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关于《维摩诘经》是客观存在的生花妙笔的历史考证
为了进一步求证《维摩诘经》就是一支客观存在的生花妙笔的客观事实,为此,我对历史上阅读过《维摩诘经》的文学艺术家的文化背景做了大量的历史考证。因为在中国约两千年的历史当中,涉及的朝代很多,涉及的人物也很多,只能作重点研究与考证。本节我想这样具体安排:即从“一条线”和“一个面”说起。什么是一条线?“一条线”就是从东晋以来的各个历史时期抽取几个著名的代表人物,这样用”一条线”把约两千年的历史贯穿下来作以说明。什么是“一个面”?就是重点研究《维摩诘经》在唐朝那一段历史上产生的作用与影响。这样从历史的一个横断面上加以透彻地分析。从“一条线”和“一个面”,能使我们对《维摩诘经》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影响与作用,会有一个基本的、较为清晰的了解和评价。
另外,我对历史上每一位阅读过《维摩诘经》的文学家的历史考证,具体工作是从以下两个方面展开的:一是因为历史久远,资料匮乏,尽可能地挖掘他们阅读过《维摩诘经》的直接证据;二是为了本书的可读性,还搜集了他们每个人创作过的一些名言警句,我们从中还可以了解到阅读《维摩诘经》给作家、艺术家所带来的语言文化创新的一面,从中体会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更深刻地感受与认知《维摩詰经》这支客观存在的生花妙笔的历史作用,从而增強我们阅读《维摩诘经》的自觉性和自信心,振奋我们文学创作的激情和勇气。
为了确保考证内容的真实可信,本书从东晋以来阅读过《维摩诘经》的众多人物中,总共筛选了101位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艺术家、宗教家等作为考察对象,他们分别是:如支遁、王羲之、顧愷之、梁武帝、陶渊明、谢灵运、刘勰、李世民、玄奘、六祖、王勃、賀知章、李白、孟浩然、杜甫、王之涣、王昌龄、王维、元稹、吴道子、闫立本、怀素、李商隐、白居易、韩愈、孟郊、賈島、杜牧、刘禹锡、皮日休、陆龟蒙、李煜、颜真卿、孙思邈、王安石、黄庭坚、苏轼、陆游、辛弃疾、李清照、文天祥、范大成、杨万里、唐伯虎、袁宏道、关汉卿、宋徽宗、四大名著的作者罗贯中、施耐庵、吴承恩、曹雪芹,还有蒲松龄、汤显祖、吴敬梓、郑板桥、龚自珍、鲁迅、胡适、******、梅兰芳、老舍、徐悲鸿、齐白石、张大千、郑振铎、周作人、郁达夫、许地山、贾题韬、季羡林、金庸、南怀瑾等等。
通过对以上人物的具体考证,我认为,自东晋以来《维摩诘经》的确是我国历代文人雅士的一大法宝。凡是经常阅读《维摩诘经》的人,其文章都写得“文字优美,清词丽句,禅味浓厚,意义深远,朗朗上口,百读不厌。”这个问题,很值得我们后人深思细琢,一探究竟。
以下是我对他们每个人阅读过《维摩诘经》的具体考证,详细内容列举如下:
(1)东晋时代的历史人
1)支遁(314-366),字道林,俗姓关,世称支公,亦曰林公,别号支硎,陈留(今HN省KF市人,一说為林虑(今HN省林县)人。支遁兼具名僧与文人的两种身分,而东晋初期的文士大多在玄学、佛学两方面皆有涉猎,他是最具代表性的人物。
经典名言
各安其分,各足其性。
既有凌霄之姿,何肯为人作耳目近玩!
通览群妙,凝神玄冥,灵虚响应,感通无方。
支遁阅读《维摩诘经》的考证资料:
①据《世说新语。文学篇》记载:支遁曾在山阴讲《维摩诘经》:
支道林、许掾诸人,共在会稽王齐头。支为法师,许为都讲。支遁一义,四座莫不厌心;许送一难,众人莫不抃舞。但共喈咏二家之美,不辨其理之所在。
②支遁是中国首位将《维摩詰经》的维摩詰写入诗作的第一人,并加以推崇的文士。他引用维摩詰示疾、维摩詰与文殊、佛弟子们对话的内容,以玄言方式描述维摩詰的在家居士形象,他叙述维摩詰具有“无可无不可”的“神性”,“流浪入形名”和“形影应机情”则点出维摩詰不受世间礼俗羈绊,追求精神的自由,很符合当时的玄学名士的特质。
如《维摩诘赞》,其内容如下:
维摩体神性,陵化昭机庭。无可无不可,流浪入形名。
民动则我疾,人恬我气平。恬动岂形影,形影应机情。
玄韵乘十哲,颉颃傲四英。忘期遇濡首,亹亹赞死生。
2)王羲之(303年—361年,一作303年—379年),字逸少,汉族,东晋时期著名书法家,有“书圣”之称。琅琊(今属SD临沂)人,后迁会稽山阴(今ZJ绍兴),晚年隐居剡县金庭。历任秘书郞、宁远将军、江州刺史,后为会稽内史,领右将军。其书法兼善隶、草、楷、行各体,精研体势,心摹手追,广采众长,备精诸体,冶于一炉,摆脱了汉魏笔风,自成一家,影响深远。风格平和自然,笔势委婉含蓄,遒美健秀。代表作《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经典名言
人品清于在山水,天怀畅若当风兰。
人品若山极崇峻,情怀与水同清幽。
每临大事有静气,不信今时无古贤。
少言不生闲气,静修可致永年。
王羲之读《维摩诘经》的考证资料:
①支遁是一位善于讲解《维摩诘经》的僧侣,王羲之很推崇他。《世说新语》里记载有支遁邀请王羲之听他讲解《维摩诘经》的事情。
②如果我们熟悉王羲之的书法及其书法理论,我们可以从中看到,王羲之深刻地理解了《维摩诘经》中的“心净则国土净”和“一毛纳四海,芥子藏须弥”的思想,并把它贯彻到了他的书法理论中。他很巧妙地把天地风云,千军万马,宇宙万物都容纳进了他的笔墨纸砚与一笔一画、一撇一捺的书法作品及其书法理论中了。
附:王羲之的《题笔阵图》(部分):夫纸者阵也,笔者刀稍也,墨者鍪甲也,水砚者城池也,心意者将军也,本领者副将也,结构者谋略也,扬笔者吉凶也,出人者号令也,屈折者杀戮也。夫欲书者,先于研墨,凝神静思,预想字形大小、偃仰、平直、振动,令筋脉相连,意在笔前,然后作字。若平直相似,状如算子,上下方整,前后平直,便不是书,但得其点画耳。昔宋翼常作此书,翼是锺繇弟子,繇乃叱之。翼三年不敢见繇,即潜心改迹。每作一波,常三过折笔;每作一点,常隐锋而为之;每作一横画,如列阵之排云;每作一戈,如百钧之弩发;每作一点,如高峰坠石;屈析如钢钩;每作一牵,如万岁枯藤;每作一放纵,如足行之趣骤。翼先来书恶,晋太康中有人于许下破钟繇墓,遂得《笔势论》,翼读之,依此法学书,名遂大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