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440800000017

第17章 情卷(2)

唐太宗身边的文臣武将不胜枚举,而魏徵起初只是太子身边的一个幕僚,并没有什么显赫的政治背景。魏徵清楚自己并没有立过什么大功,只是善于辩说和进谏而已,还因此得罪了不少权势贵族,唐太宗在登基不久那几年虽然在表面上愿意接受他的诤言,这只是为了治国的需要,实际上在私人情感上是极为排斥他的。

尤其到了贞观后期,唐太宗通过任人唯贤,知人善用,开言路,虚心纳谏等一系列措施,实现了经济发展,社会安定,政治清明,人民富裕安康,空前繁荣的盛世局面之后,他的功业和仁德得到李唐官员百姓和周边民族的认可之后,唐太宗骄傲情绪日益滋生,已经不像以前那样积极纳谏了,对臣下的进谏已经越来越没有了耐心。

有一次,唐太宗在一片歌功颂德声中想去泰山封禅,没想到却得到了魏徵的反对。

李世民极为恼火,使用了一连串的反问句加以反驳:“朕欲卿极言之。功岂不高耶?德岂不厚耶?诸夏未治安耶?远夷不慕义也?嘉瑞不至耶?年谷不登耶?何为而不可?”说话的语气有如排山倒海之势。在唐太宗看来,一个皇上达到了像他这样的政绩,风风光光去泰山封禅是理所当然的事,没有什么不合适的。

魏徵却不以为然,他反对说,现在的国家还像一个久病初愈的病人,表面上看起来虽然没有什么问题,但若让他干重活、走远路肯定不能承受,而且封禅还会惊扰当地的百姓,周边的异族还会借此窥探国力的虚实,对于国家是极为不利的。

像魏徵这样喜欢跟皇帝“过不去”的大臣如果遇到的是商纣、夏桀一样的暴君恐怕他很难得以善终,还好,他遇到的是较为开明的皇帝李世民。但皇上也是凡人,现在政绩越来越好了,当初的纳谏需要就没有那么强的危机感了,哪个领导还会爱听数落呢?

对于这样的变化,魏徵是深有体会的,他说:“贞观之初,恐人不言,导之使谏。三年已后,见人谏,悦而从之。一二年来,不悦人谏,虽勉强听受,而意终不平,谅有难色。”在察觉到这一变化后,魏徵知道自己作为臣子如果再像以前那样与皇上保持亲密无间的关系,有什么说什么就比较危险了,于是就向太宗上交了请辞奏章:“方今天下无事英彦如林,无容痼疾之人。久在枢近非但不可更加二品,仍乞解侍中之职,授臣一二品散官不离左右,足申愚见、拾遗补阙、非敢虚席,此实臣心愿。”本文表明了魏徵要退位的原因和志愿,由于年老、多病力不胜任因而“乞解侍中之职”,由于“英彦如林、无容痼疾之人”所以甘退让贤身居二线,当名散官拾遗补阙,却未得太宗准许。但是后来发生的一些事,让他在进谏上收敛了许多,而且更坚定了他辞职的信念。

贞观十年二月,为相多年、一向忠心耿耿的贤臣房玄龄“以谴归第”,也就是被免职回家,至于被免职的原因史料典籍上并没有记载,也找不到在史料中魏徵对此事在太宗面前谏阻的痕迹,至少可以说明魏徵进谏不像以前那样激烈了。他知道房玄龄德高望重、谦恭谨慎、兢兢业业竟也会遭到冷遇,魏徵考虑到这样下去自己也不会好到哪里去,于是,屡次上奏坚持离职。

在辞职报告无效的情况下,魏徵索性当面向李世民请辞。李世民被缠得没办法,只得批准魏徵辞去宰相之职,改任特进,待遇从优。

后来魏徵病终,李世民亲自到魏徵家哀悼,亲手为魏徵撰写碑文,对魏徵的功劳给予了高度评价:夫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今魏徵殁,朕失一鉴矣!

