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诚所器重的另一个外国人,就是英国人马世民。 1966年,雄心勃勃的马世民来到香港,是为了加入当时控制了整个香港经济的怡和财团。马世民聪明好学,积累了大量融合东西方企业管理之精华的企业管理经验。他已经学会了怎样在亚洲经营商业,也更精明地看出香港的发展前景。
7O年代末的一天,一个很偶然的机会,马世民与李嘉诚攀谈起来,马世民感慨之余说:“目前来说,我的经验及能力还有待于边干边学。但香港是这样,当你拿出真本事做生意时,你就学得很快。”这句话给李嘉诚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此时他正在有目的地含而不露地发掘人才,因此他立刻把注意力放在了马世民身上。
1984年,一直默默注视马世民发展的李嘉诚,看到任用马世民的时机已成熟,便通过和黄收购了马世民自己创办的公司,并将当时名不见经传的马世民提升为和记黄埔董事兼总经理。
在总结自己的用人心得时,李嘉诚曾生动地说:“知人善任,大多数人都会有部分长处,部分短处,好象大象食量以斗计,蚁一小勺便足够。各尽所能,各取所需,以量材而用为原则。又象一部机器,假如主要的机件需要用五百匹马力去发动,而其中的一个部件则只需半匹马力去发动,虽然半匹马力与五百匹马力相比小很多,但也能发挥其作用。”
“就如在战场,每个战斗单位都有其作用,而主帅未必对每一种武器的操作都比士兵纯熟,但最重要是首领亦十分清楚每种武器及每支部队所能发挥的作用……统帅只有明白整个局面,才能出色地统筹和指挥下属,使他们发挥最大的长处以取得最好的效果。”李嘉诚的成功,也是他知人善用的成功。
广罗天下之才而以诚相待的李嘉诚,用思想也用行动成功地证明了古代思想家荀子所说过的一句至理名言: “每一个凡人,其实都可以成为伟大的禹。”
没有绯文
1989年12月31日,李嘉诚,庄月明夫妇二人出席在君悦酒店举行的迎新年宴会上,容光焕发的夫妇俩成为当晚宴会上最耀眼的明星。但是第二天下午,不控的消息传来,庄月明突发心脏病,不治身亡,年仅58岁。身经商场百战的李嘉诚,面对妻子的突然离世,悲痛欲绝,难以自已,不禁悲从中来,泪如雨下。
社会上流行这么一句话:男人有钱就变坏。当今社会,很多大款,富翁都在外面包二奶,养小蜜。随之而来的绯文也是从不间断。而作为华人首富的李嘉诚,却“与此无缘”。
李嘉诚虽然人已到暮年,但是他的精力充沛,身体健康,家财万贯,因此身边美女如云,但是李嘉诚的私生活却始终纯洁无瑕,如一张白纸,与其他绯闻缠身的富商不同,李嘉诚对妻子忠贞不渝,因此从没有人向他提及再娶之事。这一点,足见李嘉诚对妻子的挚爱,他做人的闪光之处。
捐助慈善事业
李嘉诚不但在生意场上是个胜者,在人生的舞台上,他同样是我们的楷模,在关注祖国建设,为祖国的医疗建设,福利事业的捐资当中,他也是首当其冲的。我们不妨从下面的小故事中看看李嘉诚的事迹。
对于不幸的中国姑娘翟艳萍来说,李嘉诚将是一个让她终生难忘的名字。
因患小儿麻痹后遗症,翟艳萍在地上蹲行了漫长的二十八年。是香港知名人士李嘉诚的资助,使她得以接受矫治手术,开始新的生活。如今的翟艳萍有工作,有家庭,还有了可爱的孩子。一提起李嘉诚,翟艳萍泪流满面:“二十八年来,这是我第一次站起来做人,李先生是我的大恩人,是他让我从新有了新生!”
