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跟孩子交谈时的气氛,不仅影响孩子对问题的理解,同时也影响自我观念的形成以及情感与情绪的发展。父母亲的谈话,是孩子们心灵世界的江河大海,它能载舟也能覆舟,因此,美国的心理学家吉诺特(H。Cinott)特别强调父母亲对孩子说话时的表情、语气和内容。他认为父母亲的说话,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力,它能够让孩子活得愉快,也可以让他们活得悲观。
就一个经常被责备羞辱、讥笑鄙视、批评谩骂的孩子而言,他的自我观念总是抹不掉“我不好”的阴影。因此,很容易反应出消极思想和嫉妒情绪。比如说,孩子经常被骂道:“你怎么老是不长进!你这蠢蛋,你到底要我说多少遍!”孩子在听到这些刻薄的批评之后,免不了产生满腔愤怒的敌意,再加上“我就是不行”的自我观念,很自然地汇合成为自暴自弃。事实上,父母亲并没有因为他的责备而解决问题,相反的,是在制造更多孩子的心理困扰。
以苛责辱骂代替指导的父母,其管教方式原本就具有消极的倾向,孩子在耳染目睹的情况下,一方面受到责骂而形成不好的自我观念,一方面仿效父母亲的暴躁、责备和辱骂别人的侵略性行为,孩子的人格成长也就受到严重的影响。
孩子的言行举止招惹父母亲的愤怒,是亲子间不可避免的家常事。但是父母亲如何用语言表示愤怒,却深深地影响孩子的精神特质。以抨击孩子来发泄气愤,就会伤及孩子的自尊,有时还会造成亲子间的唇枪舌剑,伤害亲子之间的情感。
最容易惹引父母愤怒的事情包括:成绩不及格、不诚实、打架、偷窃、不听话等等。父母亲说气话,发脾气打孩子,并不能解决问题。当然,父母亲可以用处罚来教导孩子,但它不是发泄你的愤怒,而是一种教导行为。因此你一定要让孩子知道为什么被处罚。接着,孩子一旦改过,就要给他一些赞美。
对待孩子,如果能以谈话的方式代替处罚,那是最好不过。比如说,孩子成绩不及格,父母看到成绩单,怒目责备他“不用功”、“没出息”、“不专心”等等,不但会刺激自己愈发生气,亦会造成孩子的消极态度。如果你说“你成绩不理想,有什么我们可以帮助的没有?”然后展开一番建设性的讨论。这样就形成建设性的谈话气氛。
对孩子的教育,事先教导,要比事后责备或纠正来得好。这个原则,可以使孩子建立初期的信心,从而建立乐观的态度。比如说,你带孩子拜访亲友,就应该先给孩子一个学习礼貌的机会。让孩子做做角色扮演的活动,不但有趣,而且可以避免被父母申斥或批评的机会。这一来孩子的自信和乐观就得到伸展。
亲子间的紧张气氛,总是在父母亲不满孩子的行为表现时,如决堤般出现。特别是在孩子长大之前,你曾教孩子些什么?
基于这个原则,孩子越小越需注意教导,举凡诚实、做家事、关怀别人、责任等等,都要在日常生活中,以慈爱的态度点点滴滴告诉他,以耐心的语词指导他。这些耳提面命和平常的指导,配合自己的身教,在孩子心中渐渐孕育出来道德观念和行为的判断能力。这些平常的耐心教诲,创造了孩子心智的成长,也创造了亲子间的和谐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