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诚虽然取得了成功,但是,他时时关心着祖国大陆的发展与繁荣。只要他能够为大陆做事,总是不遗余力。这不仅是为了给自己开创一条生意之路,更为重要的是出于对祖国的一片赤子之心,也就是说,即使他不赚钱,也乐于帮助大陆的同胞做生意。
李嘉诚财富人生:从荣李合作到联手中资
荣李合作
李嘉诚虽然取得了成功,但是,他时时关心着祖国大陆的发展与繁荣。只要他能够为大陆做事,总是不遗余力。这不仅是为了给自己开创一条生意之路,更为重要的是出于对祖国的一片赤子之心,也就是说,即使他不赚钱,也乐于帮助大陆的同胞做生意。
1979年10月,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在香港设立分公司,董事长荣毅仁邀请李嘉诚出任中信董事。荣李二人互相敬慕,结下了深厚的友情。
荣毅仁的儿子荣智健于1978年移居香港,经商办公司,有所成就,也积累了不少经验。1986年,荣智健进入香港中信集团,不久,荣升为香港中信的董事总经理。
荣智健也是一个不安于现状的人,他渴望到瞬息变幻、大起大落的股市闯荡,想凭自己的实力,创立一个完全由自己所控制的公司。
李嘉诚以扶植其子泽钜、泽楷的心理,时时关注着荣智健的事业。李嘉诚任中信董事10年,并未做多少实质性的工作。如今,与他交情不错的荣智健有心大展宏图,世叔伯岂有不帮忙之理?
荣智健看好借壳上市,结果与李嘉诚一拍即合,真可谓英雄所见略同。借壳上市是股市术语。其来源是这样的,一家公司要申请上市,原则上需要具有5年以上的经营实绩,而且要按照正式手续在交易所上市,需要花费相当多的人力、财力和时间。
于是,一些急于上市的公司,便通过收购他人的小型上市公司,来实现自己上市的目的。这些小型上市公司被喻为“空壳”,就是说它们的资产和营业额都极少,收购时买家无需动用大额资金。这种收购不同于一般含义上的股市收购战,无须搏杀,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你利我利的事。
此种方式简便易行,常为精明的商家所采用。
一般而言,在港的中资公司不是来港资历浅,就是会计制度不合上市要求,一般很难通过正常途径上市。中资要尽快上市,只有打一些资产额较少或经营不佳的上市公司的主意,也就是寻找“空壳”。
有买壳者,就有造壳者--有的集团有意分拆上市,或掏空某上市公司的“肉”,使其变成空壳,待价而沽。因为他们知道,醉翁之意不在酒,买家买的不是肉,而是壳--即上市地位。
李嘉诚、荣智健为了买壳,在股市多方寻找、权衡,最后相中了泰富发展公司。泰富发展的前身是香港证券大亨冯景禧旗下的新景丰发展。后来,几经改组,控股权最终落入毛纺巨子曹光彪手中。1988年8月,曹氏拥有泰富发展50.7%的控制性股权。
泰富经营地产及投资,状况良好。然而,曹光彪在港龙航空这一大项目上,与太古洋行的国泰航空进行了激烈的空中争霸战,最终不敌对手,以致财力枯竭,焦头烂额。为摆脱困境,曹氏只有“减磅”。
由李嘉诚的英籍高参杜辉廉任主席的百富勤,也是中信的财务顾问及收购代表。1990年1月,百富勤宣布向泰富主席曹光彪以每股1.2港元的价格购入其泰富股份,并以同样的价格向小股东全面收购。
当时,泰富市值仅为7.25亿港元,是股市中的“蚊型股”。
中信没有利用现金收购,而是通过一系列复杂的换股,及以物业作价的步骤完成的。
