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情商:唤醒孩子心中的“巨人”——过分重视考分会制约孩子情商的发展
尽管一些有远见的教育工作者以及有关专家不断呼吁,要求家长们重视孩子的全面发展,而不要只注重孩子的考分,但目前的教育制度,仍然使众多父母难改初衷,他们两眼睁大只盯分数,他们常常问孩子的还是那句老话:“这次考多少分?”让我们看看孩子们成长的环境吧:社会纷繁、世事多变、信息爆炸、竞争空前。这一切的一切告诉我们,对孩子情商的培养更为重要。因为孩子迟早要进入社会、独自面对变化的大千世界,多变的职场风云,参与激烈的社会竞争。要生存要发展,关键因素取决于情商的高低。实践证明,所有的孩子都能从情商中受益,高情商的孩子比一般孩子更加幸福、自信,表现更突出,能力更强。因此现代父母的责任是唤醒孩子心中的“巨人”,塑造孩子自我激励的品质,健康积极地参与社会竞争,在挫折中接受锤炼,健康成长。
令人警醒的案例
自私妈妈教女,聪明孩子变痴
“一定要读好书,打败其他人。”女儿在父母的鼓励下,学习非常自觉,成绩优秀。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聪明伶俐的女孩竟成了萎靡不振、无所事事的可怜虫。
小玲,成都市某重点中学学生,独生女,父母仅有小学文化程度,尝够了低学历的痛苦,下决心要好好培养女儿,让她出人头地。
这对文化程度不高的夫妇从小为小玲制定了一张详细的日程表。强令她告别了玩具和小伙伴,每天晚上必须做完父母指定的练习题才准睡觉。为了让小玲能最大限度地利用时间学习,小玲的父亲不惜每天提早下班,赶到学校接小玲回家,不让她在学校与同学玩耍。母亲包揽了生活中一切大大小小的事情,家务事一点都不让小玲沾手。小玲在家里除了吃饭、睡觉外,与她终日相伴的就是做不完的习题与父母的轮番监督。久而久之,小玲习惯了超负荷的学习和大考小考名列前茅的“喜悦”,父母不用督促她学习,她也已经变得非常自觉。有小朋友来邀她玩时,她就对他们说:“我要读书,不要来打扰我。”慢慢地,再也没有人来邀她去玩了。老师、同学、左邻右舍都知道小玲是个很爱读书的孩子。
小玲的父母是一个小单位的工人,收入不高。在班里,小玲的学习是最好的,但她的衣着却是最朴素的。学校组织了一次春游活动,全班每个人要交100元作为费用,而小玲却因家里拿不出这笔钱没能参加。春游活动结束后,同学们聚在一块兴高采烈地讨论着,惟独小玲坐在一旁一声不吭。在同学面前小玲满不在乎地说:“我不喜欢去春游。”而那天她却是悄悄地哭着回家的。她怀着怨恨的心情回家向母亲抱怨,母亲告诉她:“一定要读好书,打败其他人,将来出人头地赚大钱,才能有好的享受。”在此后整整一个星期里,她不与任何同学讲话,敌视的情绪在她心里一点点地滋生。
有一次,小玲的同学在做练习题时有些问题不懂,跑到小玲的家里向她请教。小玲对这个同学说:“对不起,我也不懂怎么做。”这个同学疑惑地说:“这些题上次考试你不是全做对了吗?”小玲想了一想还是说:“我已经忘了。”这个同学走后,小玲得意地对父母讲:“我是故意不告诉她的,否则教会了她,以后考试她就可能超过我了。”父母都夸她有自我保护意识。还有一次,母亲病了,小玲放学回家后没能按时吃到饭,她连声埋怨母亲浪费了她的时间,自己跑到外面吃了东西就回来看书,对病卧在床的母亲不闻不问。母亲病好后,对小玲没有一句怨言,还向邻居夸耀小玲的学习意识很强。
中考时,小玲果然不负所望,以优异的成绩考进了本校高中。
