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组长培训的第二站,放在了同城的另一所学校,电厂学校。
早晨八点过一些,学校班子成员及小学教研组长,坐车来到电厂校园。电厂实力雄厚,脱胎于电厂的子弟学校也彰显出几分豪华和大气。
首先跃入眼帘的是教学楼内富有个性特色的牌板文化——另类、个性、标异。
葛校长说,这都是请人设计,精心打造的。从小节看出来,这个陕师大本科毕业的校长的视野,明显高出其他学校校长一筹。再往里走,教师办公室的设计便映入眼帘,偌大的一个教室,被玻璃板隔成了小方块,如东部地区的写字楼。其间每人一台电脑,教师工作时有独立的空间,又有网络支持,相比较,这里老师的工作环境更加人文,更加和谐,更加舒服。
记得十天以前去西峡学习考察三疑三探之行的征程中,我有几次单独同葛校长接触的空儿,闲聊间对他多了几分熟悉,从心眼儿里喜欢上这个利索、有识、眼界和胸襟皆上等的同行了。
葛校长平时话并不多,但一出言,则能语惊四座,直指要害处。上至天文,下至地理,他都有所知,谈起来头头是道。佛学、道家、儒家文化,三教九流,都成了他的口头禅,令同行校长汗颜。
有一次,我等乘坐的中型客车从南阳向西峡行进途中,司机失了方向感,车上的卫星定位仪器也让司机感到无助。葛校长前去助阵,化了危机,渡过了难关。葛校长学识之杂,之博,之广,可见一斑了。
“要做,就要做最好的。”葛校长谈到学校建设网络宽带的思路时说。为了解决制约网速的网络问题,他曾三次去省城考察,才建成学校现在的高速通信网络。
“可以讲,在此地,我的校园网络是最好的,十年内不落伍。”他说。今天一见,果然名不虚传,我轻落身子,随即坐到一位教师的办公桌前,鼠标双击处,网页缥缈而过。网速之快,令大家欣喜惊奇。
据葛校长介绍,在这个九年制学校里,先后有十八名陕西师大毕业的本科生落户任教,这一资源是同地的其他九年制学校无法比拟的。在听完两节课后的座谈会上,这些高素质的师大教师纷纷亮相出马,言谈举止中折射出他们的底蕴之厚,学问之广,令同行者注目。
电厂学校的班子成员是一流的,办学条件是一流的,教师队伍是一流的,办学理念是一流的。创造业绩的一流,也是在情理之中了。
同行的伏校长说,电厂学校十年以前还是一名小卒,这几年发展太快了。
我想,电厂学校由十年以前的老底,一下子跃入到去年考核的第一,其间的波折和艰辛,是难以想象的。
在闲谈中,葛校长流露出其奋斗的艰辛历程。带班主任去省城拉练,这是本城第一家学校的做法。葛校长自豪地说,那次拉练活动,使班主任的韧性得到培养和锻炼。还有,学校与高等院校交流,花大量资金购买教学资源,供老师分享。还有,学校在教师培训方面舍得花钱,教师成长的步伐快。近三年来,学校强化管理,在初中年级实行每月月考制,研究分析学生学习的动态。临近毕业时,毕业班实行周考制,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应试素质,等等。这些强有力的措施,使电厂学校十年磨一剑,终于在2008年的考核中脱颖而出,成为我区教育事业的一朵奇葩。
听课之余,坐在葛校长的办公室里,一派现代阳刚之气迎面而来。各种资料档案整齐摆放于书柜内,地面木地板干干净净,映出几分文雅和别致。
半天的考察时间是短暂的,但电厂学校前瞻的办学理念,务实的工作作风,一流的办学设施,过硬的管理措施,让我校前行者仰视而惊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