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际交往能力是迈向成功人生的阶梯,也是孩子成才所必备的素质之一。孩子的交际能力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有所不同,交际行为在孩子的各个成长阶段都会有很大的变化。小时候的孩子对父母的话言听计从,随着年龄的增大就逐步看重同学、朋友的评价。
与人交流,因此,与朋友沟通是孩子不断成长的内心需要,父母要正视孩子的交往需求,不要总把孩子护在自己的羽翼之下,应该大胆鼓励孩子去交友,培养孩子的交际才能,并在必要时对孩子的交际做有益的指导。儿童心理专家认为,交际的技巧在儿童期过后,就很难再培养了。所以父母必须及早重视孩子的交际能力的培养。
1.交际能力是孩子成才的必要支撑
良好的人际关系,能促进友谊的加深。友谊是阳光,友谊是甘露。人在迈向成功的道路上需要友谊的滋润。友谊是意志和毅力的助长剂,是自我情绪的稳定器。
孩子的人际交往具有沟通信息、交流情感、协调行为、提高人际知觉准确性的作用。从人生发展的角度来认识人际交往对孩子成长的影响,有助于父母对孩子的交往活动给予正确的指导。
一滴水只有放到大海里,才能永不干涸。一个人纵然是满腹经纶,才华横溢,其能力的实现同样离不开一定的人际环境。一个人的能力只有在一定的集体背景下才能凸现,集体的作用岂止如此,甚至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对个体能力进行放大。现代社会,分工细化,竞争激烈,只有借助众人的力量,才能最大限度地实现自己的价值,创造辉煌的人生。要达到这一目的,则必须有成功的人际交往本领。
人的社会化只有在人际交往中才能得以进行和实现。随着孩子的成长,交往的形式日趋多样化。孩子的交往性质和交际水平,直接影响着他们社会化的水平。
孩子对自己的认识总是以他人为镜,需要通过与他人进行比较,把自己的形象反射出来而加以认识。孩子在交往过程中,往往以同龄人为参照系,吸取更多的信息,更清楚地确定自我形象。
积极的交往活动是孩子个性发展和完善的条件。
孩子的个性除受先天遗传因素影响外,更重要的是后天环境的影响,长期生活在友好和睦的人际关系中,就会乐观、开朗、积极、主动。儿童时期是人的个性定型时期,积极的社会交往,有助于个性的发展和优化。
孩子人际交往的时间和空间越大,精神生活就越丰富,得到的支持与帮助的机会就越多;而交往得不到满足时,孩子的情绪就低落,心理失衡得不到调整,就容易导致身心疾病。
人际关系还涉及到个人潜能的发展。因为人际关系好的人,表示他的感悟性好。人际关系好的孩子既能够善解人意,同情别人,又能把握住人际交往中的分寸。
随着社会分工的日益细化,世界经济全球化已经到来,人们之间的交往、沟通、联系、合作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密切,人际关系越来越被人们看重。孩子将来要在社会上有良好的适应能力,生活得愉快,从而产生充实与和谐的感受,就得有和谐的人际关系。人际关系建立在个人的感性上,它是人与人之间情感的交流,意见的沟通和价值观念的了解。因此,人际关系不只表现在待人的态度上,也表现于对事务的处理上。它不但是人缘好坏的原因,也是能否善待自己的关键所在。
人际关系的好坏,也关系着自身的心理健康。有些人对别人的意见和情感视若无睹,不能理解别人的处境,所以言行经常伤害到别人,别人也把他当做异己来看待,因而产生恨。日常生活中不能为他人着想的人,永远是别人敌意的发泄对象。
世界级哲学大师西格蒙特·弗洛伊德的学生哈里·苏利万非常重视人际关系对孩子性格发育的重要性。他认为孩子的性格发育与他的人际关系总和是相等的。当然,孩子的人际关系首先开始于与父母的相处,同时也包括同龄人对他的深远影响。
孩子到七八岁时,开始脱离父母,越来越看重同学和朋友对他的态度。尽管他们的感情食粮理所当然地要从家里汲取,但从朋友身上也能得到帮助。苏利万认为,儿时的友谊影响孩子的交友习惯、自尊心等,其程度几乎相当于父母的抚育和爱。相反,如果孩子失去朋友,或者不被同伴接受(尤其在上小学时),那么即使日后取得一定的成功,也会有一种不安全感和不满足感。
一个人能处理好人际关系,就能显现其很强的亲和力。因此,人际关系好,容易与人相处,善于沟通,事业发展的机会就会增多。
2.父母应该鼓励孩子大胆交往
未来社会需要下一代具有社会交往和活动的能力,然而今天的独生子女恰恰缺乏与人交往、合作的机会,他们身上或多或少地有着不合群、自私等影响社会化进程的表现。为了保证下一代的良好素质,应当重视孩子交往能力的培养。
当孩子长大到能走路玩玩具的时候,家长可以让自己的孩子带上玩具到邻居或同事家与同龄孩子一起玩,教育他与人相处的起码礼貌和原则。如要爱护玩具,不能强夺、捣乱等。
1~2岁的孩子与同伴接近,常常把对方的身体接触看成是友好的表示,拉拉手、摸摸脸、拥抱一下,也可能推一把、摸一摸,他们还分不清友好的动作和攻击性动作的区别,家长要表示肯定或否定来纠正孩子的错误。
