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养真经
天生懒惰的男孩是没有的,男孩懒惰很多时候都是后天环境造成的,如父母的溺爱、娇惯,父母包办孩子的一切事情,逐渐地男孩就开始过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逍遥日子,变得懒散起来。因此,父母必须让男孩自己动手去劳动、去思考、去学习,以便培养他勤劳的好习惯。
父母应特别注意自己的榜样作用。衣服随便乱丢、家里卫生状况一团糟也懒得打扫的父母是教育不出勤快的孩子的。
“我们孩子懒着呢!每天什么也不干。现在他都上高中了,每天晚上还是我给他收拾书包,早晨是我给他整理屋子。这个暑假,他休息在家,每天懒洋洋地赖在床上,让他扫个地都不干。我犯愁了,以后要是孩子上大学住校了,这么懒可怎么办呢?”
可能许多男孩父母都会像上面那位男孩的妈妈一样抱怨:我的孩子太懒了,懒得起床、懒得理发、懒得收拾东西、懒得叠被,甚至懒得吃饭……其实,不该把罪过全扣在孩子头上,要知道,懒孩子不是天生的,而是父母在后天的生活中有意或无意培养出来的。
为什么这么说呢?父母不妨听一听男孩们的心声:
男孩诚诚:“有一个星期天,妈妈从菜市场买回一堆菜。我想帮她择菜。可我刚拿起一捆韭菜,妈妈就从我背后冲了出来,说:‘这里的事情不要你管,你回房做功课去,下周一就要考试了,赶紧复习!’于是,我只好无可奈何地走开了。”
男孩小平:“其实,我以前也爱干活儿,记得上小学时,我在学校做卫生,总是特别积极,经常受到老师的表扬。后来有一次,我回家帮我妈扫地,刚扫了两下,就被我妈说了一顿。妈妈说:‘你在扫什么呢?东一下,西一下,灰扫得满屋都是,你这么干活儿还能挨老师夸呢?我看,你们老师就是白使唤学生!好了,儿子,快放下吧!妈不用你干了。’既然我妈不用我,我就只好不干了,怎么能说我懒呢?”
父母不妨仔细地回想一下男孩小时候的行为:他小时候是不是非常渴望学习新的东西、认识周围的环境、探索新鲜的事物?是不是对很多事都跃跃欲试?而你是不是总在他参与劳动时勒令他停止?你的目的可能是怕他做不好或者怕他弄坏东西、弄脏衣服,或者影响到他的功课,于是加以制止。殊不知,这样就使男孩失去了尝试的机会,从此便心安理得地等待你的伺候。这也许才是男孩变懒的真正原因!
懒惰是成功的绊脚石,懒惰的男孩习惯于等、靠、要,从来不会想要主动争取,最终也只能是一事无成。男孩只有勤奋、刻苦、上进,才会达到梦想的目标。因此,父母应积极帮男孩克服掉懒惰的坏习惯。
育儿专家建议懒男孩的父母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培养男孩的勤快劳动的品质:
方法一:教男孩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曾有一项调查问及某校的小学生:当你遇到困难你会怎么办?结果有90%的小学生都回答:“找父母”。在当前社会,孩子的自主精神和自主能力都非常薄弱。有关资料显示:在我国的家庭中,孩子对父母的依赖非常严重,几乎处处都离不开父母的照顾。孩子穿衣,父母过来伸手帮助;孩子吃饭,父母也要为他夹菜;孩子做作业,父母在一边陪读……就这样事事包办,你的孩子不懒才怪!
望子成龙的父母们,如果能意识到自己因爱而导致的错误,就该狠下心来,放开你的手!从现在起,就告诉你的男孩: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
你可以根据男孩的具体年龄,为他在家庭里安排一个长期固定的家务,从而逐渐地培养孩子爱劳动的习惯。例如洗碗、铺床、扫地等,并且要规定具体的标准。
放手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可以调动孩子对生活的热情和处理事情的能力。随着自理能力的增强,他会感受到自己安排生活的快乐和满足,成为生活的主人,并在不知不觉中摆脱懒惰的毛病。
方法二:少些唠叨,多些表扬
有些父母一旦意识到了男孩的懒,便忧心忡忡,认为应当马上改变孩子,开始不停地唠叨孩子:“你怎么不自己收拾房间?”“为什么不洗袜子?”“你真是越来越懒了”……结果,嘴皮子都磨破了,男孩却依然无动于衷,还会对劳动产生反感。
这时,你不如少些唠叨,多些鼓励和表扬。例如:“我儿子长大了,能帮妈妈收拾屋子了。”男孩在听到你这么说后,会变得不好意思起来,立即表现出劳动的主动性。接着,你可以继续以较高的热情鼓励他说:“哟!儿子收拾屋子的速度还挺快,收拾得也蛮干净!”……不管他将事情做得是否令你满意,你都要称赞他、鼓励他、表扬他,这样会大大提高他做事的积极性。如果男孩的劳动没有做好,父母可以在鼓励的同时教给他做事的具体方法和技巧,切记不要“泼冷水”,否则会使男孩失去耐心感到厌烦。
方法三:让男孩体会劳动的乐趣
为了培养男孩的勤快劳动的品质,父母一定要多给男孩提供一些机会,让男孩体会到劳动的乐趣。有以下两点值得借鉴:
1.“推进”。父母可以根据男孩的特长为男孩选择一些劳动的机会。男孩有哪些长处,你就该为他选择相关联的劳动。比如男孩喜欢看母亲烧菜,父母就可以鼓励他也动手试一试;比如男孩对修灯具、修家用电器等事很好奇,就可以允许他成为父母的助手,一起动手。
2.“弥补”。父母应了解男孩有哪些弱点,然后针对他的弱点为他选择一些可以弥补他弱点的劳动。比如你的男孩性格内向,你可以安排他去市场买菜、去商店买东西等。久而久之,既锻炼了男孩的个性,又培养了他的劳动能力。
不要以为整天让孩子坐在书桌前就会把学习搞好。相反,在劳动中,男孩会变得心灵手巧,富有创造性,同时,还能促进其学习能力的发展。
另外需要提醒的是,“小懒虫”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所以对他的改变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父母对待这个问题一定要有足够的耐心,持之以恒,克服懒惰就是迟早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