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企业都要有一副平静的心态,都要时刻关注市场,一旦有商机,就应该做好市场定位,生产出适销对路的产品,将其迅速推向市场。企业家不能只盯着一些被社会认为是高利润的行业,也不能过多地将心思寄托在暴发式发展上。翻开优秀企业的历史,有跨越式、暴发式成长经历的比较少。他们大多只是在某个时间段成长快一些,某个时间段慢一点而已。当然,如果有机会他们不会放弃那种暴发式的增长机遇,他们更多地选择务“实”,只要有商机,就迅速实现生产,就迅速投入市场。那些利用各种手段和途径实现了超速增长、在中国市场成为行业“巅峰”的企业,许多是“其兴也勃其衰也忽”,倏忽之间,“樯橹灰飞烟灭”。原因是什么呢?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它们太留恋“暴利”了,市场反应速度由此变得很慢,老是希望出现暴利的机会,就会坐失一些非暴利的发展机会。
现代社会非常流行爆破性创新,这对企业来说,并不一定是件好事。爆破性创新具有很大的投机性,容易使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对其他商机反应麻木。企业应该更多地注重“日新又新”,“每日进步1%”。
“日新又新”对企业来说是一种境界。华为老总任正非在企业内部明确声称:“我反对创新。”他要求华为员工,“99%是模仿、消化,只有1%是你自己”。希望集团的刘永好也说,在企业发展中,要“借鉴别人一大点,自己再创造一小点”。进步和进化一样,是不断的,就像狼在捕食时要适应环境变化一样,要一点一点地慢慢适应,如果把一只寒带草原的狼,一下子空投到热带草原上去,开始,狼只顾着适应大变化,不少猎物就可以轻易地从它的眼皮底下逃脱;但如果狼从寒带草原一路跑到热带草原,逐渐适应了环境,它就可以时刻保持警觉,猎物想从它的眼皮底下溜走,就不是那么容易的事了。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是国人应该具备的积极进取精神,也是要求每日进步一点点的渐进式创新和变革精神。
要适应市场的变化,企业最忌讳的就是教条主义,生硬地对某些管理方法和理论照搬照套。社会上流行创新,于是一些企业就不顾自身的研发力量,盲目地跟着创新,结果创新未果,本身正常的生产经营秩序又受到了影响;社会上提倡向解放军学习管理,于是有人就模仿军队进行企业员工的配置和管理,结果不伦不类,严重削弱了在市场上的竞争力。1998年,巨人集团遭遇到市场败绩,集团CEO史玉柱认为,要提高效益就必须向军队学习,直接按照“方面军、军、师、团”对销售队伍进行改制。同时,他在激励销售人员做好销售工作时,像动员军队一样,号称要打“几个战役”。结果,由一群“乌合之众”组成的销售队伍,很快被市场抛弃。为什么呢?军队是以服从为天职,这种观念要靠长期训练和不断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来形成。企业是以市场利润为最终目的的,要员工像军人一样去做销售,既缺乏军人那种服从思想的条件,也违背了企业本身的初衷,结果是不难预料的。沈阳飞龙集团的CEO姜伟也是一位非常欣赏军人的企业家,他直接以“军长、师长、团长”任命各级公司经理,并在企业内部开展“大整风”运动,也要打几次战役。结果呢?员工不适应,市场不认同。管理方法没有最好的,只有最适合的。企业在市场中也是一样,没有哪一家企业的产品在市场中是最好的,只有某些企业的产品在某段时间内在市场中是最符合消费者的。
目前,中国有许多企业家崇拜“不创新毋宁死”,其精神固然可嘉,但如果不顾实际,其结果往往与其初衷背道而驰。创新并不是凭热情,关键还要人才和技术的大量积累。管理也是一样,西方发达国家经过了几百年的市场经济才找到了符合他们的管理方法,而中国的市场经济的时间很短,不可能一步到位。我们目前在管理上的所谓创新只不过是模仿,模仿没有什么不对,关键是在模仿的基础上如何实现本土化,这样才能找到符合中国人的管理方法。