有研究表明,常与父亲接触的孩子社交能力强,因为父亲是孩子个性品质形成的重要源泉。父亲常常具有独立、自信、果断、坚强、敢于冒险、勇于克服困难、进取、开朗、宽容等个性特征。孩子往往有意无意模仿或学习父亲的行为方式与性格特点。不仅男孩,女孩的性格发展也同样受父亲影响。处于儿童期的女孩子,往往观察父亲如何对待母亲,并从中了解到男人应该怎样对待女性。
有研究表明,5岁前失去父亲的女孩,难以了解男性如何生活及与女性的区别,并且在青春期后与男性交往时,常常表现出焦虑、羞怯、无所适从。
市场经济的发展,知识经济概念的提出,全球经济一体化,社会变革速度加剧,综合国力的较量愈来愈明显地表现为人的素质的较量。在这种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大环境下,人们愈来愈认识到早期培养孩子竞争意识和竞争能力的重要性。
从小培养独立自主意识,坚强的意志,敢想敢干,勇于创新、创造的精神,勇于迎接挑战、挫折与艰辛的心理素质才是适应这个时代的教育观念。要鼓励孩子勇敢地走出书斋,走出家庭和社区,放眼世界,放眼未来,树立雄心壮志。
从社交的角度出发,也要发展儿童的个性,因为缺乏个性的孩子是没有竞争力的。当然,竞争不应该是狭隘的、自私的,竞争者应具有广阔的胸怀;竞争不应是阴险和狡诈,暗中算计人,而应以实力和智慧超越。
对于一个学龄期的孩子来说,如果一直缺乏交朋友或维持友谊的能力,这说明他的社交能力较差,或者说明他不善于建立人际关系。
一个孩子如果会欣赏、赞美他人,能和颜悦色地接受批评,懂得如何调节和他人之间的冲突,一定很容易交到朋友,赢得友谊。
当孩子在社交场合遇到不知如何处理的状况时,千万不要当场让他难堪,事后再与他谈,指出他应怎么改进和妥善处理。
如果作为家长老爱挑剔你的孩子和他的朋友,这将使你的孩子很难和他的伙伴建立良好的友谊。父母要为孩子多制造一些让他结交朋友的机会,像加入球队或街区社团活动等。对于孩子和伙伴之间的争吵甚至打架,作为大人,不要大惊小怪,因为他们之间有争吵,也是正常的,过后他们也许就会好起来。做父母的如果太在意,反而会使他们的感情和友谊难以恢复,甚至影响家长与家长之间的关系。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他们会产生摆脱各种束缚和各种依赖的独立倾向,其实这是孩子心理发展的一种正常现象。
另外一个方面,与独立性同步进行的是,与人们交往的心理上的需要。他们大都期望得到旁人的理解和同情,盼望着早日迈向成人的社会之中,发展自己的独立性和社会性,这也是孩子达到自我与社会两者同一的一个必要前提,是孩子教育中很重要的内容。
现代心理学家认为,孩子们本来是以自我为中心的,即一切事物都要以自己为中心去认识,而且难以明确自己和他人之间的关系,把自己禁锢在自我制造的躯壳中。
孩子怎样才能够摆脱这一自我封闭的躯壳呢?
他们只有一条路——参加社会生活,发展他们的社会性。孩子们只有走进社会,才能够了解他人,才能了解自己以外的其他事物,才能健康地成长。
现代心理学研究发现,孩子到3岁时就开始想交朋友了,需要小伙伴,这就是他们的社会性的萌芽。
一个正在哇哇大哭的孩子,母亲怎么哄他也无济于事,如果这时过来了一个小朋友逗他玩,他立即就会破涕为笑的,这是因为小伙伴们之间容易形成一种“共鸣心理”,他们能相互接受对方的影响。
在这里,小伙伴所起的作用是大人所代替不了的。打个比方,孩子和亲人之间的关系是“竖”的关系,和同龄孩子之间的关系是“横”的关系,伙伴们的关系和母子关系不同,他们之间完全是平等的,他们是要求友谊、信赖和合作的。这一关系等他们长到5岁时就显得更为重要了,这时他们就会有自己的“游戏集团”和“领袖”了。小伙伴们相处,起到了很好的“孩子教育孩子”的作用,他们会逐渐地了解到自己与他人的区别和联系,他们也开始认识到随心所欲、任性和以自我为中心,是肯定无法与其他孩子交往的,他们要严格遵守伙伴中的“法则”,谁违背了法则谁就会被排挤,不受伙伴们的欢迎。
这样,他们就会逐渐从“自我”的思想中走出来,学会谦让和互助,也会了解到自己的权利和义务。
小伙伴之间的关系往往都是十分密切的,这不仅满足了他们心理发展的需要,而且满足了整个社会心理的需要,从这里他们发展了一种独立性和社会性,增强了自主能力和社会能力,为他们以后的长大成人,走向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家长们要尽量鼓励孩子和别的孩子共同玩耍,一起活动,特别是当自己的孩子和别的孩子发生了争执的时候,更不该感情用事,蛮横地干预。
其实,孩子们打架是难免的,如果他们在打架中碰了钉子,他们就会意识到相互之间应该多忍让。为了使活动能够继续进行,他们很快就会解决这些纠纷,重新言归于好,从而获得了与他人相处的经验。
我们的孩子不正是在打了好、好了又打中慢慢地成熟起来的吗?
