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淑华老师在讲小学英语课本第一册第五十二课时,将小学阶段的英语教学要求、原则贯彻始终,教学过程层次清晰,由浅入深,安排合理。
一、突出听说训练,注意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而且较好地运用了滚雪球、打埋伏的教法
上课伊始,通过“连珠炮”式地发问,我们了解到郭老师将后一段的学习内容已经通过“duty”逐步铺垫。
例:…
How many people are there in your family?
Who are they?
How many days are there in a week?What are they?
这种“duty”形式恰是本册书里最后两课书的教学内容,而且语言的交流形式已超越了课本的内容。
老师又根据值日生自我介绍的家庭情况,向全班同学提出若干个问题,以考查学生的注意力、听力和口头表达能力。一开始教师就将全体学生引入到听与说的英语语境之中,接着教师以Free Talk形式进行复习。
出示幻灯片,同时用英语介绍:
Picture 1.T:Mary and Tom are talking on their way home.What are they talking about?然后全班两人一组自编对话。
教师给全班分四小队,找两对学生通过竞赛形式,让学生表演他们自编的对话。
Picture 2.教师在原有幻灯片Mary和Tom两个人物的基础上又增添了一个新的人物 Dick,边介绍:Dick is coming,He’s Tom’s brother.They’re twins,What are they talking about?
(Practice in three) 三人一组进行编对话,然后教师找两组进行对话表演,并对他们自编表演情况在小队竞赛栏中填上成绩。老师根据幻灯片上出现的三个人基础上又加上一只小狗,同时用英语介绍,让学生将已编的对话再增添新的内容。
英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是人们用来表达和交流思想的工具,只有把英语当作一门实践课来教,才能真正把英语当作交际工具来应用。英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掌握听、说、读、写等言语交际能力。教学的基本顺序为:听先于说,说先于读,读先于写。不同的教学阶段有不同的教学目标与要求,应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小学阶段处在英语学习的最初时期,要求以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为主,兼顾读写能力的培养。应采用视听说领先、读写及时跟上的教学方法。
案例中的老师设计精心,逐渐深入,通过画面及语言创设情境,使学生将已学过的语言内容重新组织,既考查了学生听力,语言运用能力,又为新课学习做好了铺垫。
(一)新课导入新颖,独具匠心
优化教学内容
第五十二课内容较平淡,如果按原课照搬地讲,肯定不会吸引学生,教学效果不佳。而这个老师用实物bag(书包)引出:What’s in my bag?Guess!通过猜谜的形式,不仅设悬念吸引学生,同时可以大量复现学生已掌握的词汇“A pen,A ruler,A book…”,最后教师出示一张本班一位女生照片,边说:“Look it’s a photo.”这时全班学生都很兴奋,虽然photo 一词学生从未听说过,但他们一看照片,马上理解photo的意思,教师在学生无意注意中将 photo一词巧妙地打了埋伏。
教师指着这位女生的照片介绍“This is a photo of a girl,She’s your classmate.Who’s she?”
“Who’s this girl?”“Who’s she?”一句虽然学生没学过,但学生能根据情境听懂,由此可看出教师很注意语言的功能性,并注意暗示教学。对“Who’s this girl?”的回答,学生能说:“She’s xxx”课文中只提供了一个“She’s my friend.”,但教师又引导学生说:“She’s my classmate.”在此基础上又引出“What class is she in?”,然后板书再进行操练。
接着教师又出示一张年轻妇女的照片,又让学生猜“Who’s this woman?Who’s she?Guess.以引出“She’s…”“woman”一词是生词,但并不影响学生对整句话的理解,而这次猜谜有两个目的:其1,对“Who’s she?”这个问句几种回答的反馈,考查学生能否在真实情境中去运用;其2,引出 What’s her name?而此陌生女子照片出现是利用悬念,促使学生的思维活动,新课情境设计真实,吸引学生,有趣味性,给原课无疑增添了色彩,同时巧妙地突破了该课的语言难点。
进一步优化教学过程
郭老师将本课的幻灯片显示出来,并介绍:“This boy is Dick.This is Rose,and this little girl is Lucy.Lucy is Rose’s friend.What are they talking about?”让学生三人一组根据本课情景编对话,找一组表演。然后教师说:“Now Let’s listen to the tape.What are they talking about?”教师利用教学中的每个环节,都促使学生积极思维,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语言的创造力。
