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2月。
长白山医院基建科办公室。
科长办公桌上洒满春天的阳光。
科长杨锦璋,根据一院之长要求,正在酝酿提交给第二次解决“住房难”恳谈会的报告——解决长白山医院“住房难”的三种可供选择的方案。
二月是初春、早春,二月充满了生机。《早春二月》的文学作品、《二月里来》的经典歌声,都来自于二月……杨锦璋是善于书写锦绣文章的基建科才子,在经典的带点陕北风味的歌声中出场。歌声由长白山医院非著名歌星郑功士演绎——
“二月里来呀好春光,家家户户种田忙。指望着今年的收成好,多捐些五谷充军粮……”
抑扬顿挫的歌声在杨锦璋心里响起。人物在歌声中亮相登场。
杨锦璋,男,1952年生,属龙,身高1.75米、体重83公斤。出生地:上海。籍贯:浙江宁波余姚。中央电视大学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本科毕业。在小说中出场时任长白山医院基建科长。生活照有点像歌手高林生。
当了近十年的医院基建科副科长,最近履新科长,杨锦璋可算是基本建设的行家里手,熟门熟路,不在话下。
杨锦璋人生的第一个目标:管理建造一栋和上海国际饭店一样高的大楼!在1991年就已经实现,当时老科长主管肝癌研究所科研楼基建管理,把新病房大楼基建管理的担子交给副科长杨锦璋。这栋大楼高度超过了上海南京路上的国际饭店,建筑总面积也大大超过国际饭店。长白山医院,到底是卫生部和上海市双重领导的三级甲等医院,新造一个病房楼,肯定是体量大、设施新。照一院之长的说法,要么不造,要造,起码二十年不落后!新病房大楼落成之后,老科长到站下车,正式退休。杨锦璋顺理成章,扶正上岗。
杨锦璋人生的第二个目标:有生之年,和志同道合的兄弟姐妹们一道,当老板,做房产,建造一栋和上海国际饭店一样高(绝对不能比它低)的现代化住宅大楼,作为自己和兄弟姐妹们的美好家园。这样的话,爱好收藏石头的父亲,可以在家里开个上海民间藏石馆;哥哥杨锦珅在江西插队多年、真的落户、难以回城、告老还乡、回到上海后,可以有个安度晚年的安身之地;老婆可以不再为三代同堂蜗居一道愁眉不展:儿子可以娶进一个如花似玉的玉女媳妇;而自己可以把童年梦想变成现实——有一间真真实实、完完全全属于自己的大书房、有一间可以和老父亲及众多棋友切磋中国象棋棋艺的棋室、有一间乒乓房、有一个可以招待亲朋好友的客厅和餐厅、餐厅按照中国人习惯放上可以围坐全家的大圆桌……
《蝶苑》故事安居解困梦想大戏,就是由喜欢写锦绣文章的长白山医院基建科长杨锦璋,慢慢开启奇思妙想、踌躇满志大幕的。
基建科长就是管理造房子的。在长白山医院造了几十年的名目繁多、造型各异的研究所、病房楼、门诊部、医技楼等等等等房子,杨锦璋感到再造住宅房子,真的是小菜一碟!口气有点大,有点酒味?不错,杨锦璋就是爱好喝酒。才子们挂在嘴边的八雅,诗酒茶花琴棋书画,怎么能少得了酒呢?杨锦璋语录:男人,不喝酒?那算什么男人!杨锦璋案例:诗仙李白,如果离开了酒仙李白,就不会是李白!喝下去的是酒,写出来的是诗。杨锦璋就是一个喝酒的上海男人。
杨锦璋顺风顺水开启了《蝶苑》的大幕,小说当然以礼待之。给予长白山医院基建科长,在小说中一个院长式的出场待遇,郑重介绍杨锦璋的社会角色。一院之长宣玉壶的社会角色是三个:医学专家、医院管家和业余画家。杨锦璋的社会角色也是三个:建筑行家、科室管家和业余玩家。
为了对杨锦璋知根知底,有必要介绍一下其父亲杨老先生杨甬。杨甬,宁波余姚人,世代务农,祖辈是稍稍富裕的农家。杨甬读过私塾小学,小学毕业后,跟几个同乡结伴坐船,从上海十六铺码头登陆上岸,开始了移民上海的人生历程。学徒生活,艰辛劳累。换了几家,终于安稳。杨甬在一家营造厂(现在的建筑承包企业)经过多年打拼,当上了记账管事的职员。业余爱好收藏石头。但是苦于财力有限,只是在营造事务过程中独具慧眼、沙里淘金、略有所获。