家长只需要去指导、帮助孩子,让孩子们自己慢慢地解决自己的问题。
乳燕毕竟是要凌空的!孩子们也只有在与风雨的搏击中,才能够增长才干,才能锻炼成长。
让他们早些脱离家长的羽翼,向着将来,去展翅飞翔吧!世界的将来是属于这些孩子们的。
为了孩子美好的将来,父母应早早地让他们自由地闯荡“江湖”。
3.以正确的策略纠正孩子的社交恐惧症
孩子对社交产生恐惧,究其原因大多是因父母疏于指导。父母应创造环境,及早引导纠正,帮助孩子打开心扉,不要让孩子的未来充满孤独。
一位母亲说,女儿已上小学四年级,让她在班级发言她就脸红,原本会回答的问题也答不出来。平时也不与同学往来,遇到家里来客人,她就躲在自己的房里不肯出来,更别说招待客人了。
女儿在班上从不主动和同学说话,也不和他们一起玩。上课时,她不敢举手发言;老师提问题,她嗫嗫嚅嚅,像蚊子哼哼;课间一个人缩在座位上不出声,与同学格格不入……她爸经常出差在外,很少照顾她,我又长年生病在家,使她很少有机会同小朋友们玩,总是一个人呆在家里。她怕生人、害羞,常常是躲在某个角落里,话也不敢说。
这是孩子的社交恐惧症。孩子社交恐惧症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的属于气质性社交障碍,生性腼腆、胆小、好独处。有的属挫折性社交障碍,由于某次社交情境中有不愉快的经历所致。还有些孩子则是由于家庭教育不当,特别是幼年时处于相对封闭环境,缺乏与同伴交往的实践而不知如何与人交往。
一个孤僻冷漠、独来独往、不善交往的孩子,是很难全面发展的。善于交往的孩子,在交往过程中,能更快、更多地获得知识和经验,提高各种交往能力和学到许多优秀品质。例如,孩子和一个性格坚毅的同学交往深了,便会佩服他的坚毅,并由佩服到效仿,从而培养自己的坚毅品格;同样,和豁达大度的同学交往时间长了,受到他潜移默化的影响,自己也会变得豁达起来。据报道,温州的一些个体户老板,孩子本来在温州重点中学且学习成绩不错,但仍斥资转往杭州重点中学。问起缘由,他们说:“能让孩子到杭州和素质更高、能力更强的孩子交往,多学些优秀品质,花点钱完全值得。”这说明他们在教育孩子方面具有明智的战略眼光。
造成孩子社交恐惧的诸多因素中,家庭教育不当是主因。因此,防治儿童社交恐惧的良方是创造开放式的家庭环境。
孩子患上社交恐惧症,父母应该怎样帮助他克服和纠正呢?专家认为,要做到如下几点:
第一,让孩子在家中“参政议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主。
第二,家长适当带孩子进入自己的社交圈,引导孩子观察体验成人间的交际“程式”,以消除“社交恐惧”心理。
第三,在日常生活中,向孩子传授交际方法和技能,如交流、沟通、协商、合作、分享、交换等。
父母不要为图省心,而将孩子长期关在家里。这对孩子的未来遗患无穷,须谨记。
4.不合群的孩子更需要父母的鼓励
不合群的孩子内心中常常是极其痛苦的,父母对此绝不可视而不见,而应从小就教育孩子融入社会、融入团体,这对孩子的一生都有积极的影响。
在某小学的校园内,有一群孩子在跳皮筋,他们蹦蹦跳跳,可开心啦,但是旁边却站了一个好像与他们不认识的小朋友。他在一旁很认真地看着那些孩子尽情玩乐,从他的眼神中可以看出,他很想加入那些孩子的队伍中,可是那些孩子却没接纳他。
在孩子们的交往过程中,总会有孩子因性格等原因而被同伴排斥。被同伴排斥是一种痛苦的经历,这些不合群的孩子由于失去了与同龄孩子交往的机会,久而久之会形成心理上的孤独与寂寞。而且,因为缺乏与同龄人的交流和沟通,不合群的孩子常常有着更多的困惑和迷茫,容易形成对社会和自己的不正确看法,产生自负或自卑心理,或者患得患失,情绪的波动比较大,心理的承受力差,甚至走向极端。
在人际关系上,不合群的孩子更表现出明显的障碍。由于缺乏正常的人际交往,他们往往不懂得理解和尊重别人,不知道宽容和谦让,有的甚至不会处理平常的人际往来,不仅给自己带来许多麻烦,还会造成适应社会困难。
为什么孩子会遭到同伴的排斥呢?一般来说,孩子在加入同伴团体时遇到的拒绝有两种类型:
一类是因某种原因暂时被拒绝,隔一段时间后会被接受;另一类是因“性格不同”,而在长时间内被拒绝。
那么,怎样让孩子合群,顺利融入团体中呢?以下是一些有效的方法:
(1)引导孩子改掉以自我为中心的想法,培养合群的意识
首先父母应让孩子懂得社会是个大课堂,个人的行为应该符合社会的准则,不能总是以自我为中心,应该把自己视为群体中的普通一员。
(2)为孩子提供各种交往的机会
父母可以邀请邻居或朋友家的孩子来玩,买一些孩子们喜欢的玩具和活动用品,供他们一起享用。带孩子去参观、游览等,让孩子有意识地接触其他人,同时,应该教给孩子一些必要的待人处事的方法。
(3)培养孩子关心他人的美德
如果孩子不合群,父母更应注意培养他同情他人、关心他人的美德,让孩子身上所具有的这些美德能被其他孩子所喜欢,进而被接纳为团体中的一员。
5.让孩子由羞怯畏缩变得大方活泼
羞怯是对陌生的人和环境所产生的回应,如果持续过久就会形成社交焦虑障碍,影响正常的人际交往和才能发挥。对孩子的羞怯畏缩,家长应予以关注。
据沈阳市教育部门对某中学初三年级四个班,共计195个学生进行测试的结果表明:其中有27人有羞怯心理,占14%。从这个比例中看出,学生的羞怯心理应引起我们的注意。如果家长对孩子的羞怯不当回事,那么羞怯将有可能伴随孩子终生。
