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自西周初期至春秋中叶约500年间的诗歌305篇,所以又称作《诗三百》,与《尚书》、《礼记》、《周易》、《春秋》合称为五经。《诗经》的作者较多,成分也比较复杂,产生的地域也很广。除了周代官方制作的乐歌外,还收集了许多流传于民间的歌谣。关于这些民间歌谣收集方式,汉代学者认为周代有专门的采诗人,到民间搜集歌谣,以了解政治和风俗的盛衰利弊;另一种说法是:这些民歌是由各国乐师搜集的。乐师是掌管音乐的官员和专家,他们以唱诗作曲为职业,搜集歌谣是为了丰富他们的唱词和乐调。诸侯之乐献给天子,这些民间歌谣便汇集到朝廷里了。
古代人认为《诗经》是孔子删定的,汉代儒学者将其奉为经典。
诗经六义,指的是风、雅、颂、赋、比、兴。前三者指的是内容,后三者指的是手法。
“风”,意思是声调。它是相对于“王畿”——周王朝直接统治地区而言的。它是带有地方色彩的音乐,古人所谓《秦风》、《魏风》、《郑风》等,就如现在我们说陕西调、山西调、河南调。
“雅”,是“王畿”之乐,这个地区周人称之为“夏”,“雅”和“夏”古代通用。雅又有“正”的意思,当时把王畿之乐看做正声——典范的音乐。
“颂”,是专门用于宗庙祭祀的音乐。《毛诗序》载:颂者美盛德之形容,以其成功告于神明者也。这是颂的含义和用途。王国维说:颂之声较风、雅为缓。这是其音乐的特点。
“赋”,按朱熹《诗集传》中的说法:“赋者,敷也,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赋是直接铺陈叙述,是最基本的表现手法。如“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即是直接表达自己的感情。
“比”,用朱熹的解释,是“以彼物比此物”,也就是比喻之意。《诗经》中用比喻的地方很多,手法也富于变化。如《氓》用桑树从繁茂到凋落的变化来比喻爱情的盛衰;《鹤鸣》用“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来比喻治国要用贤人;《硕人》连续用“葇荑”喻美人之手,“凝脂”喻美人之肤,“瓠犀”喻美人之齿,等等,都是《诗经》中用“比”的典范。
“赋”和“比”都是一切诗歌中最基本的表现手法,而“兴”则是《诗经》乃至中国诗歌中比较独特的手法。“兴”字的本义是“起”。《诗经》中的“兴”,用朱熹的解释,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就是借助其他事物为所咏的内容做铺垫,往往用于一首诗或一章诗的开头。
“兴”,兼有比喻、象征、烘托等较有实在意义的用法。但正因为“兴”原本是思绪无端地飘移和联想而产生的,所以即使有了比较实在的意义,也不是那么固定僵板,而是虚灵微妙的。如《关雎》开头的“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原是诗人借眼前景物以兴起下文“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但关雎和鸣,也可以比喻男女求偶,或男女间的和谐恩爱,只是它的喻意不那么明白确定。
由于“兴”是这样一种微妙的、可以自由运用的手法,后代喜欢诗歌的含蓄委婉韵致的诗人,对此也就特别有兴趣,各自逞技弄巧,翻陈出新,不一而足,构成中国古典诗歌的一道特殊风景。
《诗经》中的乐歌,原来的主要用途,一是作为各种大典礼仪的一部分,二是娱乐,三是表达对于社会和政治问题的看法。但到后来,《诗经》成了贵族教育中普遍使用的文化教材,学习《诗经》成了贵族人士必需的文化素养。这种教育一方面具有美化语言的作用,特别在外交场合,常常需要摘引《诗经》中的诗句,曲折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这叫“赋《诗》言志”,其具体情况在《左传》中多有记载。《论语》记孔子的话说:不学《诗》,无以言。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从中可以看出学习《诗经》对于上层人士以及准备进入上层社会的人士,具有何等重要的意义。另一方面,《诗经》的教育也具有政治、道德意义。《礼记·经解》引用孔子的话说,经过“诗教”,可致人“温柔敦厚”。
《论语》记载孔子的话,也说学了《诗》可以“远之事君,迩之事父”,即学到侍奉君主和长辈的道理。
秦代曾经焚毁包括《诗经》在内的所有儒家典籍。但由于《诗经》是易于记诵的、士人普遍熟悉的书,所以到汉代又得以流传。汉初传授《诗经》学的共有四家,即四个学派:齐之辕固生,鲁之申培,燕之韩婴,赵之毛亨、毛苌,简称齐诗、鲁诗、韩诗、毛诗(前二者取国名,后二者取姓氏)。
《诗经》以抒情诗为主流。除了《大雅》中的史诗和《小雅》、《国风》中的个别篇章外,《诗经》中几乎完全是抒情诗。而且从诗歌艺术的成熟程度来看,抒情诗所达到的水准,也明显高于叙事诗。
《诗经》奠定了中国文学以抒情传统为主的发展方向。《诗经》中除了极少数几篇之外,其他都是反映现实的人间世界和日常生活、日常经验。如关于政治风波、春耕秋获、男女情爱的悲欢哀乐。后来的中国诗歌乃至其他文学样式,其内容也是以日常性、现实性为基本特征。日常生活、日常事件、日常人物,总是文学的中心素材。
《诗经》在总体上具有显著的政治与道德色彩。无论是主要产生于社会上层的大、小《雅》,还是主要产生于民间的《国风》,都有相当数量的诗歌。密切联系时事政治,批判统治者的举措失当和道德败坏。其意义主要在于要求维护合理合度的统治,给予人民以较为宽松、可以维持生存的条件,对社会的发展也有价值。
后代诗人继承了《诗经》关注社会政治与道德的特色,纠正了文学过分趋向游戏和唯美倾向,发扬了文学的社会功能。但是一些作品过分强调这一点,也必然妨害文学的多样化发展,抑制情感的自由表达。
《诗经》中的抒情诗,在表现个人感情时,总体上比较克制因而显得平和。它不像强烈的悲愤和强烈的欢乐喷涌而出,一泄无余。而是委婉曲折,波澜起伏。由此,形成了《诗经》在抒情表现方面显得细致、隽永的特点。这一特点,也深刻地影响了中国后来的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