祀,劝告活着的人要看轻身外之物,多行善,勿为遗产争得你死我活。
俞源“丧葬”,称为办“丧事”,但以出殡之后,亡灵超度规模作为办丧标准,请和尚或道士人数、时间,分大丧、中丧、过黄、半夜黄、打清吉五等,详见注释专栏8-3。
大丧:七个或九个和尚念佛经,佛道法事做作三天四夜,称大丧或大道场,亦叫大佛事。挂佛像和十殿,和尚接神佛,敲木鱼,念佛经。因时间长,可将超度亡灵之经书多念,做作全面称之为“全黄”。由于花钱十分多,只有大富之家才能办(附俞作风办大丧)。
中丧:五个和尚念经做佛事三天三夜,也叫做“道场”,挂十殿像。也上大台和放水灯,和尚念超度亡灵之经念足,也称“全黄”。花钱也不少,宜富裕之家举办。俞源少数采用。
过黄:出殡后,当夜五个和尚念一夜经,中堂挂三帧佛像,和尚也念心经和金刚经。据说这样已能帮助亡灵过黄泉路,顺利升天了。当地称为“过黄”。多数宽裕户采用“过黄”。
半夜黄,亦称材(柩)头黄:出殡头天晚上,“观灯”改由三个和尚“过黄”,在孝堂进行,不挂佛像。即棺材(柩)头前“过黄”主要念“心经”,念不到半夜,便收场吃点心。为此,迷信者认为念经时间短,迟至的幽灵赶到没得吃,出怨鬼,还不如不要做。因而称“半夜黄”。到第二天,一个和尚打清吉。个别贫困户办此丧。
打清吉:赤贫人家死人,用薄棺,或草席卷尸,抬出葬后,请一个和尚打清吉。在死者空屋置一方桌,桌角放三至五粒小石子,三至五张灵符(和尚画),桌中心摆一小方块熟猪肉,二碗菜(豆腐、萝卜之类),桌前部摆香炉、烛台。而后主家派二人,一人在前遇门框放符一张,小石子一粒。和尚跟着念经咒,一手握惊铃,一手拿有清水碗(称“净水”),先到死人处喷净水。再到出大门各道门框,向符纸,石子喷净水,算作赶恶鬼进石子。和尚后面跟着一人,拿一桃桠将喷过物打扫,连丢桃桠进簸箕。而后三人出屋门,快步走到溪沿,和尚停步念佛,另二人将石子、符、桃桠丢到死者房里清出的稻草、垃圾堆中,用火点燃。主家焚烧利市、香,就算赶走恶鬼,送亡灵升天了。
俞源丧葬坟墓为土葬,按外形规模大略分四类:
大坟:用石柱、石板拼凑成坟面,为大富之家。规模大,工序繁,花钱多。首先请有名望的风水先生,走遍俞源村山山水水及外乡租田周围山地,用重金买风水。买得风水先做寿坟,等待主人自身“过百(即逝世)”。主人死后,灵柩就可按时入坟。亦或圈定范围做好标志,临时做大坟。
中坟:称一般白坟。砖砌起马头,马头有二层或三层,坟面八字门,中嵌石牌,白石灰粉面,为富裕之家普遍使用。均请风水先生择吉日、盖字向(即:罗盘指南针定朝向),并在自定山地选坟地。坟地大部在主人临死时择定。也有做寿坟的,当地流传人生“三十不豪,四十不富,五十、六十办死路”之言。(36)为此,有人年过五十岁就为自己选坟地,以图使子孙富贵,做砖砌“寿坟”。
小坟:有砖砌或溪滩石砌,也请风水先生来,盖一下字向。大多是困难户,为此都是临死才做新坟。
土丘:泥土堆,贫穷之家,或乞丐、戏子病死俞源。由俞氏宗祠送薄棺,着人葬凤凰山(官山)。有的朋友帮助坟前插竹牌,写上其姓名。
古代俞源人对亡灵超度是十分虔诚的。辛亥革命后,开始淡化。解放后,移风易俗,实行文明办丧。
注释专栏8-3
俞作丰逝世大丧