企业要适应市场的变化,贵在坚持,要通过日积月累的进步,达到创新的目的。中国的知名品牌海尔,在产品、企业文化上总是在不断发展变化,不断适应市场的,其公司的名称也是由当年的青岛电器厂、青岛电冰箱厂、利勃海尔一步一步变来的。海尔的产品之所以能够适应市场,是因为海尔每年都要在主要产品上出新点子,变新花样,满足消费者越来越丰富的需要。
在中国,传统中的老字号之所以缺乏市场竞争力,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它们没有适应市场,没有靠改变发展自己。2003年6月,有300多年历史的着名老店“王麻子剪刀”黯然宣布破产。为什么它历经了300年风雨最终还是免不了破产呢?因为现代社会消费者的需求越来越多样化,而“王麻子剪刀”没有在多样化方面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根据消费者的需求改善自己的产品,是对企业的生存发展负责,否则企业必将受到市场的惩罚,“工麻子剪刀”的命运就说明了这一点。美国着名的福特汽车公司也差点因此破产。
1913年,福特汽车公司创造并首先采用了流水线作业的方法实现了汽车的大批量生产,生产成本大大降低,福特汽车迅速风靡美国,一跃成为世界汽车行业的巨头。但是,在福特成为汽车工业霸主时,其他29家汽车公司联合起来向它挑战。它们一边在内部推行专业化、制度化管理,一边采用了多品牌、多品种的策略,先后在市场上推出多款车型。开始,福特汽车的CEO亨利·福特不以为然,每当对手推出一个新型号的汽车时,他就降价来提高竞争力。不知不觉地,款式单一的福特汽车成了低档次消费的象征,不但品牌的形象受损,长期的降价经营使公司的利润也大幅降低,很快进入了亏损阶段。
福特公司内有许多人看出了市场的症结所在,希望亨利·福特能够及时调整策略,按顾客需求改进生产,重新设计产品。但是,福特拒绝了这些合理建议,他认为流水线作业是生产的最理想的境界,在制造环节上追求最高效率比产品多样化要实际得多。
结果,福特车的销售额不断下降,福特帝国不断崩塌,有才华的人纷纷离去,到1946年,福特公司的亏损已达到每月1000万美元。直到后来,小福特担任了CEO,采用了新的经营理念和方式,才保住了福特不破产。
微软公司在产品开发上持续改变,不断推出的“视窗”系列电脑软件,变革着人们的工作方式、学习方式和生活方式,从而成为通往“未来之路”上的领先快车,也赚取了巨额利润。宝洁公司是世界上第一家提供“800消费者免费服务电话”的消费产品公司。宝洁公司回复顾客的每一个电话,并把每个月的电话内容记录下来,拿到会议上去讲。他们这些适应市场变化的改变,提高了自己的生存能力,把业务做到了全世界。
在19世纪初期,市场上有许多收割机,但由于农民没有能力购买,这些农业机械很难销售。于是,联合收割机发明者麦克科密克创造了分期付款制度。这种方式让农民能够以未来的收入来购买收割机,使得许多本来不具有购买能力的农民有了购买能力。更重要的是,分期付款制改变了经济活动的方式,任何领域只需引进分期付款制,它就能将经济从供应驱动型转变为需求驱动型,无论该领域的生产水平如何。
企业的目标应该随着企业的成长和环境的变化调整,这就如同航行,需要不断调整航线一样。无论是大企业还是中小企业,都需要对自己的目标进行调整、修正,一个不变化的企业目标是不可能指引企业向正确的方向前进的,就像狼一样如果在捕食时只限于黄羊或者驯鹿,那么狼早就绝迹了。在现代市场上,企业要适当灵活一些,紧盯市场,在自己的业务能力内一旦发现某种产品能够很好地满足市场需求,就要以最快的速度投入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