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式部
紫式部(约978~1015),是日本平安朝女作家,出身中层贵族家庭,本姓藤原,式部是她在宫廷服务期间的称呼。本为藤式部,因《源氏物语》中的紫姬为世人传颂,故又称为紫式部。
她幼年随父亲学习中国古典文学,熟悉先秦以来的中国古代文献与作品,对白居易的诗造诣颇深。有过短暂的婚姻,后入宫当女官。《紫式部日记》中详细记载了她在宫中的生活和感受。
她的代表作长篇小说《源氏物语》约成书于11世纪初期,被公认为世界上最早出现的完整的长篇散文体小说。全书共54卷,主要描写了源氏和他的儿子薰君与众多女性的恋情,塑造了紫上、空蝉、藤壶妃子、浮舟等众多感人的女性形象,同时又有当时贵族的权力斗争,比较完整地反映了平安时代贵族的生活。
小说的语言典雅,常从最细微处入手,细腻地刻画人物,抒发情感,体现了日本传统悲剧的“物哀”风格。
井原西鹤
井原西鹤(1642~1693),是日本江户时代小说家、俳谐诗人。原名平山藤五,出生于大阪一个富商家庭。
青年时代主要创作俳谐,并大量取材于城市商人生活,反映了新兴的商业资本的发展面貌,代表作有《西鹤大矢数》等。此书是井原西鹤34岁后到各地周游并创作的市井小说,书中用松散的54个片断描述一名浪子的爱情。
1682年发表的长篇小说《好色一代男》是他第一部市井小说,被认为是日本文学史上“浮世草子”的开端。
从内容上看,他的作品可以分为艳情小说和经济小说两类。前者包括《好色一代男》、《五个痴情女子的故事》和《一个荡妇的自述》等。晚年写出的《日本致富经》和《处世费心机》等反映商人生活的作品,一定程度上触到了商人社会的阶级性质,以故事体的形式述说了商人阶级的致富以及处理债务、收款付账的事务。
西鹤的市井文学是反映日本商人社会的一面镜子,为近代现实主义文学提供了借鉴,西鹤是日本古典文学中一位划时代的作家。
松尾芭蕉
松尾芭蕉(1644~1694),是日本江户时代俳谐诗人。本名松尾宗房,别号桃青、泊船堂、钧月庵、风罗坊等。出身于伊贺国武士家庭,自幼立志于俳谐创作。
1672年,与人合出俳谐起句集《贝炊》,由他撰写评语。1680年开始从事专业创作,俳谐选集《俳谐次韵》(1681年)、《虚栗》(1683年)、《冬日》(1684年)等相继问世。
芭蕉常外出游历,俳谐纪行集《风雨纪行》、《鹿岛纪行》、《笈中小札》、《更科纪行》和《奥州小路》等都是他游历的创作成果。
创作风格独树一帜,开创了具有“闲静”、“幽雅”特点的“蕉风”(或“正风”)。《冬日》和《风雨纪行》等为其代表作。俳谐集《猿蓑》成为他提倡的“色润情潜”、“怜世”和“幽深”风格的代表作。
另有《木炭草袋》等。他的行文风格或恬淡圆熟,或明快流畅,别具一格。日本人尊称他为“俳圣”。主要诗作均收在《芭蕉七部集》中。
近松门左卫门
近松门左卫门(1653~1724),是日本江户时代净琉璃和歌舞伎作家。原名杉森信盛,出身于没落的武士家庭,青年时做过公卿的侍臣,因有感于仕途曲折,25岁前后毅然投身于当时被人所鄙视的演戏艺人的行列,从事演剧和剧本创作活动。
近松的净琉璃历史剧,气势磅礴、场面宏伟,生动地表现了武士精神,代表作有《景清出家》、《国姓爷合战》和《雪女五枚羽子板》等。
他的反映现实生活的社会剧,深刻揭示了城市商人社会的腐朽,对店员、妓女等下层人物寄予了深切的同情。代表作有《曾根崎情死》、《大师经昔历》等,其中《曾根崎情死》是净琉璃史上最早的社会剧,为净琉璃舞台开辟了一个反映现实的新领域。
他的戏剧中,典雅的古文和俚谣俗谚交错使用,语言极为丰富、生动。