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 出奇制胜——求婚、订婚
对于男士们来说,恐怕世界上没有什么声音比你向她求婚时候她那句“我愿意”来得甜蜜了。可是让她说出这句“我愿意”,可总得煞费周折,男士们殚精竭虑,想出千奇百怪的招数,为的就是让她吐出这三个字。
奇怪的求婚方式
难呷的咖啡。在战火方休的波黑,温文尔雅的求婚方式和连年的征战形成鲜明的反差。男青年倾心于一位姑娘要主动到姑娘家里登门求婚,并会得到热情的招待。不过,如果你把这种热情看作你的求婚获得了通过,你就大错而特错了。不管餐桌上放了多少美酒佳肴都不是真正的信息,而关键是饭后的咖啡。饭后,姑娘会亲手端给你一杯咖啡。这时候,你呷下的如果是苦涩的咖啡,你将带着同样的心情离去,因为它意味着姑娘拒绝了你的求婚;如果你呷下的是加糖的咖啡,你就可以去布置新房了。姑娘的用心是良苦的。如果她同意你的求婚,一杯甜咖啡是一个绝妙的幽默;倘若她不同意,也顾及了青年人的面子,因为谁也不愿意听到心上人对自己说“不”字。另外,苦涩的咖啡也有利于小伙子重新打起精神。
求偶卡片。德国的父母们大概也很害怕自己的女儿砸在手里。女儿到了该“出阁”的年龄,他们就会订做一些漂亮的卡片,上面印有女儿的简历,当然最重要的是相貌、身高、年龄、特长、性格等等有利因素和男方的基本条件。这些卡片被分发给他们的亲朋好友和值得信赖的人。这些人有可能把自己的儿子推荐过来,也有可能代为寻找。不过,他们都要在这张卡片上特意留出的地方填写应征的“资本”。这种方法既优越于媒妁之言,又比报纸和电视征婚有的放矢得多。
先斩后奏。印度尼西亚的马布尔人有着一种更奇特的求婚方式。马布尔青年男女的婚姻自主程度可以说是无以复加的。当姑娘对一位男青年倾心以后,她会选择一个良宵逃离娘家,跑到心上人的家里住下。三天以后,男青年会例行公事似的去姑娘家求婚,不过,他肯定会被“奏准”。马布尔人几乎谈不上有什么“蜜月”,因为婚后的一个月是新婚夫妇的“试婚月”。在这一个月里,如果双方满意,尽可白头偕老;如不满意,女方需要退还订金,并接受订金三倍的罚款,双方就此告吹。这种婚姻习俗,对于女性来讲,真是天大的不幸。
在现代生活中,求婚的正规方式是男子带着钻石戒指和鲜花,单膝跪地请求女子嫁给他。如果女子答应,男子应该帮助女子把戒指戴在左手无名指上。因为据说这是最接近心脏的手指,表达了爱情的深沉和永恒。
求婚的方式虽然千奇百怪,有的人把戒指藏在蛋糕当中,有的人当场示爱,但是要注意,千万不要过分喧闹和嘈杂以免造成女方的不快。还应该了解女方的喜好,以免事与愿违。
在我国一些地方,仍然有提亲的风俗。在得到女子的默许以后,应该带着聘礼到女方家中下聘,如果女方接受,则留下聘礼和生辰八字。当然,这种情况已经比较少见了。
订婚。即订立婚约的仪式。通过这个仪式,表示正式定下双方的婚事。古代,男方以雁为礼,去女家商定婚事,雁成为婚姻的信物。近代多用饰物、衣物、食物为礼,送往女家,送礼之后,婚约即成。订婚的表现形式,为婚书及财礼。封建社会,订婚是结婚的必经程序,双方均不得反悔。新中国成立后,订婚已不是法定程序,男女双方只要出于自愿,合乎婚姻法的条件,还要进行登记注册。
为什么新娘要戴手套?
——在中古世纪时,准新郎拿出来象征着爱的信物,以稳定心上人的心。当时许多绅士送手套给意中人表示求婚。如果对方在星期日上教堂时戴着那副手套,就表示她已答应他的求婚。
为什么钻石订婚戒指要戴在左手的无名指上?
——古人认为左手无名指的血管直接通往心脏。中古世纪的新郎把婚戒轮流戴在新娘的三只手指上,以象征圣父、圣子和圣灵三位一体,最后就把戒指戴在无名指上。于是左手的无名指就作为所有英语系国家传统戴婚戒的手指。
为什么新娘要戴面纱?
