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养真经
如果孩子在做任何一件事情之前,都能有计划、有安排、有准备,那么办事的效率一定会大大提高。父母应该经常引导男孩做事要有计划,让他更多体会计划带给他的好处。
“妈,我袜子呢?赶快帮我找找,我上学要迟到了!”“老爸,嘿嘿,这个月零花钱提前‘消灭’了,能不能再资助点儿”“死定了,昨天老师布置的作业还没写完呢”……每当儿子这样“无助”的时候,你是不是都有一种无力感:“这孩子怎么这么不会安排自己的生活呢?”
其实,要解决这些问题并不难,最好的办法就是教会男孩对自己所做的事情有时间规划,培养和提高他的计划能力,有准备、有措施、有安排、有步骤地去解决问题。
由此可见,学会做计划对一个孩子是多么重要,不但能让他养成良好的做事习惯,而且能极大地提高他做事成功的效率。
那么,父母如何来指导孩子科学地制定行事计划呢?
方法一:培养男孩的时间观念
小伟是一个时间观念很差的小男孩,每天放学后就出去玩,而且一玩就是大半天。吃完晚饭他就坐在沙发上看电视,妈妈让他去写作业,他就搪塞着说:“我看完这一集就去,这一集动画片马上就完了。”结果一看就是一个多小时,等他去写作业的时候,已经晚上九点多了。等他写完了作业,还是没有马上洗漱,而是翻翻漫画书,听听歌。终于等到他躺下睡觉的时候,时钟已经指向了晚上11点半。第二天早晨,妈妈又要像往常那样要喊他很多遍,才起来。而小伟睡眼惺忪地起来后,连早饭都来不及吃,就要往学校赶。
一段时间下来,小伟不但因为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导致学习成绩下降,而且因为总是迟到被老师批评,他的情绪也变得很低落。幸好,妈妈及时发现了这个情况,告诉儿子要有时间观念,并且为他制定严格的作息时间。从那之后,小伟按着作息表生活,时间观念强了很多,上课注意力也集中了。
计划执行力是建立在良好的时间观念上的,一个没有时间观念的男孩,做起事情来很容易磨蹭、拖延,无法很顺畅、很完整地把一件事情做好,所以父母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让你的儿子建立较强的时间观念,让他知道做事时怎样去根据实际情况制订计划、实施计划。
方法二:告诉孩子做事之前要有计划
洋洋从上幼儿园开始就是一个有“健忘症”的小男孩,做起事来毛毛糙糙、丢三落四。一次偶然的机会,他的爸爸看到这样一个故事:
一天,一位德国孩子对他的爸爸说:“爸爸,我周末想去游乐场。”爸爸看着儿子没有直接回答他,而是问他:“孩子,这一切你都计划好了吗?你打算和谁一起去?去什么地方?怎样去?”假如儿子说:“爸爸,我还没有计划好。”这时,爸爸就会说:“儿子,还没有计划好的事情就不要说。如果你真的要去,那请你计划好。”
洋洋爸爸从这个故事中得到了很大的启发,从此之后他开始着重培养儿子制订计划和执行计划的能力,如他答应儿子周末去动物园,但是儿子要做好计划——什么时间出发、哪些家庭成员参加、需要带些什么、什么时间回家……经过爸爸一段时间的训练,小洋洋做事变得越来越有计划性,而且还在爸爸的提议下买了一本笔记本专门列他的计划,以便更清晰地知道自己下一步该做什么、怎么做。
一般来说,小男孩做起事情来不像小女孩那样细心,一般是想到什么就做什么,很少还会为此去做计划。因此,我们对待那些爱忘事、粗心、马虎的男孩子,最好的方法就是让他们学会做事之前做好计划。如果男孩对你这种“做事前要有计划”的提议表示反对或者不屑,你一定要坚持自己的意见,并且要不断提醒他,让他通过亲身体验自己行为的后果,来真正体会做计划的重要性。
方法三:做好男孩执行计划的“监督员”
作为父母的你是不是总遇到这样的情况:刚刚还在你的建议下写作业的儿子,竟然趁你不注意,偷偷溜进客厅,打开了电视,有滋有味地看起了动画片。或者昨天还答应你要节省零花钱,结果今天就把零花钱全花光了。父母在养育男孩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因为小男孩的自制力本来就很差,他们很容易“三分钟热度”,因此要想让他耐心、仔细地按照先前制定的计划执行,父母就必须做好他的“监督员”。
怎样才能做好孩子执行计划的“监督员”呢?首先,你不能心慈手软,一定要坚持自己的原则;其次,你不能被儿子的借口所蒙蔽;最后,你要对于男孩某些侥幸心理给予彻底消灭,让他知道只有按计划执行才能把事情做好,否则便很难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