李嘉诚和荣智健都曾是港龙(曹光彪的主力舰)的股东、与曹光彪打过交道。因而,这次收购,是经过各方的缜密协商之后才达成协议的,是互利的公平交易。
1991年6月,泰富经改组、集资、扩股之后,股权分配是:中信49%、郭鹤年20%、李嘉诚5%、曹光彪5%。从此,泰富正式改名为中信泰富,荣智健任董事长。
从股权分配上看,李嘉诚旨在促成这件事,并无意获取利益。
在对荣智健的帮助上,借壳上市一事,李嘉诚还只是牛刀小试,后来收购恒昌行的行动,才称得上是大展拳脚。收购恒昌行在前节已述,这里就不再赘述了。
李嘉诚与荣智健的合作,引起了更多香港中资及内地国企的兴趣。他们纷纷与李嘉诚联络,欲借超人之力购壳上市,合组联营公司,以利用双方的优势,在香港和内地同时拓展业务。
联手首钢
李嘉诚选择了首钢作为合作伙伴。
首都钢铁公司,是中国特大型四大钢铁基地之一,有职工27万人。经营多元化,包括钢铁、采矿、电子、建筑、航运、金融等18个行业,在国内拥有100多家大中型工厂和70多家联营公司,在海外拥有独资、合资企业18家。
首钢有意在香港上市,看中了李嘉诚的巨大声誉与影响力,而李嘉诚也很看重首钢的实力。经过一番比较,他们决定收购东荣钢铁公司。
“东荣钢铁”上市公司以经销钢铁业务为主,为李明治的联合集团所控。李明治是香港股市著名的魔术师,他常常会不停地将联合系各上市公司股份倒来倒去,据说买家和卖家都是他本人,害得小股东们叫苦连天。李明治因此涉嫌触犯证券条例,招致了证监会等机构的大调查。如证据确凿,李明治及其联合系集团将会受到严厉的制裁和处罚。在此情况下,李明治走为上策,有意将旗下上市公司作壳出售。
东荣钢铁与首钢的入港发展方向吻合,它既可消化首钢的钢铁,还可将部分钢铁销往海外,应当是一个最佳选择。
1992年10月23日,首都钢铁,长江实业、怡东财务、东荣钢铁在北京签订了有关收购东荣钢铁的协议,收购价每股为0.928元,涉资2.34亿港元。收购方的股权分配是:首钢51%,长实21%,怡东3%,一共为75%的东荣股权。收购停牌前,东荣市价为每股0.92港元。
东荣的市价及收购价均低于股票面额,可见东荣当时的股市信誉之低,已成了一只没有肉的微型空壳。但这只空壳并不能限制未来的主人将其发展成大型中资企业。
1993年4月2日,首钢、长实第二次合作,收购联合系旗下三泰实业。同月,东荣正式改名为首长国际。大股东仍是首钢、长实、怡东3家。三泰实业挂在首长国际旗下。
1993年5月18日,首长国际收购开始投资,经重整后,将其改名为首长四方。
1993年8月12日,首长国际又集资1.74亿港元,收购建筑公司海成集团。
1993年9月12日,首长国际全面收购宝佳集团,涉及资金11亿港元,是首长国际所涉金额最大的一次收购。
经过5次收购后,首长国际在香港站稳了脚跟,实力大增。于是,调头向内地进军,与内地政府企业达成的合作项目所涉金额达百亿以上。
1995年,香港证券界评出当年中资上市公司四大天王,中信泰富以市值474.7亿港元高居榜首,首长国际以63.6亿港元排列第三。
1994年,中信泰富以375亿市值跻身香港十大财阀榜第8位。其风头之劲,连香港的一些老牌华资英资大财阀,都深感可畏。有人说,中信在中资坐大,是其背景大(中信是直属国务院的一级公司,级别相当于部级)。
李嘉诚之所以这样不遗余力地帮助中资,自然有他的道理。作为商人,在商界多交一个朋友就多一条财路。再加上中资在香港的发展势头非常强劲,很快便迅速崛起,逐渐形成与英资、华资三足鼎立的趋势。所以,与中资交好,可为今后进一步的扩张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全力帮助中信借壳上市时,李嘉诚可谓殚精竭虑,但最后只占5%的股权。这是李嘉诚一贯的风格,他更注重的是日后的长远合作和更大的利益,并不在意眼前吃点小亏。
