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每个人想要的东西很多,重要的是要学会取舍,因为属于自己的或许只能是沧海一粟。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我们不能要求的太多太美。否则就有可能后悔莫及。这个世界有太多的诱惑,因此有太多的欲望,有太多欲望满足不了的痛苦。一个人要以清醒的心智和从容的步履走过岁月,他的精神中必定不能缺少淡泊。否则,他不是活得太忧郁,就是活得太无聊。看淡,不是不求进取,不是无所作为,不是没有追求,而是以一颗纯美的灵魂对待生活和人生。
放低你的杯子
一个满怀失望的年轻人千里迢迢来到法门寺,对住持释圆说:“我一心一意要学丹青,但至今没有找到一个能令我心满意足的老师。”
释圆笑笑问:“你走南闯北十几年,真没能找到一个自己的老师吗?”年轻人深深叹了口气说:“许多人都是徒有虚名啊,我见过他们的画帧,有的画技甚至不如我呢!”释圆听了,淡淡一笑说:“老僧虽然不懂丹青,但也颇爱收集一些名家精品。既然施主的画技不比那些名家逊色,就烦请施主为老僧留下一幅墨宝吧。”说着,便吩咐一个小和尚拿了笔墨砚和一沓宣纸。
释圆说:“老僧的最大嗜好,就是爱品茗饮茶,尤其喜爱那些造型流畅的古朴茶具。施主可否为我画一个茶杯和一个茶壶?”年轻人听了,说:“这还不容易?”于是调了一砚浓墨,铺开宣纸,寥寥数笔,就画出一个倾斜的水壶和一个造型典雅的茶杯。那水壶的壶嘴正徐徐吐出一脉茶水来,注入到了那茶杯中去。年轻人问释圆:“这幅画您满意吗?”
释圆微微一笑,摇了摇头。
释圆说:“你画得确实不错,只是把茶壶和茶杯放错位置了。应该是茶杯在上,茶壶在下呀。”年轻人听了,笑道:“大师为何如此糊涂,哪有茶壶往茶杯里注水,而茶杯在上茶壶在下的?”释圆听了,又微微一笑说:“原来你懂得这个道理啊!你渴望自己的杯子里能注入那些丹青高手的香茗,但你总把自己的杯子放得比那些茶壶还要高,香茗怎么能注入你的杯子里呢?涧谷把自己放低,才能吸纳别人的智慧和经验。”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之王,是因为身处低下,方能成为百谷之王。要想拥有百川的事业和辉煌,首先拥有容得下百川的心胸和气量。
一念之差
相传地狱与天堂的澡堂比邻而建,且两个浴池的大小也一模一样,连就浴的人数也相同,每个池中都挤满了人。但地狱与天堂两个浴池中,所发生的事却大不相同。
在地狱池中,闹声不断,到处皆有争执,从小口角到大打出手都有。天堂就不同了,众人一团和气,一片祥和。
原来,天堂池中的人依序围成一个圆圈,后面的帮前面的洗背。因在这小池中,如果每个人都想洗背的话,一定会碰到别人,而不能顺利的洗澡,就会如同地狱池一般地吵闹不休。其实地狱与天堂只有一墙之隔,不同的只是那里的人思考方式不一样罢了!
当人们久处在恐惧猜疑中,自我设限,惟恐别人不利自己时,这就是活在地狱里;当人们放开心胸,接受包容对方,随时予人关怀,这便是活在天堂里。天堂与地狱只在人们的一念之差。
气量是一种修养
唐代娄师德,器量超人,当遇到无知的人指名辱骂时,就装着没有听到。有人转告他,他却说:“恐怕是骂别人吧!”那人又说:“他明明喊你的名字骂!”
他说:“天下难道没有同姓同名的人。”
有人还是不平,仍替他说话,他说:“他们骂我而你叙述,等于重骂我,我真不想劳动你来告诉我。”
有一天入朝时,因身体肥胖行动缓慢,同行的人说他:“好似老农田舍翁!”娄师德笑着说:“我不当田舍翁,谁当呢?”