魏徵也因此被后人称为“千秋金鉴”。

【事典启悟】

提起魏徵,人们的印象是,为了大唐江山社稷不惜粉身碎骨的诤臣、直臣。实际上,魏徵很善于自保,他谋国一定是以“谋身”为前提的,他在《谏太宗十思疏》说道:“诚能见可欲,则思知止以安人”,身居高位懂得在无尽贪欲中克制自己的行为,知止方能安人,也可自安。因此,玄武门事变之后虽然以他耿直的性格本来会骂李世民为乱臣贼子,但他没有那么做。还有在对待原则性的问题上,例如唐太宗篡改历史等事上,他还拍开了马屁,为唐太宗说话。后来的坚决辞职、“退居”二线更是他审时度势、见好就收、明哲保身做出的明智之举。知“止”而后有“定”,诚如斯言!

48小人之荣,情不可攀

【原文】

小人之荣,情不可攀也。

【译文】

小人的荣达,不可以和他们攀附交情。

【释义】

小人总是善于掩饰自己的感情和真实用心,小人也很注意设计自己的言行,塑造忠臣与君子的形象。小人普遍是阴阳脸,那脸色变化极快,阴和阳因对象不同可随时转换。他们还会为了在与他人的争斗中获得优势,伪装和气,麻痹对方,甚至不惜出卖对方。所以,为了避免祸端,千万不要与小人结交,特别不要与那些有权有势的小人攀附交情。

【事典】

为大唐中兴立下赫赫战功的唐朝名将郭子仪,在做人处世中,就是一个特别善于对付小人的高手。郭子仪与小人打交道的秘诀,就是“宁得罪君子,也不得罪小人”。

“安史之乱”平定后,立下大功并且身居高位的郭子仪并不居功自傲,为防小人嫉妒,他反而比原来更加小心。一次,郭子仪生病,有个叫卢杞的官员前来拜访。此人乃是中国历史上声名狼藉的奸诈小人,相貌奇丑,生就一副铁青脸,脸型宽短,鼻子扁平,两个鼻孔朝天,眼睛小得出奇,世人都把他看成是活鬼。正因为此,一般妇女看到他这副“尊容”都不免掩口失笑。

郭子仪听到门人报告,马上下令左右姬妾都退到后堂去,不要露面。

卢杞走后,姬妾们回到病榻表示不解,因为其他官员前来,主公从未让她们回避过。郭子仪微笑着说:“你们有所不知,这个人相貌极为丑陋,而内心又十分阴险,你们看到他万一忍不住失声发笑,那么他一定会嫉恨在心,如果此人将来掌权,我们的家族就要遭殃了。”

果然不出所料,后来,卢杞当了宰相,极尽报复之能事,把所有得罪过他的人统统陷害掉了,唯独对郭子仪比较尊重,没有动他一根毫毛。这件事充分反映了郭子仪对待小人的办法既周密又老练。

君子不畏流言畏攻奸,因为他问心无愧。但小人看你暴露了他的真面目,他们为了自保,为了掩饰,肯定会对你展开反击的。也许你不怕他们的反击,也许他们也奈何不了你,但你要知道,小人之所以为小人,是因为他们始终在暗处,用的始终是不法的手段,而且不会轻易罢手。你别说你不怕他们对你的攻击,看看历史上忠臣流下的血迹,有几个忠臣抵挡得过奸臣的陷害?

李林甫是常伴唐玄宗身边的一个奸臣,心胸极端狭窄,容不得别人。唐玄宗比较喜欢外表漂亮、一表人才、器宇轩昂的武将,有一天,唐玄宗在李林甫的陪同下在花园散步,远远看见一个相貌堂堂、身材魁梧的武将走过去,便感叹道:“这位将军真漂亮!”并随口问身边的李林甫那位将军是谁,李林甫支吾着说不知道。此时他心里很慌张,生怕唐玄宗喜欢上那位将军。事后,李林甫暗地里指使人把那位受到唐玄宗赞扬的将军调到了偏远之处,使他再也没有机会接触唐玄宗,当然也就永远丧失了升迁的机会。由此可见,小人的行为真是让人莫名其妙,其心眼极小,会为一点小荣辱不惜一切,干出损人利己的事情来。

【事典启悟】

小人是社会上的一股污浊之气,驱之不去,阴魂不散,千百年来一直腐蚀着社会。和小人交往,你的一句不经意的话,一件小小不然的事情都完全有可能被小人信手拈来,大做文章,从而使你受到伤害。因此,尽量离小人远点,最好不要出现在小人的视线里,才不会给小人留下陷害自己的机会。

