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天比阿德墨托斯料想的来得更早,尽管这事情一开始就由复仇女神安排好了。神的信使赫耳墨斯有一天早晨飞往他的宫殿,召唤阿德墨托斯去冥界。全国的人民都惊呆了。但是,阿波罗为阿德墨托斯争取到一点时间,他让三个复仇女神喝醉酒,这就使割断阿德墨托斯的生命线的时间往后推迟一些了。阿德墨托斯赶紧跑去看望年迈的父母,跪在他们面前,一个一个地劝说,希望他们其中的一个能够把余下的日子换给他自己。但是,两个人都拒绝了,说他们两个都活得很好,很幸福,说他应该跟所有人一样愉快地接受死神的判决。
之后,因为对阿德墨托斯充满爱,阿尔刻斯提斯自己喝了毒药,她的鬼魂游到冥界,这就完成了阿波罗和阿德墨托斯之间达成的协议,可以让阿德墨托斯活得更长。但是,冥界的女神珀尔塞福涅认为,除开自己的妻子以外,天下没有任何一个人愿意做出这样的牺牲,因此,这是一件邪恶的事情。她也是一个女人,因此明白阿尔刻斯提斯的伟大的爱,因此就决定给予奖励。她把阿尔刻斯提斯送回人间,丈夫和妻子两个人幸福地生活了很久。
评论
从表面上看,这个动人的神话所要传达的意思是非常明显的:一个女人因为爱而牺牲自己的生命以挽救自己所爱的人,没有比这更伟大的爱了。但是,这个神话故事里还隐藏着其他的主题,它说的不光是婚姻的本性,而且也许还在说生命本身的神秘。从一开始起,这场婚姻就与神灵有联系,这些神灵对于故事里发生的很多事情都有关系。阿波罗是一位伟大的神灵,权力很大,但他却做了阿德墨托斯的仆人和朋友,每当国王有需求他就出面帮助。这个神灵是什么人,他在故事里象征着什么呢?他是太阳神,是光明的形象——这是精神的光芒,也是意识的光芒。阿德墨托斯是一个意识和精神上都有活力的人,因此,他才会接受阿尔刻斯提斯的父亲向所有求婚者发出的挑战。把狮子和野熊套在一起拉车,这是控制本能的形象,也是把生猛野蛮的力量引导向文明目的的形象。换句话说,阿德墨托斯努力控制住了自己的本能,并与他自己的内心世界达成了和谐。简短地说,他站在生命和光明的一面。正是这个原因,他才幸运地得到了新娘。
阿德墨托斯的第一次错误得到了原谅,那就是他慢待了月亮女神阿尔忒米斯。阿尔忒米斯是与野生世界有联系的一位神灵,她是生猛直觉的象征,因此,阿德墨托斯的自控和意识使她生气。但是,阿波罗把这个问题弄清楚了,因此,阿德墨托斯就得到了长寿的保证,但条件是必须有人爱他到愿意在冥界顶替他的位置的程度。之后,阿波罗让复仇女神喝醉酒,从而解决了延时的问题,这是希腊神话里的一个独特的形象,因为哪怕神灵也必须要服从复仇女神。也许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的是,意识和精神责任提供了解放自我的可能,使我们不再束缚于复仇女神所象征的盲目冲动。也许甚至死亡——至少是心理学层面上的死亡——都能通过这种内在的意识而暂时推后。
阿德墨托斯请求他上了年纪的父母奉献自己的生命来救他的命。他们的回答跟我们想像的完全不同:他们断然拒绝了他的请求。父母对孩子的爱,还有孩子对父母的爱,有时候是一件相当不稳定的事情,假如我们认真看待这个神话故事给予我们的启示的话。在家庭里面,爱时常就是一种植根于彼此需要、相互依靠和对于分离的担忧的人际联系,而不是源自彼此尊重和情感上的大度的真正的爱。为此,当我们最需要家人评价我们的个性时,这些家人却会使我们灰心。只有阿尔刻斯提斯乐于为阿德墨托斯牺牲,她认为阿德墨托斯有很高的价值,因而使她这种牺牲行为没有疑问。虽然我们也许永远都不会面临做出这种选择的时候,并不需要为我们所爱的人做出彻底的牺牲,但是,在我们的人际关系中,时常还是会有这样的时候,当我们确认另外一个人的价值时,也许会使我们把这个人放在第一位,而不能考虑对我们自己会造成什么后果。这样一种牺牲并非基于将来的什么回报期盼,也不是以责任心束缚住另外一个人的秘密的企图。它自发地源自心与灵的秘密角落,除了奉献之外,它再不能做任何别的事情。