孩子羞怯的表现形式有多种,大多数孩子都伴有学习成绩差、不与他人交往、不愿与同龄学生在一起玩、逃避课堂讨论、不主动发言、不愿在公开的场合抛头露面、做什么事情都要由父母或他人陪伴、不敢单独外出、怕见陌生人、说话办事都爱在别人后面等等,甚至有时连当众说话的勇气都没有。但有的时候,羞怯的学生也会表现出出人意料的举动。如:有个刚上初一的学生,平时总爱一个人单独活动,但他有时还欺负其他同学。一直到了上初二时他的父母才意识到,自己的孩子实际上是很羞怯的,他的一时的好强逞能,只不过是暂时对羞怯的一种掩饰罢了。
从心理学角度看,羞怯是一种情绪,是内心深处的胆怯或自卑的一种外在表现形式。每一个人在其一生中可能都有过羞怯的经历,只不过时间长短不同而已。有的人甚至到成年以后还摆脱不了羞怯,以致形成社交恐惧症。
造成羞怯的主要原因就是不自信。孩子体弱多病或有某种遭遇和创伤,在生活中心理曾受到过某种刺激,如受人欺负、被人打骂,甚至棍棒交加、被人奚落耻笑等使他自尊心受损,都可能使其变得畏畏缩缩,易于羞怯。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如果一个家庭环境不好,定会给孩子造成许多心理障碍,带给孩子一定的负面影响。
据有关资料表明,有羞怯行为的孩子,有时其父母本身就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羞怯情绪,孩子受到了父母的感染。再者对孩子经常责备、打骂甚至棍棒交加,夫妻经常在孩子面前吵骂,甚至离异,会使孩子缺乏温暖、依靠、交流和亲情的爱抚,孩子从小就觉得不如别人,有低人一等的感觉,必然会形成羞怯自卑的心理。
羞怯的孩子往往采用一种消极退缩的方式,来保护自己受伤的心灵。但孩子一旦产生心理上的长期恐惧,就会形成社交恐惧症,惧怕别人负面的评价,惧怕无法面对社会。害羞的孩子大多逃避社交场合,很少主动与人交往。害羞可能导致严重的问题,因为它会阻碍孩子交朋友、有碍学习和自尊心的形成,也减低心理适应的能力。害羞的孩子通常会神经过敏、疑惑不安、孤单、沮丧及难交朋友,他们的确需要帮助。
很多孩子害羞,是因为自小受到成人灌输的观念影响。有些孩子只是比较含蓄,但若父母不断说他是个害羞的孩子,再加上亲戚朋友和学校同学不断议论,结果,他真的变成一个畏缩害羞的孩子。
作为家长,应进行自我反省,自己是否提供给了孩子足够的安全感?有没有毫无条件地爱自己的孩子?是否给他机会表达他自己的感受?或者是否滥用权力,过度严厉?
家长除了纠正自身对孩子的不利影响外,如果孩子已经形成了羞怯心理,则不妨按下列由专家提供的建议来帮助孩子予以纠正:
(1)建立孩子对别人的信任
父母应该信任孩子,他愈被信任,就愈能信任别人。信任是亲近的基础,如果孩子无法从父母那里学得信任,他也很难真正信任别人,这也是羞怯的成因。
(2)锻炼孩子多与人交往
如果孩子害羞是因为从小没有社交机会,父母就应当特别关注他们在这方面的需要。不妨领孩子到亲友家中,让他们有机会接触人,主要是让他们学习如何与别人交往。起初适合在比较安全的环境锻炼他,此外,应避免高度竞争的商业化环境;多让孩子经历被别人接纳的经验,这有助于他们树立自信,在社交上继续进步。
(3)最重要的是要教会孩子自信
西方的家长在鼓励孩子时,“你太杰出了”、“你很伟大”这样的赞美之词,他们是从来不吝惜的;而中国的师长感到这些词语可能有些“夸张”。西方的家长认为自己的孩子不会是样样第一,但总有优秀的地方;而中国家长们教育孩子时,似乎总在刻意追求十全十美的境界,其结果却常常事与愿违。
平等、理解、温馨的家庭环境能给人勇气和自信。由于羞怯的本质是一种不自信,父母平时要多给孩子以鼓励,让孩子得到肯定和表扬,对胆怯的孩子更是如此。孩子本身就感到自卑,缺乏勇气,在做某件事之前,预见的结果总是自己不行。如果这时给他一些鼓励,增加他的勇气,他会把事情办得很好。
如果家长注意引导孩子经常为他自己的成绩而自我激励,不断帮助孩子增强战胜自我、完善自我的信心,孩子就会克服和摆脱羞怯心理。
羞怯就是一种不自信,不自信就会丧失勇气,没有勇气何来成功。帮助孩子摆脱羞怯是父母所能给予孩子的最好礼物。
羞怯畏缩不仅是妨碍人际交往的一种枷锁,而且是闭锁自已心智和才能的囚笼。每个父母都应积极帮孩子摆脱这种心理。
6.为孩子与他人建立友谊架设桥梁
赏识孩子建立友谊,必须明白不同年龄需要不同的朋友,那么就不难决定他们自己该扮演哪种角色。
对年龄较小或性格内向、孤僻的孩子,要设计一些活动,邀请性格相近或有共同兴趣的孩子参加。活动刚开始,孩子们如何相处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有机会在一起了。一起玩电脑或搞体育活动都是很好的机会。即使是一起看卡通片,孩子也获得一次重要的共同经历,为日后的社交技能打下基础。
如果是单亲家庭,那么周末或假期中单独和孩子相处的时间不宜太长。孩子们到了上学的年龄以后,就会更愿意和同龄伙伴相处。这时候你仍不断地出现在他左右对他是有害的。
一旦孩子喜欢和同伴相处,那么父母就应该对他(她)强化朋友的价值。父母应该看重孩子的友谊,鼓励他们的交往。如果孩子对另一个孩子表示出正面的积极情感,即使父母对对方表示疑惑和担忧,也千万不要否定和诋毁对方。而且,孩子被他人取笑或欺侮后,怀有一些负面情绪,父母绝对不能火上浇油。不要鼓励孩子抱怨同学,否则就会强化他的孤僻。你只要当个好听众就行了。
还有一点也很重要,父母要起到带头作用。如果你没有朋友,那么孩子们怎么能交上互相帮助的朋友呢?经常和孩子谈谈自己的朋友、你们一起做的事、为什么朋友对你很重要等等。参加和朋友的活动,可以让他亲眼看到你们如何相处,以及友谊对你的重要性等。
