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九日星期五
长假过了,该去看望张先生了。下午一去,先是闲谈,说起外地一位着名学者对张先生的赞许,我说,此人真可说是你的知音了。张先生说,你知道知音的故事吗?我以为他要说什么“高山流水”之类的陈事,笑而不语,心想由他说吧。没想到张先生说的是一个民间笑话。说是过去有个人学弹琴,自以为弹得极好,就是找不到知音。有次他在某地弹琴,起初听的人还不少,很快都走光了,就一个老妪坐在跟前不走,听着听着泪流满面。他以为肯定遇上知音了,便问老妪为何哭泣,老妪说:听你弹琴,让我想起了我死去的儿子。问老妪儿子生前做什么,说是弹棉花的。
张先生说这类故事,与起因几乎没有任何关系,起因只是起因,让他想起了要说的事。说完笑一笑就过去了,没有什么微言大义可寻。
张:今天谈什么?
韩:说说考察晋阳古城遗址的事儿。
张:是不是节前说了考古所,你就想到接下来的工作,该是考察晋阳古城遗址了。
韩:不是的,接上了也是巧合。是我这两天看到报上一个消息,说太原要投入资金,制定规划,保护晋阳古城遗址。这个遗址列入了二〇〇六年国家公布的《大遗址保护总体规划》。全国二十六个省、市、自治区,共选了一百处,山西四处,其他三处是陶寺遗址、侯马晋国遗址、天马-曲村遗址。我看你的《学术文集》上有篇《晋阳古城勘察记》,从时间上说早些,就想到先谈这个。
张:我能想到的我说,想不到的有文章,你自个看。古晋阳在历史上很负盛名,遗址在现在太原市西南,原先叫晋阳县,现在叫晋源区。历代有许多英雄人物在这里活动过,好多有名的历史事件都是在里发生的。
《史记·赵世家》记载,春秋时赵简子的家臣董安于最早在这里筑城,后来智、韩、魏三家联军围攻赵襄子时,曾引水灌过晋阳。在这次战役中,智伯死,于是奠定了韩、赵、魏瓜分晋国的基础。西晋末年刘琨也曾在这里筑过并州城,据以抗拒匈奴,进行过激烈的战争。《读史方舆纪要·都邑记》上说:“太原旧城,晋并州刺史刘琨筑,高四丈,周二十七里。城中又有三城,一曰大明城,古晋阳城也,左氏谓董安于所筑……高齐于此置大明宫,因名大明城。”《唐会要》上说:“旧太原都城左汾右晋,潜邱在中,长四千三百二十一步,广二千一百二十二步,周万五千一百五十三步。宫城在都城西北即晋阳宫也。隋大业三年……诏营晋阳宫,高祖起晋阳故宫,仍不废其城,周二千五百二十步。汾东曰东城,贞观十三年长史李积所筑,两城间曰中城,武后筑以合东城。”现在的晋祠,在唐代正是太原城的西郊,李白有诗句:“闲来走马城西曲,晋祠流水碧如玉。”即是证明。直到北宋初,太宗平北汉时,才将整个晋阳城毁掉。
从这些史料看,晋阳古城具有三个特点。第一是使用时间长,从春秋时的周敬王二十三年(公元前四九〇年),到北宋太平兴国四年(公元九七九年)太宗平北汉止,其间一千四百七十余年中未曾间断。历代均为繁华城市。第二是情况复杂,历代都有修建、新建、扩建,大大小小就有七个城郭。虽然位置变动不大,但某一些城址不一定历代都全部使用过,有兴有废,情况不一。第三,晋阳城不是逐渐荒废而是遭到战争水火突然毁灭的,因此地下保存的文物资料可能很丰富。
过去对晋阳古城只有历史记载和民间传说,没有做过正式勘察工作。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我们考古所的这次勘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一次,也是有史以来的第一次。
这次正式勘察,与侯马新田晋国古城遗址的发掘有关。五十年代后期,我们对侯马古城遗址的勘察全面启动,取得丰硕成果,就想到应当对山西省范围内,有关东周时期的古城遗址作一个较为系统的勘察。于是从一九六〇年开始,先后对襄汾赵康古晋城、芮城古魏城(即毕方城)、夏县古魏都安邑城(俗名禹王城)、万荣古汾阴城、洪洞古羊舌城、闻喜古青原城、太原古晋阳城等十二处古城遗,作了全面的勘察。或许是身在太原,或许是多一分关心,晋阳古城的勘察,我全程参与了,后来还亲自写了考察报告。
当时山西的勘察力量不足,晋阳古城的勘探,是我和国家文物局的谢元璐同志主持,请了河北文物工作队的马尚柱同志担任钻探工作。时间在一九六一年六月间。这次勘探,时间不长,收获不小,不只找到了东周时期的古城址,还较为准确地勘定了这个古城的范围。应当说是很有意义的。
我们的工作是这样进行的。一开始,先了解有历史意义的村庄,访问当地的群众,然后从当时晋源县(现在叫晋源区)西南一公里的“南城角”村开始。在这个村子的二郎庙的下面,发现了一段古城遗址。通过钻探,证明南城角村的整个村址,大都坐落在古城墙上面。村址为“L”形,实际是依古城西南城角的走势建成的。古城偏东十八度,由于夯土坚硬干燥,地势较高,适宜居住,所以这个村子便建筑在古城墙的地基上。二郎庙下面的一段城墙,正是古城墙的南墙,南墙西段从西南城角开始向东延伸,到六百多米处,由于某种原因地势逐渐低洼,多年来即为稻田与汾河水所浸,故地下再找不到夯土痕迹。古城南墙,东西残长六百二十四点四米,宽三十米,夯土坚硬,土质细,呈紫红色,厚十七厘米,夯窝直径为四至五厘米。
