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0年底,根据八路军总部决定,野战卫生部与一二九师卫生部合并,钱信忠任部长,孙仪之任政委。钱信忠部长和孙仪之政委召开了合编工作会议,决定以野战卫生材料厂为基础,与一二九师制药厂合并。在此基础上,将原来的几个生产组扩大编为分厂,分别成立制药厂、绷带材料厂(设在辽县)、食品厂、玻璃厂、酒精厂,总厂厂部不另设置,与制药厂混合。根据上述决定,1941年1月,野战卫生材料厂与一二九师制药厂在安乐庄村正式合编。合编后继续称为第十八集团军野战卫生部卫生材料厂,厂长张其榜,后有张劲夫接任,副厂长曹洪山,协理员温萱,特派员曹登益。职工人数已达100余人,并陆续成立各个分厂。其中制药分厂设在安乐庄,厂部住藉永昌家西房,总厂办公室及厂长张劲夫住藉永昌家东房,生产车间住藉炳堂家等。
1941年10月,为了适应战争形势的发展,野战卫生材料厂下设的五个分厂改编为制药所、绷带材料所、制造所三个生产单位。12月份,又将绷带材料所与制造所合并,形成两个生产单位。制药所所址迁到烟里村,所长是韩刚;制造所设在温庄,所长是宣心愚,主要生产酒精、玻璃、绷带材料等。同时,将制药所分出一部分,搬迁到龙洞沟。这一时期,职工人数大发展,建立了生产管理制度,制定了劳动纪律,生产总值达13万元,成绩令人瞩目。
(第二十四节) 野战卫生材料厂及制药所驻地——烟里村
1941年12月,为了适应战争形势的发展,野战卫生材料厂下设的五个分厂改编为制药所、绷带材料所、制造所三个生产单位。为适应合并后的需要,卫生材料厂总厂及制药所迁至烟里村。1942年3月,八路军野战卫生部决定:卫生材料厂所生产的药品除供应部队外,尚应考虑解决地方缺少医药的燃眉之急。报请上级批准,撤销了制药所、制造所,由总厂直接领导,该厂对外称“利华制药厂”,由温萱任厂长,商钦、王永庆任协理员。接着进行了较大规模的精简,厂部的各科、股一律撤销。
厂部设在韩步霄家,生产车间设在奶奶庙、村社房,玻璃组在戏台上,工人住在麻地圪老,工人住在村民史德全家,后来住不下,自己在旁边打了土窑洞。总厂厂部直接领导针剂、玻璃、酒精和卫生材料的生产;制药生产组由师劲夫负责,迁到东山上龙洞沟的焦龙庙,继续丸、片、膏、丹、散剂的生产。
1942年5月,日军发动了大“扫荡”,八路军副参谋长左权副参谋长不幸遇难。27日,彭德怀副总司令率总部机关重返砖壁村,彭德怀副总司令专程到烟里村看望了工人,他告诉大家左权副参谋长不幸遇难的消息,又说,我也可能牺牲,但中国革命必定胜利!他要求大家化悲痛为力量,为左权副参谋长报仇,为牺牲的革命战友报仇,把反侵略战争进行到底。彭总讲话的声音不高,但信心百倍,字字如钢。他的讲话对全体到会的同志是一个极大的教育,使大家在恶劣的环境中看到了希望和光明,增强了中国革命必胜的信心。1943年6月,敌人侵占了太行腹心地区蟠龙镇,距烟里村只有八、九里的地方修筑了炮楼。厂部决定:在烟里村的厂部和针剂组、配剂组搬到龙洞沟。烧玻璃需用焦炭,而焦炭就在蟠龙镇附近,所以留下玻璃组继续在烟里村坚持生产,厂部派张有藻同志从龙洞沟下来,负责烟里村的生产。在敌人眼皮底下坚持生产,十分危险。玻璃组的同志们紧紧依靠老百姓,烟里村的民兵组织起来了,他们在村西头的高地上插了一个信号杆,放哨监视敌人。在村里生产的同志看到信号杆倒了,就立即停产赶快转移。一次,岗楼上的敌人出动了,枪声在距烟里村四里的地方响了起来,民兵把信号杆拉倒,厂里的职工立即停下活,有的扛风箱、有的拿工具,往村东北边的山沟里去了。日军到了烟里,看到房里什么东西都没有,气得把烧玻璃的炉子给捣毁了,可敌人一走同志们又回到村里,很快砌好炉子,重新开始了生产。在那艰苦的岁月里,同志们白天坚持生产,晚上带着工具和材料到苞谷地、高粱地里睡觉。遇到下雨天,就躲到群众在野外挖的土窑里过夜,几乎是一天换一个地方。遇到敌人扫荡,一天也吃不上一口饭。但大家十分乐观,坚信胜利一定是属于我们的。