49不懂得割舍情感,就会为情所绊

【原文】

情难追也,逝者不返,明者无悔焉。

【译文】

情感难以追寻,过去的一去不回,明智的人不会懊悔不已。

【释义】

爱情是不可以强求的,分离的爱人就很难再相聚,离开人世的爱人更是不会再回来,懂得这个道理的人是不会不断后悔难以自拔的。

【事典】

传说古代印度有一个国王,他的国家非常强盛,他的王妃美如天仙,性情温柔,还擅长诗琴书画,国王对她宠爱有加,整天醉心于爱情的世界里无力自拔。不论中外,红颜自古多薄命,国王的这位宠妃不久得了急病,全国最好的医生也没能挽留住国王枕边水样的温柔。

王妃之死让国王悲痛欲绝,竟然一夜白头。为了表达对爱妃的思念之情,悲痛的国王决定为爱妃举行盛大葬礼,并把她的尸体装入水晶制的大棺材,停放在距王宫不远的大殿里,同时,下令宫廷为爱妃致哀两年,禁止一切娱乐活动。

国王痴痴地凝望着水晶棺中爱妃的绝色容貌,不知怎么表达他对爱妃的思念之情。后来,他又觉得停放灵柩的环境不是很好,就在灵柩周围用大理石建了精美的花园,墙上用翡翠、水晶、玛瑙、红绿宝石镶嵌着色彩艳丽的藤蔓花朵,光线所至,光华夺目,璀璨有如天上的星辉,真是三千宠爱在一身。

后来国王又觉得这样还不能表达自己的爱意,为喻美人如水,就又建立了一个美轮美奂的人工湖,让香魂泛舟碧波。湖建好后,国王又觉得缺少点缀,于是又叫人各处建亭台楼阁。后来又请世界上最好的建筑师来建造绝世的雕塑安放各处,把世上最美好的诗篇铭刻在石头上。虽然耗费了惊人的人力、物力、财力,但是国王总是不满意这个绝世园林,想进一步完善它。就这样一直不断地扩充和完善,使之成为了集天下大成的无与伦比的园林。一直扩建完善了40年,国王老了,他还在苦苦思索,以求园林更完美。最后他把目光停放在爱妃的棺材上,注视良久,挥了挥手说:“还是把它搬出这个园林吧。”

好多年过去了,国王停止不下对爱妃的思念,痴情的国王本想在园林附近也为自己建造一个用大理石砌成的陵墓,将来能陪伴在爱妃身边,可惜没等陵墓建成,他便在对爱妃的日日思恋中死去了,也许只有死才能让国王更快的回到王妃身边,抛开琐碎的烦恼跟她在一起共度欢乐时光。

【事典启悟】

爱情虽然甜蜜、幸福,但是爱的航程并非永远风平浪静,有时会遭遇暴风、旋涡、暗礁,使爱着的人突然陷入深深痛苦之中,使人心灰意冷,意志消沉,对生活失去信心,它有时甚至让人怨天尤人,痛不欲生,于郁郁寡欢中含恨告别人生。

这种痛苦当然可以理解,可是,痛苦、悔恨、轻生等都无法改变现实,与其长期沉浸在悲伤的旋涡中,不如理性地正视现实,在对待感情上拿得起,放得下,当爱不再时,学会自己抚慰自己那颗惨痛的心,让身心得到解脱。

50放纵情感,如纵祸患

【原文】

情之不敛,运无幸耳。

【译文】

情感不加收敛,命运就不会有好结果了。

【释义】

有时候懂得收敛自己的感情是很重要的,不知收敛一些自己的棱角,感情太过泛滥,太过锐利,太具伤害性,或者毁灭性,伤害的不仅仅是别人,最后伤害的还是自己。

【事典】

申屠嘉是汉文帝时的丞相,性格直爽,为官廉正,很少掩饰自己,指责别人的过错常常不假辞色。虽然他一生没有成就什么大的事业,然而,其言语中无不透露着正义和气魄,因为过于耿直,用情不知收敛,最后竟被活活气死。