民国十一年七月初二日,俞源首富俞作丰六十三岁逝世,有四个儿子送终(均按丧葬程序,不重述),立灵床(人死拆去床上部架及蚊帐),床旁设“长明灯”,请一和尚“观灯”。在灵床前长条桌边外向椅子坐定,面对死尸念经一次。灵床三天后,进棺(将尸体放进空棺中),三过关:(一)进棺时“买水”:由大孝子缟素,一手撑伞,一手拎坭壶,走出大门,到溪边近水处,丢水中二个铜钱,勺一壶清水,转身回到灵床前,跪地将水注入脸盆,用面巾给死者洗脸、洗浴。(二)入棺中“进山”:由棺材堂(四位专业抬灵柩者,俗称“四天王”,其组长称“棺材堂”即头领),放一双草鞋在柩边,口里喊:只可上金山、银山,不可上铁钉山。(三)进棺后“丢粽”:由大孝子撑伞,大孝媳缟素,跪大路边裹稻草灰粽十只,放虚掩棺材盖背,棺材堂又喊:只可走路心,不可走路滨,碰到黄狗棕丢去!随之结孝堂,中堂中部高横一竹,中挂一片晒谷地垫,将中堂隔成前后套间,后间灵柩。柩头边为方板凳(俗称:骨子凳),放香碗及菜油碗灯称材头灯,昼夜亮着。前间置一大方桌,紧靠挂垫,挂垫中贴白纸书写作丰郡头、姓名、生卒年月日之灵位图,图两边贴白纸对联。方桌靠图处,置新制木质灵位牌,俗称“位牌”。牌前放酒盅、小饭碗,桌中摆豆腐、肉等四碗菜。桌前部放香炉、烛台。孝子点烛上香,一个和尚每夜坐在桌前,面对灵图“观灯”念经。意为:看明灯为幽灵指路,并解七彩线,亦称“解心结(音:越)”。木鱼、惊钟,二个小时。女眷在灵柩旁点香、烧利市、锡箔及心结纸钱,边烧边哭灵。每天东方发白,一女子哭灵,边哭边唱,称“拆气宽”约半小时。而后三餐送饭均哭灵,每次五分钟,似对活人敬话,请洗面,请吃饭,你是好长辈等等。白天有人拜祭也哭灵。拜祭同时鸣锣,吹唢呐。哭灵围绕“追往事”、“行善举”、“保佑子孙长命富贵”之类。拜祭开始三天,本家、亲戚、朋友奠祭,收到猪头、鹅五十多副。继之“竖(音:更)门堞”,大门外张贴通告:任何无亲不戚、过往人等,只要备三株香、三张利市,到灵堂吊孝,便可在堂前走廊吃一餐饭。如此半月,夜夜“观灯”至拆孝堂。经为死人“盖大被”、“封棺”、出殡。出殡队伍:二面大锣开路,大小鞭炮轰鸣。二支唢呐,借用宣平县政府四把大铜号奏哀曲。后面四孝子全身缟素,低头弯腰走路,手持哭丧棒。接之五十多白帽人背素联、素旗。再就十六人抬的灵柩,柩后为全身缟索女眷哭丧,哀声震天。女眷后为白帽送葬者近二百人,远观一片白。灵柩行至俞祠前小广场,停柩,柩前摆方桌,供猪头、鹅,由来迟远客烧纸、祭奠,称“路头祭”。而后队伍送到坟地。出殡灵柩出屋,一和尚及二帮工打清吉。武义县城西寺八个和尚携带乐器、经书,中午到达俞源,原打清吉本村和尚加入其队伍。吃过“长寿饭”,布置道场场面。道场为三天四夜,俗称办大丧,亦叫大佛事。
停柩过的堂楼中堂,二支大方桌从后壁正中排出,桌后板壁挂如来、文殊、普贤三帧佛像,二面板壁挂十殿佛像。二张桌中部正齐排列数十盘素食(包括糕、粽、索面、馒头),前中后三副蜡烛台及香炉。二支桌两旁四支四尺凳,可坐八个和尚(各带乐器和经书)。桌前一把交椅,为主持(俗称:把扦和尚)坐,主持佛事。隔交椅前、阶沿后又设一支大方桌,称“天地桌”,也放烛台、香炉,为主持和尚转身向天井方向念经、接天上佛、四面八方神。十殿画靠走廊板壁之一角,置大木椅放“位牌”及香炉烛台。在门口处设一方板凳亦有香炉烛台,谓之“孤魂灵位”。堂楼天井靠中堂两角,各竖一株连根有桠大毛竹,各挂一盏常用规格新制灯笼,称“天灯竹”。
