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是记录孔子言行的典籍,由孔子弟子的门人编撰。《论语》在汉代有3种传本:《鲁论》为鲁国人所传,共20篇;《齐论》为齐国人所传,共22篇;《古论》为古文本,共21篇。汉代张禹以《鲁论》为基础,结合《齐论》的说法,去掉这两个版本中有问题的地方,又去掉了《齐论》中的《问王》和《知道》两篇,作成《张侯论》,共20篇。汉末郑玄又以《张侯论》为基础,参考《齐论》和《古论》作注解。魏朝的何晏又集合孔安国、包咸、周氏、马融和郑玄的说法,著成一本《集解》,这就是今天所见的十三经中的《论语》。
《论语》记载了孔子许多不朽的思想,是儒家一部最伟大的经典之作,对后代的政治、思想、道德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宋代的名相赵普说“半部《论语》治天下”。赵普一生三次为相,这句话是他第二次任宰相时说的,足见《论语》力量之大。
孔子是春秋末期鲁国人,祖上本是宋国贵族,六世祖孔父嘉在宋国内乱中被杀死,其曾祖父孔防叔为了逃避追杀,从宋国逃到了鲁国。孔子的父亲是鲁国的防邑大夫,属于中下级官职。由于孔父不是鲁国贵族,因此终其一生都在中低级官僚中徘徊。孔子3岁时父亲去世,生活陷入了极度的困难。17岁时,母亲又在贫病交加中去世。
孔子自20多岁起,期望能走上仕途,所以对天下大事非常关注,经常思考治理国家的诸种问题,也常发表一些见解。到30岁时,已有些名气。鲁昭公二十年,齐景公出访鲁国时召见了孔子,与他讨论秦穆公称霸的问题,孔子由此结识了齐景公。鲁昭公二十五年,鲁国发生内乱。鲁昭公被迫逃往齐国,孔子随后也到了齐国,受到齐景公的赏识和厚待。齐景公甚至准备把尼溪一带的田地封给孔子,但被大夫晏婴阻止。鲁昭公二十七年,齐国的大夫想加害孔子,孔子向齐景公求救。齐景公说:“吾老矣,弗能用也。”孔子只好仓皇逃回鲁国。当时的鲁国,政权实际掌握在大夫的家臣手中,被称为“陪臣执国政”。因此孔子虽有过两次从政机会,却都放弃了。直到鲁定公九年被任命为中都宰,此时孔子已51岁了。在任职初期,孔子取得了一些政绩。但后来由于鲁定公沉迷于歌舞酒色当中,孔子非常失望。后来孔子离开鲁国,到外寻找出路,也由此开始了周游列国的旅程。
孔子带着弟子先到了卫国,卫灵公开始很尊重孔子,按照鲁国的俸禄标准发给孔子俸粟6万。但并没给他什么官职,没让他参与政事。孔子在卫国住了约10个月,因有人在卫灵公面前进谗言,卫灵公对孔子起了疑心,派人公开监视孔子的行动。于是孔子带弟子离开卫国,打算去陈国。路过匡城时,因误会被人围困了5日,逃离匡城后到了蒲地,又碰上卫国贵族公叔氏发动叛乱,再次被围。逃脱后孔子又返回了卫国,卫灵公听说孔子师徒从蒲地返回,非常高兴,亲自出城迎接。此后孔子几次离开卫国,又几次回到卫国。这是因为卫灵公对孔子时好时坏,另一方面是因为孔子离开卫国后,没有去处,只好又返回。
鲁哀公二年(前493),孔子59岁,他离开卫国经曹、宋、郑至陈国,在陈国住了三年。吴攻陈,兵荒马乱,孔子便带弟子离开。楚国人听说孔子到了陈、蔡交界处,派人去迎接他。陈国、蔡国的大夫知道孔子对他们的所作所为有意见,怕孔子到了楚国被重用,对他们不利,于是派服劳役的人将孔子师徒围困在半道,绝粮七日。最后还是子贡找到楚国人,楚派兵迎孔子,孔子师徒才免于一死。孔子64岁时又回到卫国,68岁时在其弟子冉求的努力下,被迎回鲁国,但仍是被敬而不用。孔子于是致力于整理文献和继续从事教育。公元前479年,孔子病逝,享年73岁。
“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关于“仁”的学说,孔子在《论语》中有系统的阐述。
在《论语·雍也》中,孔子首先对“仁”加以确切定义: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对“仁”这一核心范畴下定义,将“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作为“仁”的普遍标准加以界定。《论语·颜渊》中有这样的记载: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仁乎哉?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在孔子看来,“爱人”与“克己”并不矛盾,通过克制自己的过分欲念而达到中庸协调的境界,在“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平等的人我观念下,恪守社会礼仪并达到“爱他人”的“仁”的境界。
孔子在《论语·阳货》中,分别用5种品德来说明“仁”的性质: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也就是说,仅仅达到其中一项,并不能成为仁人,而只有达到“恭、宽、信、敏、惠”这五种综合性指标,才能称之为“仁人”。
在《论语·雍也》中,孔子说: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在孔子看来,只有进入“仁”的层面,才能获得最大的快乐。而“仁”既是个人道德修养目标,又是社会道德的理想。为了实现这个社会理想,个人必须从具体的事情做起,从自身的“仁”德开始培养,克服自我欲念,使之合乎社会的法度礼仪,然后扩展开来。君主修行“仁”,更可为实行政治上的“仁德”和“仁政”打下基础。
总的来说,孔子的“仁”的核心是爱人,其内容包涵甚广,但最基本的含义就是指对他人的尊重和友爱。
在《论语·雍也》中,孔子提出: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意思是说:中庸作为一种品德,应该是至高无上的吧。中庸是孔子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那么什么是中庸呢?在《论语·先进》中有这样一段记载,表达了孔子对中庸的理解:子贡曰: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
由此可见,孔子所说的中庸,就是反对“过”和“不及”这两个事物发展的极端。主张不偏不倚,采取适当的中间立场。所以,孔子推崇中庸,要求君子的道德修养既不能“过”也不能“不及”。他主张“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君子贞而不谅”、“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等。中庸不但体现了事物自身的运行规律,也是千百年来为人所奉行的行为准则。正所谓“过犹不及”,中庸处世之道,在于把握好分寸,留下余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