说到这里,不难理解杨老先生给两个儿子起名的缘由。老二就是杨锦璋,既有锦绣文章的谐音,又有璋字的用心良苦。璋,是一种玉器,形状像半个圭。圭,是古代帝王、诸侯在举行重大典礼时,手拿的一种剑头形状或上圆下方形状的玉器。老大杨锦珅,锦字自然是“锦字辈”原因。珅,一种玉。右边的申,含义老大是出生在上海。上海简称,现在叫“沪”,过去叫“申”。新老上海人名字有叫“申生”、“沪生”的,你可以断定“申生”老辣、“沪生”新翠。杨老先生到底肚子里有点墨水,这个珅字,这个璋字,言简意赅:儿子啊儿子,你们会成为上海的王者吗?因为珅字和璋字的另一半都是王。两个儿子,一虎一龙!锦绣文章,上海王者!含而不露,有两下子!而老杨自己名字里的甬字,可能是老杨前辈老宁波起名的美好愿望——以后不管怎样,不要忘了自己的籍贯、忘了自己的出生地、忘了自己的根、自己的老家。
杨老先生过场叙说之后,杨锦璋的“建筑行家”和“科室管家”社会角色,以后再说。这并非人人都有的“业余玩家”话题,应该从小时候说起。杨锦璋童年的最大快乐快乐,是在石库门弄堂里的“多子”游戏:造房子、打弹子、掷袋子、滚圈子、玩香烟牌子、踢毽子、跳绳子、扯铃子……杨锦璋珍藏童年时代的玩伴道具,是赏心悦目、颇有来历的“二子”。
这“二子”的材质,是石头和果核,司空见惯,普普通通。把这些普通石头和果核玩到家的,是与其父一脉相承营造业的上海喝酒的男人杨锦璋!
先看石头——卵石。卵石虽然形状大小各异,人们叫鹅卵石的多些。卵,蛋的意思。鹅卵石,就是像鹅蛋大小的卵石。但是人们一般不说鸭卵石、鸡卵石、鸽卵石、鹌鹑卵石……沪上杨锦璋们对这般大小卵石的叫法是千篇一律——石溜子。这是上海人的叫法,“石”是定性;“溜”是外形特征的描绘,溜圆没有棱角;“子”是大小的概况(一般理解子小块大)。
再看果核:橄榄核子。橄榄是中间大两头尖的,这果核也是如此。与一般果树上结果实的果核不同,橄榄核子,是杨锦璋们当时所玩到的最坚硬的果核。
杨锦璋择优选用的儿时玩伴道具“二子”:石溜子和橄榄核子。怎么玩呢?两人对玩,捉对厮杀。游戏的名称叫“顶(盯)石溜子”或“顶(盯)橄榄核子”。玩法简单——在弄堂的水门汀地面(沪语水泥地含义),画个方框或圆圈,就确定了比赛场地。这个场地大小,由比赛双方约定俗成,一般像个马桶盖子这么大小。马桶在上海弄堂里随处可见。小说开始的时候,沪上还有八十万只呢,通俗易懂。比赛开始前,如果一时半会找不到画比赛场地的粉笔、又急于开始比赛,不要紧,杨锦璋们自有一套!在弄堂里寻找一个地下管道窨井盖子,作为比赛场地,肯定也是各人有各人的福地窨井。上海人,如果从小都这么会玩窨井盖,真是盖了帽的螺丝壳里做道场。
这种比赛是没有裁判、不用裁判的。比赛开始前,两位小伙伴来一把剪刀石头布,决定开战先后顺序。输的人把自己带来的宝贝“二子”(石溜子或橄榄核子),放到比赛场地当中。先开战的人,站立在比赛场地边上,两脚略为分开并随时准备拔脚离开,所以不能像练武术站桩那样站的死死的。只见他慢慢的从兜里或某个心爱的盛器里,挑出一个宝贝的子,把这个子拿到手中,移到场地当中对方那个子的上方,眼睛瞄准,松开手指——万有引力规律、自由落体运动,上子合理冲撞、打击下子……比赛结果,落子无悔,弄堂竞技,愿赌服输。
判定胜负,非常简单:下子如果出场地,持上子方获胜,赢得对方的出子,将对方的宝物收入囊中,输的一方还要出子;下子如果没有被顶(盯)出场地,则下子持有者,开始用下子变为上子,来顶(盯)对方已经乖乖的放在场地中央的子。
这项比赛,手眼并用,物理运动,人要盯,物要顶,盯准顶很,方能取胜。脚为什么不能站死,因为一个自由落体下去,比赛选手的脚,经常会帮助对方躲过一劫——脚的离开跟不上下子的运动轨迹变化,正好挡住下子蹦出场地的动态趋势。选手必须眼明脚快!