孩子稍大一些以后,许多父母都觉得自己的角色退化了,成了司机、晚会筹办人、银行账户保管者等,是孩子社交生活的旁观者。然而事实上,父母的参与和支持会给他们以满足和安全感。当他们在与朋友相处过程中,体会到酸甜苦辣五味俱全的感受之时,父母的知识和经验就会使孩子大大受益。
孩子与朋友相处出现危机时,父母或许会根据自己过去或现在的经历给他们提供一些教益。但请记住,不要给他们任何劝告,你对他的朋友的看法只是你个人的看法,千万注意,不是孩子的,因此应该秘而不宣。应该让他们养成容忍他人的品格,忍受亲密朋友的不可避免的伤害,自己决定如何处理这些负面情感和经历。不管他们最后如何决定,是保持或放弃这份友谊,还是寻找新朋友,都是正确的。只要不是就此避开同伴、离群索居就行。
有专家说:“童年时代的友情是日后所有其他亲密关系的基础。没有这种友情,日后的人际关系是很难建立起来的。”在现实生活中,有一些孩子不懂得如何交朋友,但只要大人给予他们正确的引导和支持,这种情况是可以改变的,做父母的虽然不能主宰孩子社交生活的方向,但可以通过各种方法赏识孩子结交朋友。
只要肯付出爱心和耐心,循循善诱,我们便能帮助孩子找到与朋友建立友谊的桥梁。以下是父母在鼓励孩子与人建立友谊中应该做的几个方面:
(1)孩子结交朋友,家长积极参与并给予鼓励
大人常犯的错误,就是以为孩子们会自自然然地就相互成为朋友。其实,除非孩子能经常与朋友在一起,否则友谊是很难增进的。心理学家们说,有时候做父母的也许要为孩子穿针引线。例如,某同学一家迁到另一个新环境居住之后,这个学生的父母积极帮助孩子结交新朋友,虽然孩子有一点不愿意,他们仍坚持要孩子参加一个由社会团体组织的少年夏令营。一星期后,孩子的态度已有所改变,这是因为,夏令营中的许多孩子都相互熟悉了。“这个夏令营让孩子们有机会建立友谊,”孩子的母亲说:“要不然,孩子进学校时就会一个人也不认识了。”
父母必须想办法介入孩子的交友过程,但同时又不要伤害孩子的自尊心。
例如某同学转到另一所学校就读初中一年级,但他的几位最好的朋友都留在了原校,令他感到很孤独。一天晚上,他母亲翻出自己小时候的日记,选了几篇记述她转到新学校时的感受部分,读给他听。这位母亲说:“我要孩子明白每个人都会在不同的时候遇到他所面对的那类问题,而我的日记就是当时最好的证明。”
几篇日记道出一个母亲的心声,也使她的孩子慢慢转变了不良心态,开始寻找、结识新朋友。
(2)培养孩子的自信
如果孩子有某些方面的特长,他们的信心便可以建立起来,便可利用某种特长结交朋友。友谊是以共同爱好为基础的,如果你的孩子朋友不多,你可以帮助他培养某种爱好,以便认识更多的朋友。父母应该为孩子制造机会,帮助他们发掘自己的特长。如果不给机会踢一次足球或上台表演一次,他们如何能够知道自己是否喜欢这种活动呢?
一个学生13岁时,个子比其他同龄的男孩子矮小,他不参加运动,也很少与同学一起到郊外去玩。后来在父母的鼓励下,他决定参加当地的一个体育训练班。不到几个月,父母便看到了他的进步。由于在体育训练班认识了不少的新朋友,他不久便开始从事其他的运动,并且要尝试以前不敢做的事情。这个学生现在已长大成人。“体魄改善使我变得有信心去结识他人。”他说,“无论你培养的爱好是什么,都能为你开拓交友的机会。”
(3)适度让孩子自己选择
在选择朋友方面,父母也需要给孩子一定程度的自主权。父母都很希望自己的孩子交朋友,但同样也希望他们不要误交朋友。专家说,“除非可能有危险,否则最好让孩子自己去识别哪些是可以交的朋友,哪些是不可以交的朋友。”
做父母的要设法接受孩子的朋友。小冬认识了一个粗鲁无礼好斗的男孩。有一次,这个男孩未打招呼就进了小冬家的厨房,擅取食物。事后,妈妈与小冬讨论了这件事,但并没有劝他不要再与这个孩子来往。可是没有过多久,小冬不与这个孩子来往了。他说:“他既嚣张又没有礼貌,我再也不喜欢与他在一起了。”
(4)尊重孩子的个性
必须明白孩子的社交需要是因人而异的。比方说,并不是每个孩子都希望有很多的朋友,“数量和品质是两回事,”专家们说,“对某些孩子来说,也许一两个知己就足够了。”12岁的芳芳是个聪明而想像力十分丰富的女孩,喜欢弹钢琴,常常独自一个人玩,不喜欢与其他小孩子一起打闹。所以,做父母的也要从孩子的个性出发,尊重他的交友选择。
(5)父母要以身作则
做父母的记得朋友的生日,又常安排与朋友聚会,就是用行动告诉孩子友情的可贵,做父母的如何与朋友交往,孩子是会模仿的。
一个孩子记得他的父母总是对朋友关怀备至,而且他能肯定父亲的朋友没有一个是十全十美的,但这个孩子从未听父亲说过半句批评朋友们的话。有一位父亲说得好:“最重要的是,我希望孩子能尊重别人,待人以诚,做父母的与朋友相处得融洽,这本身就能教育自己的孩子。”
7.懂礼仪、有教养的孩子更易融入社会
当我们接触一个人之后,常常会给他一些评语:“这个人素质高,有风度”;“这个人有教养,谈吐文雅”;“这个人太差劲,连句客气话都不会说”;“这个人俗不可耐,满嘴脏话”;“这个人太邋遢,衣服皱皱巴巴,连脸也没洗干净”……所以,一个素质高、有教养的人,必须有良好的文明礼仪。这样的人,被人尊重,受人欢迎,受众人接纳的程度高,有利于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有利于打开局面,发展事业。如果一个人缺乏教养,不懂文明礼仪,人们对其采取不欢迎的态度,他又怎么发展友谊,立足社会?