——最初,新娘的面纱象征着青春和纯洁。早年,基督徒的新娘或戴着白色面纱,以表示清纯和欢庆;或戴蓝色的面纱,以示如圣女玛丽亚的纯洁。据说,当年玛莎·华盛顿的孙女妮莉·华乐斯在结婚时别出心裁地披着白色的围巾,掀起一阵风尚。这也就是今天新娘戴白面纱的习俗的由来。当年玛莎的未婚夫见她站在真丝窗帘后,惊为天人,赞叹不已。这给了她在婚礼时戴白纱的灵感。
为什么新娘穿白色礼服?
——自罗马时代开始,白色象征着欢庆。在1850年到1900年间,白色也是富裕的象征。到了本世纪初,白色代表纯洁的意义就远超过其他。
为什么在结婚典礼时,新娘总是站在新郎的左边?
——古时候,盎格鲁撒克逊的新郎常常必须挺身而出,以保护新娘子免得被别人抢走。在结婚典礼时,新郎让新娘子站在自己的左边,一旦情敌出现,就可以立即拔出配剑,击退敌人。
为什么要特别订制结婚蛋糕?
——自罗马时代开始,蛋糕就是节庆仪式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那个时代,婚礼结束时,人们会在新娘头上弄碎一块面包。制造面包的材料小麦象征生育的能力。而面包屑则代表着幸运,宾客无不争着捡拾。依照中古时代的传统习俗,新娘和新郎要隔着蛋糕接吻。后来,想象力丰富的烘焙师傅在蛋糕上饰以糖霜,也就成了今天的美丽可口的结婚蛋糕。
为什么有蜜月之旅?
——“蜜月”(Honey moon)一词的由来起源自古欧洲的习俗。新婚夫妇在婚后的三十天内,或直到月缺时,每天都要喝由蜂蜜发酵制成的饮料,以增进性生活的和谐。古时候,蜂蜜是生命、健康和生育能力的象征。“蜜月”是新婚夫妇在恢复日常生活前,单独相处的甜蜜时光。
为什么新郎要抱着新娘跨过门槛?
——古罗马的新娘为了表示舍不得离开娘家,必须由人拖着越过新居的门槛。此外,民间还传说门槛上有邪灵环绕着,因此为了保护新娘,就必须把新娘抱起来,跨过去。
11.2 有备无患——婚礼之前
结婚是人生大事,但是很多情侣却被这件本来应该十分喜悦的事情弄得焦头烂额不知所措。沉浸在婚礼喜悦中的你,常常直到婚礼前两三个月才醒悟还有许多事要办。那么,到底如何筹备婚礼才不致失礼,才能做到尽量面面俱到呢?如何筹备一个成功的皆大欢喜的婚礼。下面的几点建议,希望能给你一些灵感。
做个周密的婚礼筹备计划
一旦你确定了结婚日期,就应该详尽地计划每一天该做的事。值得注意的是,在开始的几个月,尽量多做些各种准备,不要前紧后松,记下有关婚礼的所有细节性信息。这样筹备婚礼定会井井有条,同时也避免了许多疏漏和差错,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下面给出一个大致充裕的时间表:
一年前确定婚期及举办婚礼的形式,最好与双方家长取得协议。预先了解所选订的婚礼有什么礼俗。如果婚礼将在宗教场所进行,应提早与负责人预约。策划开支预算,并记录所有开销。设定宴请的宾客名单。参观婚礼展及翻阅杂志以参考婚礼新点子。处理新居装潢。
6至9个月前选好摄影师,预订拍摄日期。预订婚纱礼服、试衣及递送日期。选好蜜月地点,安排旅游证件。决定协助婚礼的亲友人选,如男女宾相、花童、阿姨等。
4至6个月前预订请柬及其他文具。参加保健计划。作全身检查。购买结婚戒指。安排婚礼花卉,并事先商讨礼堂、宴会布置及选定颜色组合。与发型师商讨婚礼当天的发型设计,事先让他了解你将穿戴的婚纱和头饰。了解婚姻注册所需文件和手续。
2至4个月之前选择菜式。确定宾客名单。预订结婚蛋糕。联络筹备婚礼的亲友,如接待员、司仪、司机。购买与婚纱相配的饰物、鞋子。购买家具。
1至2个月之间派发请柬,确定出席人数及安排酒席坐位。预订婚礼饰物,如戒指垫枕、蜡烛等等。确定所有婚礼服务。选购礼物给协助筹备婚礼的亲友。试婚纱,拍结婚照。处理相关的法律事项,如更换保险受益人名称、到银行开联名户口。
2个星期前最后一次试婚纱。查看所有蜜月证件已经备齐。将所有个人用品搬进新居。拜访牙医。开始美容。让自己有足够休息,养精蓄锐。确定结婚当天的行程与时间。
1个星期前与酒楼、自助餐供应商、花艺师、美容师、发型师及摄影师做最后确定。修饰发型与眉型。把婚纱和礼服取回家挂好,确定合身,检查所有缝接处及拉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