有人曾对他建议说:“大人身为丞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为众人所瞩目,什么事情都要区别对待,不应事事严厉。如果是普通小官嫉恶如仇还能说得过去,而作为丞相就要注意收敛了,丞相选贤择能,讲究含而不露,不应太放纵自己的感情。”

申屠嘉不愿听取他人建议,对于看不惯的朝廷中事依然无所顾忌地加以批评。

当时太中大夫邓通受到汉文帝宠信,汉文帝不但经常赏赐他财物,而且经常到邓通家吃饭,在王朝时代,这可是了不得的荣耀。皇帝的恩宠让邓通胆子大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在朝会时邓通常常做出一些怠慢的举动,申屠嘉对此颇为憎恶,常在人前说邓通的无理。人们都苦口相劝说:“邓通是皇上的宠信,即使他有什么不对的地方,你也不该表现得如此愤怒,否则皇上知道了,肯定会不高兴,还会激化你和邓通之间的仇恨,那时你就麻烦了。”

申屠嘉在情感表露上仍然不注意收敛。有一次,丞相上朝,邓通竟坐在了皇帝身边,罢朝后,申屠嘉向汉文帝奏明说:“陛下宠爱某个大臣,给他物质上的满足就可以了,但君臣之间的礼节是不可随便破坏的。”

汉文帝见此很不耐烦地说:“这是朕的私事,爱卿不必多言。”

申屠嘉拿皇上没有办法,一肚子火没处撒,只好拿邓通开刀。于是,申屠嘉回到相府,召来邓通,大骂道:“朝廷是皇帝的朝廷,你邓通身为内臣,竟敢在大殿之上怠慢无礼,罪当斩首!”

邓通连忙叩头请罪,申屠嘉大模大样,派头十足,将邓通好一顿斥责,邓通磕头磕得脑袋都出血了,申屠嘉仍然不肯饶恕。邓通只有偷偷向皇上求救,汉文帝迫于无奈,只好派人向申屠嘉替邓通说情,申屠嘉仍不肯善罢甘休。

邓通央求道:“小人做得不对,丞相不给我邓通脸面也就罢了,为何连皇上的面子都不看呢?望丞相再三考虑。”

申屠嘉反驳道:“你如果知道维护皇上的面子,就不该恃宠胡为,犯下大不敬之罪!”

虽然最后申屠嘉免了邓通的死罪,但邓通对他仍怀恨在心,多次在文帝面前说申屠嘉的坏话,言行态度上没有任何收敛。文帝虽然没有罢免申屠嘉的丞相职位,但心里对他颇有不满,也不再像以前那样信任他了。

申屠嘉的做法让其家人颇为担心,都哭着对其劝说道:“皇上没有加罪于你,但你要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如果不知悔改,后果将不堪设想。即使你谁的意见不听,也要为我们考虑考虑好不好?”

申屠嘉一生还是没能改变耿直的本性,最终因看不惯皇帝宠臣的恣意胡为,又羞又恼,呕血而死。

【事典启悟】

申屠嘉不能不说是正直的忠臣,但是他的人生并没有一个好的归宿和结局,成为了令人惋惜的悲剧人物,其不幸的主要原因在于他不懂得收敛自己的感情,不知迂回,不知晓官场的“潜规则”,公开直白地反对君主的某些主张,成为了“婴逆鳞”的牺牲品。

同类推荐
  • 感悟人生(黄金版)

    感悟人生(黄金版)

    《感悟人生(黄金版)》收藏了三百则经典小故事。这些广为流传的小故事,影响和改变了无数人的观念,洗涤和陶冶了无数人的心灵。《感悟人生(黄金版)》从成败、得失、智慧、教训、幸福等十五个方面。对人生进行了全方位解读。无论什么时候读起来,都可以给你一些激励,一些启迪,一些感动,一些感悟。
  • 珍藏青春格言集

    珍藏青春格言集

    格言虽短小,却是人生哲理和生活智慧的结晶,一滴墨水引发千万人的思考,一句格言可以改变你的一生!本书精选数千条中外格言,有的是人们终生恪守的座右铭,有的是成功人士毕生求证后留下的人生准则,有的是代代相传的传世家训,揭示出很多人一生不可不知的深刻道理。翻开本书,你可以从任何一页读起,可以随时随地读起,让你轻轻松松地记住格言,不知不觉地领悟人生哲理。
  • 每天学点口才学

