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红楼梦》时,经常遇到一些难以解释或者前后矛盾的地方,如年龄问题、姊妹/兄妹称谓混乱等问题,在与探春有关的情节中,姊妹/兄妹称谓前后矛盾较为突出。如第五十七回薛宝钗问邢岫烟:“这是谁给你的?”邢岫烟回答:“这是三姐姐给的。”这里的“三姐姐”当指贾探春无疑。邢岫烟称探春为姐姐,说明她年龄比探春小。然而第六十三回贾宝玉生日,妙玉送来了一张“遥叩芳辰”的粉红色贺帖,贺帖的下方落款是“槛外人”。贾宝玉想给妙玉回帖,却不知回帖该如何与来帖“槛外人妙玉恭肃遥叩芳辰”相敌,在去请教林黛玉的路上遇见了邢岫烟,贾宝玉问:“姐姐哪里去?”邢岫烟回答:“我找妙玉说话。”贾宝玉说:“她为人孤僻,不合时宜,万人不入她目。原来她推重姐姐,竟知姐姐不是我们一流的俗人。”贾宝玉三次称邢岫烟为“姐姐”,可见邢岫烟年龄长于贾宝玉。在第五十七回中贾探春年龄长于邢岫烟,在第六十三回中邢岫烟年龄长于贾宝玉。由此可以推出,贾探春、邢岫烟、贾宝玉三人年龄由大到小的排序,即贾探春、邢岫烟、贾宝玉。贾探春是邢岫烟的姐姐,邢岫烟又是贾宝玉的姐姐,那么,贾探春理应是贾宝玉的“姐姐”。众所周知,贾宝玉是贾探春的“二哥哥”,这就形成了悖论。
宝玉和探春的兄妹关系是固定的、不可更改的。之所以出现称谓上的悖论,是曹雪芹在创作或修改过程中的疏忽或笔误,他把五十七回中的“三妹妹”误写为“三姐姐”了,或者把六十三回贾宝玉称邢岫烟的“妹妹”误写为“姐姐”了。这一疏忽或失误,理应由曹雪芹先生承担,与高鹗无涉。我们可以设想,如果这一问题出现在第八十回之后,读者肯定将板子打在高鹗的屁股上,高鹗岂不冤枉!
第八十六回探春对薛姨妈说:“昨晚太太想着说,上回家里有事,全仗姨太太照应,如今自己有事,也难提了。心里只是不放心。”薛姨妈道:“我在家里也是难过,只是你大哥哥遭了事,你二兄弟又办事去了,家里你姐姐一个人,中什么用?”薛姨妈与探春所说“你大哥哥”当指薛蟠,“你二兄弟”当指薛蝌,“你姐姐”当指薛宝钗。在《红楼梦》中,“兄弟”仅指弟弟,不包含哥哥。既然薛蝌是探春的“兄弟”,那探春年龄自然比薛蝌大。
然而,第一百回薛宝钗劝母亲趁着哥哥还活着,问问各处的账目,清算一下家底,母亲告诉她:“你二哥哥天天在外头要账……”薛宝钗听后哭着劝慰道:“妈妈操心也不中用,还有二哥哥给我们料理……”从宝钗与其母亲的对话语境中可以断定,“二哥哥”当是指薛蝌。第一百零九回薛宝钗明确称薛蟠为“大哥哥”、薛蝌为“二哥哥”。第一百一十四回,薛蝌与邢岫烟完婚,薛宝钗称薛蝌为“二哥哥”、邢岫烟为“二嫂子”。第一百回、第一百零九回和第一百一十四回,四次叙及薛蝌是薛宝钗的“二哥哥”。众所周知,薛宝钗年龄长于贾探春,她们二人宝钗是姐姐,探春是妹妹。这在称谓上形成了前后矛盾和混乱的局面:即薛宝钗的二哥哥却成了薛宝钗的表妹——贾探春的弟弟!这里既有前八十回的差错,也有后四十回的差错。换言之,既有曹雪芹的错误,也有高鹗的错误。
《红楼梦》中多次提及探春等人上学的话题,那么,探究姑娘们上学的地点就成为研究者关心的问题。第三回贾母曾说:“请姑娘们“注释4”来,今日远客才来,可以不必上学去了。”贾母的话语明确地告诉读者贾迎春、贾探春、贾惜春三姐妹是上学的,因为今天有远客——黛玉来,所以今天就不用去上学了。这就有了疑问了:迎春、探春、惜春她们上学,是在学堂里读书呢,还是在家里读书?若是在学堂里读书,是与宝玉他们同一个学堂,还是单独设立的女孩子学堂?
贾府有学堂,原是为解决族中子弟因为贫穷请不起老师而设立的,凡族中有官爵之人,都按俸禄多少捐献银两作为学校费用。但后来,一些亲戚家的子弟也托贾府的关系进入了学堂,如秦可卿的弟弟秦钟、贾璜的妻侄金荣等。此时,学堂中既有贾府子弟,又有外姓子弟,他们身份不同、家教不同,并且年龄悬殊较大,既有十六七岁男女之事已通的贾蔷、贾瑞,也有年龄不足十岁天真无邪的贾兰、贾菌等人。一些纨绔子弟来到学堂,不是认真读书,而是寻求欢乐,学堂里充满男风之气。如果探春等人与贾蔷、贾瑞等人同在一个学校读书,她们必然会把这些不堪入目、不堪入耳的事情汇报给贾母、王夫人,贾母绝不会让探春三姐妹在这样混乱的学堂读书。因此,笔者认为,探春三姊妹应该另有“上学”之所。但是,数次翻检《红楼梦》,并未发觉贾府另设女子学堂。另外,除了贾母这次提及迎春、探春、惜春上学外,王夫人嘱咐黛玉以后与三个姊妹“一处念书认字学针线”外,在以后一百多回的情节叙述中,再无出现探春姊妹上学的事情。这使探春姊妹上学的地点、教授的老师、学习的内容成了悬案。
此外,《红楼梦》中还有多处前后矛盾、或者不能自圆其说之处,此处不再赘述。敬请读者细心研读,仔细查找。
“注释1”《红楼梦》(上),中国艺术研究院红楼梦研究所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3月第1版,第120页。
“注释2”家奴:父母、子女皆为贾府奴仆,称为家奴;外奴:从外边买来的奴仆,即只有自己在贾府为奴,父母不是贾府的奴仆,称为外奴。
“注释3”丫环“三巨头”:指贾母的丫环鸳鸯、王熙凤的丫环平儿、贾宝玉的丫环袭人三人。
“注释4”姑娘们:此处指迎春、探春、惜春三姐妹。
§§豪侠豁达的史湘云
——判词:
富贵又何为,襁褓之间父母违。
展眼吊斜晖,湘江水逝楚云飞。
——曲词:
[乐中悲]襁褓中,父母叹双亡。纵居那绮罗丛,谁知娇养?幸生来,英豪阔大宽宏量,从未将儿女私情萦心上。好一似,霁月风光耀玉堂。厮配得才貌仙郎,博得个地久天长,准折得幼年时坎坷形状。终究是云散高唐,水涸湘江。这是尘寰中消长数应当,何必枉悲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