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一书不但对儒家哲学的发展具有卓越的贡献,而且其在文学、史料上也具有不朽的价值。但在唐代以前,《孟子》只是一部子书,并不受重视。自唐代韩愈提出是孟子继承了孔子的“道统”思想之后,《孟子》一书才逐渐受到推崇。宋代开始将它列入经部,与《论语》并称,为儒家重要的经典。至于《孟子》一书的作者,有人认为是孟子本人,而后世许多学者认为是孟子的门人。
孟子(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山东邹城人,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孟子继承并发展了孔子“仁”的思想,将“仁”与政治结合起来,创立了“仁政”学说。后人称孟子为“亚圣”,将他与孔子并称为“孔孟”。
孟子曾仿效孔子,带领门徒游说各国。但是不被当时各国所接受,于是孟子退隐与弟子一起著述。
孟子认为人性本善,他从性善论的角度出发,主张“仁政”、“王道”。根据战国时期的经验,孟子总结出: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民心对国家的治乱兴亡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孟子·尽心下》中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现存的关于孟子思想的著作有7篇,即《梁惠王》、《公孙丑》、《滕文公》、《离娄》、《万章》、《告子》、《尽心》。《孟子》一书共260章,34000多字。在当时以竹简记载文字的时代,算是一部辉煌巨著了。因为秦朝焚书坑儒中,此书幸免于难,成为今天研究先秦儒学的重要资料。
舍生取义,是孟子关于人生价值观的看法,是儒家生死观的集中表现。其核心要义是:“义”作为生命存在的价值高于生命本身,对这种价值的追求与珍惜应是至上的。在“生”与“义”不可兼得,必须作出抉择时,就不能苟且偷生,只能舍生取义。“死”当然为人所恶,但却有比死更令人厌恶的,就是失“义”。与其失义而生,不如取义而死。孟子云: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孟子认为,这种操守“人皆有之”,如果丢弃这种操守,“此之谓失其本心”。孔子云: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孟子的舍生取义论,正是对孔子杀身成仁论的继承和发展。成仁、取义,是儒家以至中华民族传统人生价值观中的重要一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