文明礼仪要从小培养,以形成良好习惯。还是那句老话:“习惯成自然。”有些家长认识片面,对培养孩子的文明礼仪习惯不够重视。一些家长认为,现代社会讲个人自由,懂不懂文明礼仪没关系,只要学习好、有真本事就行了。这种观念是不正确的,只要我们留心一下周围的人,注意一下大众传媒,事业有成的人有几个不懂文明礼仪?现代社会的确尊重个人的选择,自由度大了,然而对人的文明礼仪要求更高,因为文明礼仪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家长都不愿意自己的孩子成为难登大雅之堂的人吧。一些家长认为,小孩子天真无邪,想怎样就怎样,长大了自然就懂得文明礼仪了,这也是误解。一方面,孩子从小不培养好习惯,就必然形成坏习惯,坏习惯一旦形成,再改就很难。想一想,现在有些孩子说话没大没小,家里来客人不懂礼貌,饭桌上挑挑拣拣旁若无人,浑身汗味,指甲老长不……这些孩子如果不教育、不矫正,会在某一天早上突然变个样吗?另一方面,在孩子小时候培养其文明礼仪习惯,与孩子天真无邪的表现并不矛盾,越是懂礼仪的孩子,越能获得自由发展的广阔天地,因为他是受人们欢迎的人。
讲文明不仅仅是社交场所需要的,平等礼貌地待人,在一切场合中都是必要的。有教养的人会被社会广泛接纳,没教养的人必然处处碰壁。
下面是一则美国总统教育孙子的故事:
有一天,美国第三任总统杰弗逊先生和他的孙子一起骑马外出。
路上,有一个奴隶向他们脱帽鞠躬,总统也脱帽还礼,但他的孙子却不理睬这个黑人。
这位祖父对孙子说,“你怎么能够让一个奴隶比你文明得多呢?”
当时,美国还未取消奴隶制,奴隶没有一切人权。在这时候,杰弗逊先生却能够做到在受礼时脱帽还礼。他批评孙子:你在奴隶面前不文明,心中看不起奴隶,可奴隶做的比你还文明呢!
有的人可能以为,讲文明只是社交场所需要的,这就大错特错了。平等礼貌地对人,在一切场合中都是必要的。
教养是真诚地尊重他人所表现出来的外在形式。
教养是人与人之间相处的“规矩”。
这些“规矩”有些是成文的,有些是人们约定俗成的,几乎渗透在日常生活中所有时间、所有场合,包括讲话方式、内容、用语、神态等方面。
在美国,学校为了使学生午餐既欢乐又文明,并尽量保持食堂安静,制订了一系列规定。比如在纽约的克林姆小学,学生就餐规定就很明确:
不许打架,不许乱跑,听到吹哨才能讲话,否则就要罚站,不能和大家一起出去玩。
如果哪个班级的同学把自己的桌子擦干净了,就会受到表扬,但是,只要有一个学生没擦桌子并跑着离开食堂,那么这个班就前功尽弃了。学生们不仅懂得餐桌上的基本规矩,而且也知道怎样做才显得有教养。
一个女孩说:“老师教我们,吃有吃的规矩。他说:‘不要浪费,给你的东西要全吃下去,要想想有人还没饭吃’。嘴巴里嚼着东西时别讲话,嚼东西时嘴不要张开’。”
三位校长助理轮流监督学生用餐,表现好的孩子能得到表扬,一年搞三次评比,受表扬最多的班级可以免费吃一次冰淇淋或意大利烤馅饼。因此小家伙们能很快适应这些规定。
可见,有教养的人会被社会广泛接纳,没教养的人处处碰壁。各位父母,应该从小教育孩子树立文明礼貌意识,这样孩子以后在社会上才会更受欢迎,赢得他人的认可。
8.鼓励孩子学会适应学校生活
在家中,孩子是一个依赖他人的、受父母爱护的家庭成员。但是在学校情况就完全不一样了,在那里,孩子是班级中一个相对独立的成员,为了被他人接纳和获得安全保障,必须自己努力去获得伙伴和老师的认可。
很多时间里,孩子是生活在家庭里的。孩子在情感上获得的支持、自尊以及从家庭生活中获得的对人类行为的深刻了解,有益于他们与同学相处。
如果孩子的家庭生活和学校生活并不和谐,对孩子的感情可能产生极具破坏性的影响。孩子很容易变得焦虑、沮丧、心灰意冷、恐惧和绝望。
作为父母,你必须尽一切努力保证孩子的家庭生活和学校生活是和谐的。怎样激励孩子,使其适应学校生活呢?
