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不在,学生站在室外放声读书。
这是五二班王老师弟子的杰作。
教室里,值日生在扫地,非值日生站在教室外的过道里,一字儿摆开,你读你的,我吟我的,曲折悠扬。天蓝,气新,草绿,人美,声脆。
教师看书,学生坐着自由读。
这是五一班高老师及弟子们营造的读书场面。
孩子们也很自由,有的读英语,有的读语文,有的背数学上的概念。声儿从窗户里跳出来,有些杂,但味道美,有点妙不可言。
教师批作业,学生四人一组围着读。
这是三一班韦老师和孩子们营造的读书氛围。前面的孩子转过身,同后面的孩子面对面,呼吸贴着呼吸。有的小组一人读,其余欣赏。有的小组四人齐读。这里的读书味儿很纯,很浓,很美。
前几天,韦老师第一次改行教语文做示范课,自己响当当将一篇千余字的诗文背读给孩子们欣赏。如果教师没有对事业的执著,是难以达到这种境界的。
这里,此时,孩子们的身上,有韦老师的影子。
老师慢悠悠行走,学生看着书放声读。
这是三二班及陈老师的早读氛围。陈老师是数学老师兼班主任,早读时间,她没有让学生背数学概念,而是让孩子们背诵《弟子规》。我路过的时候,窗户里荡出的是孔夫子的味道。
“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
当然也很美,同我的情感相共鸣,我不自觉地吟诵起来。
陈老师,此刻您也在同吟《弟子规》吗?
我不得而知。
老师不在,一学生当老师,领着大家读。
这是二一班孩子们的读书情景。
我路过时,教室里传来整齐有力的读书声,很美。一看,原来讲台上坐着一位小老师,手指着生字表,点点,数数,读读。
“红,红旗。”
“颜,颜色。”
下面跟着的,也是“红,红旗。”
“颜,颜色。”
这是很纯正的二重读,如清泉,沁人心脾。
我走到小老师跟前。看看,一笑,也飞出三个字。
“孩,孩子。”
可,孩子们并没买我的账。
还是依旧。
我想,这种办法好。解放了老师,锻炼了孩子的读书习惯。
陈老师,你的招儿高啊。
先玩着,看到校长来,赶紧读。
还有一个班,也很特别。我到时,孩子们还在座位前后各自玩儿。看到校长来,人立马往座位上冲刺。人还没到座位,背读的音已经散开来。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弟,次谨信。”
我走了进去,接上孩子们两句: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孩子们更起劲了,声儿越来越大。
只是想,如果孩子们也能像别的班级一样,有点个性就好了。
真是百有百态,各有各味。在这个充满书香的校园里,早读的味是那样的清纯,甜美。
我爱校园,更爱这些热爱读书的老师和孩子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