1943年10月份,日军在大陌村西头的侯家垴高处盖了岗楼,距焦炭炉只有一里地,焦炭炉无法生产就转移到中村。中村距烟里远一些,焦炭供不应求。为了解决焦炭运输困难,11月份,玻璃组搬到距中村较近的韩登村。韩登村距敌人占领的蟠龙镇有20多里,工房就建在村西大庙里。1944年春节后,为了更安全地生产,玻璃组全部搬上了龙洞沟。
(第二十五节) 野战卫生材料厂驻地——龙洞沟
1941年,战争仍处在敌我双方相持阶段,为了保存抗战的有生力量,适应游击战争的需要,制药厂要转移到比较隐蔽的地方,以保证在长期的抗战中坚持敌后生产。这年秋天,野战卫生材料厂决定将制药分厂分出一部分来,搬迁到东部大山里的龙洞沟,这里林木茂密,荆棘丛生;泉水不断,清冽纯净,半山上有座焦龙庙,山下有焦龙洞,是个既隐蔽保险又有利于生产的好地方。分厂进山后,由于交通条件太差,困难接踵而来,衣、食、住、行摆在全体同志面前,山上虽然有中药材,但其他物资很难运输进来,困难不除,生产无望。为了解决问题,后勤部杨立三部长批示,解决了三个问题:第一盖部分厂房;第二拨款2000元,解决资金问题;第三买8头骡马,解决运输工具之急。这样他们自己动手,盖房修路,才使生产顺利进行。1942年春,工人们又利用生产间隙,开荒种地,解决了部分粮食与全部蔬菜的供给。
1943年底,由于日军的“蚕食”政策和频繁“扫荡”,卫生材料厂又一次进行了机构缩编,人员精减,当时厂级领导只有厂长韩刚、指导员张有藻,下设针剂、包装、玻璃、安瓿、丸片五个生产小组。全厂仅剩32名职工,是建厂以来机构最小,人员最少的时期,除“利记”、“华记”两药房和烧焦炭的6名职工外,其余26人全部迁到龙洞沟坚持生产。厂部和研究室设在卧龙池;片剂、玻璃生产设在焦龙庙;蒸馏水工序设在龙洞口,材料库、成品库设在榆树圪道。由于该处人烟稀少,这些旧址除焦龙庙残破尚在,其他都已经倒坍破坏。
随着战争形势的发展,抗日根据地不断扩大,卫生材料厂配合正规部队进行有计划的转移。1945年初,卫生材料厂从龙洞沟下来,迁到了黎城县北委泉村,厂部设在关帝庙。
(第二十六节) 野战卫生材料厂玻璃分厂、制造所驻地——温庄村
为了解决药品包装的配套问题,需要自己烧制玻璃安瓿,材料厂决定成立玻璃分厂。为解决生产技术问题,就将玻璃分厂设在太行工业学校驻地温庄村,以借用工业学校的技术力量,来协助解决玻璃炼制的技术难题。玻璃分厂住在村里的戏台上,工人分散住在老百姓家里。1940年底玻璃分厂正式成立,由张浩任厂长,共有职工9人。
他们自己动手,盘制火炉,安装风箱,用石英粉、碱面、石灰等原料用不同的比例配料,在800度以上的炉内进行烧制。前几次因原料配比不合适造成失败,但并没有灰心,经过反复试验,试制的第一炉玻璃终于成功了。玻璃烧出来了,要制成玻璃瓶、玻璃管又是一个难关,为此杨立三部长从抗大六分校调来会吹制玻璃的师傅常丹桂,攻克了一道道难关,没有耐火砖,就用土砖代替;没有坩埚,就用老百姓家腌菜的小菜缸;没有保温材料,就将黏土和炉灰面混在一起和成泥,抹到缸外面,作成溶化玻璃炉,使炉温达到1200~1500摄氏度。经过反复试验、练习,终于拉出了比较像样的安瓿。第一支安瓿生产出来了,这在卫生材料厂的历史上是一大创举。一次兵工厂急需四、五百斤水玻璃,技师张浩、常丹桂和同志们一起研究,改变原料配方,大胆试验,终于成功,解决了部队的特殊需要。
该厂生产的安瓿,改变了山沟里不能生产针制药物的历史。由于有了安瓿,这一年,制药分厂经过多次试制,成功发明了中药西制的第一支柴胡注射液,西药名为“暴泼利尔”,经临床试用,治疗疟疾及一般的发热疾病效果显着,且未发现有毒副作用。由于疗效较好,使用广泛,部队的需求量很大,因此,一个药厂每月要生产10万盒左右。
1941年10月,野战卫生材料厂将下设的5个分厂改编为制药所、绷带材料所、制造所3个生产单位。12月份,又将绷带材料所与制造所合并,制造所设在温庄,所长是宣心愚,主要生产酒精、玻璃、绷带材料等。1942年4月,为适应战争形势,撤销两个所的编制,制造所迁至烟里村并入总厂,各生产组有厂部直接领导。
(第二十七节) 野战卫生材料厂奶牛场、食品厂驻地——枣窳坪、岭则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