(1)鼓励孩子在家中谈论学校的生活
应该选择一个安静的、孩子不太可能因其他的事分心的时间,和孩子就学校的生活进行更加深入的谈话。要注意孩子和你谈到过的特别的人名、事件和细节,这样在谈话时你就可以以提及他们作为开始。除了询问孩子的功课,还要问问他的同学、社会活动和老师的情况。
(2)经常与老师沟通孩子在学业上、行为上和社交上的问题
无论何时,只要你感到不了解孩子的学校生活,那么立刻安排和老师谈一次。实际上,你最好和孩子的老师至少每两个月沟通一次。
(6)在孩子学校生活的重要转折点上,要尽力保持稳定的、积极的家庭环境
学校生活开始的最初几个月,每个学年的开始和结束,从小学毕业上初中,从初中毕业上高中,这些对于孩子来说是特别让他们紧张的时刻。在这些时期,家里要尽量避免出现重大的变化和问题。如果孩子的家庭生活保持平静,那么就可以帮助他更有效地处理他在学校生活中的问题。
帮助孩子适应学校生活的一个重要方面是让孩子与同学建立友谊,使他在与同学的交往中适应集体生活,热爱班集体,感受到学校生活的美好。
作为父母,你应该做你所能做的,应该尽量培养你的孩子的社交技巧,并给他创造社交的机会,为你的孩子提供每一个能够从健康的同龄人的友情中感受乐趣的机会。
9.教育孩子学会说“不”
在人际交往中,许多人爱面子,别人要求的事不好意思拒绝,却又办不到,常常将自己陷入不必要的麻烦和苦恼中,到头来,大家都不满意。
能做到就是能做到,做不到就是做不到,这很正常。父母要自小教会孩子,勇于在必要的时候拒绝,在做不到的时候说不。下面故事中的英国大学生就是因为不懂说“不”而陷入了窘境。他说:
姨妈来看我了,她要求我带她去饭馆吃顿饭,我没有拒绝。
当时我刚上大学一年级,一个月只有5英镑的生活费。这点钱按理也该够用的,但我却常常处于困境。因为每当有同伴邀我去参加聚会,我总觉得那是很难回绝的,所以我就答应下来,哪怕是第二天的晚饭都没有着落。事实上,姨妈来时,我口袋里只有20先令了,我原本还指望靠这点钱支撑到月底呢,但我又不能回绝姨妈。
我带着她朝一个小餐馆走去。但是,她突然指着街对面的“豪华宫”说:
“我们去那儿好么?那地方看上去挺不错的。”
我说:“好吧,如果你觉得那儿更好的话。”
我总不能说:“亲爱的姨妈,我可没钱带你到那种豪华的地方去。那儿太贵了,要花好多钱呢!”
侍者送上菜单。姨妈看了看,喊道:
“太好了!我就吃这个怎么样?”
那是一道法国风味的雏鸡,是菜单上最贵的,要7先令。我自己点了个最便宜的菜也要3先令。这样,我就只剩下9先令,因为我还得给侍者1先令的小费。
“菜马上就好。”侍者说道,“这位女士是不是先要点儿别的?我们这儿有鱼子酱。”
“鱼子酱!”娜迪亚姨妈兴奋地喊道,“太好了,我能要一点儿吗?”
我没有拒绝,于是她吃了一盘鸡,一杯酒,外加好多的鱼子酱。我只剩下4先令了,还够买一星期的奶酪和面包。但是她刚吃掉那盘鸡,又看到一个侍者手里拿着冰淇淋蛋糕。
“噢!”她说,“那些蛋糕可太诱人了!我只要很小的一块。”
还剩3先令。接着侍者送上了水果,姨妈又吃了些。吃了这么丰盛的午餐后,当然要喝点咖啡。结果我囊空如洗,连给侍者的小费都没有了。
姨妈看看钱,然后看着我。
“这就是你这个月所有的钱么?”她问。
“是的,姨妈。”
“为了请我吃一顿丰盛的午餐,你把钱都花光了。你这样做真太好了——但也太蠢了。”
“噢,不,姨妈。”
“你在大学里是学语言的?”
“是的,姨妈。”
“在所有的语言里最难说的是哪个词?”