(二)注意教学中的迁移艺术
根据有意义学习的教学理论:一切新的有意义的学习都是在学生原有的基础上产生的,不受学习者原有认识结构影响的学习是不存在的,所以一切有意义的学习必须包括迁移。郭老师在这一节课里成功地运用了这一原理。在生词的教学中,老师根据单词的音形关系及发音规律设法利用学生已掌握旧词的基础上引出新词,而且在教新词之前,老师把本节课要出现的辅音字母g h l以唱拼音歌的形式为新词教学做了铺垫,在学单词“girl”时,老师先问“Who can spell the word ‘shirt,bird’?”待学生答出后老师又问“Yes,but who can spell the word girl?”学生自然答出,教师充分挖掘学生原有的潜能。然后教师出示一组词,“bird,girl,sir,dirt”通过拼读规则让学生再读生词,力图使学生掌握拼读规律;教师不是只着眼于让学生学会,而是着眼于使学生会学,为今后的自学奠定基础;学生不仅通过正迁移自己能拼出单词,获得成功感,同时激发了同学们的兴趣,增强了他们的学习信心。其他的词如her也是以启发式引出,但教师列举了father等与其同形异音的词进行比较,以防止负迁移的干扰。
(三)利用多媒体教学设法使学生的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交替发挥作用,寓教于乐,优化教学方法、手段情感教学
卡斯特尔指出:“我们建立了合理的、很有逻辑性的教学过程,但它给学生积极情感的食粮很少,而引起很多学生苦恼,恐惧和别的消极感受,阻止他们全力以赴地去学习。”可见教学过程合理,但缺少情感,很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更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郭老师在教学中很注意情感投入,她始终笑容可掬,对待学习困难的学生耐心帮助,微笑地给予鼓励,体现出以情激情、以情促知、以情培能、以情育人的教学风格,面向全体学生,不让一位学生落队。
1.利用声、光、色及实物等教学手段,使学生处于兴奋状态
郭老师能合理使用照片、幻灯、书包、录音机等教具,创设情境,促进教学活动,特别是郭老师在为加强What’s her name?What class is she in?的句式掌握,通过唱自编两首英文歌曲,进行巩固,既让学生大脑放松,又起到了巩固新句的作用,还为课堂增添了活跃气氛。
2.训练形式多样化
教师注意了训练目标的专一和形式的多样化,在操练中,教师以“The girls,The boys,Row One,Line Four,Part One,Part Two.”从全班……小组……两人……个人,从双边活动到多边活动起伏多变,充分体现出高密度、快节奏、广信息、重交际的教学原则。
3.注意引入激励教学方法,练习趣味化
“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这节课教师恰恰采用语言、情感、情境、竞赛等激励手段,积极创设一个乐学的氛围。郭老师抓住小学生好表现的心理特点,以击鼓传花的游戏对全班同学进行新课掌握程度的反馈,公平地对待每一位学生。教师还利用学生好胜的心理,将全班分成四队竞赛,将表现出色的小队加分以示鼓励,获胜小队的每个人喜气洋洋。最后教师通过一幅全家人的照片让学生编新对话,进行巩固,并以小队形式进行检查竞赛。
从整体课来看,突出重点,操练到位,脉络清晰,学习自然,注意在交际中学语言,课堂气氛活跃,不仅表现在形式上,而是体现在学生思维活跃上,达到了强化发散思维的功效,切实由始至终贯彻了全面性、主体性、发展性、实效性原则。
这节课存在的不足:在英语初级阶段,要把好语音关。girl 个别学生发音[l]不准时,教师应及时纠音。see[si:]齿音发[x](个别学生)。
总的来说,通过这样一节课,虽然不足以教会教师如何去创新教学的方法,但却能给我们的教师以启示:只要我们每位教师不断钻研,提高自身的素质,有创新意识,改革教法,就一定能上出符合素质教育的好课。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学方法很多,但没有固定不变的教学模式,只有富有变化的教学方法,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才能符合教育创新的要求,才会受到学生的欢迎与肯定。
与时俱进,做个智慧型教师
老子指出“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这为教学开启了智慧之门。“无为”教学就是要依教学之理、顺学生之性,消解教师不当的“有为”给教学带来的干扰和阻滞,在教师貌似消极“无为”中实现师生真正的积极“有为”。
“无为”教学智慧的基本特征,就是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不能“越俎代庖”,更不能“包办代替”,而是要通过引导使学生进行自化,从而达到师“无为”而生“自化”的目的。老子“无为”思想对教学的启示,与一些著名教育家的言行似乎不谋而合。
“我已经有十六年多的时间没批改过一篇学生作文了。”魏书生语出惊人。他采用投机取巧的懒惰方法,特别培养学生互评互改作文的能力。从易到难的十条批改要求,循序渐进便于操作,学生的积极性比老师还高。事实上,其学生作文能力稳步提高。懒惰背后蕴涵着他过人的胆识、高超的教学智慧。
现在倡导学生自主学习、个性学习、合作学习,自主体验,自主建构知识的意义。教师懒惰的更高境界是学生自学自评,因为“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