道场布置好,吃晚饭。和尚可吃荤。饭后佛事开始,和尚及主家所有人开始吃素,吃素到佛送上天。佛事开始,和尚坐定位置,家人点烛、上香、烧锡箔、利市(方纸),放燃大小鞭炮。和尚吹奏乐器,敲木鱼,摇动惊铃。闹昆戏台场:喇叭、大锣、大鼓、大小铜钹、镫镫锣、淌淌锣、十景等乐器。台场结束,紧接拉胡琴、吹笛子,奏“思凡”曲。主持和尚戴莲花帽、披袈裟,转身向天地桌朝天接佛,向四方请神,动听得很。百姓称:做“和尚戏”。主持和尚一手握惊铃,一手持红帖,口念本村周围古今寺庙诸神佛,及处州府城(俞源古属处州府)至俞源大路二旁寺、庙、观、堂之神佛,宣平县城隍、东狱宫等处神佛也请到,谓之佛事“接佛”。而后主持和尚转向中堂佛像,全部乐器:一次,以示欢迎诸神佛到位。孝子孝媳不停敬香、烧接“招亡”,又称“领魂”,孝子手拿连根桠小竹,竹梢吊车生前穿过的旧衣,称“领魂衣”。另一副手,一手拎一只活公鸡,一手拿灯笼。二人在先,一和尚手拿惊铃紧随,出大门,过上桥,到下弄入口庆丰门,三人止步。领魂衣交由和尚,和尚脚踏竹根,一手拉竹桠一摇一摇,使领魂衣摇摆晃动。手摇惊铃,口念咒语,孝子敬香插路旁石缝中,并烧纸。在灯笼微弱灯光下,造就一种幽灵存在的气氛,和尚将惊铃传递回大路急弯处(村内中桥头),中桥头站有一持锣和尚,和尚敲响锣,家中七个和尚就敲响乐器,为之“前呼后应”。主持和尚将领魂衣小竹交由孝子背回道场,插位牌于交椅扶手内。主家派三人沿溪施食(到天亮再施一次)。道场内和尚一会儿奏乐,一会儿敲木鱼念经,共约三小时,完成一个段落,休息睡觉。场内主家有人轮流值班,上香、换烛,灯光香火昼夜不灭。
第二天,和尚吃过早餐,约八点钟进场,按原位坐定,孝子孝孙换烛、点香。女眷亦上香烧纸。和尚开始奏乐,乐后念经,仅主持和尚披袈裟,其他穿和尚衣。自此念一阵子经,奏一下乐,吃中饭和晚饭各休息一个多小时,直到前半夜。屋堂内香烟迷漫,念经声、木鱼声、鞭炮声、奏乐声,此起彼伏,引来很多看热闹观众。和尚休息,半夜至天亮主家仍派人值班,上香天亮。
第三天,上午仍奏乐、念经。下午“拜扦”,主持和尚将椅子靠边,改置仰天箩盖,盖上放垒折方形棉被,跪着念“扦悔经”一段,拜几拜,众和尚敲奏响器配合。约一小时,再将椅子还原位,继续坐着念经。吃晚饭前布置小台,在厅前大天井,用四尺凳为台脚,铺上台板,高一尺五、长一丈六、宽一丈三尺。台上设二支方桌,九个和尚坐凳。桌中亦摆数十盘素食及烛台香炉,桌后挂小罗帐,帐后为主持和尚坐椅。而原中堂撤去主持和尚坐椅,天地桌稍向天井方向移一点,清出一席之地,中心摊草席,席上铺毛毯,毯上由和尚用白米堆粗线“画灯”,地藏王佛,或福、寿等字。草席四边各叠五片坭瓦,弓背向上(注:女改各一瓷碗底向上,称“破血湖”),瓦旁放一把钢锁。锁须丝线缚合,假锁易开。准备工作就绪,晚饭后,和尚就坐,主持和尚头戴荷花帽、崭新金丝格大红袈裟,显示高僧派头。天井二旁,一旁孝子、孝孙五人,另一旁孝媳孝女五人,个个全身缟素,列队朝外,稻草枕膝跪着,长条白布连摊五人头顶,谓之搭桥,有称“金银桥”。燃放大小鞭炮,全体和尚上台奏乐,敲木鱼念经。主持和尚坐桌后,打开罗帐,捏诀头,做作一番,向台下丢几只小馒头,再奏乐、念经、捏诀头、丢馒头,如此数遍,超度亡灵。约二个小时后,完成一段落,众和尚下台,孝子们站起拆桥。八个和尚归中堂奏乐,主持和尚在前,一手拿惊铃,一手拿锡杖,口念经咒。孝子背“领魂衣”在后紧跟,围着“画灯”,快步走圈。