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罗勃特康复,再投入战斗。1864年11月,北军在维吉尼亚的罗雷尔山之役(WarofLaurelHill)兵败,罗勃特受伤被俘,12月5日死于俘虏营中,后被葬于盖兹堡(Gettysburg)军人公墓。李文斯顿听到消息后非常难过,他写道:“我现在如果还年轻,也会加人林肯的北军,为解放黑奴而战。”
李文斯顿的第二个儿子多马,从小就有肾病,身体不好,但是也喜欢旅行探险,后来在26岁时,病逝于埃及。三儿子奥斯维尔,后来成为杰出的科学家,担任英国皇家地理学会的主任秘书。大女儿艾格妮丝后来嫁给布鲁斯(AlexanderL.Bruce),继续父亲拯救与扶持非洲土着的工作。小女儿安娜后来嫁给威尔逊(FrankWilson)’成立深海渔民协会(DeepSeaFishermanSociety),向渔民传福音。夫妇俩也成为海外宣教士,到非洲狮子山共和国(RepublicofSierraLeone)传福音。
研究人不等于爱人
李文斯顿回国后,才发现伦敦宣道会已濒于解体危机中,不只是支持海外宣道的奉献经费锐减,而且海外布道受到许多的责难。李文斯顿前去辩论,当时的人类学家科伦索(Dr.Colenso)博士提出:“传福音给非洲土着是破坏他们的传统文化。”李文斯顿立刻答道:“你的论点仿佛尊重土着的传统文化,其实是不爱现今活在非洲大地上受苦土着的生命。”这是人类学家与考古学家很容易堕入的陷阱,将土着的现今生活与过去的文化剥离,甚至用学术之名,期待僵化现今的土着生活,去满足他们的研究环境,而从来不去爱护与关怀现今土着的生活。
法国文学在当时非常流行,有个前卫的法国诗人在演讲中就提到:“海外宣道是一种荒谬的谎言,以西方先进去欺骗愚昧的土着。”李文斯顿的答辩非常精彩,他答道:“海外布道是帮助土着的心灵,除非你不相信土着有心灵的存在,不然你必须肯定福音对土着心灵的帮助。而且你的论点的前提是认为土着比较愚昧,我认为你这是侮辱土着的尊严。自认站在文明髙阶的人,应该走下你的台阶,与土着站在相同水平的台阶上,看他们是如何地被西方的经济扭曲。”
倒果为因的错误
也有人声称:“海外布道不过是满足英雄式的个人崇拜。”李文斯顿立即提出:“当海外宣教士在大沙漠中濒临渴死,或迷失在森林中濒临饿死,即将渴死或饿死之人有什么英雄形象?那种惨状有什么值得崇拜?那是信心的极限,不断仰望上帝‘将今日的饮食赐给我们’。”
当时更有神学家提出:“根本不用去海外传福音,只要经历长久的时间,福音自然就会逐渐传出去。”李文斯顿却提出:“收庄稼是收割者的责任,传福音是基督徒的责任,不是‘时间’与‘自然’的责任。”
濒临解体的伦敦宣道会已经无法支持李文斯顿再进人非洲,英国政府想资助他。不过由于上一次的经验,李文斯顿拒绝英国政府的经费支持。
尼罗河集水区之谜
迷人的大河
1865年1月5日,李文斯顿收到英国皇家地理学会会长莫金森爵206士(SirRoderichMurchison)的来信,请求他探测尼罗河的集水区,并且答应支付探险费用2000英镑与他孩子的生活和教育费用。
尼罗河是世界上最长的河流,有6650公里长,发源自非洲内陆,流经卢旺达(Rwanda)、乌干达、埃塞俄比亚(Ethiopia)、苏丹(Sudan)、埃及(Egypt)后,流入地中海。这条河流自海口可以上溯3200公里,以后就遇到湍流难以上溯。尼罗河孕育了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化——古埃及文化,许多古书都曾提到这条河流。尼罗河的流量非常的大,而且终年不枯竭。在埃及与苏丹境内,年降雨量只有25厘米,如果没有尼罗河的给水灌溉,几乎是沙漠一片。那么,尼罗河的水量是从哪里来的?
