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晨会,我给中学部的孩子们先领读了“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后,我接着说:“父母亲有错误,做小辈的也有责任进行指正。指正时,我们一定要做到和颜悦色。有时,我们劝说父母亲改正错误会受到指责,可能很委屈。我们呢,还要进行劝说。孔子的学生曾子,大家知道吗?他的名言‘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是很有名气的。这几句话大致意思是讲,人人每天都要三省吾身,然后日日才有长进。这个曾子啊,小时候因为不好学,父亲就打他。而曾子呢,他又很要强,父亲打他时,没有躲开。结果,父亲的棍子落在了曾子的头上,曾子被打懵了。后来,孔子听到这件事就指责曾子,你为什么不跑开呢?要是父亲在气头上下手狠一点,那不就会让父亲担当起杀人者的罪名了吗?所以说,大家在劝说父母时,要机智一些,父母亲不理解,打我们时我们要跑开,等父母亲气消了,我们再去劝说。这也是一个策略问题。
“唐太宗李世民小时候,经常跟着父亲李渊去打仗。有一天才进行完几场战斗,士兵们都很累,正在休息,而父亲却余兴未减,准备连夜继续另一场战役。李世民听到后就去劝说父亲,可父亲哪里听得进去?
“到了晚上,父亲听到帐篷外隐隐约约传来哭声,走出去一看原来是李世民。父亲被李世民的哭声所打动,没有盲目进行这场战斗。后来,李世民以哭劝说父亲的故事在民间流传了下来。
“同学们,父母亲不是神,而是人,是人就有感情冲动的时候,就有犯错误的时候。我们做子女的,出于对长辈负责的态度,该出言时就出言,这就是我们学了这几句格言要借鉴的态度。”
小学晨会讲课的进度要快一些,我讲了“骑下马乘下车过犹待百步余”的意思。我说:“现在社会进步了,都没有马车了,但坐公交车同样要讲礼貌。我们现在有好多孩子,一上车就抢座位,这个很不好。有的孩子挤上车,自己占好几个座位,别人坐,还不让坐。前几天我见到一个老人,一瘸一拐的。我问怎么了,他说,自己坐公交车,行动有些慢。刚一上车,司机关门,夹了自己的脚。同学们,年纪长了,行动肯定是缓慢的。我们要多一点等待,多一点关心,才是对的。”
我的故事讲完了,同学们排着整齐的队伍,认真地聆听着。他们时而点头赞许,时而凝神思考,脸上时而滑过轻松的笑容。在这个空气清新、万物复苏的早晨,孩子们沐浴在以《弟子规》为主题的融融的故事氛围中,他们是那样的舒畅、和谐、愉悦。
故事是旧的,但在孩子们的心中,依然是鲜活的,是有生命力的。因为在这个世界上,人与人之间的真情是永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