古城的西墙,地上已所存不多。用探铲由西向北,追踪探寻,发现地下城基夯土绵延,与地上的残城相衔接,至古城营村的西面一千三百米的地方,有一段西城墙高出地表约七米,残长约九百米。它的北端,就是城的西北角,至西南城角约二千七百米,就是西城的全部长度。城西北角今为一南北水渠所穿毁,在断面上有许多穿杆孔的痕迹。同时夯土中发现木柱灰和木柱下面的础石,础石方约四十厘米。夯土质地、颜色和夯法,与古城南墙相同。在城墙拐角地方的夯土中,发现穿杆孔的方向,渐由东西折转为南北的现象,这在城墙的建筑上,也说明古城已折转向东去了。这里正是古城的西北角,向东折转的城墙,即为古城的北墙。
但在段北墙,在地面上保存的已经不多了。经钻探发现有夯土痕迹,续向东行。当时由于稻田泥泞未能再向东探察。从以上钻探所得资料,和“东城角”村(实际上是东北城角)的方位来看,这座古城南北长约四千五百米。这样就把现在的晋源区、晋阳堡、古城营的一半和古城营附近古城遗址,完全包括进去。
根据夯土的质地、色泽和夯法,我认为这座古城,是东周时期的遗址,和侯马牛村古城的情况有些相似,和邯郸、临淄、燕下的古城情况亦有共同之处,因此有理由设想这座古城正是东周时期的晋阳古城。
顺便,我们还勘察了跟这个古城遗址有关的三个古城遗址,一个是罗城古城遗址,就在现在的罗城村的东南方向,群众称为“罗城”,传说是北汉刘知远所建。第二个城址是在晋阳古城西墙内,晋源县西北,在距西南城角一千多米的地方,发现了一段东西残长约二百米的古城墙遗址。在这段古城墙附近,采集到唐代的莲花纹瓦当和破碎的绳纹砖块。第三个古城遗址,是古晋阳城内“古城营村”西面的古城,传说这个城叫大明城,是由于北齐的大明殿而得名,亦即春秋时赵简子的家臣董安于所建的古晋阳城。古城的西墙和南墙的一段在地面上很清楚。群众把这个城叫内城,而把古晋阳城的一段西墙叫外城。经过勘察,它的北墙东西长约三百米,宽约两米,夯土厚约二十厘米,为平夯法,西墙南北长约四百米,从夯土情况判断,它的建筑时间比“晋阳古城”、“罗城”都晚,比晋源县西北的一段古城残墙要早。
在遗址的断代上,我们认为古晋阳城是东周时代的,很可能就是智伯瑶决水灌的晋阳城。从遗址与遗物分析,这块地方,至少是北齐、隋、唐一直到宋的城址。这个城址各代都有变动,所以地上遗物的紊乱是可以理解的,也不是一时所能搞清楚的。罗城似乎比较简单些,它的南城墙是借用古晋阳城的北城墙,当时古城营一带地方,也许有原来“古晋阳城”的一部分宫院、城阙还被使用着。由城墙的含物等推测,此城的使用年代是由东汉到魏晋,传说它是刘琨的并州城,从时代上看是很可能的。另外整个古城东部位于汾河河滩上,由于历年河水冲刷淤积,可能已破坏湮没不易寻找了。
通过这次调查,再一次使我们了解到一个古城遗址很复杂,仅就城墙而论,虽然它是联结的,但时代或许很不一致,因为后代常常借用前代的城墙,加以裁截和修补,有的则只利用前代的城墙基础,另起新墙。
那次对古晋阳城遗址的勘察,大致说来,就这个样子。当时我还是挺自豪的,现在想起来,当时的设备太落后了,要不可以做得更好。
韩:你知道我对你们这次考察最佩服的是什么?
张:艰苦?
韩:不是,艰苦是什么时候都会有的。我最佩服的是,你们没有简单化处理,而是把各种情况都考虑进去了,只得出一个大致的结论,就是这个遗址,绝不像过去人们认为的那么小,就那么一片儿;不光给出了一个大的范围,而且说明,这个遗址从东周到宋代,许多城址是重叠的。这就是尊重历史,尊重科学,尊重自己。要是过分自信,以为自己勘察过了,一定要给个准确的结论,那就不是科学的考察了。
张:这些年,我一直关注晋阳古城的事,知道省里市里,还组织力量勘察过,有些情况就更清楚了。
韩:前些日子报上的报道,从二〇〇二年至今,国家、省、市先后拨了八百余万元用于遗址考古及研究工作。经大面积考古调查和钻探,并结合文献记载,初步探明古城遗址东西长约五千米,南北宽约三千多米,面积约二十平方公里。现已发现城墙遗迹两万余米。新制定的规划,把遗址周边的天龙山石窟、童子寺遗址燃灯塔、太山龙泉寺、西山墓群都包括在内,力度很大。
张:腿脚不灵便了,要是灵便,真想再去看看。见了这些遗址,就让人精神振奋。
韩:这也是“闻鼙鼓而思猛将”之义,换成你,就是“猛将闻鼙鼓而思动”了。喜欢考古的人,总愿意去现场看看。
临走前,我从包里取出两轴字画,一轴是郑孝胥的中堂,写的是一首七律,一轴是傅增湘的一副对联,写的是“到门不敢题凡鸟,看菊何须问主人”,上款题“哈同先生”。这两轴字画,是我从一位叫原晋的朋友那儿拿来的。此公在一家出版社任职,开了间书画店,专门代销上海博古斋的字画。我想买又怕走了眼,拿来让张先生品鉴一下,看值不值得,价格不菲呢。
张先生当下就要说什么,我说,不必,你细细看了再说,过几天我来了再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