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交往当成习惯
在人际交往中,你要学会主动与别人交往,并养成习惯,这样你在人际交往中,无疑就占有了主动性,从而为你以后办事成功作好铺垫。主动与别人交往,需要你做到三方面:
1.主动地与陌生人打招呼
主动地与陌生人打招呼并保持联系,这是许多大人物的做法。
在一个相互间并不熟悉的聚会上,你可能会发现,百分之九十几的人都在等待别人主动打招呼,他们也许认为这样做是最稳妥也是最容易的。而余下的百分之几的人则不然,他们通常会走到你的面前,一边伸手一边自我介绍。这时的你就像他乡遇故人一样对来者产生一种心理上的依赖,因为他是你此时此地惟一能够交谈的对象。当他以主动热情的自我介绍走遍了会场的每个角落后,他无疑就成为这次聚会中最重要的知名人物之一。
大人物与小人物的最主要区别之一就是大人物认识的人比小人物多。从这点来看,做一个大人物并不十分困难,只要你能主动地把手伸给陌生人。其实与陌生人交谈并没有什么障碍,只要你回忆一下别人主动与你交谈时的内心的激动,便会知道认识别人或被人认识都是令人愉快的事情。当你尝试着向陌生人伸过手去,并互通姓名之后,便会觉得这比一个人被动地站着要轻松得多了。当然,真正的相识并不只是靠这简单的握手。在初次见面之后,你还必须主动写信或打电话给那些需进一步认识的新朋友,这一点是很重要的。每次与陌生人的握手就像是埋下了一粒友谊的种子,但它是否发芽、开花、结果则全看你日后的培养。
2.首先对别人表示友好
卡斯特先生是一位做事挺认真的人,在公司,总是勤奋工作,很受上司和同事的信赖。
他对待家人也蛮不错,就有一样不好:平时对家人很少主动开口。上班的时候默默地走出家门,回家的时候,也默默地进来,从来不主动跟家人打招呼什么的。
一天,他参加某公司的研讨会,当时,一个讲师讲了这一句话:
“一个人如果在家庭的人际关系做得不好,心情难免有阴暗面,这种气氛,就随着他进入工作场所。所以,我们甚至可以说,使工作场所的气氛不明朗的元凶,就是你自己!”
这句话,是讲师对着在场的每一个人说的,但是,卡斯特先生听来却觉得好像是针对自己而说的,就像一把利刃,直刺他的心。
当天晚上,他决定一回家就跟爱人打个招呼,不再像从前那样了。于是,他一踏入家门就拉起嗓子,洪亮地说了一声:“我回来了!”
这是从来没有过的事,把卡斯特太太吓了一跳:“是你呀,我还以为是谁呢?快换衣服歇一下吧。”
“你今天看来好漂亮噢!”
卡斯特太太又是一惊:“你是怎么了?我还不是天天都是这副模样?快换衣服吧,洗澡水已经烧好了。”她吃吃地笑着走进里面去了。
卡斯特先生通常在洗澡之后就边吃饭边喝酒,由于酒量大,常常听太太的牢骚。今天的她却跟以前大不相同,卡斯特不断地喝,她就不断地斟。
卡斯特先生觉得自己喝得差不多了,没想到太太又拿出一瓶酒来劝说:“再喝一点,好不好?”她这样加酒,也是头一遭。
卡斯特先生心里确实吃了一惊。一句略表关怀的话,竟然有这么大的效果,实在是他做梦也没想到的。
3.创造与别人交往的契机
哈伊曼生活在西班牙托雷泰小城,是一个经纪人。托雷泰是贫困地区。哈伊曼头脑灵活,口才又好,他要为改变家乡面貌做些努力。7年前哈伊曼开始他的“奇特行动”:将他感兴趣又能为家乡办实事的人请到自己的事务所,为他擦皮鞋以便跟他谈天说地,交朋友做生意。据他说,被他邀请的人很少拒绝。
当哈伊曼在托雷泰小城里感到空间太小时,便决定去首都闯天下,他常利用节假日去马德里。他说:“擦皮鞋并不像有些人认为的是低贱的事情。我只看着我感兴趣的人的皮鞋。慢慢地做总要半个多钟头,同时了解对方更多的信息。当然,擦皮鞋是不收费的,但我交了不少朋友,我的家乡小城的生意也做了一笔又一笔。”
哈伊曼选择谈话的对象是有的放矢。他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哈伊曼在报上看到一位正在闹丑闻的大银行家的报道,决定给他打电话。哈伊曼说明用意后,银行家对着话筒哈哈大笑:“那就请你来我家擦皮鞋吧!”那天,哈伊曼如约而去。那是马德里富翁的高级住宅区。银行家已吩咐家人将未擦的皮鞋排成一排放在房门口。哈伊曼见状不卑不亢地对主人说:“不,你的脚上只有一双皮鞋。我来这里不是为了钱,而是为了跟你谈谈话。”银行家对哈伊曼的举动颇感诧异。他们交谈起来,结果是通过哈伊曼,很快在托雷泰出现了一个小型企业,给了几十个失业者就业的机会。
求人办事,感情投资最重要
在求人办事过程中,情感是一种无形的资产,巧妙地运用这种资产,会收到意想不到的回报。但情感从何而来呢?它主要来自你以前的积累,来自于你以前为现在的情感所做的“投资”。
很多朋友觉得,求人是一种短平快的交易,何必花那么多的冤枉心思去搞马拉松式的感情投资?