如果要看比赛结果,那个哭丧着脸、甚至哭鼻子的,肯定是输家,那个得意洋洋的,就是赢家了。杨锦璋小时候就是个玩“二子”的常胜将军,因为他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容易和善于掌握资源。
上海的“石溜子”,来源于中国的山川河流。当年,都是夹杂在建筑营造基本用料沙石料里,跋山涉水,不远N里,来到申城。专门用于铺砌卵石路的卵石,不大容易得到。中国风格建筑庭院里,五色卵石铺成各种吉祥图案五福临门、招财进宝等等传世小路。铺路师傅们,不大肯把卵石出手相送。因为这是要派大用场的石料,给包工头看见,算偷料!那样的话,就不是偷工减料了,那就是偷料停工了,他要敲你的饭碗!
一般人家小孩玩的石溜子,来源于营造工地的砂石料堆场和沙子筛子旁边。用于泥水匠粉刷的水泥砂浆,拌料以前,都要把黄沙筛一遍,头道刮糙时用粗筛子方框筛子、后道粉细头时用细筛子圆筛子,筛出来的石溜子,扔在一边,也不当垃圾运走的,以后浇混凝土时一起拌进去当石子用。真的是一粒石溜子也不浪费!
这些石溜子,现在,它们有的凝结在外滩万国建筑的伟岸身姿中,有的在市民身边的市级、国家级保护建筑里安度晚年、永无声息……
当年,在筛子旁边,在沙石堆里,眼明手快的上海小孩挑拣一点石溜子,营造厂师傅们大多是眼开眼闭。只不过,得手以后不要恋恋不舍、贪得无厌,应该马上走人,溜之大吉。三十六计,走为上策。有贪心的小孩为了多拿一点,结果前功尽弃,石溜子一个不剩,全部还出来。倒霉的时候,还要被巡视工地凶巴巴的包工头吃几记“头塌”(沪语在头上用手掌拍击的含义)。
杨锦璋父亲到营造厂以后,近水楼台易得月,为两个儿子觅到了不少中看中用的“石溜子”。
一类是最适合参加弄堂“顶(盯)石溜子”游戏的石溜子——圆圆的、扁扁的各种颜色的石溜子。圆圆的,是参赛石溜子的共性。有棱有角的大路货石子,不能参加比赛。扁扁的,是参赛石溜子的个性。唯其扁,最可贵。扁,重心低,不容易被上子顶出比赛场地。扁石溜子是杨锦璋们可遇不可求的常胜石溜子。
更为可贵的是,在很多扁扁的石溜子上,会有一些天然花纹和图案。现在被杨甬老先生收藏着的几块石溜子,是杨老先生的无价之宝。藏石届历来就有“石无价”一说。值此杨锦璋出场之际,老杨先生仅仅出示两块——看似和玉石无关、行家们归类于图案象形奇石的石溜子—黑白两子。
黑子——黑不溜秋,圆圆的扁扁的,鸡蛋大小,周身润滑。粗看和一般的黑色石溜子大同小异。可是它奇就奇在,在石溜子的一面,有一个略呈黄白色的虎型图案,鬼斧神工般的镶嵌在石溜子中央。这块石溜子的来历有个小故事。
这块石溜子,是杨甬老同事在上海城隍庙豫园里联系业务时,从一位正在整修五福临门吉祥图案卵石路的泥水匠师傅手里,用一包香烟换来的。泥水匠师傅,当时需要黑色石子拼蝙蝠形象为主的五福图案。左看右看,嫌这块石子的黑色不纯,但,有点好玩,就藏在兜里没扔。有虎型图案?杨甬老同事脑袋一拍,立即想起杨甬家里添丁属虎。投其所好,送给属虎的杨锦珅作为一个玩物。开销不大,有情有意。一包香烟,交换黑子。
再看白子——晶莹剔透,鸽蛋般形状大小。在石子蛋身上,好像刺青一般、好像艺术雕蛋一般,隐约可见一条小黑龙!那略微扬起的龙头、那龙爪和龙尾,都依稀可辨、栩栩如生!