收购美丽华
美丽华一役就是最好的验证。结果并非像上述观点所臆想的那样。美丽华一役的失利,可是从侧面表明,李嘉诚与荣智健他们的合作是出于商业目的,完全是本港游戏规则下的商业行为。
美丽华酒店可以说是杨氏家族的祖业。但创始人却是一批外国神父。20世纪50年代初,在九龙尖沙咀有一家教会小客店,这个小客店专门收容被驱逐的内地教堂的神职人员。1957年,中山籍商人杨志云,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买下了这家小客店。经过再三扩建,到70年代,美丽华已经是拥有千余间客房的一流酒店。80年代初,佳宁和置地联手收购美丽华一翼,开价高达28亿元,轰动全港。后来佳宁破产,置地债台高筑,致使交易未成,双方短兵相见,对簿公堂,再一次轰动全港。
1985年,杨志云逝世,杨志云的儿子继承父业,美丽华仍然是风生水起。到1989年,香港旅游业空前大萧条,入住率到1991年还未突破50%。杨氏兄弟遭到众股东指责,集团元老何添出任美丽华集团主席。
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香港旅游业由萧条转为兴旺。至1993年,美丽华已经恢复元气,渐入佳境。
然而,各大股东间的矛盾并没有因此而消融。并且,杨氏兄弟也不是团结得如铜板一块,大哥杨秉正坚决不放弃祖业,而其弟杨梁则主张走投美国发展。这正是外强“入侵”的绝佳机会。
外强之强,首推香港首富李嘉诚与中资强豪荣智健合组的新财团。以长实的财力与中泰的背景,吞并美丽华,好比瓮中捉鳖,探囊取物。一位财经评论家说,“满香港,再也找不到第二对这么强大的黄金拍档。”
市面上,原有关于李氏荣氏不再会合作的传闻,烟消云散。皆说, “美丽华算死定了。”美丽华,非得李嘉诚、荣智健这样的大任务才能吞得下。美丽华是恒生指数三只酒店蓝筹股中惟一的华资酒店股,该集团主要资产包括:
1. 美丽华酒店,位于九龙尖沙咀商业旅游区;深圳蛇口南海酒店;柏丽广场,第一期估值10亿港元,第二期估值47.5亿港元。这三项加起来,总估值93.5亿港元。
2. 1993年6月5日,长实与中泰各占一半股权的新财团,向美丽华提出收购建议,每股作价15.5元(认股权证8.5元),涉及资金87.88亿港元。
美丽华集团于9日申请停牌,停牌前市价为14.8元。李嘉诚15.5元的收购价,溢价不到一成,一般要溢价二成方可生效(即为众股东接受)。市场普遍认为,李氏、荣氏的出价太低,估算美丽华的资产值为18元/股。
李嘉诚是股市收购老手,高手,他应该明白这个道理。或许他过于自信,认为不再会有强敌跳出来与自己争抢“猎物”。
据李嘉诚自己说,他们此番收购,是美丽华的一名大股东主动提出洽谈,该大股东有意出售他所持的股权,并且持股数量很大。
这个人到底会是谁呢?难道会是杨氏家族掌门人杨秉正吗?到6月14日,美丽华董事总经理杨秉正发表公开信,声称全部董事均未与长实、中信达成共识,美丽华物业发展潜质极佳,资产净值为20元/股。信中说,6月8日晚上才接到李嘉诚、荣智健两人财务顾问的电话意向,而第二天早上9时,收购建议书就送到美丽华董事局,“这么庞大的收购行动,未给予当事人适当时间去了解,而突然采取行为,那当然算不上是友好和善意的。”