这是十足的目光短浅,俗话说得好,“平时多烧香,急时有人帮”,“睛天留人情,雨天好借伞”。真正善于求人的人都有长远的战略眼光,早作准备,未雨绸缪,这样在急时就会得到意想不到的帮助。
好的人际关系是求人成功的基础,但好关系的建立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必须从一点一滴入手,依靠平日情感的积累。
古人说:“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只有通过不断的构建和巩固,人际关系才能牢固。情感投资,聚沙成塔。有了“铁”关系垫底,何愁求助无门?
有位刚去美国的朋友来信说:“我们在那儿,没有什么社交生活,我们难得去看看朋友,这当然是因为我们初到异境,认识的朋友不多,但后来我听说,其他的人也一样……”
“我们每星期工作五天,星期六和礼拜天都去了郊外,这是一种家庭式的生活。就是说,要去郊外,就跟自己的家人去。”
“我们不能利用假期去探望朋友,因为一到假期,谁都不在家,除非朋友患病在床……”
“这样,平时我们也不可能利用下班后的时间去看朋友,因为交通太拥挤。”
“但我们常常和朋友通电话,这是我们惟一可以列入应酬朋友的方法,我们无事也打电话,哪怕是寒喧几句,或者讲些无关紧要的事。”
“但有起事情来,我们会立刻聚在一起的,比方上星期鲍比(他的儿子)患肚子痛,我急忙起来打电话给友人江医生想办法,他马上驾汽车从70里外赶到,初步诊断,认定他患了盲肠炎,就用他的车子送鲍比进医院施手术……”看了这封信,给人的最大的感想是,他懂得无事之时打电话找朋友,所以一有事时,朋友马上就来帮忙。有事之时找朋友,人皆有之,无事之时找朋友,你可会有过?
你有没有这样的经验:当你发生了一种困难,你认为某人可以帮你解决,你本想马上找他,但你后来想一想,过去有许多时候,本来应该去看他的,结果你都没有去,现在有求于人就去找他,会不会太唐突了?甚至因为太唐突而遭到他的拒绝?
在这种情形之下,你不免有些后悔“闲时不烧香”了。
法国有一本名叫《小政治家必备》的书。书中教导那些有心在仕途上有所作为的人,必须起码搜集20个将来最有可能做总理的人的资料,并把它背得烂熟,然后有规律地,按时去拜访这些人,和他们保持较好的关系。这样,当这些人之中的任何一个当起总理来,自然就容易记起你来,大有可能请你担任一个部长的职位了。
这种手法看起来不大高明,但是非常合乎现实的,一本政治家的回忆录中提到:一位被委任组阁的人受命伊始,心情很是焦虑。因为一个政府的内阁起码有七八名阁员(部长级),如何去物色这么多的人去适合自己?这的确是一件难事,因为被选的人除了有适当的才能、经验之外,最要紧的一点,就是“和自己有些交情”。
要和别人有交情才容易得人赏识,不然的话,任你有登天本事,别人也不知道啊。
现代人生活忙忙碌碌,没有时间进行过多的应酬。日子一长,许多原本牢靠的关系就会变得松懈,朋友之间逐渐互相淡漠。这是很可惜的。万望大家珍惜人与人之间宝贵的缘份,即使再忙,也别忘了沟通感情。否则,“急时抱佛脚”,关键时刻用人帮忙不免会后悔。
经常联系,获取感情收入
经常联系是强化感情的一种重要方式。在生活中,我们不管是在求人办事之前或之后,都应注意加强同所求之人的联系,这样对融洽关系,建立情感以备需求具有重大作用。
一般来说,当我们初识一群人时,交际中进展速度跟接触的频率成正比。也就是说,如果你跟某位刚认识的朋友刚开始时总是有机会接触的话,你们的关系很快就会变近,形成比较亲密的群体。道理很简单,为什么你会跟你同办公室的同事、同班的同学很快形成亲密关系而跟其他同事或同学关系就远一层了呢?就是因为你们常常见面,常常接触,彼此很快就认识了,了解了。人与人之间需要经常互通信息,互相交流,才能保持良好的关系。亲戚之间,朋友之间,甚至刚认识的朋友,都要想办法经常联系。
为什么中国人有那么多礼节,碰上婚丧嫁娶等大事,亲戚朋友就要参加,有许多场合还得送礼,这是几千年来的传统,这是很有必要的,因为这是亲朋好友经常保持联系的一种方式。如果一户人家常年关闭门户,既不“出去”,也不欢迎别人“进来”,那只能是孤立了自己。要保持良好的人缘,你必须跟你现有的人际保持经常联系。有空给远在异地的亲人、朋友打打电话,通通信,询问一下对方近来的工作、学习情况,介绍一下自己的情况,互相交流一下,这是很有必要的,这点时间绝对不能节省。碰上亲戚、朋友的人生大事,如果有空最好尽量参加。如果实在脱不开身,最好也得写信或托人带点什么,不然,怎么算得上亲戚朋友。
对方有困难的时候,更应加强联系,许多人总是喜欢向亲人、朋友汇报自己的喜事,而对一些困难却不好意思开口,应去掉这些顾虑。
当自己的父母发生什么事情的时候,自然不用多说,而当听到叔叔、阿姨、舅舅等亲戚或朋友家有人生病或遇上不幸的事,应马上想办法去看看。平日尽管因工作忙和学习任务重没有很多时间来往,但亲人朋友有困难,应鼎力相助或加以关心,才显出你们间的深厚情谊来。“患难朋友才是真朋友”,关键时刻拉人一把,别人会铭记在心。另外,常常保持联系对你自己会有许多好处,和亲戚中的长辈经常联系、谈心,一旦你碰上什么事情,如找工作、找对象等听听长辈、朋友的意见,或者找他们帮忙,对你是直接或间接的帮助。如果平时没有联系,需要时很难找上门去,即使找到,别人也不会乐意帮助的。求人要“放长线,钓大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