    每天学点口才学

    本书讲解了培养口才的技巧和方法,以提高口才能力。并根据人生的不同阶段及场合的不同,有针对性地整理了职场口才,说服口才,办事口才,恋爱口才,家庭口才等。
  • 简单是一种境界:让生活与心灵回归自然的10种修炼

    简单是一种境界:让生活与心灵回归自然的10种修炼

    简单,看起来是生活的一种方式,是审美的一种追求;其实,更是现代价值系统平衡的一个支点,是自由的一种体现。置身其中,便会忘却工作的疲惫、生活的烦恼、人生的忧愁。根植于简单这块土壤而绽放出的人生之花,必定是芬芳而悠久的。如此,简单又是一种美的境界。孩子之所以快乐,是因为他们眼中的世界如此简单;成人之所以多虑,是因为成人心中的世事如此复杂。正如禅宗大师提出的参禅三重境界:参禅之初,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禅有所悟,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禅中彻悟,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的确,人之一生,垂髫小儿至迟暮老者,匆匆的人生旅途中,我们也经历着人生的三重境界。
  • 人生处方

    人生处方

    本书主要讲述了作为平凡的人,在人生旅途中,如何面对心性修养、为人之本、立身处事、事业起伏、人生选择、人际交往、恋爱婚姻、挣钱用钱、读书与生活等现实问题。
热门推荐
  • 权倾天下:如景江山

    权倾天下:如景江山

    这是你最后留给我的记忆,荷下缃绿;这是你最后的那个冬天,繁花似锦。这是我最后留给你的誓言,此生不变;这是我最后的那个夏天,莫忘初心。二年三度负东君,不要紧我会等你,一切的一切时光都会证明。那年冬天,那年永恒。纪念暮柒之作,简介不算简介,但希望大家捧场。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我的前任老板

    我的前任老板

    从现实经历,从小的个体反观时下经济的必然。只有从观念有所改变,中国经济才会真正步入健康发展之路。
  • 给你甜甜

    给你甜甜

    有点肉,然后就没有什么了,哦哈哈哈哈哈哈
  • 盛川

    盛川

    一个举止轻佻,实则冷淡的少宫主和一个举止利索,实则斯文败类的少庄主的绝美爱情(相爱相杀)故事。百里山庄有瑾川,飘渺仙宫有矜盛。今生独倾心,往后有锦川。少宫主微微挑了挑眉,迎着笑说“骠骑大将军,不对,我的少庄主,你可心悦于我?”墨丝垂下,清风微扬,斑驳的阳光洒在二人重叠的身影上。男子张扬一笑,道“我的少宫主,今生独倾心,来日必定江山为聘,天地同盟,共赴锦川。”双C高洁,放心食用。
  • 挽倾城:窈窕皇妃

    挽倾城:窈窕皇妃

    宁轻尘,寄养在尚书府的侯府千金,她的心门,独向自己青梅竹马的表哥而开,却不曾想,表哥另娶她人,而她,成为待选秀女,才华横溢的表哥,年少有为的将军,风流成性的王爷,深不可测的帝王,竟通通卷入这场繁华惊梦。繁华背后,她对镜梳妆,落寞一笑——轻尘倾城,就必定为祸水么?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2位公主VS2位王子

    2位公主VS2位王子

    两个女孩,一个冷酷,一个可爱。外表很漂亮,人人都嫉妒,可谁知道她们的痛苦。直到那一天,遇见了他……想知道后面的快来看看吧!
  • 君宠邪妃:谁敢说不服

    君宠邪妃:谁敢说不服

    冷,是一种逃避,是一种害怕,但,她还是选择了它。她害怕失去,害怕背叛。他说,他会成为她心中的阳光
  • 修罗战纪

    修罗战纪

    世道纷乱,人心不安。一个有点无耻有点怕死偶尔善良偶尔疯狂的少年来到这个复杂战乱不休的世界!他该怎么活下去……你觉得什么不能被摧毁,那么我...便毁给你看!这世道,需要的不是容忍,是爆发是摧枯拉朽的毁灭,然后…在我手上浴火重生《桑德语录》求收藏,点击,推荐,在此拜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