杨秉正明显是对买主的15.5元/股的价格不满意。市场上有消息说,主动与李嘉诚接洽的股东,很可能是美丽华董事局主席何添。但是,何添所持的股权不及杨家的零头。李嘉诚、荣智健二人收购美丽华能否成功,杨秉正方是关键。
6月22日,杨秉正又刊出启事,说公开信可能有不适当的措辞,导致公众对李嘉诚、荣智健两先生产生误解,谨向两位先生深表歉意。后来,这则启事更使公众疑窦丛生。有人说,杨秉正到底还是怕具有强大政治靠山和经济实力的李荣集团。对于买方的揣测,更是各不相同。有人认为,李嘉诚有失一贯的君子之风,对方抗拒仍然执意收购;也有人认为,李嘉诚依旧是不抱买古董的心态,价码已出,不想再随意更改,成则立,不成则弃。
争夺葵涌9号码头
时势造英雄,在香港富豪的“龙虎斗”中,李嘉诚以独特的经营方针和策略,把握时机的准确和果断,超凡的毅力和信念,步步为营,节节高升,最终登上了香港首席大富豪的宝座,成为称雄香港的“超人”!1992年,美国的《福布斯》世界富豪排名,李嘉诚以38亿美元的个人财产列世界第35位,成为全球华人中的首富!
港府在选择9号码头发展商时,首先就把李嘉诚排斥在外,另选实力与长实系相当的财团--英资怡和与华资新鸿基--这又是一种平衡。
在商战中要想成功最忌讳患得患失而缩手缩脚,最终一事无成。真正有气魄的成功者往往尽力而为,对结果如何并不做过多考虑。正因为如此,他们才能够屡次跌倒又充满信心地振奋精神,再次崛起,最终取得成功。李嘉诚一贯主张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他的坎坷挫折,也是他成功经验的一部分。
李嘉诚旗下的国际货柜码头公司,在葵涌做大。80年代,葵涌集装箱港现有的6个码头中,国际货柜码头公司拥有2、4、6号3个码头,另三个码头由其他集团分别拥有。
1988年4月,拥有葵涌半壁江山的李嘉诚,以44亿港元在政府投标中中标,获7号码头发展经营权,7号码头共3个泊位。两年后,国际货柜码头、现代货柜码头两公司与中国航运公司联合投得8号码头,该码头在昂船洲西北旗海区,共4个泊位。
李嘉诚不仅是香港屋村大王,还是货柜码头大王。国际货柜码头公司占据同业市场约7/10,是同业的绝对霸主。
人生字典中没有“满足”一词的李超人,当然不会满足现有占有额。香港经济迅猛发展,国际航运越来越集装箱化,葵涌现有的和兴建中的货柜码头越来越难适应形势发展。9号码头的选址及招标提上港府议事日程,李嘉诚踌躇满志,志在必得。
9号码头的发展和经营权,鹿死谁手?夺标呼声最高者,非李嘉诚莫属。
按国际通则,一家公司的市场占有率达5成以上,则可认定处于垄断地位;若在7成以上,则是高度垄断。经济学家及法律专家均认为,垄断不利于产业的发展,也会令政府管理失控,处垄断地位的厂商可垄断价格,从而会导致其因无竞争对手或对手太弱而不思改革经营与提高技术。
政府对必须实行垄断的行业(供水、供电、供气等)实行专利管理,控制价格,而对其他行业则允许并鼓励自由竞争。香港政府没有像其他国家和地区那样制定反垄断法(该法核心是遏制处垄断地位一方的发展,扶植较弱的一方)。香港政府对企业的经营和发展奉行积极不干预政策。但它在行使有限权力之时,“均衡”是其抉择的因素之一。
人们所熟悉的最典型的例子,属于卫视与无线之争。港府在制定新条例之时,既不偏袒李嘉诚,也不优惠包玉刚。最后出台的条例,虽未满足双方要求,却照顾了双方的利益--为双方所能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