令人想不到的是,开学那天,小玲见到以前那位去家里向她请教习题的同学,考分比她差一大截,却因交了高价钱给学校,也升上了本校高中,且与她同班,小玲愤怒了:我付出了多少汗水和泪水才赢得今天这个学位,而你只是交钱就能与我平起平坐……开学几个星期,抵触情绪强烈的小玲表现异常。她觉得这个社会太不公平了,她辛辛苦苦读了这么多年书,到头来还不如人家有个好父母。怨恨与难以自抑的愤怒一点点在内心滋生起来。小玲每天阴着脸来上课,不跟任何人讲一句话,动不动就对同学破口大骂。她开始在课堂上顶撞老师,还时不时与同学吵架,老师布置的作业她从来不做。被班主任严厉批评之后,小玲便在课堂上撒野。回到家里,小玲把怒火全发在她父母身上,大骂他们没有本事,没法跟其他同学的父母比。不久,一向对父母惟命是从的小玲坚决拒绝上课。最后,父母只好为她办了休学手续。
休学之后,小玲整日在家无所事事,很快就变得萎靡不振,脾气越来越暴躁,动不动就乱扔东西骂人。小玲的父母怎么也想不通发生在小玲身上的巨大变化。他们焦急万分,但也束手无策。无奈,小玲的母亲每日上班便带着小玲一起去。母亲忙忙碌碌地工作着,小玲则目光呆滞地坐在一旁。与原先那个反应灵敏、聪明伶俐的小玲相比判若两人。
想起小玲的前途,她的父母黯然神伤。
小玲父母的教育最终失败,就在于他们重智商而忽视了孩子情商的培养。我们不能不看到,小玲的竞争态度实际上被引向了一种孤独型的、阴暗心理的、以至仇恨性的偏狭方向,它早就被埋下了内在的对抗因素,充满刚性,一遇复杂的社会情境,就容易折断,突然崩溃。
我们提倡让孩子在游戏中学习,学习一种公平规则,学习一种与群体协调相处的本领。而不少家长忽略了让孩子逐步领会游戏精神、掌握游戏规则,这使我们缺少了一种教育策略。家长应该认识和利用这种可以天然“解压”的方法。一个孩子,万万不能脱离了孩子或童年游戏的伙伴群。这一“群”的重要性,就在于它天然地帮助孩子适应社会化的进程,或者说它通过“玩”和“玩法”,自然而然地引导着孩子适应那些原本如此和必然发生的事情。游戏的“规则”,是一个可以大到可以涉及人类及社会种种行为的话题。凡游戏,包括儿童游戏群,都会自动派生出一套规则,它会以一种暗示的方式让孩子们适应未来的社会运转规则,懂得社会是怎么回事,经受得起竞争和输赢,从而培养成一种既积极进取又轻松快乐的富有弹性的人生态度。
人可以被情感精神所左右,也能够通过努力,控制自身的情感与精神,使其稳定、健康、开阔、宽容,使其积极向上富有激情,成为一个高情商者。
情商是人对自己的情感、情绪的控制管理能力和在社会人际关系中的交往、调节能力等,属于人的精神范畴。情商比人的智力更能决定人的成功和命运。人是有情感的,人的一切行为包括智力状态总会受到情感的影响。
情商高者,能够清醒地了解并把握自己的情感精神,敏锐感受并有效反馈他人情绪的变化,使自己在生活各个层面都占尽优势。
情商决定了人们怎样才能充分而又完善地发挥自身所拥有的各种能力,包括人类的自然天赋能力。因此,情商是决定孩子能否成才的最关键因素,家长不可只关注孩子的书本学习而忽视对孩子的情商培养。
情商与智商的概念不同。如果把智力看作是一种潜在的智慧能量的话,那么“情商”将是唤醒这些潜在能量的笛声。
美国心理学家詹姆士(W·James)认为,一般人只运用了其总体智慧的10%。而奥托(H·Otto)则干脆认为,一个人表现出来的智慧只占他全部智慧潜能的4%;甚至那些成就卓著的科学家们,他们运用的智慧,也不超过他们全部智能潜能的30%。心理学家们的研究表明,如果人们迫使自己运用自己智慧潜能的一半,人们就可以轻而易举地学会40~50种语言,将一部大英百科全书背得滚瓜烂熟,并顺利学完数十所大学的博士课程。
妨碍人们充分发挥出自己大脑的智慧潜能的不是“智力水平”的高低,而恰恰是情绪因素。
作为家长,我们应充分相信上述这些专家的研究,并尽量运用家庭这个有利的条件和环境,来培养孩子的情商,让他们以情商这把钥匙,打开自己智力潜能的宝库,从而唤醒他们心中的“巨人”。而不要把着重点放在孩子的课本学习和试卷分数上,把他们压得喘不过气来。这样不仅达不到使孩子成才的目的,反而是窒息了孩子鲜活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