在中国,象翟艳萍这样在李嘉诚资助下改善了身体条件、生存环境的残疾人还有很多。据中国残疾人联合会统计,在内地七百多万盲人中,有一百零七万白内障致盲者在李嘉诚资助下得到治疗并重见光明,占了盲人总数的七分之一。难怪中国盲文出版社出版的第一本盲文传记就是《李嘉诚传》。众所周知,由于盲文的特殊性,盲文书刊成本昂贵,通常由国家补贴、按计划限量印制。但是,应盲人的要求,中国盲文出版社在没有国家补贴的情况下,自发出版了这本书。
《李嘉诚传》一书盲文版出版后很快销售一空。出版社附设图书馆留下供盲人借阅的二十套《李嘉诚传》,也一直是在尚未归还的时候就被预定出去,读者遍及各地。现在,厚厚的牛皮纸上的盲文凸字几乎已被一双双手磨平。面对人们深深的感激,李嘉诚表示:“报效桑梓,是我作为一个国民应尽之天职。”
李嘉诚作为全球华人首富,在自己生活上的花费很少,但和其他许多富豪一样,他花在慈善事业上的金钱和时间却不少。如今他平均20%的时间都用在慈善活动中,并表示将来要为慈善事业投入更多的精力与资金。李嘉诚已经捐了数亿美元用于在香港、中国大陆、美国和英国修建各类学校、医院以及开展医疗研究活动。
李嘉诚历年对公益事业的捐款达四十五亿港币。而其中对中国残疾人联合会的捐款,他认为“最深具意义”。自一九九一年与下属集团一起向中国残联捐款一亿港币之后,十一年来,李嘉诚从未间断与残联领导的晤谈,一直关心着残疾人这个社会弱势群体的状况。中国残联主席邓朴方感慨地说:在我们创业之初,李先生的捐款真是雪中送炭,催生了《中国残疾人事业“八五”计划纲要》,带动了事业的全面发展,给六千万残疾人的命运带来整体而久远的影响。
目前,由李嘉诚捐款一亿港币资助的《长江新里程计划》,正在扶助残疾人开创人生新里程,并将在二00五年前在普及假肢、帮助盲童入学、帮助盲人就业、培训聋儿语训教师和增强基层残疾人综合服务等方面努力取得显著成果。这是新世纪李嘉诚与中国残联共同描绘出的一幅美好蓝图--开发长江普及型假肢,建立农村装配服务网络,到2015年前,中国将形成年装配两万例假肢的能力并满足更新维修的需要,让每一个下肢残缺者都能站起来;针对盲童身心特性、居住分散的实际和融入社会的需要,在中西部十二个省份推行一体化教育,吸纳盲童随班就读,资助贫困盲童入学,于二2005年使盲童入学率从现在的不足百分之四十提高到百分之八十,进而努力使每个盲童都有学可上;培训盲人保健按摩师,提高盲人就业率;创办听力语言康复技术学院,改写“十聋九哑”的历史,让更多的聋儿接受听力语言训练,能够开口说话。
1991年,李嘉诚先生及属下集团为支持国家首次制定和实施残疾人事业计划纲要,捐款1亿港元。5年后,他满怀爱心播下的这粒“种子”结出了丰硕的果实:107万白内障患者重见光明,年复明手术能力由10万例提高到25万例;为4万人配用助视器,6万聋儿开口说话,36万名儿麻后遗症患者经手术矫治走向新生活,10万弱智儿童经康复训练提高了能力,6700多万孕妇和婴儿服用碘油丸预防了智力残疾;建立了30个省级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
2000年,为扶助残疾人开创人生新里程,李嘉诚及属下集团再捐资1亿港元,与中国残联合作实施“长江新里程计划”,旨在解决残疾人教育培训和康复医疗的迫切需求,并针对薄弱环节,创造条件、建立基础、形成体制,促进残疾人事业与经济社会协调持续发展。这项计划将在2000年-2005年间,为6万名农村缺肢者装配假肢,进而到2015年前,让每个缺肢者都站起来;首创“北京听力语言康复技术学院”,源源不断地培养应用型聋儿语训师资;扶助中西部12个省的贫困盲童入学;资助664个贫困县建立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为1500万残疾人提供全方位服务;适应盲人就业和社会需要,培养3.5万名盲人保健按摩师。
有人曾问李嘉诚,自己是否考虑过捐赠眼角膜的事,他洒脱地表示:“我早已说过,到时所有还有用的器官,我都愿意捐出来。”
如今,李嘉诚与中国残联正在为这美好蓝图的实现而不懈努力。而那一天的到来,无疑将是中国数千万残疾人的福祉。我们共同期盼着这一天的早日到来!
捐资香港大学
2005年的1月13日,李嘉诚宣布将他个人投资超过30年的加拿大帝国商业银行的近5%股权悉数出售,套现所得约78亿元(港元,下同),全数拨入其私人公益慈善基金会,以推动在全球的公益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