这块石溜子,是杨锦璋六岁那年,在弄堂游戏的时候,从小伙伴手里赢过来的。杨锦璋记得很清楚:那一回,“剪刀石头布”就是杨锦璋胜出,小伙伴第一个出场的就是这块乍一看貌不惊人的小石溜子,只用一个自由落体运动回合,太小太圆的白子就成了杨锦璋的战利品。父亲杨甬把白子拿在手里细细端详,顿时喜出望外:“天意!天意!真是奇石。天助我也!黑白成双,龙腾虎跃!”从此,杨家黑白两子配成双,世世代代家中藏。
至于橄榄核子,杨家收藏颇多。和石溜子中的极品黑白两子比较起来,它们来得更容易些。五零后、六零后……应该记得檀香橄榄、甘草橄榄、拷扁橄榄、辣味橄榄、卫生橄榄的味道。只是家境好点、零花钱多点的小孩,可以多品尝。而善于“顶(盯)橄榄核子”弄堂游戏的小孩,橄榄核子藏品就相应多一些。橄榄核子如果和石溜子比较一下,可塑性就难能可贵。历来是工艺雕刻大师大显身手的艺术创作原料、艺术劳动对象。
杨锦璋读完中央电视大学工业与民用建筑本科,雄心依旧,在岗攻读第二学历——全国成人高等教育中文本科专业。当他读到历代诗人传世名作时,最为欣赏和崇拜的就是唐朝的诗仙、酒仙玩家大诗人李白的《将进酒》。“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千金散尽还复来。”杨锦璋对后两句,有自己的锦绣文章,打油以后押韵。杨锦璋的对子是——**************,吃喝玩乐不放松。
只是这里的“玩”,不只是石溜子、橄榄核子。这不,杨锦璋刚刚玩好比国际饭店体量更大的新病房楼竣工典礼,又要开始玩一把锦绣文章——在一院之长宣玉壶主持召开的第二次恳谈会上做主旨发言,提出解决医院“住房难”问题的三种方案供会议研讨。看似抛砖引玉、引起讨论,实则责任重大、字字千钧。
如何解决医院“住房难”的历史欠债?杨锦璋的思路是——用足政策、动足脑筋、下足力气。自称是通篇立意,三足鼎立,玩好院长布置的规定动作。玩这样的锦绣文章,杨锦璋必须找一个人商量,哥哥杨锦珅的中学同学——长白山医院分房小组副组长。一来他是第一次“情况明”恳谈会主旨发言人;二来他是自己在医院里志同道合的好兄弟;三来万一方案中的上中下三策推出,他是可以首选的下海经商创业玩房地产的最佳伙伴。杨锦璋属龙,分房小组副组长和杨锦璋属虎的哥哥杨锦珅是老三届同学,也是属虎的。这里的龙腾虎跃哥俩好,借用个业余玩家杨锦璋的石溜子,一石二鸟。既讲的是杨锦璋在家里和杨锦珅亲兄弟的哥俩好,也讲的是杨锦璋在单位里和分房小组副组长的亲如兄弟的哥俩好。
杨家龙腾虎跃相,
锦绣甬沪入文章。
璋圭珅器各一方,
黑白两子藏雅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