因为这种完全彻底的慷慨行为,冥界的王后珀尔塞福涅才拒绝让阿尔刻斯提斯真的死掉,她把阿尔刻斯提斯送回人间,回到了生者的王国。珀尔塞福涅是生命神秘的隐蔽尺庞的形象,她还是自然循环和时间的象征,而这些都披上了一层纱帐,是我们的理性意识难以看到的。她并不代表社会的判断,她反映的是自然更深层的法则,只解决心理后果层面的事情。我们也许可以把她看做是这样一些法则的象征,无意识的心灵自身就是依据这些法则来行事的。阿尔刻斯提斯得到了回报,是因为她从来没有渴求回报。她得到了幸福,是因为她并不是为了得到幸福而去牺牲的。她活在世上的时候爱他人,也得到他人的爱,是因为她把爱放在自己的所得之前。我们不能指望有任何一个人能够生活在时时刻刻都如此彻底开放的状态下,那是不现实的想法。但是,当我们超出自己个人的动机和日程,把别人看得很重要,有一刻竟然能够忘记我们自己的需要和愿望,那个时候,我们也许会隐约看见阿尔刻斯提斯得到的回报。无论这样的时刻是多么短暂,都会是能够使生活产生全新意义的时刻,是一次有疗治伤痛效果的经历。没有这样的经验,我们就不能够指望婚姻稳定。
俄底修斯与珀涅罗珀
坚信对方
俄底修斯与珀涅罗珀的婚姻,在特洛伊战争的传奇故事中只是极小的一个部分,可是,它又是相当出色的神话故事,描述了婚姻中可能存在着的忠诚与信念,哪怕出现会使两个人十分烦恼的考验与诱惑。
俄底修斯与珀涅罗珀是伊萨卡岛国的统治者,他们惟一的儿子忒勒马科斯出世以后,他们非常开心。俄底修斯接到召唤,要他去参加特洛伊战争,但他很是犹豫,不想离开少妻幼子去参加一场他预计会持续很长时间和十分残酷的战争,因此就装疯。这样,督军阿伽门农和帕拉梅迪斯就赶往这个多石头的岛国,想请俄底修斯去参加战斗,结果发现,俄底修斯把一头驴和一头牛拴在一起犁田,然后忙着把盐撒在地里。老谋深算的俄底修斯希望这样的行为会打消他们两个的念头,觉得他已经疯得无法参战了。但帕拉梅迪斯也是一个老谋深算的人,他抱起小孩子忒勒马科斯,把他放在犁田要经过的犁沟里。俄底修斯马上赶去抢孩子,敏捷的动作证明他完全没有疯。这样,俄底修斯只好随船队赶往特洛伊。
血腥的特洛伊战争一打就是10年。之后,俄底修斯终于可以回家了,但是,更多的障碍挡在他回家的路上。他在无意中得罪了海神波塞冬,这位海洋之神掀起无数的风暴,要使他的船队偏离航向。无数的考验和诱惑落在他的头上,瑟茜女巫的魔法、漂亮的海上仙女卡吕普索和瑙西卡公主都引诱他,耽误了他很长时间。但是,在他心里,妻子和儿子一直都是最重要的,虽然他又飘荡了10年,但终于还是到家了。
这期间,珀涅罗珀一直在等待,希望她亲爱的丈夫会找到回家的路,会见到自己和忒勒马科斯。俄底修斯不在身边的时候,无数的求婚者赶到伊萨卡岛,想说服珀涅罗珀放弃对俄底修斯的希望重新结婚。他们都觊觎这个岛国。珀涅罗珀当时还很漂亮,她得找到很好的办法才能让求婚者离开(有人说,求婚者一共达112人),因此就说,等织完了给公公的寿衣后,她就会选择其中的一个求婚者。但是,白天她拼命编织,工作很长的时间,但到了晚上,她又悄悄把织好的部分拆掉,这样,她的任务就永远也完不成。虽然很难相信俄底修斯能够安全返家,因为毕竟20年已经过去了,但是,珀涅罗珀还是保持信念与忠诚,俄底修斯最终还是返回了家乡,从此往后过着幸福的日子。