逆时针向数圈,回头顺时针又数圈,越走越快,孝子只得跟着跑。待到慢步,和尚举起锡杖,用其叉尖,顺序蹬碎四垒瓦片,并将铜锁一脚轻踢,假锁立开,谓之“开地狱门”。“画灯”半箩米为和尚小货(即小费)。同时派二人出门施食[施食:用二尺长燥竹篾,大筷子粗,半段卷利市蔬青油(乌桕子仁油),点亮,地摊一张利市,将亮插上,纸上勺上一勺粥,每隔约十四步一根亮,谓之“施食”]。施食上至洞主庙,下至祠堂前。完成施食,和尚也已脱袈裟吃夜点心,休息。
第四天,和尚吃过早餐,又行奏乐念经。吃过中饭,九个全披袈裟,主持和尚一手摇惊铃,其他敲木鱼,向画像敬佛后,开始游行。和尚后面为缟素孝子、孝媳、孝女、孝婿、孝孙等,均双手捧燃香。接着,帮工捧瓷盘供品的队伍:金山(金首饰)、银山(银元)、珍珠、玛瑙、翡翠、白玉、聚宝盆、铜(铜板)、锡(小锡壶)等等。到达地点顺序为:洞主庙、广惠观,俞氏宗祠、六峰堂香火(生前归属),而后回归道场中堂。每到一处,都点烛、燃香、焚纸锡箔,由和尚领头做作一番,洒一些净水,谓之“行香”。家中在大厅门前空旷处搭大台,台的面积与小台同,但台高提升至五尺。台上桌凳摆式与小台同。和尚吃过晚饭,放“水灯”(水灯:用红纸剪成小方块,四角粘拢,口大四寸见方,状似稻斗,中竖灯草摊层燥砂放些青油),共制水灯四十九盏,用七面谷筛盛着。由和尚拜过中堂佛像,带领孝子们到周德兴店门口(现供销社),桥头设一方炉,九个和尚奏乐,念“水灯经”。约半小时,主持和尚念咒摇铃,帮工点灯,将灯放进溪水中。待全部水灯浮进溪水,又上香烧纸,全体人员回道场。孝子孝媳们仍缟素,在中堂天井跪搭“金银桥”。和尚仍个个披袈裟上大台,吹喇叭,奏乐器。乐停,主持和尚摇动惊铃坐罗帐内,口中念念有词,朝三方频频捏诀头,众和尚敲木鱼。捏一次诀头丢一只小馒头于台下,一盘二十余只小馒头丢光为止,意为:边送边赶饿鬼恶鬼。而后众和尚下台,带领孝子、孝媳,到外大门里空旷地烧“库笼”(库笼:由大锡箔、小锡箔折成大元宝、小元宝,用红纸板小箱,锡箔剪成箱环箱扣)。将所谓阴间元宝装满箱。用挑到薄竹片做扁担,由十余人挑,共达数十担。由中堂挑到空旷地,其时中央已有柴火燃烧,将元宝箱(金银库笼),烧到阴间亡灵使用。燃烧时和尚从小箩篮中抓出茶叶米,边撒边绕走。绕三圈后,由众小孩圈着火堆手拉手,来回旋转,所谓不让外鬼抢走。一边烧“库笼”,另一边又派人,如上小台一样范围施食。厨房杀鸡、切肉。道场桌上搬走素食,奉上鸡肉、猪肉,再向佛像上一次香。和尚吃荤点心,大鱼大肉,宣布开斋。而后和尚清理道具,卷好佛像,收拾乐器、木鱼等装箱,道场功德完成,大丧结束。
第五天由孝子燃香纸将“位牌”送进俞氏宗祠神柜,摆到预定位置。实际这次道场确切时间为三日四夜。
讲述人:俞清藩(87岁)俞孝贻(83岁)
俞耀忠(79岁)俞新富(73岁)
俞发春(88岁)俞耀明(80岁)俞松海(74岁)
俞步升整理
2000年9月9日
二、饮食文化
南宋末,杭州俞义从松阳扶父灵柩,路过括婺界(今俞源)葬父定住至今,已三十一代。子孙兴旺,在明朝中期已成数百户的村庄。历代婚嫁来往大都在村邻近三十里,亦有少数在宣(柳城)、武城内。俞源古时为富裕农村,经济活跃,讲究汉族饮食文化。南向处州俗,北向婺州俗,互学习俗,取长补短,造就一年十二个月,月月有饮食节。