维多利亚湖
尼罗河在苏丹境内分为两道支流,东边的支流河道较短,称为蓝尼罗河(BlueNile)。1613年西班牙教士贝以日(PedroPaez)发现,这条支流源自埃塞俄比亚高原,高原的降雨量较多。尼罗河西边的支流较长,称为白尼罗河(WhiteNile)。1860年英国探险家史毕其(JohnHanningSpeke)自埃及沿着陆路南下,到达一个大湖,将之命名为“维多利亚湖”(LakeVictoria),以纪念英国女皇。维多利亚湖是非洲第一大湖泊,湖水自南向北流人白尼罗河,史毕其认为这湖是白尼罗河的发源地。
1862年,探险家伯顿爵士(SirRichardBurton)在维多利亚湖南端又发现一个大湖——坦噶尼喀湖。这是世界上最长的淡水湖,长700公里,面积有33000平方公里,是非洲第二大湖。这湖泊里有世界上最大的淡水鱼——尼罗河鲈鱼(NilePerch),重达45公斤以上。水中也有一种稀有的剧毒眼镜蛇。
非洲水源的命脉
1864年4月,英国探险家贝克爵士(SirSamuelWhiteBaker)发现爱伯特湖(LakeAlbert),这湖长150公里,宽35公里,位于白尼罗河的西边,湖水也流入白尼罗河。因此白尼罗河的水源是来自东边的维多利亚湖与西边的爱伯特湖。但该地区的年平均降雨量只有1270厘米,因此这两大湖在非洲内陆中心应该还有一个广大的集水区,才能供给这两个大湖的水量,而这集水区是否也与坦噶尼喀湖的集水区有相互的关联,外界没有人知道。水是整个北非、东非与中非的命脉,这个集水区应该就在非洲的内陆,而最了解这地区的就是李文斯顿。
1865年1月7日,李文斯顿回信道:“我继续往前,是为了到未知之地布道,而不是为了地理科学的探知。”他拒绝皇家地理学会的捐助,但是他答应进人该地。他在日记中写道:“布道是我的责任,探险是为了接触更多的土着,地理侦测只是传福音的切人点。”基于上次赞比西河探险的经验,李文斯顿要求独立作业,不受皇家地理学会任何的支配。英国皇家地理学会与世界各地的探险队员皆知,这是极为危险的任务,未知的土着、残暴的原始种族、冷血的奴隶贩子、致命的瘟疫、泛滥的河水、野生动物的攻击,一进人那地方,即与外界文明世界完全隔离,普世除了这位海外宣教士,任何人进入该地其实都是项“自杀任务”。
李文斯顿布遒基金
李文斯顿希望柯克与他同去,但是柯克刚结婚,无法同行。李文斯顿决定独自率领非洲土着进人。李文斯顿的老友杨格在苏格兰登高一呼,募集了3000英镑,成立了“李文斯顿布道基金”,支持他到未知之地设立布道所。
4月15日,李文斯顿出版他的第二本书《赞比西河与其支流》(TheZambezianditsTributaries)D着名的生物解剖学教授欧文看了这本书后写道:“李文斯顿的旅行记录,将成为自然科学史上不朽的着作。这本书不同于一般的旅行记录,他将旅行当成撒种之旅,努力且持续地将生命的种子撒在非洲土着的心田里。也许在他有生之年看不到撒种的效果,不过这显示在他非洲之旅的背后,对上帝有独特的信心。他书中描述非洲的见闻,自然科学的研究,周遭环境的观察,像是给读者一篇又一篇单纯、细腻的讲道……在每一个仇恨之处,看到了赦免;在人与人的猜忌之处,看到了信任;在虚谎的陷阱中,看到了承诺;在行为败坏之处,看到了高贵。没有一本旅行记录,记录了这么多旅行者与当地人在真理与爱里的互动。所有把人生当成一场探险之旅的人,都应该看看李文斯顿所做、所说、所写的,它像是一个指南针,准确指出正确的方向。
非洲音乐学校
这本书在出版一周之内,就卖出了5000本。李文斯顿将售书所得,在银行里设立了一个教育孩子的专户基金。李文斯顿在这书中,也提到想在非洲成立一所音乐学校,让土着以自己的乐器与风格,去表达非洲的音乐。李文斯顿后来在印度将“玛罗勃特”号汽艇售得的2300英镑,与在印度的基督徒所捐的3700英镑,一同存在银行里,准备成立这所非洲音乐学校。没想到后来这间银行因经营不善倒闭。在银行业者的眼中,李文斯顿不过损失了6000英镑,但是非洲音乐学校的美好理想,与培育非洲音乐人才的机会却被葬送了。
写书与出书之外,李文斯顿所有的时间都与家人在一起,他带孩子去爬山钓鱼,逛博物馆,参观动物园,听音乐会。他的女儿艾格妮丝后来回忆道:“父亲经常带我去钓鱼,我常想他如果没去当海外宣教士,他将会是英国最会钓鱼的人。”小女儿安娜也回忆道:“父亲给我最珍贵的礼物是一个黑色的洋娃娃。当我抱着洋娃娃到学校时,同学们都笑我的洋娃娃不是白色的。我在成长时期常想,为何父亲送我这么特别的洋娃娃?我想我后来明白了。”
6月19日,李文斯顿的母亲病逝。8月19日,李文斯顿才离开英国,前往非洲寻找尼罗河的集水区。离家前,李文斯顿为孩子们祷告:“无论你们一生遭遇任何事,愿上帝的大能保守你们,使你们成为周遭人的祝福。愿上帝使你们恨恶一切的无聊与虚伪,并成为优秀的人,以助人为乐。当你们为此祈求时,愿上帝将更多的赐与你们,愿主祝福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