评论
俄底修斯与珀涅罗珀的神话故事显示的是一种能经受住时间、诱惑与长久分离的关系。但是,这仅仅是因为两个人对彼此都有信心,他们都拒绝放弃自己共同的理想。两个人都经受住了严峻的考验,两个人也都曾犯过错误。在这个神话的某些版本中,俄底修斯和珀涅罗珀两个人都曾陷入别的爱情中,而这也许是可以理解的,毕竟两个人彼此分开有20年之久。但是,他们的爱、对彼此和儿子的关心使他们绝对地结合在一起,并使他们两个都从最困难的日子里挺过来。在荷马的史诗《奥德赛》里,沿途每当遇到要与那些女人生活下去的危险时,俄底修斯都会让自己的念头回到珀涅罗珀与儿子那里。她们成功地勾引了他,但不能真正触及他的心灵,因为这颗心早已经给了他的妻儿。
珀涅罗珀织衣的形象,两千多年来一直在激发众多读者的想像力。那是一件寿衣,白天织了晚上又拆掉。作为维持她的忠心的一个形象,抗拒了有可能使她的孤独好受一些的众多伴侣,这意味着什么呢?寿衣反映的是死亡主题,那就是爱的死亡,忘记过去,结束过去的一切纠葛和联系。虽然整体看起来,她一直都在进行自己的编织工作,但是,当一个人的时候,她会拆掉它,拒绝扑灭爱火、回忆和已经织就的过去,因为这个过去是她与不在身边的丈夫分享的。
编织也是生命力的原型形象,一块布需要许多种不同的织料构成,还需要经验、情感与事件。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故事,是我们从出生起就开始编织的,到死方才算完。珀涅罗珀拒绝承认过往生活的织布已经完成了,她不看过去,也不看未来,她生活在现在,此时此刻,忠实于自己的直觉与情感,拒绝受人侮辱,不肯放弃希望,同时又拒绝成为毫无结果的幻想的牺牲品。事实上,她此时此刻生活得完满而且真实,而织寿衣的借口只是保护自己的方法,以免得罪那些求婚者。她照常过自己的日子,一直忠实于自己的内心,无论别人坚持要认为什么东西是现实,这种能力也许就是这个神话婚姻能够持久下去的真正关键。对于俄底修斯来说,想到妻儿能够使他保持自己最深层的价值观与欲望。对于珀涅罗珀来说,保持镇定和此时此刻的平静,拒绝对自己说“爱已经完结”,这种能力就是我们必须要花很长时间才能磨炼出来,也很难找到的东西。爱的本性就是反抗时间、距离和物质上的损失,如同杰出的艺术与神秘发现的时刻一样,爱也许是我们凡人能够体验到的、让我们看到一线永恒景象的唯一的东西。如果我们能够找到它,哪怕只是在亲密的相互关系的框架内很短暂地体验一阵子,那我们也许就发现了永生的惊人秘密之一。
有趣的是,我们还可以猜想,也许正是距离才使得这两个神话人物彼此保持住了忠诚。如果俄底修斯与珀涅罗珀两个人在伊萨卡岛上一起生活了20年,他们的爱情能够挺过这20年的日常生活琐事吗?或者也可以猜想,他们对彼此的理想,由于彼此见不着面,因此而产生渴望,会不会有助于他们这个浪漫故事的延续?在《先知》一书里,卡里尔·纪伯伦(1883~1931年)就婚姻这个话题说了如下的话:
“你们朝夕相处,但最好留有一点距离……
你们要站在一起,但不能彼此太近。
神殿的柱子是分开撑住的,
而橡树与柏树也不在彼此的阴影里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