十二月:辞岁,食更岁。为过春节办年货,切糖、起糕干以示五谷丰登,生活甜蜜;蒸发糕、舂年糕以示财运年年高岁岁发;备年菜,做豆腐(泡豆腐、煎肉圆、烘豆腐干),菜卤卤菜(卤豆腐、卤芋头和芋奶、卤萝卜),炒八宝菜(原料:腌菜梗、腌萝卜丝、红腌萝卜丝、豆芽、千张、白笋、海带、泡豆腐丝等,用茶油炒),炊年饭(用饭甑蒸四天年饭,摊凉盛丝箩内,过年暖热吃),买鱼、肉、猪头,杀鸡等。岁末烧好丰盛莱肴吃团圆饭。称为食更岁。
一月:消灾,吃消灾馒头。年初一至初四,由男人上厨,意思是,女人烧吃一年该享福几天。早餐吃青菜芋羹,意为清福清健,年年有余,中晚餐均吃年饭配年菜。初八到十二日做大消灾馒头,即糯饭心馒头。
二月:灭虫,吃寓意物。十一日炒魍蚁(音艾),炒米胖,或炒黄豆均拌红糖,意谓灭虫。十二日堵老鼠洞,吃芥菜糯米饭。二月卤荠菜笃菜(晒过荠菜腌菜,盛器倒置)浸腌鸭蛋。
三月:清明,吃清明果,祭祀,扫墓,吃忌辰。户户做清明果,妇女到田野采蓬叶,采回后放进烧沸的、已过滤的稻草灰水中,待烧滚捞出,啄细捣绵,而后拌进熟米团揉匀,成绿色果皮料,捏成小碗口大的果皮,包进肉、腌菜、笋、煎豆腐作馅的为咸果,包进糖、芝麻、赤豆的为甜果。果皮对折衔合用手指绉一条密密人字摺,成二头尖似草鞋状,称“草鞋果”,意谓要下田耕作了。三月煮菜卤笋、菜卤卵(蛋),煎咸菜笋,晒干菜。
四月:立夏,吃小竹笋(意为接脚骨),吃一粒蚕豆顶一个鸡蛋,一个鸡蛋顶一只鸡。为此户户煮蚕豆饭,或蚕豆加鸡蛋肉汤,或笋蚕豆、腌菜等配饭,有的吃红枣、桂圆,意为“增补日”。
五月:端午,吃粽子,吃大蒜。裹粽,用炒米粉拌红糖煮烂作粽馅为甜粽,干菜、佛豆仁、肉作馅称肉棕;粽米拌蚕豆、赤豆、干菜、肉做馅称花粽。粽子户户裹,大蒜人人吃,当地流传有“五、五、五,五蒲(只)大蒜过端午”的说法。也有人吃五黄:黄酒、雄黄、蛋黄、黄瓜、黄鳝或黄鱼。
六月:晒景吃肉。六月初六晒景防霉日,户户翻晒箱笼、衣物及书籍(包括家谱),称之为晒景。当地流传“六月六,要吃肉,不吃肉,生病毒”(37)的顺口溜,为此家家买肉。到六月二十六洞主老生日,要做社戏纪念,为待客户户买肉,有的制苦槠豆腐当点心。
七月:鬼节,吃千层糕。古历七月中旬初,早熟稻谷开镰,意思是新谷登场。全村互通有无,个别无新米用陈谷米也蒸“千层糕”。做法如下:将籼米用稻草灰冷汤浸胀,拌红糖磨成浆,上蒸笼用大碗勺淋一层,上盖蒸熟,开盖又淋上一层,蒸好又蒸一层,如此七层,因七在当地方言中与千谐音,因此七层盖糕,称“千层糕”。糕料不掺糯米,以灰硷触发韧性,糕切小块可一层一层剥起来吃。七月半是“鬼节”,户户设香案、案桌中放一盆千层糕,意为:列祖养育千层恩。旁边放上豆腐、肉,于是开始拜太公(即祭祖),意谓请太公、太婆尝新米。
八月:中秋蒸实地糕。吃糕赏月,现在也有买月饼赏月的。实地糕制作方法是:籼米中加30%糯米,用稻草灰清水浸胀,加打糖磨成浆,一次性倒进滚汤蒸笼,盖好加火一个多小时,蒸熟为止。
九月:重阳,裹粽、蒸糕,不祭祖,但要带糕粽上方岩、台山去游玩拜佛,称“登高”。亦有青年从俞源出发,越大黄岭、清风岭到西畈悟真寺、云华静妙寺、台山寺、清修寺、泮家扬圆明寺、陶村延福寺、西塘庆思寺、吴宅慈仁寺,历八寺敬佛赏景,走八十里路,意谓“嘻八字,图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