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章已读。内容为《西厢记》张生对崔莺莺所吟之诗:“月色溶溶夜,花容寂寂春。如何临皓魄,不见月中人?”崔莺莺对张生所和之诗为:“空闺深寂寞,无计度芳春。料得高吟者,应怜长叹人。”我手头无《西厢记》,这还是幼小时脑里记下的,请你抽暇查对一下(王实甫西厢)。
印章上的刻文,字体是《汗简》。最近中华书局印行了《汗简·古文四声韵》。请你在该书中查对字形和边旁,以便放实。《汗简》文字,我曾替它恢复过名誉,但其中毕竟问题不少。作为工具书还须谨慎对待。
至于图章是什么时代的东西,仅仅从拓印片上看不出来。明清都有可能。从印章的刀法章法上看还是不错的。印文共二十个字,除了重文,您已释出十六个字,已经够好的了。即此祝愿全家安好。
时间是一九八五年九月九日。
我问为何动了感情,张先生说想起了过去在一起整理盟书的事情,一转眼三十多年过去了。又问为何破颜一笑,是不是看到自己信中一连写出《西厢记》里两首诗,你说过能背西厢全本,果然不假。张先生说,不是笑这个,是笑信里头对守中同志说话的口气,是该夸奖,但那口气像是长辈夸晚辈,实际上守中只比他小十五六岁,当时已四十岁,不该还把人家当孩子。好为人师的毛病总也改不了,要是搁到现在,就不会用这种口气说话了。我又指着一封信说,看你,在外地开会,还牵挂着守中着作出版的事。这封信的落款是“张颔于古杜邮(咸阳)”。信中一段是:
这个字编,我计划推荐单独发表,用您的正式名字发表。在《古文字研究》集刊发表(中华书局编)。不知您的意见如何?我已和中华书局初步取得同意。您考虑如果作为字编发表是否会对正式发掘报告有什么影响(我觉得不影响),但又要考虑到各方面的关系。就是说,您发表的,别人是否有意见?等等等等。(一九七九年四月十四日)
张守中研究中山王墓器物文字的一本专着,是张先生写的序,书还没出版,山西将召开中国古文字学会的年会,在给守中的信上说:“我意,赶明年年会上,将你的书印出给大家散发。大会预订二百份,我已给赵诚同志去信,您可在京催促。”信的末尾,说他在整理《古币文编》的稿子,“连个助手也没有,所以就常想到你,你如果在太原的话,我就能活下去了。无奈又得革命加拼命,拼一个时期”。看到这里,张先生又动了感情,或许是想起他一人在南什方院禅寺里抄《古币文编》的情形吧。“就能活下去了”,这话里有多少感情,多少感慨。
从给姚国瑾的信,到《甘公书简印本》,能看出张先生性格的另一面。较之平日说话,信中更见性情,也更见胆识。比如平日谈起《侯马盟书》,是那样的谦抑,而在给张守中的一封信中,说到那些对《盟书》挑剔的人,却是那样的不屑,说到《盟书》获得的赞誉,又是那样的自豪:
近几年内,日本人搞盟书有股风气,除过发表不少文章与小册子,今年三月又出了一本《东周晋国侯马盟书字体通览》,是在我们基础上炒的回锅菜。在其叙文中谈到我们的结论是最有说服力。我也佩服他们的治学精神。
国内有的学者对我们的结论发表了一些不同的看法,有的不错,如对“宗”、“主”字的意见等,有的“寡气”,我当然还可以写一些驳议,但我没有写,让其自为生灭。总的来说尚动摇不了我们研究结果的基础。比如说“主”字的解释,不足以推翻“宗盟”,况且,一,“主”也是宗祏,假宗为主。“主”字不是本体。二,盟书“宗”、“主”在字形有别,是因为用处分别的原因……充其量也只是一家之言。前若干年有一位黄姓学者对我说:“我可以推翻你的整个论点!”我说:“非常欢迎。”后来他的文章发表了,时间过去也多少年了,我们的论点还是依然。在国内虽然也有的学者坚持唐兰先生的说法,认为盟书是战国的,而我们认为是春秋晚期,这一点海内外还是主流之说。当然我们不怕推翻,如果推翻而能得出更为科学的结论,把学术研究推进一步的话,推翻更好。(一九八八年八月十八日)
看到这里,轮到我笑了。张先生警觉地问,你笑什么?说我想起了白居易的一首咏桃花的诗,“人间四月”什么,后面的想不起来了。张先生说:可是《大林寺桃花》?是这样的——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我说,正是。张先生说,笑什么,这会儿是秋天呀。我说,在我们访谈的这些日子里,我心里一直有个疑惑强忍着不说,你可能会说,那就问呀。在没有确实证据之前不能问,以你的性格,问了也不会直说的。但我认为我的疑惑是有道理的,没想到刚才无意间得到了这个答案,就由不地笑了。
张先生没说什么,只是不解地瞅着我。我说,我有个观念,凡有大才智,有大本事的人,从本质上说,都是骄傲的。可笑世人,一说起这些人,若是革命的进步的,就说他怎样的谦虚谨慎,怎样的从善如流,若是反动的落后的,又说怎样的虚伪,怎样的示人以假象。我总觉得,这两种说法,都有违常理。
张:新鲜。
韩:我是这么想的,凡有大才智,有大本事的,面对这么一个平凡庸俗的世界,不可能心平如镜,更不可能处处认同。既然这样,他怎么能一点不动气,一点也不骄傲呢?骄傲是不同凡俗的表现,是一种人生的境界。可是,我在访谈中,一说到你的成就,说到你的品德,你总是表现出一种谦抑的态度,弄得我无话可说。只有今天,就是刚才,在给张守中的信里,我看到了你的自信,你的张扬,你的骄傲。该有的东西一定会有,要不就不合人之常情。
张:这跟这首诗有什么关系?