“我不知道,姨妈。”
“那就是‘不’字——有时甚至是对一位女士。我知道你没钱上这样的饭店,但我想教你一点处世之道。因此我专拣贵的点,同时观察你的表情——可怜的孩子。”
姨妈付了账,并送给我5英磅作为礼物。
“我的天!”姨妈道,“我差点没给撑死!我的午饭通常是只喝一杯牛奶的。”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凡事要量力而行。敢于说”不”。不论对方是谁,自己力不能及,就要敢于拒绝。
勇于说“不”,也是一种智慧的表现。
中国传统的家庭教育向来都是教孩子“知书达理”、“谦虚忍让”。的确,谦让一向是受人称赞的美德,但谦让不同于懦弱、自卑。一个怯懦而不敢维护自己应有权利的人,会丧失自信与抗争的勇气。
我们在培养孩子成为彬彬有礼的“小绅士”、“小淑女”的同时,应注意培养孩子应有的自我保护能力,使他们面对不公时敢于争取应得的利益,对不合理的要求敢于断然拒绝。
当孩子在学校受了委屈,或受了什么不公平待遇,回来向家长倾诉时,家长不应只是安慰或附和,更不要急于出面解决,而应当启发孩子学会适当表达自己的感受,对所受的不公正待遇要据理力争,不要只会回家向父母诉苦。
还要让孩子明白,谦让是好的,父母并不希望他们对所有的事都斤斤计较。但同时也要让他们明白自己的愿望究竟是什么,立场又是什么,不要一片混沌,受人驱使,任人摆布,必要时一定要会说“不”。
10.父母要正确对待孩子的异性交往
青春期的孩子被异性所吸引是极其正常的,但早恋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其弊是远大于利的,此时的家庭教育至关重要。同时亦要注意,不要把孩子之间的正常交往扼杀了。
晓晓小学临近毕业。有一次,妈妈在洗衣服时,发现他上衣口袋里有张纸条,上面写着“我爱你”,以及几点在什么地方约会之类的话。妈妈一看,立即意识到是有小女生向儿子示爱,因怕影响孩子学习,劈头盖脸地数落起儿子,然后又贬低那个女孩。可晓晓非但不听劝,反而很坚决地示威:“我就是喜欢她,怎么样?”母子关系一度陷入僵持状态,妈妈十分苦恼。
早恋是现在很令家长头疼的一个问题,并且有低龄化的趋势,不闻不问吧,总觉得会耽误孩子的学业;过问吧,又怕逼急了,孩子离家出走、自杀,弄巧成拙。
这里需要提醒家长的是,不要把男女青少年的正常交往,如相聚聊天、结伴游玩、一块儿看书、一起做作业等误认为是早恋,加以指责。
随着第二性征日益明显,孩子的心理状态也随着出现变化。经过初潮或遗精,少男少女在对异性和自身的惊异之后,心理上会有某种羞怯和惶恐感,于是在他们之间会有一段短暂的疏离异性期。稍加适应之后,会产生新奇感和神秘感,特别是异性的美感会给自己带来刺激与诱惑,产生吸引力。
如何把好青春激情的大门,如何使他们形成稳定的心理定势,保持心理平衡,这是很重要的问题。从医学上讲,性的本能冲动是可以通过大脑皮质来调节控制的。有的孩子能很好地调控,有的孩子由于经不起第一次的感情激荡和心理波动,而产生了早恋。
早恋是性成熟过程中,在两性间出现的一种现象。孩子们无论在心理、思想和判断人的能力和品质方面都不成熟,这会使早恋走向失败。有的早恋者会吸取经验教训,调整自己的心理,使自己的性心理、性意识都向健康迈进一步。但也有个别孩子心理极易失控,不能从失败中醒悟,又走向更大的情场游戏,拿自己的青春,甚至肉体去做赌注。
早恋不是一种成熟的恋爱,它是建立在一种单纯的好感基础之上的,它本身是极其纯洁而美好的。大多数孩子是极为珍视这段感情的,他心中的“恋人”是完美无缺的,因此他们容不得别人轻视或玷污这份感情。如果父母讽刺、挖苦、谩骂或贬低“恋人”,会极大地伤害孩子的感情,结果往往是更加坚定了他们的感情,而且很可能敌视父母,认为父母根本不懂他们的感情。
早恋大多会妨碍青少年的主要任务——学习,所以不宜提倡。但由于这是一个涉及孩子情感的问题,父母应十分小心谨慎地处理。
要正确处理孩子与异性交往的关系,父母要采取正确而有效的方法:
(1)父母对孩子的感情要持宽容、理解的态度
要想赢得孩子的心,明智的父母首先应该理解和尊重孩子的感情,承认它是美好而纯洁的。同时,父母要以一个朋友的身份告诉他(她)们:青春期是一个人学习的最佳时期,错过了这个时期对今后的成才是一个很大的障碍。而真正的恋爱意味着一种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的一种责任,如果自己不独立、不成才,怎能承担起这种责任?而且爱意味着奉献,为对方着想,孩子这时谈恋爱,不仅会荒废自己的学业,也耽误了别人的前程,这难道是爱吗?父母可以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和体会告诉孩子什么是真正的爱情?怎样正确对待爱情?只要父母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不说空话、不讲大道理,孩子还是愿意听从父母的劝说的。
(2)教孩子正确处理与异性的交往
有些父母错误地认为男女同学在一起就必定是“早恋”,因而忧心忡忡,疑神疑鬼,不让女孩子随便出去,平时也不让女儿与男同学接触,这势必会造成对女儿心灵的伤害。
父母应该相信自己的孩子。在一般情况下,男女同学的接触是很正常的,不敢接触才是不正常的。如果发现孩子与某一孩子交往过密,就应巧妙地加以引导,让孩子懂得,异性交往不要太集中于某一个人或一个小范围,否则会失去与多数同学、朋友接触的机会。现代人多交朋友或多交几个性格志趣各异的朋友,能更深切地体会人与人之间纯洁的情谊,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3)转移孩子的注意力
有位妈妈的做法很值得借鉴,她发现孩子早恋,不仅没有斥责儿子,反而比过去更关心儿子。他知道儿子喜欢语文,便鼓励儿子参加年级朗诵组,还启发儿子写日记……此后,儿子的习作频频出现在班级的墙报上。儿子开始由一对一的交往转向了集体,常为班级做好事,被选为班委。一年后,期末考试全年级第五名,被评为三好学生。学习、集体活动成了儿子的主要活动,当初对异性的爱慕心理渐渐平息、淡化。
孩子的早恋往往与生活单调、没有目标有关,因此充实孩子的生活,帮助孩子寻找生活的意义,可以有效地转移孩子对“早恋”的注意力。
(4)父母还应创造和谐、宽松的家庭气氛
父母应多和孩子沟通、交流,开展一些家庭集体活动,增进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感情,以便能及时了解孩子的心理和情绪变化,及时教育;同时也增强家庭对孩子的吸引力和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威信,避免孩子过多地从外界寻求关怀与理解。
孩子的异性交往是一个敏感的话题,父母对待孩子与异性的交往,要循循善诱,正确引导,不要一味反对和制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