还有一个类似的故事:
清代中期,当朝宰相张廷玉与一位姓叶的侍郎都是安徽桐城人。两家毗邻而居,都要起房造屋,为争地皮,发生了争执。
张老夫人便修书北京,要张廷玉出面干预。这位宰相到底见识不凡,看罢来信,立即做诗劝导老夫人:“千里家书只为墙,再让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张母见书明理,立即把墙主动退后三尺;叶家见此情景,深感惭愧,也马上把墙让后三尺。这样,张叶两家的院墙之间,就形成了六尺宽的巷道,成了有名的“六尺巷”。
娄师德和张廷玉的气量的确让我们佩服,他们告诉我们:要心怀坦荡,宽容他人,就必须做到互谅、互让、互敬、互爱。互谅就是彼此谅解,不计较个人恩怨。人都是有感情和尊严的,既需要他人的体谅,又有义务体谅他人。
有了互相之间的谅解,就能清心降火,在任何情况下,都能保持平静的心境和宽厚的品格。互让就是彼此谦让,不计较个人名利得失。心底无私天地宽,淡薄名利,摒弃私心杂念,自觉做到以整体利益为重,把好处让给别人,把困难留给自己,相互之间的矛盾就容易化解;争名于朝,争利于市,一事当前先替自己打算,对个人得失斤斤计较,是难以与他人和睦相处的。
尊重别人是一种美德,“敬人者,人自敬之”,尊重别人,自然会获得别人的好感和尊重。如果无视他人的存在,不尊重他人的人格,就不会有知心朋友。互爱就是彼此关心,不计较品格气质的差异,爱能包容大千世界,使千差万别、迥然不同的人和谐地融为一个整体;爱能熔化隔膜的坚冰,抹去尊卑的界线,使人们变得亲密无间;爱能化解矛盾芥蒂,消除猜疑、嫉妒和憎恨,使人间变得更加美好。
我们说,气量是一种高尚的人格修养,一种“宰相胸襟”,一种大将风度。
圆满与缺憾
国王有七个女儿,这七位美丽的公主是国王的骄傲。她们那一头乌黑亮丽的长发远近皆知,所以国王送给她们每人一百个漂亮的发夹。
有一天早上,大公主醒来,一如既往地用发夹整理她的秀发,却发现少了一个发夹,于是她偷偷地到了二公主的房里,拿走了一个发夹。
二公主发现少了一个发夹,便到三公主房里拿走一个发夹;三公主发现少了一个发夹,也偷偷地拿走四公主的一个发夹;四公主如法炮制拿走了五公主的发夹;五公主一样拿走六公主的发夹;六公主只好拿走七公主的发夹。于是,七公主的发夹只剩下九十九个。
隔天,邻国英俊的王子忽然来到皇宫,他对国王说:“昨天我养的百灵鸟叼回了一个发夹,我想这一定是属于公主们的,而这也真是一种奇妙的缘分,不晓得是哪位公主掉了发夹?”
公主们听到了这件事,都在心里想:是我掉的,是我掉的。可是头上明明完整的别着一百个发夹,所以都懊恼得很,却说不出。只有七公主走出来说:“我掉了一个发夹。”
话才说完,七公主一头漂亮的长发因为少了一个发夹,全部披散了下来。王子不由得看呆了,决定和公主一起过幸福快乐的日子。
人不总是因为全部拥有而幸福,相反却因失去而美丽。为什么一有缺憾就拼命去补足呢?一百个发夹,就像是完美圆满的人生,少了一个发夹,这个圆满就有了缺憾;但正因缺憾,未来就有了无限的转机、无限的可能性,何尝不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
赚的全是快乐
小镇里有一对夫妻。男的在外面开了一家公司,生意红火。他没日没夜地忙碌,很少在家。儿子去很远的地方读书,几个月才回家一次。
女人一个人在家里,终日无所事事,日子过得不快乐。
男人想让她快乐起来,就让女人去亲戚朋友家串串门,跟他们聊聊天,打打麻将。女人于是去亲戚朋友邻居家里串门,聊天,打麻将。果然开心了一段时间。但话题聊完了,麻将打腻了,她又变得不开心了。
有一天,女人对男人说自己想开间花店。在女人看来,这里还没有人开,一定能赚钱。男人同意了,花店很快开张了。女人每天去花店做生意,她变得忙碌起来了。来买花的人很多,女人干得很开心。
可是过了几个月,男人算了一笔细账,发现女人根本不是经商的料子。她经营的花店不但不赚钱,倒赔进去不少。
一个朋友问他:“你老婆的那间花店还开吗?”
他说:“还开。”
“赚了多少?”
他笑了笑说:“钱是一分没赚到,赚的全是快乐。”
赚快乐比赚钱更重要。这个世界就是这样,并不是每一个人都有钱,有钱的人也不一定都快乐。然而,有钱和快乐哪一个更重要?问问自己就知道了。
快乐的人没有鞋子
国王整日郁郁寡欢,大臣请道士诊治。道士说,国王如果能穿上一个快乐的人的鞋子,他的病也就好了。大臣四处寻找快乐的人。
有一天,当大臣走进一个贫穷的村落时,突然听到一个快乐的人在放声歌唱。寻着歌声,他找到了那个正在田间犁地的农夫。
大臣问农夫:“你快乐吗?”
“我没有一天不快乐!”农夫回答。
大臣喜出望外地把自己的使命和意图告诉了农夫。
农夫不禁大笑起来。原来,他连一双鞋子都没有。
原来,快乐的人根本没有鞋子。在许多人看来,金钱是获得快乐的最重要或者全部。其不知,快乐是什么?快乐就是珍惜你已拥有的一切——对于快乐的人来说,拥有就是快乐。
一切只有顺其自然
有一只小狗,不停地绕着自己的尾巴转圈,筋疲力竭地躺在地上喘气。
一只大狗走过,询问它发生什么事,小狗说:“朋友告诉我,假若我可以追到自己的尾巴,我便永远得到幸福和快乐,所以我才追逐自己的尾巴筋疲力竭。”
大狗叹了一口气说:“在我年轻的时候,也听过别人说同样的话,我也跟你现在一样弄得筋疲力竭。当我追逐幸福和快乐的时候,它永远不在我前面,反而当我不刻意追逐,一切顺其自然之时,才发觉幸福和快乐在后面日夜跟随我!”
幸福和快乐本来就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看我们是否懂得欣赏。许多人每天追逐名利以及物质享受,但仍然得不到幸福和快乐,其实是否身在福中不知福呢?幸福与快乐是不能刻意追求就可以得到的,一切只有顺其自然才能得到。
放下就是快乐
富翁背着许多金银财宝,到远处去寻找快乐。可是走过了千山万水,也未能寻找到快乐,于是他沮丧地坐在山道旁。一农夫背着一大捆柴草从山上走下来,富翁说:“我是个令人羡慕的富翁。请问,为何没有快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