韩:原来人间三月正芳菲的桃花,到四月看似尽了,哪里会尽呢?只是在人前不显露了,原来是逃避到与好朋友的书信里来了。给国瑾的信是一例证,给守中的信则是一个铁证。
张先生听了,嘿然而笑,说这本《甘公书简印本》就送给你吧。
时间还早,又闲聊起来,我忽然想起谢泳先生的一番话。谢泳原在山西省作家协会工作,去年去厦门大学当了教授,不久前回来一趟,在一起聊天时说起张先生。或许是对大学教书有了新的体会,谢泳说,张先生若早年就在大学里,现在那可了不得。几十年下来,多少学生,学生又有学生,分布在全国各地的教育科研单位,该是什么光景。我当时也是认同谢泳的话的,觉得张先生这么大的学问,没在大学里教书是个遗憾。反正是闲聊,不怕见怪,我就说了这个看法。
像是早就有人说过这个话题,张先生当下接着说,他这样的学历怎能去大学教书。沉吟片刻,又说,天下事有一利必有一弊。即便真的去了大学教书,对他来说也未必是好事,一是不能静静地读书,再就是主持不了侯马盟书的研究,就是古钱币的研究,也没有这么便利的条件。没了《侯马盟书》,没了《古币文编》,光当个教授有什么意思?
可能做别的研究嘛。
研究得再好,也不过是个“关内侯”吧。
我说,事实上你还是有学生的,只是不是那种注册上课的学生,这些年我看有几个人,跟上你学习,也跟学生差不了多少,比如高智,国喜,还有海涛,不叫学生该叫入室弟子吧。
张先生说,他们视我为业师,我只视他们为年轻的学问上的朋友。他们从我这里学下什么东西没有,我不知道,我跟他们的交往中,受到他们活力的感染,智慧的启发,是确确实实能感受到的。比如高智这孩子,这些年一直跟着我学古文字,有悟性,肯动脑子。说着取出一册《古代文明研究通讯》,北京大学震旦古代文明研究中心编的,二〇〇七年第九期。翻到《西伯既勘黎——西周黎侯铜器的出土与黎国墓地的确认》,作者高智、张崇宁。接着说下去:
这个墓地的发掘,是崇宁主持的,回来常跟我说说。高智和崇宁这篇论文,别看不长,解决的问题也不大,但论证严密,让人信服。古代分土封侯,除了中原的几个大国之外,还有许多小国,既奉周室为正朔,又依附于大的诸侯国,史书上说商汤之际,方国三千,到了周朝,没有三千也该有三百吧,我们现在知道的也不过几十个。过去人们研究历史,对这些方国很少注意。前两年山西考古的一个重要发现,就是在绛县一处墓室里发现了倗国的器物,等于确认了这么一个方国,是史书上没有记载的。黎也是个方国,《尚书》上说“西伯既戡黎”,地域一直没有明确。现在智高和崇宁的这篇文章,等于弄清了黎这个方国的确切地址。
我说,你这用的是孔子带门徒的办法,其效应,跟在大学里教书没法比。不过,什么都是命,多了这个会少了那个,天旱雨涝不会那么均匀。
接下来张先生的一句话,很平实又耐人寻味,让我多少感到,自己还是太卑污,太势利了。他的话是:有多大的门面,操多大的心,世上没有白下的辛苦,也没有白得的好处。没有那么多的荣誉,也就没有那么多的麻烦——心静啊。
一面又觉得好笑,这样警策的话语,不正是他多年小伙计生涯,得出的悟道箴言吗?直到走在回家的路上,仍在思索,道这个东西,真像庄子说的那样,什么地方都有,下功夫去悟就是了;还是端看什么人在悟,像《红楼梦》里说的,“世事洞明”了,看着哪儿都是学问。质言之便是,先有可悟之道,还是先有悟道之人。原先我相信前者,总以为有个道在那儿放着,纵使像我这样的蠢人,只要孜孜以求,离道也会越来越近,直到有一天拿到手里。这一刻竟疑心起来,怕还是先有悟道之人,才有可悟之道。若谁也能悟出,这天下的道也太多了。一个是主体的修持,一个是方法的寻觅,轻重不用掂量也该知道。
真是这样吗?直到临睡前,还是疑疑惑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